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皇纪-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笑着摇头道:“你可以称‘臣’了。”

    ………………

    虽然火炮的改进已经失败了多次,但是由于有孙义在,再加上此时军械局这里能工巧匠甚多,朱厚照相信,过不了多久,新式火炮就能造出来了。

    现如今大明的风气已经自上而下的进行转变了,虽然转变的还并不十分明显。

    现在四书五经、程朱理学之流在大明仍是处于统治地位,但是朱厚照在一次内阁会议上所提出的“大明要着力发展科技,着力发展国力,着力提升创新,着力改变民智”的提议已经开始从方方面面施行了。

    皇家出版社在皇帝陛下的督促下,也以最快的速度建成,随后印制的第一版图书,就是皇帝陛下亲书的《几何原本》,《化学化工简明教程》和《格物致理》这三本书也以开始售卖。

    由于此时华燧的铜活字印刷技术已经被广为人知,所以皇家出版社将华燧召入京城,用其印刷技术印制皇帝陛下亲笔所书的书籍。

    使用铜活字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十分精美,许多读书人都喜欢收藏使用铜活字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这正好为朱厚照所手书的这些书籍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但是皇家出版社的建成以及皇帝陛下亲笔所书的书籍的出版,成了压死刘健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此前就对皇帝陛下的言行举止有些不满,因为这与大明皇室一直以来的教导相悖,也与先皇的做法相悖,刘健自觉自己有愧于先皇,他也曾多次劝慰朱厚照“改邪归正”,但是很显然,朱厚照把他的话当成屁话,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这令刘健心中更是恼火和凄凉,同时他也愈发坚定了致仕的决定。

    因此,伴随着朱厚照在大明声望的日益提升,伴随着军械局的日益创新,伴随着京营部队的日益强大,伴随着皇家出版社的建成,伴随着那些书籍的出版,刘健向皇帝陛下递交了致仕申请。

    ………………

    (本章完)

第248章 刘健致仕() 
朱厚照在挽留了几次之后,也就批准了刘健的致仕申请,其实在朱厚照心中,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的存在,也确实有碍大明的改革和创新。

    因为这个内阁首辅,其实是一个很传统的士人,喜欢循规蹈矩,这对于盛世而言自然是没什么坏处的,但是对于乱世而言,则并没有多少好处。

    正德年间虽算不上是大乱,但是戎奴犯边,女真怀有贰心,前朝余孽分成小股势力,对中原并不死心,再加上正德之后,整个大明就迅速坠入了衰败的境地,因此说此时是处在大乱世的边缘也不为过。

    此次与刘健一同致仕的还有谢迁和李东阳,谢迁其实并没有想要致仕的想法,他虽然不理解朱厚照的做法,但是也不会阻拦朱厚照对大明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所以他致仕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刘健。

    他与刘健早已算是至交,两人思想、态度等相近,只是一个更为保守罢了,两人又同朝为官,共同侍奉过先皇,一起入的内阁,所以现在刘健要走了,谢迁自然也递交了致仕申请。

    朱厚照依照惯例客气了几次之后,也就批准了谢迁的致仕申请,但是,对于同时递交致仕申请的李东阳,朱厚照不仅没批,还加封李东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并将其提为内阁首辅,一时间,李东阳在整个朝廷风光无二。

    这一点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李东阳本人对此也感到十分意外,刘健和谢迁更是意外!所有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会对同时递交致仕申请的三个人,做出两种不同的批复。

    但是不管怎么说,新的内阁班子也形成了,但是现在的内阁明显人数有点少,毕竟刘健和谢迁都走了,朱厚照思量着再加几个大臣入阁。

    只是还没等到朱厚照想好让谁入阁,新任内阁首辅就向皇帝陛下递交了《陈言奏》,其上历数朱厚照自登基以来的各种不当行为,该文文采斐然,李东阳充分发扬了自己心忧天下的高贵精神和学富五车的光荣传统,以荡气回肠的文字旁征博引,接连引用了圣贤孟子的十条语录,一一加以解说,进而含沙射影,抨击大明朝存在的各类施政问题,当然,其间也少不了批评朱厚照的部分。

