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殿之中除了三才之外便没有旁人,赵祯在这里单独召见了哲尔克父子,这两人对大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看到什么都要大量许久。
对于他们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以至于三才咳嗽了一声之后他们才想起向赵祯行礼。
面对赵祯,哲尔克并没有多么局促,以草原上的礼节参见了赵祯后便单刀直入主题:“塔塔尔部可汗哲尔克参见大宋皇帝陛下!愿您的帝国永远昌盛!”
赵祯点了点头:“免礼平身,和朕说说草原上的情况,朕可没在草原上生活过,除了征战便是在宫中呆着。”
哲尔克与捺哲尔父子两人对视一眼,他们没想到接受大宋皇帝的召见后,居然是要回答这种问题,宋人之间的客套也算是见识到了。
父子两人只能把草原上的见闻和有意思的事情说给赵祯听听,而赵祯也在和他们说着大宋和草原的不同,以及许多有趣的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提到草原,当然这也是一种对比,让这对来自草原的父子见识一下大宋和草原的区别,见识一下大宋的国力强大,见识一下大宋的未来。
也让他们自己幻想一下未来,这也算是一种变相诱惑!
“朕自然瞧见了你们的诚意,但你们初入我大宋,自然应该好好看看风土人情,再说这上京城和临横府你们也该不陌生吧?在这里走走逛逛,看看我大宋治下的土地和契丹人的土地有什么区别?朕相信你们自己看到的东西要远比朕对你们说的更让你们安心!”
哲尔克父子两人对视一眼,显然大宋皇帝是不打算在今天说正是了,既然如此他们也不能强求大宋皇帝,于是只能在三才的带领下退出宫殿。
确实大宋皇帝说的话对哲尔克父子触动很大,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他们抵达大宋不过是匆匆一观,还未知其巨细,眼下还真是个好机会。
而赵祯特意让临横府知府事曾巩相陪,为的就是让这对来自草原的鞑靼父子更加清楚的了解大宋,了解大宋的政策。
:。:
wxi7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区()
哲尔克父子两人看见曾巩的时候甚至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居然是大宋一府之地的知府事,管理着和塔塔尔部差不多大的土地!
对他哲尔克显然充满了不信任,只不过他们还需要给大宋以及大宋皇帝留下好印象,便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对于这点小事不该有什么怨言。
而接下来他们才见识到什么叫年轻有为,曾巩对上京城甚至整个临横府的一切了若指掌,甚至连每一家商号的掌柜名字,伙计人数,以及经营货物都知之甚详。
这些小事都清楚如斯,对于其他的事情更是手到擒来,上京城中有多少适合年轻人的活计,有多少适合中年人的,有多少适合老年人的,一切他都能说出来。
并且曾巩不是对哲尔克父子简单的解说,而是详细的推荐,若是草原上的塔塔尔部归附大宋之后,会得到怎样的安排,会有怎样的生活。
这是在一种暗示和描绘未来,哲尔克和捺哲尔这对父子便开始沉迷其中,对眼前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开始了好奇,因为和他们自己的未来有关,所以不自觉的就开始发问。
一番问东问西之下,曾巩依旧耐心解答,并且事无巨细,能说的一定说清楚,不能说的便闭口不谈,算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这让捺哲尔这对父子极为敬佩,也信服他所说的话,并且心中有了底。
赵祯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既然已经来了,那就不用着急,在上京城中好好看看也没有什么坏处,反正迟早是要来的,这上京城可是赵祯有意打造的北方陪都。
它的重要性关系到大宋对整个草原的统治和影响,甚至可以规划出草原的未来。
否则赵祯也不会如此重视,所以上京城展示的也是大宋最好的一面,这里充满了积极向上,每个人活的都有目标和希望。
这一点是哲尔克父子两人最惊讶的事情,因为大宋和契丹的征战,草原上已经许久听不见笑声了,也不见汉子们的爽朗,而在大宋,在这上京城之中的汉家百姓却没人愁眉苦脸,担忧战争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在这里的宋人生活的很好,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种期待和幸福,这种感觉不用说出来,单单是看到就知道。
在上京城中的三天时间,让这对来自草原的父子见识到了什么真正的生活,若是没见到这些也就罢了,可真正的见识到了之后,心中对归附大宋的抵触和不安已经消失。
父子两人在晚上吃过曾巩特意命人送来的大宋美食后彻底被击溃,捺哲尔望着父亲道:“父亲,在这上京城中只要努力便能赚到钱,便能有好生活,咱们草原上的汉子定然能在这里过上好生活!”
