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哲尔第一次穿上如此舒适的衣物,这不同于棉花和丝绸,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宋人的内侍说这叫丝绵。

    内侍们还用一个勺子一样的东西在他的身上晃了晃,奇异的香味便环绕在他的身上久久不散,大概这就是契丹贵族们所说的熏香吧!

    自从到了上京城他早已见怪不怪,他虽然来过,可这上京城早已变了模样。

    城中的一切都令他好奇,但这不算什么,唯一让他震惊的是在大宋统治下的上京城好似没有贫困。

    城中连个乞讨的人都没有,听父汗说几年前的上京城极为繁华,通商西域,富贵无两,可城中的乞丐也特别的多。

    而眼下,别说是乞丐就连游手好闲的人也不见几个,城中的百姓几乎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他询问过一路护送他前来亲兵,说是年轻力壮的都去工厂中做工去了,无论男女都是如此,至于孩童自然是去书院读书,老人便在家中颐养天年。

    相比如此,这皇宫中的种种自然算不得什么。

    而那哲尔更加“眼馋”所看到的这一切,若是塔塔尔部归附大宋之后,也能得到如此的待遇,那比什么都值,也比任何事情都让族人开心。

    跟随内侍的脚步,中规中矩的进入已经是大宋所有的契丹皇宫,这里父亲来过,面见的契丹的皇帝,而自己的到来却是面见大宋皇帝不得不说王朝的心衰斗转星移!

    高高在上的御座之中坐着一个看起来年岁并不是很大的年轻人,赵祯这几年非常注意健身,随着人年龄的增加,原本认为无所谓的事情也就成为里一种羁绊。

    但在那哲尔眼中,赵祯如此年轻的中年人模样本就是一种神迹。

    “塔塔尔部可汗之子那哲尔参见大宋皇帝陛下!”

    赵祯挥了挥手:“起来说话。”

    那哲尔起身之后才发现,这位大宋皇帝并没有人人传说那样铁血,冷酷,残暴嗜血,相反他觉得大宋皇帝平易近人,连说话都是和蔼可亲。

    “朕明白你内心的纠结,也知道你的不安。”

    赵祯的话让那哲尔无话可说,因为看似随便的话却一语道破他心中的担忧,眼下的大宋强悍如斯,凭什么接纳塔塔尔部,并且让他们享受和宋人一样的生活?

    从他的表情赵祯便得到了自己的答案,走下曾经属于契丹皇帝的御座:“朕不和你说那些大道理,也不会许诺你不现实的承诺,朕只告诉你一句话“利益所系”。”

    “利益所系?!”那哲尔疑惑的重复一句,他虽然不知道大宋和塔塔尔部有什么利益,但他知道,大宋皇帝没有理由骗他。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礼与威() 
赵祯并没有向捺哲尔了施压,而是说出了一个触及根本的东西,关于大宋和塔塔尔部之间所联系和相关的东西,利益。

    “你觉得朕要用大宋的兵甲政府塔塔尔部需要多少的士兵以及开销?要耗费多长的时间?”

    捺哲尔的身体猛然一紧,僵硬的抬头望向赵祯,而赵祯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放松一点,莫要如此紧张,朕只是给你打个比方,并非真的要对塔塔尔部动手。”

    见他还在盯着自己,赵祯无奈的说道“这个比方不好,朕换一个,你觉得朕是拿下契丹的时间长还是拿下塔塔尔部的时间长?不用紧张,用你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好。”

    这态度虽然好了一点,可还是有一种威胁的味道在其中,但捺哲尔不能再闭口不谈,只能开口道“大宋国力强盛,乃一方天朝上国,契丹虽日暮西山,却是威风犹在,我塔塔尔部岂能与之媲美?”

    事实上也是如此,契丹的国力,兵力,战力都不是塔塔尔部能比拟的,所以捺哲尔张口便说出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当然他也觉得赵祯是想通过如此向塔塔尔部施压。

    但赵祯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相比契丹,朕觉得你塔塔尔部更难以征服,这也是为何朕要你们臣服的原因!”

    见捺哲尔呆立原地,赵祯笑了笑“很难理解是吧?其实道理很简单。”说完他便随手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摔在地上粉身碎骨……边上的三才抖了抖,这是官家动怒了吗?

