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屯贰�

    对这一点耶律洪基恨得入骨!

    此刻的他几乎只穿了里衣坐在昭文殿之中,刚刚,就在刚刚,张俭和母后带着朝中的重臣闯了宫门,把自己从昭文殿的寝宫之中揪了出来,温柔乡是英雄冢这谁都知道,可自己并没有因为留恋温柔乡而荒废朝政啊?!

    只不过让他张俭晚上一天都不行吗?

    到底自己这个皇帝还是不是大辽之主?契丹之王?

    一种被告了刁状的感觉涌上心头,为何母后不愿相信自己,而对他张俭言听计从?非张俭古惑,母后会闯宫来到昭文殿?

    一种委屈又愤恨的感觉充斥着耶律洪基的心中,但即便如此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反抗,祖宗的牌位,包括父亲的牌位就在面前,昭文殿并非是天家家庙,但地方宽敞却也容得下这数十面牌位。

    母后穿戴了整齐的太后朝服,宝相庄严的站在前面,这本应该是自己站的位置,但现在,自己一声里衣显得不成体统,从始至母后都没让自己换上君王之服。

    这是在惩戒自己,耶律洪基的心中委屈极了,门口传来若有若无的惨叫声让人觉得不适,那是俩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发出的最后哀鸣。

    下令仗毙的人正是最前面的萧挞里,此刻的她再次恢复当初临朝摄政的风范,一行一动之间都有着本应属于帝王的威严。

    族中的长辈已经念完祷词,带着面具的巫师也洒玩净水,耶律洪基此时终于能开始自辩了,但他却蓦然发现面对数十双眼睛无言以对。

    自己确实留恋在温柔乡中,确实在皇帝的勤政之所荒淫,这是不争的事情,契丹人不屑于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更不能在祖宗牌位之前狡辩。

    萧挞里的话很简单,也很短促:“吾皇可知错?!”

    如此简单的问题却压得耶律洪基喘不过气,最后涨红了脸一字一句的说道:“朕……错了……”

    随着他的话,昭文殿中的群臣松了一口气,只要皇帝还服太后的管束,就不会出现什么事情,辽朝的朝局已久是稳定的,母子之间的关系还没到决裂的这一步。

    萧挞里点了点头:“甚好!既然如此,皇帝当听政,眼下昭文殿中皆是大辽的重臣,忠臣,他们说的话自然不会欺瞒陛下。”

    说完,萧挞里便坐到了许久没有坐的垂帘之后,俨然一副垂帘听政的样子,殿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太后再次开始垂帘了,这意味着大辽的皇权不单单是皇帝一个人秉持,而是多了一个约束。

    来的都是朝中重臣,绝大多数都是天家的宗室亲戚,否则岂不是在外人面前丢了皇帝的脸面?

    辽朝和大宋不同,外戚,宗室都能得到相当不错的差遣,官职也非常高,这便是辽朝的贵族统治制度,辽朝团结了一大批贵族,拢络了上层的人心,如此一来便是笼络了契丹的大部分人。

    作为左丞相,张俭最先开口:“陛下,宋人伐女真,其不在女真,而在我大辽!即便辽东不失可女真的土地一旦落入大宋的手中,势必使我大辽东线不安!南有大宋北平府,西有大宋宁夏路,若是东面在多一个辽东路,我大辽危矣!”

    耶律洪基笑道:“左丞相过虑了,眼下不说大宋还没拿下女真,就算是拿下了,我大辽也可乘宋人疲惫夺取之,自太祖建国,便放任生女真,何也?乃女真人难以驯服,凶猛彪悍,以女真人自治女真人为计。”

    耶律洪基的脑子也不差,他早已有了打算,并认真的说道:“朕放任宋人攻伐女真,乃是为了让宋人帮我大辽重获女真之土。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即便是宋人最后胜了又如何?以女真人的彪悍必让宋人损失惨重,如此我大辽精兵强将可一鼓而下!”

    皇帝的话好似也有一点道理,可这次不光张俭不买账,连他的老丈人萧惠也不认:“陛下,宋人从不会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当初宋人攻夏也是如此,看似宋军疲惫,可我大辽依旧只夺了后套之地而已,宋人却占据了整个西夏!”

    “那是因为我大辽勇士得了后套便不再寸进!”

