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谁也不知道,这其实也是赵祯在告诉朝中相公,自己有制约他们的方法,希望他们收敛一点,君臣之间是需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但作为帝王,赵祯要永远保持皇权的高贵与不可侵犯。

    

第一千零九章高丽使者觐见() 
得益于赵祯这个幕后推手,经过郝一口的嘴,整个北京城都知晓了皇后五枚的消息,这对赵祯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但对文臣来说不易于一场惊涛骇浪。

    这种事情非到万不得已不可宣之于口,怎么会被一个说书人三言两语便道破,即便是他再博学也不可能知道宫中秘闻,何况皇后五枚的事情并不见与书册,只在乎与皇族天家的口口相传。

    除了皇族口口相传之外,便只剩下史家传承得以叙述此事,但他们绝不会把这等秘闻告诉一个说书之人!

    庞籍坐在酒桌的上首,这是中枢的一次简单聚会,在大宋这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文臣之间便是在这酒桌之上联络感情,或是吟诗作对,或是歌舞助兴。

    但唯独离不开国事交谈,当然这也有结党营私之嫌,可中枢之人何其之多,又是用的公费“聚餐”御史都挑不出毛病来,大家都是一府同僚,相互之间聊聊朝政,公私两不误有何不妥?

    这便是国人千百年来的习惯,赵祯都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时候为了体现皇帝的大度,还要命人送去一些稀罕的吃食,以此犒劳这些费心巴,力为朝廷,为大宋的文臣。

    只不过今天的酒宴并不是让人欢喜,原本是相公们的小聚,却接连被家中管事送来的消息所震惊,夏竦默默的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随即哈哈大笑,而庞籍苦笑着摇了摇头便不再说话。

    今天的宴会不光有中枢的相公,还有一些下属官员前来作陪,做尴尬的人莫过于晏殊了,在座的人都知道,他原本算是官家的嫡系,如今转投了文臣,现在官家此举最为尴尬的人没过晏殊无疑。

    不少人心中是不屑的,因为即便是贵如参知政事,可叛徒终究是叛徒,他除了这个职衔外,连个正经的差遣都没有,可见官家对他的厌恶。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官家念在伴读之情上给他的最后一点颜面,世人皆会赞官家仁慈而不会说他晏殊的好。

    夏竦是个明白人,若是此时不照拂一下晏殊,定然会使得他在文臣之中受到排挤,不单单如此,在一段时间之后也会使得别人觉得相公们薄情寡义,越是官家不待见晏殊的时候,越要关照他。

    这也是为何要极力邀请晏殊前来赴宴的原因,现在朝中的局势泾渭分明,单单是相公来说便有数位极力拥护官家的,如欧阳修,苏洵等参知政事,北京府知府事韩琦也是如此。

    更别说虽然远在西夏却口碑极佳的范仲淹了,他们都是维护皇权的重要力量,但同样的他们也会担心皇权过于强大,若是官家摒弃原本的执着,这些人必会俯首帖耳马首是瞻。

    夏竦微微苦笑,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酒过三循菜过五味,夏竦转向庞籍道:“庞相公,官家这是在通过皇后敲打我等,之前的封赏和斥责亦是如此,显然官家已经道明圣意。”

    庞籍瞧了一眼晏殊,微微皱眉道:“以子乔之见莫不如见好就收?”

    夏竦微微点头:“然也!”

    庞籍脸色一变:“如此陷晏同叔于何地?陛下已然不待见于他,如此一来陛下必然恶之!”

    夏竦笑了笑:“他乃是东宫旧人,陛下的伴读,陛下在不待见也会宽让一二,以下官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定然会委以重任以示宽仁。”

    庞籍沉吟一声道:“也罢,此时当以国事为重,既然陛下已纳谏如流,我等自不该耽误国事!”

    夏竦长舒一口气,他其实是真的怕了,这么多年来跟随赵祯的他太过了解自己这位官家,亲征时他便为监军,对赵祯的不受威胁印象深刻,官家是什么脾气?

    即便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也要彻底消灭威胁,当初鸳鸯泊一战便是如此,现在想想,若是文臣一再强硬下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官家不再妥协,继续大张旗鼓的削弱文官手中的权利。

    晏殊自始自终没有说什么,他心中的苦闷外人如何能知?

