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5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才点头应下“奴婢遵旨,官家夜深了,回宫安歇吧?”

    赵祯摆了摆手“朕在躺一会……”

    安乐椅缓缓摇动两下,大宋的皇帝便熟睡了过去,仿佛整个世界上都只剩下他一个人…………

    。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 
兵棋推演并非是后世才出现的东西,兵棋推演的历史可以从大宋开始溯源到三千五百年前,华夏的古老先哲早已开始使用石块和木条等物在地面上进行对弈,以此演示阵法。

    后世的兵棋推演只不过是对这一方法的完善,赵祯无法说自己横贯古今,但最少他知道后世的改良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的,详细的进行战争之前的推演。

    甚至是后世的卡牌桌游也源自于兵棋推演!而赵祯恰巧是个中好手…………

    眼下,兵棋推演便是赵祯用来导演战争的“魔术师”,其中的任何一个推演者可充分运用统计学、概率论、博弈论等科学方法,对战争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与推演,并按照兵棋规则研究和掌控战争局势。

    当然,其创新与发展的能力历来为古今兵家的重视,可赵祯依旧是小看了古人的手段和智慧,当杨怀玉看到枢密院中的舆图用以及沙盘的时候,当他看到密密麻麻的代表着兵种,战力,数量的木偶时,他的眼神告诉赵祯,这小子曾经见过类似的东西。

    “你见识过这东西?”赵祯看着杨怀玉熟稔的把代表兵种的木偶安插在沙盘上,并在一旁插上战力以及表示数量的旗帜后惊讶的问到。

    杨怀玉微微一愣,随即开口道“启禀官家,末将曾经在曹家看到过类似的东西,但相比官家的却稍有出入。”

    赵祯微微点头,这就说得通了,若是古人没有兵棋推演,也就不会有兵书,更不会有阵法改良之类的东西,否则华夏经典而又不断变化的阵法是怎么来的?!

    狄青肃穆的站在一边,大宋之前早已进行过兵棋推演,只不过没有这次的宏大惊人,眼前不单单是一场推演就算了的,往日里最大的舆图也不过是西夏,但现在官家眼前的舆图却是整个辽朝与大宋,甚至包括了女真以及倭国,西域…………

    若是要完成这次推演,就必须推演每一处,每一个情报,每一个线索,每一个蛛丝马迹所造成的影响,并且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放置沙盘进行推演……

    这个推演无疑是庞大的,但这枢密院中只有包括官家在内的四个人……人也太少了一点。

    彭七略带疲惫的闭上了眼睛,即便是还没开始,他已经感觉到了疲惫,只觉得眼前的这些东西简直要了他的老命,别的不说,单单是熟读这些黑手,皇城司搞来的情报便不知需要多久!

    赵祯已经坐下了,眼前是大量的,堆积如山的情报,赵祯身为一国之君完全可以不参与其中,但他必须要对这场战争了若指掌。

    彭七小声的最赵祯道“官家,咱们的人是不是太少了一点,还需要一些人来布置沙盘,还需要人来排行兵甲……”

    赵祯望了一眼彭七,这货怎么想的他能不知道?

    “朕觉得你与其把这些时间浪费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不如快点熟悉这些东西……”赵祯说完便把一大摞的资料扔给了彭七,看着这货愁眉不展的样子赵祯就觉得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爽快。

    狄青看着彭七的模样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的这位下属最厌恶的便是与文书打交道,但同样的他也知道彭七是官家的亲信,之所以在枢密院便是为了制衡自己,但他却毫不在意。

    小声对彭七解释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线报看完,之后才会进行推演,到时间自有人负责其他之事。”