哲尔克望向儿子笑了笑:“怎么难道我们草原上的雄鹰一定要在这里讨生活?这上京城虽好,可毕竟不是捕鱼儿…那兀儿!可以来这里讨生活,但不能把这当作家乡,这只是我塔塔尔部落脚的地方,仅此而已。”
捺哲尔有些担心的望向父亲,小声道:“大宋向来都是内迁外族,若是大宋皇帝让我等内迁,又该如何?”
哲尔克笑着摇了摇头,眼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会的,这一次大宋皇帝不会让咱们内迁,咱们可都是草原上的游牧汉子,若是内迁岂不是大材小用?反而是把我等放在草原,为大宋牧马守边才是最好的。”
捺哲尔点了点头,按道理来说是这样,可他大宋皇帝向来就是一个不按部就班的人,也许他并不会让塔塔尔部留在草原之上。
看着儿子的担心,哲尔克笑道:“别忘了,大宋皇帝在正旦之日曾经派遣使臣入巨母城贺旦,期间他蔡伯偂盗耍醯と肆粝虏菰醯と苏獯笏蔚木⒌卸寄芑氐焦释亮粼诓菰希宜恐倚墓樗稳绾尾荒埽浚 �
竟有此事?捺哲尔望向父亲,心中也踏实许多,这次前来上京城面见大宋皇帝,为的不光是归附之事,还有便是关于塔塔尔部未来的归宿。
毕竟他们身在草原,长在草原,即便是死都希望埋葬在草原之上,若是能留在捕鱼儿…那兀儿,那便是最好的事情了。
父子两人在第二天一早便迫不及待的前往皇宫,而赵祯却不在大殿之中,询问一下才知道,原来大宋皇帝出城迎接凯旋的大军了。
捺哲尔清楚,是张舟率领的神卫军回来了,此战的战果如何他并不知道,他在宋军击溃契丹的火炮之后便被护送到了上京城。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也就迅速前往城外,他们也想看看此战大宋的战绩到底如何,之前的战况已经被捺哲尔说的一清二楚。
仅仅从开始的战况就能看出大宋的战力之强,而眼下可见大宋出兵到底有什么收获和战力如何?
内侍自然把这父子两人的到来转告给了三才,而三才在得到赵祯授意后传旨召见,对于他们的到来赵祯一点也不意外。
甚至觉得这个时间点是一个好契机。
神卫军的战果甚是惊人,契丹人对大宋的反击可谓是不遗余力,什么样的手段都用上了,但即便如此,宋军依旧是顶住了压力。
战果相当惊人,不光是抵挡住了契丹人的反攻,更是杀敌八千余人,契丹人折损兵马近三万,这还是大宋没有主动攻城的情况下。
这样的战绩自然令哲尔克父子胆颤心惊,要知道宋军不过区区四万,而契丹人守城士兵便有二十万之众,更别说契丹人还有和宋人一样的火炮了。
还是年轻气盛的捺哲尔忍耐不住,最先开口问到:“官家,父汗亲自而来,就是为了向大宋表达诚意,如今官家也见了…………”
赵祯看向哲尔克笑道:“令郎还真是个急性子,如此朕便所说我大宋的规矩,也好让你们父子安心。”
哲尔克父子两人立刻竖起耳朵,望向赵祯的眼神也充满了期待和严肃,毕竟是事关一族之未来,怎么敢懈怠?
对于他们的态度赵祯非常满意,这就是应该有的态度,胸有成竹的说道:“朕打算给你塔塔尔族设立自治区,以自治区为范畴,你们依旧可以统辖治下的鞑靼人。”
:。:
wxi7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赵祯的条件()
赵祯的话让四周陷入安静,欢迎大军凯旋的百姓还在翘首以盼,还在热热闹闹,可在赵祯四周却出现了真空,无论是哲尔克父子二人,还是边上的三才以及王韵等人,都被赵祯的话给惊呆了。
自治区是个什么东西?!
