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皇纪-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陛下,他现在还在诏狱大牢内。”

    朱厚照点了点头,杜勇烨在奏折的最后,向他求情,希望皇帝陛下能放过他父亲一马,朱厚照现在决定,将杜则成贬为庶民,今后不得再踏足江南。

    杜勇烨在江南得知消息之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虽然他父亲被贬为了庶民且终生不得踏足江南,但这也总比被皇帝陛下处死的好,他杜勇烨费了那么大的气力,召集各类工匠,扩大江南火器制造局的经营范围,不就是希望皇帝陛下能够放过他父亲一马吗?

    现在如他所愿了,他对皇帝陛下心中充满了感激,在这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朱厚照这样做,已经是对杜勇烨莫大的恩惠了。

    这些暂且不谈,时值年关,张氏商铺也将这半年以来的营收运抵京城,大抵有八十万两白银。

    这数额之大,出乎朱厚照的意料,其实主要缘由还是因为朱厚照整肃江南商业,无论是云渊,万官人还是在江南做生意的大晋商,全都因为参与国事被砍头或抄家,这就给江南的商业留下了真空,张氏商铺背后有皇帝陛下撑腰,自然是大胆扩张了起来,除此之外,刘瑾奉命所建的琉璃制造厂内所生产的玻璃,自然是第一时间向张氏商铺供应。

    刘瑾虽然与张永之间有权势之争,但是现在皇帝陛下脾气甚大,他们稍有不甚就有可能被革职或者是杀头,忠国公与江南巡抚杜则成的实例就在眼前,刘瑾与张永两人可是丝毫不敢造次!

    十二月份,创办京师大学堂的事情还没有眉目,但是皇家出版社出版的那些书籍销量却是大增,由于书籍制作精美,许多文人墨客都想要买了收藏起来,但是他们在裁页之后,细读了一夜,全都被书中所讲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更有甚者,有些读者还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一个小型实验室,验证书籍之上所写的理论是否正确。

    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些实验在后世全都是初中和高中教材上的内容,朱厚照又删繁就简,只写了一些最为经典的案例,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实验自然都是正确无比的了。

    这事情不知道先是从哪家士子的下人口中传将出去的,随后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都说此书的作者乃是神仙下凡,若不然连道观里的许多老神仙都不会的法术,作者怎么能会?

    再后来,求书的人越来越多,皇家出版社虽然没日没夜的在赶工印制,但是仍旧是供不应求,一时间京城纸贵。

    朱厚照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心中十分高兴,这表明大明还是有许多人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这样一来,全民都对科学感兴趣的话,大明的科技进步必定会突飞猛进。

    但是这需要有人指导才行,若不然他们也只是学会了书籍上所写的那些案例,而不会举一反三。

    李东阳对于这一盛况感触最深,因为皇家出版社就是交由他来负责的。

    皇帝陛下现在每日里都会抽出许多时间,在宫里开办讲堂,为诸多太监讲授各种专业知识。

    这些知识虽然很浅显,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从未有过的理论,朱厚照之所以将这些内容讲给他身边的这些太监,让他们来学习这些东西,自然是因为太监在学习上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他们也不重视什么四书五经、程朱理学,他们只会听皇帝陛下的话,做皇帝陛下想要做的事情,这可比那些文官大臣们要听话多了。

    内阁得知此事之后也是无可奈何,他们除了上书之外就只有致仕这一条门路相威胁,朱厚照压根不吃他们这一套,送到他这里的奏折,他一概留中不发,就当不知道此事。

    那些之前敢于上奏的言官大臣们,此时全都不再发声,因为皇帝陛下是个狠人,要整人之前绝不先出声,前面的泰御史就是一个例子,在自己的前途命运官职升迁面前,那所谓的气节又算得了什么?