    赵祯的兵棋推演与之前传统的推演最大的不同便在于数据的收集和运用,这在之前是极少使用的,眼前兵棋推演最重要的东西便是这些数据。

    推演所需要的东西很简单,一幅地图,一套代表军队的硬方块,一本详细规则,一张概率表和一个骰子组成。用这套战棋,可以逼真地预测当时战场的实际作战活动。

    推演用到了许多东西,数学,心理学,甚至是哲学等等,有时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却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以现在的条件完全无法达到,所以只能预测一定范围内的结果。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结果了,最少能帮助赵祯确定战争的走向,一天的时间过的飞快,天色逐渐变黑的时候赵祯已经开始两眼发花,狄青,彭七杨,怀玉三人也好不到哪去。

    三才已经小声的说了几遍时间,但没人注意,赵祯无奈,只能在枢密院中用晚膳,对于吃赵祯相当的挑剔,但却贵精不贵多,这样便增加了一种对明天的期望…………

    即便是在枢密院用膳,即便是和自己亲近的臣子,赵祯依然要保持一种皇权独特的崇高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白虎节堂的主位上坐下,望着略显拘谨的三人笑了笑“都坐吧!这三日尔等怕是都要陪着朕用膳了。”

    狄青等人躬身道“谢陛下赏赐!”后才敢站在自己的席位上等待赵祯再次开口。

    和皇帝吃饭怕是最为难过的事情,即便是跟随赵祯多年的彭七也之敢坐半个屁股,只要赵祯对他发问,这货便立刻如弹簧板站起来躬身回答。

    三天时间内,狄青等人已经把黑手和皇城司送来的情报全部记在脑子里,随便拿出一张舆图,便能说的一清二楚。

    至于这些辽朝和女真的舆图……早已是有的,大宋的商贾可不单单是买卖商品那么简单,其中有多少是黑手的商人谁也说不清。

    对于地图勘测,没有哪个一朝如大宋这般重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是如此。地图的作用非常强大,而大宋的地图堪比后世,甚至连等高线都有标注。

    这便是了不起的成就。

    有了详细的地图便能知道地形如何,便能根据地形捏出堪比现场的沙盘来,而这些沙盘正在格物院与将作监的合作下不断产出。

    在战争之前便能得知当地的地形,这种详细和道听途说来的完全不同,是直观的,真切的,身临其境的,甚至比辽朝或是女真的将领还清楚当地的地形,完全消除了在地利上的短板。

    而剩下的便只有天时与任何两样因素了。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战争开始() 
今天的皇宫有些奇怪,宫中的内侍全部都贴着宫墙的墙根移动,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而宫墙上的禁军则是肃穆而立,全员具备无有一漏。

    整个皇宫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压抑,仿佛头顶悬挂着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两府公衙成了禁地,门口甚至出现了黑帆帽子,这是皇城司的人才会佩戴的一种特殊的帽子,只有在明面上的时候他们才会佩戴,这些人面无表情,双眼如鹰。

    每一个经过他们身边的人都觉得背后发寒,两府之中更是气氛浓重,相比门口的皇城司甚至要好上许多。

    朝中的相公几乎都到了,除了患有腿疾的庞籍外,剩下的无一例外都在公衙之中,只不过他们的表情非常难看,在三才看来简直就像是得到了天大的噩耗。

    官家只不过下旨对女真人用兵而已,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吗?中原王朝讨伐蛮夷,有什么大不了的,什么于礼不合,什么荒蛮之地讨之无用,这些不过是他们不想用兵的借口罢了。

    即便是连自己这个内侍都知道,大宋对辽用兵势在必行,而用兵女真则是了从东面找个对应,大宋的兵甲从一路而出,辽人自会应对,可兵分三路就不同了。

    三才跟随赵祯多年,对这些事情耳闻目染之下也能知道个大概出来,连他都知道,两府相公能不知道?

    只不过是消息来的太突然让他们毫无准备罢了,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女真不值得大宋去攻伐,他们的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土地也不是那么肥沃,大宋即便是拿下了也没有什么用。

    这也是大多数朝臣的想法,没用的土地拿来干什么?何必去花费大力气征伐?

    但现在的情况是作为皇帝的赵祯力排众议,辽东的土地之肥沃,矿产之丰富,自然资源之完美简直就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大宝库,对于赵祯来说怎么能放弃?