大宋如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何还要给他们塔塔尔部自治权?!
这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事情嘛!当年的于阗国与现在的塔塔尔部不一样,于阗本就亲近中原,无论是从礼法还是信仰甚至是政治上几乎和中原王朝别无二致,可这塔塔尔部不同啊!
他们当然不知道自治区这个东西,但在后世却经常出现,这是汉家文明在融合其他民族之后,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共存形势,也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少数民族的方式。
经过后世几十年的努力,这种方式日益完善,已经成为汉家文明和少数民族之间可靠的归属模式,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持续。
而对于哲尔克父子来说这样的惊喜来的太过突然,怎么就给塔塔尔人自治了?
连他们都没想到赵祯会这么大方,要知道每一个融入大宋的种族无论是倭国,女真,还是党项,都是大规模的内迁,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被大宋的官员给统治。
看了到了自己这里,居然能拥有如此宝贵的自治之权!这实在太过让人难以置信。
赵祯就知道他们会有如此表情,放下手中的望眼镜,回头看了看王韵等人,这才对哲尔克道:“朕还没有说完,无论是什么人,什么样的身份。只要进入你们的自治区,都案你们的规矩来!
当然自治区中的百姓亦可出外,或是经商,或是做工,尔等也不得阻拦!”
“不阻拦,不阻拦!”哲尔克连连摆手,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怎么会阻拦?
眼下的塔塔尔部最好是能全部进入大宋谋生,待到战后再返回他们的神圣之地,捕鱼儿…那兀儿,不过眼下瞧这架势,若是不能帮助大宋,也不会轻易的得到如此大的好处。
哲尔克急急的开口道:“陛下,我等是忠心归附大宋,可否让我等迁徙至大宋境内…………”
这下赵祯和王韵等人蒙了,还有这样的人吗?不是说草原上的人都习惯了无拘无束的自有,怎么会自己主动要求内迁?还说是这些人…………
瞧见赵祯疑惑和惊讶的表情,哲尔克苦笑着说道:“陛下勿要疑惑,我等是真心归顺,也对陛下的自治权真心欢喜,只不过我等遭受战乱之苦,产量被契丹人抽调青壮为兵,我儿便是如此才会被大宋的铁骑捕获,由此可见我塔塔尔部深受其害!若是我等还留在草原,契丹人必会征召青壮与大宋为敌,到时…………”
赵祯笑了笑:“此言有理,不过…………朕的话还没说完…………”
随着赵祯的话,所有人又把眼光投向了皇帝,这个转折在哲尔克的意料之内,他能在草原上带领塔塔尔部在大宋和契丹之间挣扎这么久,若是没有点脑子早已被铁蹄踏碎。
“虽然塔塔尔部有自治权,但大宋的局军队依然要驻扎在自治区中,地方官员也可以由你们自己举荐由朝廷敕封。”
赵祯说完便话锋一转道:“当然我大宋会派遣一些官吏前往塔塔尔部,帮助你们建立一个有所用之的衙门,衙门之中必须有我大宋的官员,一来方便通融,而来也能相互扶持。
至于民风民俗依旧按照你们塔塔尔部的传统来,我大宋的民风民俗你们可以遵从也可以视而不见,但律法却要遵守我大宋的律法,当然你们自己原有的习惯规矩朕也不会去干涉。至于宗教,祭祀之类,朕和大宋更是不会去干涉。”
赵祯的话让捺哲尔觉得大宋非常有诚意,谁都知道大宋的律法相当妥善,而大宋的衙门更是比草原上的长老规矩来的好,若是都按照大宋的来,也没有什么不妥,再说他们还能有自己的节庆和习俗,根本就没有被大宋同化嘛!
虽然自己满意了,可捺哲尔依旧转向父亲,希望父亲也能同意大宋皇帝的要求,但却见父亲紧皱眉头,显然有什么地方让父亲不甚满意。
沉思一会后,哲尔克开口道:“陛下之仁德令人敬仰,为我塔塔尔部殚精竭虑,连安危都在大宋的考虑之内,但…在塔塔尔部驻兵和设立衙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