    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背弃皇帝投向文官的小人,可他不得不这么做,他的志向便是作一员能臣,名臣,而非在官家庇护下的佞臣。

    所以从步入仕途他便开始向文官靠近,目标便是摒弃别人对他“天子近臣”的看法,果然随着他不断的靠近文臣,大家都对他称赞有加,可谁知现在却落得如此落魄。

    他不明白昔日和他关系甚好的下属,官员,都离他而去,甚至有人在背后对他恶语中伤,他晏殊不知道,这就是人心……

    一场小小的宴会使得文臣再次妥协,他们明知皇帝不是昏庸无道之君但却依然要以激烈的手段上谏,这就是文臣的防范于未然,现在君臣之间的摩擦已然结束,便又开始了“蜜月期”。

    无论发生了什么,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北京城中的衙役依旧早起在街上报着时辰,头陀依旧高声叫嚷今天的天气如何,浪荡子依旧从甜水巷中晃晃悠悠的出来……

    自然,大朝会也如往日的举行,今天朝会的气氛显然和缓许多,欧阳修上奏的殿试时间很快便被定下,朝臣们并无任何意义,赵祯在心中微微感叹,这就是君臣两相安的好处。

    大殿之中一团和气,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武将一边自然也能瞧的明白,身为枢密使的狄青依旧是严肃的模样,彭七在一旁的窃窃私语被他直接过滤掉。

    “高丽使者觐见!”

    大殿之外,内侍高声宣召后,身穿汉家官服的高丽使团便进入众人视野,虽然略显唐朝遗风,但和大宋的官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外臣金伸权参见大宋皇帝陛下!”

    和以往象征性的朝见上贡不同,这一次高丽人的队伍可谓是豪华,这金伸权可是高丽的佐丞位同大宋的参知政事,并且高丽在制度上已久是学习中原王朝,沿袭唐朝的三省六部,同时吸收宋制,设立枢密院,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对持文武二柄,号称“宰枢两府”。

    

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与高丽() 
政治制度上的相同,让大宋的朝臣天然对其产生一种好感,自我认为高丽人这是在学习中原文化,尊崇中原制度,但在赵祯眼中这一切都是假象。

    人家理所当然的拿了你汉家王朝千百年来进化出来的制度,没有一丝付出,还美曰其名上习中原,最后呢?大宋除了所谓的上国称谓外,剩下的便是可怜的沾沾自喜!

    赵祯在心中为这些沾沾自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其不为!这种大国心态,高高在上的自喜使得中原王朝吃了多少次的亏?

    但千百年来已久如此,没有任何改观,后世的大明朝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甚至不惜以神舟巨舰向化外之民宣誓大明朝的富庶,最后消耗国力换回来的却是国库空空。

    赵祯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自大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王朝来说都是极大的错误,甚至最后会把自己搭进去……

    文臣们对于高丽的好感无外乎是他们效仿中原的行为给了文臣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认为高丽如此效仿中原,实际上已经是复归王化的表现,其实人家已经和辽朝恢复了“友好邦交”只不过蔡伯偂陨裰劬藿⒏烁呃鋈艘跃薮蟮恼鹕濉�

    即便是再不待见赵祯依然要作为上国君王展现自身的气度,“面带微笑”稍稍抬手道:“高丽使者平身!”

    他的声音在巨大的乾宇殿中回响,金伸权在进入乾宇殿之前便被这宏伟庞大的宫殿气势所震撼到,相比乾宇殿,高丽开京的皇宫简直就如草棚一般简陋。

    而高高在上的大宋天子,更让他颤抖的说不出话来,稍稍平复了心中的激动与恐慌,金伸权再次躬身行礼道:“谢陛下!”

    “金使臣前来我大宋所为何事?朕可是记得,天圣七年你高丽便与我大宋中断使节互派,连贺正旦使都免去了,从便算是渺无音信,怎生如今突然前来我大宋?”

    金伸权稍显尴尬,确实如此,高丽与大宋已经很多年没有互派使臣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高丽惧怕辽朝的威胁而主动断绝与大宋的来往,但其中也有高丽人的不满……

    现在金伸权是高丽朝廷派来与大宋修好的,自然要放低身段:“启奏陛下,我朝与大宋数年没有往来,实乃强敌在侧,不便来往,如今确实不得不来。”

    赵祯奇怪的问到:“为何不得不来?朕可是觉得你高丽王朝已经强大到了可以恢复高句丽之盛况了,何必自谦?卑躬屈膝与人前可谓是自辱啊!”