    这倒是令朱厚照大感意外,李东阳为次辅之时,为人谨言慎行,少有这般强烈表态之时,没想到自己刚将他提为首辅,他就转过来批评起自己来了。

    当然,朱厚照不是昏君,他略过批评自己的那部分,将李东阳所提的各种有用的建议细看和总结了一番。

    在《陈言奏》中,李东阳着重讨论了北方天灾的事情,他在奏折中指出,所谓天灾,其实也是人祸,天灾易于赈灾,人祸却很难消除,特别是每次天灾之后的流民问题,都是大事,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酿成大患。

    而且不止是受灾省份,其实各地老百姓的生活都很艰辛,农村的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尤以各地大士绅和各地藩王最为过分,他们视人命为草芥,却把土地看的很宝贵,这些问题不解决,无论何处发生灾荒、何时发生灾荒,无论灾荒是大是小,朝廷就算是费劲力气去救灾也于事无补,人祸依旧还是会发生。

    除此之外,李东阳还很具有前瞻性的指出,无论是旱灾还是涝灾,发生过一次之后就当吸取教训,等到天灾过去之后,要学会居安思危,各地要兴修水利,官仓每年也要额外准备储蓄粮,以防备灾患的再次发生。

    与大部分首辅处事比较圆滑所不同的是,李东阳就任首辅之后,一改自己以往圆滑的做事风格,在《陈言奏》中大胆揭露了许多关于大明司法,税收等各类重要领域的弊端,其眼光十分独到,朱厚照虽然也知道大明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所谓当局者迷,李东阳作为大明士子,一直以来都处在大明的中上阶层,没想到他居然也能看到这些弊端。

    朱厚照顿时觉得,自己留下李东阳绝对是正确的,李东阳是个人才,仅仅用人才来形容他已经不行了,李东阳算是一个全能型人才!

    朱厚照当即下旨赐李东阳蟒服,加俸五十石!

    新任内阁首辅李东阳没想到皇帝陛下见了自己的奏折之后不仅不生气,居然还赐给自己蟒服,为自己加俸,他登时为皇帝陛下的知遇之恩而感动,一改为刘健和谢迁抱不满的心绪,转而开始真正的为皇帝陛下考虑,希望自己能够为朝廷,为皇帝陛下做更多的事情。

    ………………

    军械局在五日之后,终于将东印度商铺所售的火炮给研究透彻并进行了改良,当然,其中孙义功不可没,不过朱厚照并没有升他的官职,而是赏赐给他五百两银子作为奖赏。

    这已经令孙义对皇帝陛下感激不尽了,他本是一个多次科考未曾中举的文人,若不是皇帝陛下的缘故,他这一辈子可能就是穷困潦倒,独活一生的结局,但是现在由于皇帝陛下的缘故,他先是接触了江南火器制造局,后又来了军械局,居然还成了工部军器局的一名主事,这是他之前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他从未想过旁人口中的旁门左道,能够被皇帝陛下如此看重,因此,从这点上来说,朱厚照绝对算是孙义的伯乐。

    “陛下且看,这就是新式火炮。”孙义十分兴奋的将他花费了许久才改进的火炮指给朱厚照看。

    杨廷和也是十分高兴,他没想到孙义居然这么有本事,前期他们试验了多次,都以失败告终,孙义来了这里不过半个多月的时光,居然就能一举成功,这令杨廷和对孙义此人也开始高看起来了。

    朱厚照绕着新式火炮走了一圈,随后问道:“之前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吗?可不能因为这次成功了,就忽略了前面的失败,没有前面那些失败,孙义,你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成功吧?”

    ………………

    (本章完)

第249章 改良火炮和马车() 
杨廷和虽然没有与孙义争功的打算,他也犯不着和孙义这个小小的军器局主事争功,但是皇帝陛下这句话还是令杨廷和觉得自己心里暖暖的,这表明皇帝陛下并不是只看到了眼前的胜利成果,还看到了他杨廷和之前的努力啊!