    耶律洪基尖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咆哮,在他看来当初大宋与西夏一战,辽朝完全有机会出兵给予宋人重创,但却迟迟不前,就是因为自己的这个国丈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否则自己将为大辽一雪燕云的前耻。

    萧惠无奈的叹息一声退回了原本的位置,当初岂是他不想出战,而是……而是皇帝自己被吓破了胆,御驾亲征是他自己的主意,谁知到了阵前被宋人凌厉的攻势给吓的胆怯了,最后止步于后套,现在却归罪与自己…………

    可萧惠不能反驳,身为臣子,又是国丈,这时候指摘皇帝便是犯上了。

    即便他不说,眼下的众人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能瞒得了多久?

    话说到这里已经没法在说下去,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永远站在最高点,只要他不想承认的事情,只要他说对的事情,就没人能反驳……

    见众人不说话,耶律洪基再次为自己的“胜利”心中窃喜,这方法屡试不爽,缓缓开口道:“诸位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吧!”

    总算开口了,这话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也打算听取别人的意见,众人没有别的要求,只要皇帝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好,如此便是万幸…………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围魏救赵() 
辽朝出兵了!

    这一消息在赵祯的意料之中,若是连这点政治智慧都没有,辽朝的皇帝和臣子也该集体跳河去了…………

    赵祯望着眼前烟雾缭绕的枢密院,此刻的狄青已经迷恋上了烟草这种兴奋剂,最原始的尼古丁在没有过滤嘴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刺激大脑里的多巴胺,使人进入亢奋的状态。

    不单单是狄青,赵祯,彭七,杨怀玉三人也是吞云吐雾,大宋枢密院中的白虎节堂都快变成烟馆了,这段时间赵祯一直在这里,来自女真的情报,来自辽朝的情报不断的汇集过来。

    巨大的沙盘也在不断的变幻,随着大军的前进,不断的做着推演和模拟,这种战争方式是所有武将都没见过的,有的时候大军的前进和战斗几乎和在沙盘上模拟的一模一样,而有的时候却相差甚远。

    但万变不离其宗,在沙盘上的推演甚至能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预见性,而石元孙传回的消息便证明了这一点。

    狄青把尽量不实用骑兵与女真人对抗的消息传给石元孙之后,得到了他的验证,辽东的消息传了回来,石元孙以步卒大胜女真人,女真人的骑兵果然彪悍异常,若是大宋以骑兵出击还不一定是其对手。

    而如今辽人从东京辽阳府出兵北上,但从速度来看显然是出于观望的态度,否则大军早已直扑完颜部之所在,不会在黄龙府磨磨唧唧。

    这算是在给宋军施加压力啊!

    赵祯看着舆图上大大的红圈,从空中吐了一口烟气,随手捻灭了烟头:“辽人此举或是在观望,也可能是在寻觅战机,若是我大宋和女真人僵持不下,他便坐等,若是胜负一分,辽人怕是会乘虚而入了。”

    狄青点了点头:“陛下圣明,从我大宋攻伐女真开始,辽人便一直如此,在侧虎视眈眈,若是稍有不慎,反而成了辽人的嫁衣。”

    “既然如此,是不是让石元孙把包围给撤了?我大宋已经夺取女真人大片土地,就让他女真人作为咱们和辽朝之间的迟缓之物也不无不可……”

    彭七的话一出口,枢密院中的所有人直直的望向他,吓得他干咽了一下口水,讪笑道:“我也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

    狄青叹息的摇了摇头:“大军在外,所需用度不知多少,一日围城便是耗费万巨,况我大军远赴辽东征伐女真,最后却留存其苟延残喘,岂不是放虎归山?若是投了辽人…………那便平白为辽人拱手送上数十万精锐!”

    见彭七被说的满脸通红,官家在一旁笑眯眯的盯着他,杨怀玉好心的开口道:“若是在往昔这主意些许算是不错的嘞!”

    赵祯摇头笑道:“不错的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是不能乘此机会一举歼灭之,后患无穷,若是真的被撵到了辽朝,那可就因小失大了。狄枢密,你怎么看?”

    狄青起身看了舆图许久,拿起一张宋辽边境的说道:“陛下,可使围魏救赵之计!”