    若是不趁着现在拿下,北伐辽朝之后,便更加难以征讨,说不得还要花费大功夫,不如趁着北伐的机会一举拿下,先设立辽东都护府再说。

    这么做还有另一个好处,先拿下辽东,让人以为这是大宋要征讨辽朝的前奏,实则是大宋增加国力的另一种方式!

    北伐辽朝?这是多么宏伟的事情,灭亡一国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何况是辽朝的统治已经经历了如此之久,想要简单的靠武力直接攻伐,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赵祯很少会去做,即便是万不得已要做也不能让第三者渔翁得利…………

    赵祯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改变这些臣子的想法,虽然他已经下旨,并且把攻伐女真作为头等大事,但也要让这些朝中重臣们心服口服。

    利益往往是驱使人前进的动力,所谓的无欲则刚可不适合所有人。

    三才拍了拍手,两个内侍便抱着一个大罐子走上前来,放在了大殿的中央,赵祯挥手道“诸位都看看吧!这便是女真的财富而女真人对它视而不见。”

    两府相公围拢着一个大坛子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包拯伸手抓了一把在手中,很快他的脸色就变了,毫无顾忌的把泥土放在鼻子下仔细的闻了起来。

    夏竦也是有样学样,很快他的表情也变得不自然起来,而四周的人有些已经恍然大悟的跟着做,有些则已久迷惑。

    使劲的吸了一口气,随即长长的叹息一声包拯缓缓说道“如此土地居然荒废,实在是暴遣天物!可笑女真人居然不懂利用,这一把泥土简直能捏出油来!”

    夏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老夫活了这么久,还真未见过地力这么肥的土,这……这样的土地一亩要长出多少的粮食来?!”

    无论如何,粮食总会最金贵的东西,别看现在大宋丰产,那是因为有着大片的土地和良好的种子以及气候,但单单说地力这一块却是远远比不上黑土地。

    赵祯笑了笑“辽东不光有着大片大片的黑土地,还有大量的矿石,至于山参灵芝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女真人手中最值钱的药材。”

    此时的赵祯笑得不像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商贾,发现了大量宝藏的商贾,但两府相公们却没有再说什么体统,礼仪之类,在他们眼中这些土地产出的粮食能养活大量的百姓,而药材能提供大量的关税…………

    利益驱使了人的思想,朝臣们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他们的出发点便是为了百姓,现在观点一致了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原本还互相矛盾的君臣瞬间达成了一致,三才不由得佩服官家的御下之道,他可是知道,要让这些文臣改变有多难。

    这场短暂的小朝会结束的非常快,因为只有一个内容,出兵女真,并且君臣以最快的速度达成了一致,于是接下来便是两府开始负责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上至下的传达政令,翰林院甚至在当天便准备好了讨伐的檄文。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调运军械,调用民夫准备后勤,甚至要雇佣他们前往女真再次修筑城寨。

    女真东海岸边上的三座城寨还远远不够,大宋的战术一向是逐步推进的,没有稳固的后勤,就没有战争的胜利……

    而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大宋对外的每一场战争都耗费巨大,好在收益也同样惊人,大宋灭国大理得到了南面的安定,同时也得到了大量肥沃的土地。

    南海诸国就更不用说了,收益惊人,至于西夏,和大理一样,消灭了西北的强敌同时也获得了半个河套平原……现在的目标是女真,大宋即将得到一条进攻辽朝的通道,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黑土地以及这土地上的一切!

    整个朝堂运转了起来,再次展现了集权制度的伟大,无论是什么人都要为这场战争让路并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宋赢得胜利。

    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开始了,大宋再次对外用兵,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是对何处用兵……

    。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乌古乃的野心() 
战争来的很突然,当然这是对于女真人和辽人来说的,他们甚至比大宋的百姓还要晚知道,这便要得益于赵祯的保密工作做得好,黑手和皇城司的人把整个北京城都蒙在了鼓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