    孙义偷偷瞄了一眼朱厚照,见朱厚照并不是生气的模样,他才大胆说道:“陛下,微臣已经总结了之前失误的一些原因,一开始失败是因为炮管的强度不够,容易炸膛,这是因为制造炮管的材料不够结实,使用了合金钢技术之后,这炮管不再炸裂了,但是后来炮弹又出了问题,从炮膛发射出去之后不炸裂,当时微臣就在想,既然火炮的射程和准确度都已经达到预期值,火炮也没炸膛,那为什么炮弹就是不爆炸呢,后来臣仔细查看了炮弹的情况,才发现原来之前我大明一直在使用实心弹,所以对炮弹的外壳并无要求,因此在换用火药之后,炮弹的外壳却没有换,所以弹壳有些厚,后来在换了弹壳之后,果真再没有出现哑弹的情况。”

    孙义心中得意,他其实算是技术人才,虽然也一心想着升官发财,但是能看到许多新东西被自己发明出来,他心中还是十分自豪的!

    朱厚照瞄了孙义一眼,似是看穿了孙义的心思一般,夸奖道:“你做的不错,总结的也很到位,朕现在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杨廷和在一侧听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皇帝陛下这么夸赞孙义,岂不是在说他之前做的不够好了?

    不过没等杨廷和多想,朱厚照又开口问他道:“之前朕命你改进四轮马车的事情,你做的怎么样了?”

    杨廷和面色一正,回答道:“陛下,马车改进已经完成了,只是还没有生产出来几辆。”

    早在火炮改良之前,朱厚照就已经下令让杨廷和改进四轮马车,因为朱厚照明白,无论是大明的火炮、东印度商铺所售的火炮还是改良后的火炮,都绝对无法逃脱重且笨拙的样式,这会给军队的机动性造成极大困难,因而火炮的载体即载炮的车辆是否轻便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这个没有机动车的年代,在这个蒸汽机还未曾出现的年代,也就只能用马车作为火炮的运载工具。

    之前火炮的射程不够远,射击准确度不高,使用的弹药是实心弹、杀伤力不够,火炮容易炸膛等这些缺点,都已经被克服并加以改进了,但是机动性问题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朱厚照早在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给杨廷和下令,让他在东印度商铺的火炮运抵京城之前就进行四轮马车的改进工作。

    朱厚照发现,火炮机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运载工具的机动性不高,因为传统的马车普遍没有转向差速器,即便是四轮马车也没有办法让前后轮随意转变方向,这也就导致火炮很难做到迅速转向。

    而独轮车虽然是在复杂地形中最方便的运输工具,小型火炮最适宜用这种工具运载的,但现今大明的独轮车没有滚动轴承,滑动摩擦造成的磨损和阻力增大,也就使独轮车的轻便灵活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所以朱厚照指示杨廷和,要着重在转向器和滚动轴承上下功夫。

    “哦,现在改进后的四轮马车在哪里,带朕去看看。”朱厚照当然要看看杨廷和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果,这可是关乎到火炮够不够实用的基础。

    “都锉仔细点,按照这图纸上来锉,不能出现分毫差异!”

    一名军械局主事一边嘱咐着几个负责调试马车的能工巧匠,一边用手摸着一辆初步成型的新式马车,只要把最关键的转向器安装上去,这辆新式四轮马车就能灵活行驶起来了。

    朱厚照在见到新式马车之后,就开始夸赞起杨廷和来了,因为他发现杨廷和这人脑子倒是很活,自己给他的图纸中并没有三角形炮架的结构,杨廷和却在新式马车上给设置了一个带有滚动轴承的三角形炮架出来。

    朱厚照并不需要杨廷和解释,就明白这样设计的好处。

    新式马车本就是为拉火炮准备的,其内并不用于载人,所以设计上当然以实用为主,杨廷和所设计的这个带有滚动轴承的三角形炮架,在马车上就可以实现火炮的三百六十度旋转,也就是说,若是在战时,可以不用转动马车就能立即让炮口掉转方向。

    在平常的阵地战之中,这种设计当然是可有可无,但是在闪击战中,这种设计可就太重要了,到时候无论敌军是朝哪里逃窜,或者是从哪个方向发动进攻,只要是在大明的火炮范围之内,就能全方位三百六十度对敌军进行攻击,让敌军逃无可逃!

    杨廷和也没想到自己只是进行了一次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