    赵祯微微点头,但随即苦笑:“是个好计策,可辽人也不是傻子,若是不能闹出以假乱真的动静来,辽人绝不会上当!”

    狄青的眼睛中发出精光:“可调遣鼠三率领舰队佯攻辽朝苏州,以我大宋火炮之利,对辽人的码头,城镇进行佯攻,再以中兵直插辽朝北安州,泽州,辽人必然惊慌失措,调兵来援!”

    彭七和杨怀玉二人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这三张舆图,辽东,苏州,中京道,如此大的跨度,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怕是辽人不得不上当嘞!

    狄青真是…………老奸巨猾!

    狄青是什么人?赵祯重点培养起来的武将,大宋军武院出来的第一批将领之一,这么多年来历尽大小战事数十场,单单是这份经历便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若是他的脑子不灵活,赵祯也绝不会让他坐上枢密使的位置。

    赵祯看着辽东的舆图,那里的每一处都是诱人无比,若是放弃实在可惜,作为皇帝,他向来是唯利主意,只要收益足够大,即便发起战争也不是不可以。

    这是一场豪赌,弄不好便会成为宋辽之间全面决战的开始,如今大宋的许多地方还没布制好,一旦两国交战,就不得不搁置下来,这是赵祯最不希望看到的。

    不过眼下辽东一事最为重要,既然都已经辽人出兵了,那大宋自然应该反客为主的威胁辽人,什么使节,什么礼数,都应当统统丢弃到阴沟里去。

    从战事开始,赵祯便没有召见过文臣,有着他们这些圣母天性的人,事情绝不会如此顺利。

    “既然如此,那就调兵吧!所谓兵贵神速,以最快的速度压境中京道才能给辽朝以压力,此事便由彭七负责,杨怀玉做副将相随在侧,一旦辽人引兵来战,也不要落了下乘被其看出破绽,但有一点,若是辽人大军一至,迅速撤军不得拖延!”

    彭七和杨怀玉点了点头,狄青再次开口道:“只需记住,这样佯攻便可,为的是给石元孙分担压力,他的手中只有十万人,朝廷不可能再给他派军了。”

    谁也想不到,在这枢密院之中,君臣四人便敲定了一个瞒过世人的弥天大谎。

    当夜,大宋北京城中的禁军和北平府驻扎的背嵬军就接到了军令,大军开拔,一路前往檀州密云,一路前往山海关……

    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各军守将大为震撼,这么说来眼下要伐辽了?同时兴奋的以最快速度穿戴甲胄,在军中发出整军开拔的咆哮声,是了……官家用兵一项出其不意!

    是夜整个北京城热闹起来,数十万人开拔可不是开玩笑的,军马,粮草,器械挤满了街道,更有无数尚未归营的将士被北平府的铜锣敲醒调回军中。

    一日不到便是脊杖,两日不归便是刺配,三日还不到你就准备浪迹天涯吧!海捕文书定然会传遍大宋的各处,抓到便是以临阵脱逃惩处,都不能等到官家勾决秋后问斩……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 
大宋的军队一旦运转起来,速度惊人,这已经完全不同于历朝历代的军队了,改变之巨大,制度之优良,速度之惊人,气势之强烈让人惊叹不已。

    大宋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运兵体系,最简单的方式便是以指挥为单位,化整为零的前往前线,每个指挥五百五十人,五个指挥便是一营,而士兵前往前线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乘坐马车。

    大宋早已不再缺马,但大宋的马匹也分三六九等,最上等的自然供作军马或是皇家的御马使用,而稍次一些的或是充作预备战马,或是充作军中运输的马匹,最次的驽马才会给百姓或是箱车拉车之用。

    别小看这些马匹,即便是最次的驽马也远比牛车和驴车来的快得多。

    但即便是大宋的马匹多得很,寻常人也舍不得使用,原因很简单,朝堂之中的士大夫们都“屈尊”使用牛车代步,别人还敢高过他们?

    商贾一项是小心谨慎的,也是最会观望风向的,自然也使用牛车或是驴车,这下好了,连商贾都使用牛车,寻常百姓自然舍不得用上马车,除非是哪家有了大喜的事情,否则谁会用马?

    至于耕地,拉车之类的更不会用马来做农事,谁家这么败家啊!

    既然马都被民间给省了下来,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