    整个大殿之中充满压抑,而赵祯拍着捺哲尔的肩膀道“你觉得是这块碎玉容易归拢起来,还是这块整玉?”

    捺哲尔不是个愚蠢的人,盯着地上的碎玉看了看“官家的意思是我塔塔尔部就如同这碎玉一般,虽然弱小,但却散乱在草原上,而契丹却是完整的一块……”

    赵祯点了点头“这块碎玉不光是你们塔塔尔部,还有其他的草原鞑靼,朕要攻伐你们需要花费多少的功夫?而契丹人合兵一处,我大宋只需举兵便可征伐。”

    见捺哲尔明白其中道理,赵祯笑道“所以朕说了,对待你塔塔尔部朕和大宋是真的要劝降,归降,以此为主,但若是不能成功,你们继续依附契丹,成为契丹的垫脚石,阻碍我大宋的前进,我大宋即便是花费再大的功夫也要把你们“扫除”在所不惜!所以朕和你们是可以谈的。”

    “陛下圣明!我塔塔尔部愿意与大宋和谈,称臣纳贡!”

    赵祯摆了摆手“现在说这些太早,双方之间要有底线,也要有诚意,你虽然是可汗之子,但却并不能代表你父亲,也不能代表整个塔塔尔部。所以朕要见到你父亲哲尔克。”

    赵祯说完便露出罕见的严肃,刚刚的和蔼一扫而空“这不是一场游戏,也不是能拖延的时间,朕给你五天时间,五天之内若哲尔克抵达神都城,一切好说,若是他没有出现,五天后朕便发兵塔塔尔部!”

    “陛下!”

    “时间紧迫,可汗之子还是早早回去吧!”

    对待塔塔尔部,赵祯算是已经给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但这些条件是不能在现在说出来的,眼下塔塔尔部对大宋来说有着不可替代以及强大的作用。

    赵祯必须拿下塔塔尔部,至于捺哲尔这个塔塔尔部的可汗之子,对他来说有着另一个作用,若是哲尔克并不愿意归附大宋,那就要利用捺哲尔这位可汗之子的身份颠覆塔塔尔部了…………

    这种事情在华夏历史上实在太常见了,身为皇帝的赵祯在记录详细的史书中浏览了太多类似的信息,相比华夏,后世的玩的都是华夏完剩下的东西。

    捺哲尔没想到大宋皇帝和自己之间的见面如此快的便结束,还有许多话他都没来得及说,没来得及问,但赵祯态度的坚决让人无法反抗,上位者的强势让他本能的退避,也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大宋皇帝只愿意和可汗谈话,谈条件,而他即便是可汗之子也没用。

    回首大宋的皇宫,此时的捺哲尔明白权利的好处,眼下的自己在大宋皇帝面前什么都不是,这本就不是一场谈话,而是让自己转告父汗而已。

    带着失望缓缓离开,他要把大宋的一切告诉父汗,让他归附大宋,而不是成为契丹人的垫脚石。

    在姜时兴的“引到”下,捺哲尔明白,契丹人不过是在利用鞑靼,虽然捺哲尔没有明说,但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捺哲尔发现确实如他说的一样。

    每次冲锋的时候都是鞑靼骑兵在前,契丹人说这是因为他们的勇猛,而姜时兴却告诉他,这是契丹人在保存实力,到底是对强者的尊重还是让鞑靼人作为契丹的垫脚石?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鞑靼人从契丹人的手中得到了什么?

    草场是属于契丹人的,他们只能得到一小块草场在上面放牧,而部族食物短缺的时候,非但得不到契丹的援助,还会从族中抽调口粮捐助契丹人!

    这些恶的点点滴滴是契丹所不得已而为之,谁不想得到“小弟”们的赞扬和忠心?但眼下的契丹已经日暮西山,再也不是那个国力强大,兵压大宋的北朝了!

    不得已只能牺牲草原大大的力量而为自己续命,但毫无付出的索求最后只能让人厌倦,抛弃,契丹人给不了的东西,大宋却是可以给,这才是捺哲尔所看重的。

    赵祯的话说的一点没错,眼下塔塔尔部归顺大宋才是真正的利益相同,只有利益相同的人才不会被大宋征伐,否则塔塔尔部也会被大宋覆灭。

    这时候谁还会去在乎什么忠诚和勇敢,塔塔尔部要面临的是整个部落的存亡,这时候已经没有逆流而上的英雄,只有看清未来的识时务者。

    捺哲尔一骑快马离开上京城,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汗,让他带领族人归附大宋。

    而赵祯站在城墙上满意的点了点头,果然,这小子还是回去了。

    wxi7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 
赵祯走下了城墙后王韵便前来奏报,同样他也看见了捺哲尔的离开,不明白官家为何要放他,以此为筹码让哲尔克前来不是极好?