    就这样,朱厚照给这些太监们讲完了初中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内容,由于时间紧迫,这些太监的接受能力又参差不齐,皇帝陛下原以为他们这些太监可能就是在当自己在听天书吧,但是后来朱厚照却从这些太监之中看到了希望。

    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学习能力不够,但是好在是皇帝陛下亲自授课,他们可不敢走神,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是较为扎实的,有部分聪慧者,已经基本上可以融会贯通皇帝陛下所讲的内容了。

    朱厚照去掉了许多暂时无用的理论,反正此时也不需要考试,许多东西也不必讲的那么深,只是让这些太监明白大概也就是了。

    就这样,到了年关之时,已经有三四名太监相继掌握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内容,朱厚照将其统称为科学。

    在此期间,黑板和粉笔这两样物件已经被江南火器制造局给搞了出来,这也让朱厚照看到了大明乡民的发展潜力,在他心中,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朱厚照想要推行这些制度改革又是何其难哉,别说连内阁都不同意朱厚照的想法了,就算是内阁同意了,天下千千万万接受程朱理学教育的士子们也不会同意。

    这是朱厚照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事情的转机恰恰出现在读书人最多的江南地区。

    由于江南火器制造局涉猎甚广,早已超出了火器制造的范畴,江南之地也都知道了江南火器制造局之名,杜勇烨也就开始尝试尝试创办学堂,来扩大火器制造局的经营范围和增强制造局的经营能力。

    ………………

    (本章完)

第255章 召臣共议() 
制造局学堂除了招收一些匠人之外,还招收有意从事工匠工作的老百姓。

    由于江南火器制造局的工资高,待遇好,所以想要进入学堂学习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为了提高匠人质量,也为了防止因为招收的匠人水平不高而影响火器制造局的名声和水平,杜勇烨决定在这些学员在入学学习半个月之后,就要进行一次测试,测试的内容自然是取自《几何原本》,《化学化工简明教程》和《格物致理》上面的知识,这样一来,这三本书籍的销售更是火爆,整个江南地区都开始疯狂购买此书。

    一些多次参加科考但是从未中举的文人学子,也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阅览此书,他们中的大多数当然没有想要去当匠人的想法,所谓士农工商,他们当然还是最愿意做排头兵。

    但是这诸多的学子之中,总有人心灰意冷不想再考,也总有人想着在江南火器制造局就职也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毕竟杜勇烨早就张贴了告示,告示上所招收的匠人的薪酬之高让人咋舌,他们家境贫寒,想要靠着科举改变命运,但是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考不中,这让他们不仅对自己感到失望,更对家人感到愧疚,家里省吃俭用,为他们营造一个尽可能好的读书环境,还不让其参加家中农田的劳作,但是他们自己却一再不中……

    所以许多读书人也报名参加了杜勇烨的学堂,杜勇烨对此自然是大喜,这些人才是他的目标,他当即将这些读书人分为高级学员,给他们薪酬让他们教习其它学员识字和读书。

    这样一来,这些读书人不仅没有丝毫怨言,反倒是对杜勇烨感恩不已,他们没想到自己初来这里,就可以领取薪酬,补贴家用了,这可比自己这么多年来只是在家里白吃白住要有面子的多,那时他们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走在路上都怕被人认出来,住在家里每到饭点之时都觉得有些丢人……

    半个月的时间一闪而过,许多不识字的匠人们也都在制造局学堂这里认识了不少字,他们虽然在后来的测试之中大多都被淘汰了,但是他们对此没有丝毫怨言,因为他们学会了读书写字,这也圆了许多家境贫寒匠人的读书梦。

    那些读书人在测试中通过的几率更高,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留在学堂继续学习,也有一部分想着早点进入江南火器制造局工作,这样就能开始领取高薪了,杜勇烨尽可能的满足了他们的愿望,愿意在学堂内继续学习《几何原本》,《化学化工简明教程》和《格物致理》上的内容的,杜勇烨发放给他们生活补助,虽然不多,但是用来让他们填饱肚子不成问题。

    愿意去江南火器制造局参加工作的,杜勇烨根据他们的才能为他们分配职位,但是这些人在工作之余还需要继续学习机械、物理和化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等到这些都做完之后,已经接近年关了,杜勇烨向皇帝陛下呈递了一封奏折,他在奏折中将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如实禀报,并向皇帝陛下提议在整个大明范围内建立学堂制度。