    随着赵祯的话,朝臣们微微皱眉,陛下的话显然语出不善,颇有针对高丽使臣的意思,莫不是其中有所牵连?而两府相公则是很快便想到了蔡伯偂诟呃觥靶朔缱骼恕钡淖尘伲成隙嗌俾冻鲆凰靠嘈Γ偌艺饷此稻褪窃诙赂呃鍪拐叩淖臁�

    果然,金伸权被赵祯说的心中渐生怒意,加重语气道:“大宋乃天朝上国,陛下更是统御天军数载,深知国之大好战必亡之理,可为何大宋的转运使会出现在我高丽,并且率军两万攻陷我高丽府城?!”

    赵祯恍然大悟:“原来你是为了此事而来,倒是合情合理,既然你来了,朕便应该让你知道这是为何!否则你回去也不好向你高丽国王交差不是?”

    不单单是金伸权愣住了,即便是朝中臣子都愣住了,这时候不是该训斥一下蔡伯偂潮惆哺Ц呃鍪拐呗穑课伪菹禄崧冻龌腥淮笪虻谋砬楹汀肮钜臁钡男θ荩�

    就在大殿中所有人惊讶的时候,赵祯的声音再次回响在乾宇殿之中,声音宏大仿若真龙发怒,振聋发聩:“原因很简单,因为不服王化,因为僭越!

    高丽国王虽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却敢用类似我中原王朝的皇室规格,颇有“外王内帝”的意思!此乃朕之不能忍也!

    高丽国王自称”朕“,国王的命令称为“诏”、“制”、“圣旨”虽然高丽成宗曾一度改诏为教,但一度又被改回!此而不能忍也!

    高丽国王之子被称为“太子”;国王之嫡母被称为“太后”,一国之都的开京被称为“皇城”、“皇都”,高丽国王被尊称为“陛下”、“皇上”、“海东天子”!配偶有时亦尊称“皇后”,此乃与朕之平起平坐,与皇帝平起平坐,此三不能忍也!

    更有甚者,高丽光宗国主还有被直接称为“皇帝”录入文书之事,甚至太祖和光宗曾自建年号,此同称帝建元有何不同!此四不能忍也!

    你高丽口口声声遵从儒道,可高丽国王穿皇帝之制,以柘为黄袍,并筑圜丘坛以祭祀昊天上帝,国主生辰称“节”、墓地称“陵”、且在宫殿上安放鸱吻、设立跟中原皇朝一模一样的官制等等这一切都是僭越,此五不能忍也!

    你金伸权乃是高丽的使臣,每一句话都代表你高丽朝廷,如今你在我大宋的乾宇殿之中质问与朕,若朕不教而诛岂不是让你高丽看了笑话,如今便告诉你,蔡伯偂司偈的搜镂掖笏翁焱鹕宥雀呃鱿。 �

    赵祯一口气在乾宇殿中痛斥高丽的五不能忍,不仅震慑住了高丽使臣金伸权,更是让朝臣胸中郁结大为舒畅,这些都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大宋却只能当作是不知道,但今天突然被官家点破,心中却颇有酣畅淋漓之感!

    金伸权被赵祯喝问吓得说不出话来,在这宏伟的乾宇殿中,在这高高的御座之上,大宋天子仿佛世间的主宰,任何人都要向他俯首称臣,金伸权想要努力的站住,可他的退使不上劲,身体就这样乱倒下去,不自觉的拜服余地,口称“恕罪”……

    赵祯从御座上站起来,望着瑟瑟发抖的金伸权沉声说道:“此乃我大宋对尔高丽之无礼僭越的惩戒,若有下次,朕必以雷霆诛之!”

    金伸权几乎是五体投地,身下的乾宇殿地砖的寒冷甚至不及他身上寒冷的一半,整个人仿若掉进了深渊之中,上国天子之威深入骨髓,自己在这大殿之中好似蝼蚁,恐怖若斯……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 
大殿之中针落有声,这是大宋的正朔朝会,规格自然不一般,金伸权已经被赵祯的一连串斥责打击的体无完肤,单单是嘴上的斥责也就算了,但金伸权知道,这次大宋皇帝的话绝不会有一点虚言。

    之前大宋的驸马蔡伯偂丫柿酵虼笏伪坠テ屏私莸拇J牵酵蚋呃稣奖皇嵌允郑殖】晌绞遣也蝗潭茫菟到莩欠彩侵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