    但这话他没有说出来,而是犹豫的说道:“官家,就这么让他走了?”

    赵祯看穿了他的心思:“你打算用捺哲尔逼迫哲尔克前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草原上的人会觉得这是大宋在耍的小手段,只会更加的不信任大宋,一个部族的族长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儿子而冒着巨大的风险前来?”

    王韵不在说话,他知道官家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也被赵祯的话所说服。

    但赵祯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大吃一惊:“传旨杨怀玉,命其率领背嵬军前往捕鱼儿…那兀儿准备,若是十日之内不见哲尔克前来,便率军征伐,直至归顺!”

    在赵祯看来,自己已经做的仁至义尽,威胁早已发出,算是警告过了对方,也给了他们极大的善意,哲尔克不会不知道大宋国君的邀请意味着什么,若是拒不奉召,便是铁了心的要为契丹出力,那就陛下是大宋的敌人,到时征伐起来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加上杨怀玉行军一共半个月的时间,赵祯相信若是有心归宋便早已下定决心,若是没有,多等也没用。

    杨怀玉前来领旨的时候,赵祯还特意嘱咐道:“若是可汗之子捺哲尔向你借兵,便慷慨相助,朕觉得很有可能,那小子可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杨怀玉惊讶的望向王韵,见他也跟着点头,便双手抱拳领旨而去,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他哪里知道这句话反而提醒了王韵………

    他想起来了,官家说过一句话:人的欲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填满的沟壑,即便是人命在它面前也不过是垫脚石而已,除此之外无有其他。

    捺哲尔从到了大宋军中之后便被大宋的军力所震撼,已经完全没有和大宋对抗的野心,至于到了大宋之后,所见所闻更是让他目不暇接。

    一个穷人若是没有见识过奢华的生活你怎么对他说也是无用,可一旦见识过了,一旦享受过了,再让他回首贫穷的自己,原本朴素的心也会跟着躁动起来。

    赵祯值不过是给捺哲尔见识了一下这个世界的繁华,以及大宋的力量而已,这颗种子便在捺哲尔的心中疯狂的生长,没有东西能阻挡它们。

    回到塔塔尔部的捺哲尔一定会遇到重重阻力,顽固的力量在草原民族可谓是根深蒂固,他们不喜改变,更不善改变,认为祖先的东西都是好的。

    至于归附大宋,那便违背了顽固者的准则,谁知道汉家王朝会不会对他们举起屠刀,还是应该跟随契丹的脚步比较好,毕竟相比大宋他们更了解契丹了。

    赵祯在上京城中安心的等待着,他不光在等来自塔塔尔部的归附,更是在等待张舟,对契丹的征战已经结束,这一战已经对契丹造成的打击目标也已经完成。

    而接下来是先一步瓦解草原上对契丹支持的鞑靼人,只有砍掉他们的羽翼,才能更好的压迫契丹,赵祯不会脑子一热的就来一场“一战定天山”。

    对契丹的征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因为地区的问题,因为善后的问题,赵祯并不能如同消灭黑汗一样一举消灭契丹。

    但在张舟回到临横府之前,塔塔尔部的可汗哲尔克便先一步抵达大宋,并且这一次他的儿子捺哲尔也再次返回,显然他已经说动了他父亲。

    当然也有可能是杨怀玉的大军给了他们真正的威胁…………

    但无论如何这对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赵祯以重礼接待了这两位为塔塔尔部未来而来的父子,让这对父子看到了大宋的繁荣与奢华。

    尤其是在哲尔克抵达之后,更是被眼前的这一切所吸引。

    儿子果然没有骗他,眼下的大宋富足强盛,若是塔塔尔部的百姓能过上一半这样的生活,便算是极好的了。

    大殿之中除了三才之外便没有旁人,赵祯在这里单独召见了哲尔克父子,这两人对大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