    朱厚照在接到杜勇烨的奏折之后,对杜勇烨大为赞赏,他这封奏折的意思和皇帝陛下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朱厚照立即在西苑召开了御前会议,与会的除了内阁辅臣之外,还有礼部、工部和户部的官员。

    在会议召开之时,朱厚照先命人宣读了杜勇烨的奏折,众位与会官员对杜勇烨在奏折中所述的内容都有些震惊,他们没有想到皇帝陛下想要做而被他们阻拦没有做成的事情,反倒是让杜勇烨在江南给做成了。

    这让他们脸色全都有些难堪,朱厚照看着他们的面色变化,心中暗笑,但是脸上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

    在宣读了杜勇烨的奏折之后,朱厚照先是看向了礼部尚书张升,张升面色一正,不知道皇帝陛下这是何意。

    “你对于杜勇烨的奏折有何看法?”朱厚照当然第一个要问张升了,毕竟皇帝陛下的主要意图,还是为了教育制度改革的问题,这事情归礼部管。

    张升看了李东阳一眼,见李东阳没有什么反应,他只好按照自己的想法答道:“陛下,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说是好事,是因为这解决了许多读书人的出路,他们也许天资不高,对孔圣人和程朱两位圣人之言理解不透彻,八股文又做不好,每次科考开考之时都有他们,但是每次出榜之后,榜单上又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整日不事生产,这对于我大明是甚为不利的,所以杜勇烨杜局长做这事,算是一件好事。”

    说完之后,张升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不过,我大明自太祖之时,就奉行商人不得干政,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现在杜勇烨此举,无疑是与我大明祖制相悖,所以,臣以为,当严惩杜勇烨。”

    朱厚照闻言笑了,张升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朱厚照并不买账,他先是点头表示礼部尚书说的不错,又摇头补充了两句:“祖制确实不错,但那是太祖年间的事情了,现在我大明在发展,这制度也得改一改咯。”

    朱厚照这话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整个诏明宫殿内都混乱了起来,连祖制都要改?皇帝陛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朱厚照不管这些人怎么想,他又问工部尚书曾鉴:“你来说说,这江南火器制造局与军械局还有工部军器局的这些做法如何?”

    曾鉴年岁已高,其实他不想参与这事,因为他知道这是文官大臣与皇帝陛下之间的斗争,他早就想着致仕了,没想到到了今日,他还是没有躲掉,最终还是要掺和此事。

    “陛下,江南火器制造局制造的各类器具十分精致,用途也广,而且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这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改善我大明的房屋建设。”

    ………………

    (本章完)

第256章 国之实情() 
“据老臣所知,江南火器制造局所生产的水泥,既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又可以用来修路,用水泥建造的房屋比用三合土建造的房屋还要结实,用水泥来修路的话,路面平坦,适合马车在上面通行,除此之外,就是下雨天也不惧路上积水积泥了,对于我大明广袤的土地而言,这水泥路实在是太过重要,诸位大臣也能明白,自江南至京城,放在以往,坐轿子需要个把月的时间才行,但是现在官道平坦,自江南至京城所用的时间至少可以缩短一半。”

    曾鉴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有点支撑不住,朱厚照命小黄门给曾鉴搬了一张椅子过来,特命曾鉴可以坐着面圣。

    缓了片刻,曾鉴继续道:“不过老臣也得知,江南火器制造局似是也用他们所生产的这些东西在市集售卖,用以盈利,换句话说,他们在借用朝廷的名号与民争利,这是极不可取之做法!”

    朱厚照听到这里,插嘴道:“诸位有所不知,我大明每年开支无度,今年自开春以来又接连几场战事,国库早已空虚,如果向老百姓摊派税收,会闹出什么乱子,想必诸位比朕更清楚,所以此事断不可取,但是除此之外,我大明并无其它收入,现在江南火器制造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