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皇纪-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挥蟹⒀匀ú淮聿豢梢郧老贰�

    最终,在御前会议结束后,王琼赶在陛下离开之前,恳请与陛下私谈一会儿。

    不顾众人非议的眼神,王琼的脸皮也算是厚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他知道此事他非要与陛下详谈不可。

    “陛下,土官为祸甚广,且不知收敛,此次岑浚只是众多土官的一个缩影罢了。”

    王琼等到其他人都离开之后,对朱厚照行礼说道。

    朱厚照笑着点头道:“朕知道。”

    王琼惊讶不已道:“陛下,您都知道?那您刚刚怎么还与李大学士他们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朱厚照用手敲了敲桌子,思索了一番后回道:“朕知道你们都是忠贞体国之辈,但是有些时候,尤其是军国大事,不是只要忠贞体国就可以的,比如岑浚之事,朕就算是派广0西总兵与贵0州总兵去了,到时候岑浚打不过我大明的军队之后,只需要投降即可,毕竟他们在那里已成气势,旁人也很难插足管理。”

    王琼心中对朱厚照十分钦佩,皇帝陛下看事情倒是十分的清楚明白,甚至于比他这个曾任湖广总兵的户部左侍郎还要明白一些。

    “陛下,那您的打算是什么?”王琼心中纳闷,陛下既然什么都知道,干嘛不想办法解决呢?

    朱厚照摇头轻笑道:“这些你还没必要知道,王琼,朕问你,你对我大明的税赋有何看法?”

    这可是一个大问题,王琼为人八面玲珑,他可不敢拿这种有可能掉脑袋的事情乱说。

    见到王琼不答,朱厚照笑骂道:“你倒是知道脑袋要紧。”

    说完之后,朱厚照摇了摇头,继续道:“不过这也不怪你,王琼,即日起你与王鏊等户部官员商议一下大明赋税改革的问题,过两天拿出一个方案来,朕不要你们拍脑袋乱想,而是要根据我大明历年的赋税情况,尤其是近年以来的,所给出的改革方案要有根据。”

    赋税改革是天大的事情了,王琼之前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陛下有改革赋税的打算,所以朱厚照说完之后,王琼整个人就直接愣住了。

    最后朱厚照施施然离开了西苑,只留下还有些目瞪口呆的王琼在胡思乱想。

    随着皇家工业公司和大明皇家银行的发展,朱厚照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控制着京城甚至是整个北方的商业经济,财政基本上摆脱了靠着可怜兮兮的农业赋税来维持军事和民政开支的窘境,同时随着禁卫军在各地的募兵扩充,以及皇家军事学堂的培训开始进行,朱厚照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军队做保障以支撑自己的改革措施。

    除了北方之外,大明在南方的改革实际上进行的更早,尤以江南制造局为首,现在再加上大明纺织大学与皇家织造公司,实际上朱厚照对南方的控制也不少,只是不如北方这般明显且更为见效罢了。

    对于赋税改革之事,朱厚照在此之前就已经命锦衣卫与东厂秘密调查了全国的财政和税收,毕竟赋税是一国之大事,任何一点变动都将影响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上千万人,不能有丝毫马虎,对于士农工商各阶层的情况,现在朱厚照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除去士绅阶层之外,其它阶层均需要纳税纳粮,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士绅阶层最为有钱有势,如果朱厚照不在此时想着改革大明赋税原则的话,明朝的发展只怕还会如历史中所记载的一般,最终沦落到与外敌内患同时作战的情况。

    而且此时不改革税制,到了最为紧要的关头,比如后世满清入关之际,只怕大明还会发生三饷加派不从富得流油的地主士绅和与其保持紧密联系的文官开刀,反而竟然从本已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农民手里拿救命粮的地步,所以士绅阶层纳入纳税体系是改革的重点。

    ……

    (本章完)

第354章 摊丁入亩() 
换句简单粗暴的话来说,即朱厚照早已考虑如何朝这天下士绅们动手,如何强制或威逼这些特权阶级放弃自己的特权地位,并同样为大明王朝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日之后,户部拿出了自己的意见,朱厚照还没看完就将奏折扔在了一旁,户部的官员们终归还是士绅阶层,其思想上自然是向着特权阶级的,其实对这一情况朱厚照早有心理准备,而且他十分清楚,这一现象是自太祖就默许存在的,到现在王鏊任户部尚书、王琼任户部左侍郎的情况下仍无改进。

    最终朱厚照决定先选三个地方进行试点改革,实施者就选择锐意改革之辈且有志于行大刀阔斧之策且敢向顽固势力动手的循吏。

    在朱厚照又一次召开御前会议并经过一番商讨后,朱厚照与内阁重臣决定暂时在秦地实施摊丁入亩的税赋改革政策,秦地商业经济不发达,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士绅阶层都以土地为生,但土地几乎都被士绅或富农所占有,而承担着赋税缴纳任务的百姓则占据着少量的土地。

    正因为这样,造成百姓一直无地可种,而朝廷也一直无赋税可收,根据东厂和锦衣卫的调查,秦地庶民中,有田者十不存一,无田者却占据十九之数,而且很多时候已经没有办法找到田地主人,按户收税已然不现实。

    而通过按田亩征税的方式来代替按丁征税的方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可以使得大量无地农民免掉徭役赋税的负担,能更自由的将劳动力发挥在其他行业,逐渐实现由农民向工人阶层转换。

    当然,朱厚照没有打算在按田亩征税时就加派赋税,这是后世满清干的事情。

    据史书所载,后世满清政权建立之初,战火仍在燃烧,百姓死伤流亡甚多。明末天启三年,全国在籍人口尚有五千多万人,而到清顺治八年,却只剩下三千余万人。明万历年间,在册耕地为八十多万顷,而到清顺治八年,则只剩下五十多万顷了。山河残破,经济凋蔽。且阶级矛盾十分严重,国内大小起义暴动数十起。清朝统治者为了招抚流亡,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毅然抛弃了关外的赋役制度,看中了大明曾经小试过的“摊丁入亩”制度。

    清初,明代原有的户部税役册簿大量地毁于兵火,清政府便以仅存的《万历条鞭册》为依据,进行赋役的征发。在其征发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逐渐体会到了《万历条鞭册》中某些“摊丁入亩”措施的合理性,加之在康熙后期,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土地兼并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不少人丁聚而复逃,“丁额缺,丁银失,财政徭役以丁,稽查为难,定税以亩,检核为易”。

    他们主张,“丈地计赋,丁随田定”,即实行“摊丁入亩”,以期通过采用赋役合一的办法来消除前弊。土地确实是完整的、稳定的,而人口却是变动的,因此,按田定役或摊丁入亩的制度就比按人丁定役的里甲制度要稳妥和适用。清朝也是顺应晚明的这种趋势,即本着明朝役法改革的精神,更为广泛地推行“摊丁入亩”,以用田编役之法逐渐代替了里甲编审制度。

    清康熙年间,“丁随粮派”或以田摊役的地区,在全国全面颁行了摊丁入亩之制,饬令各省奉行。这样,将丁役银负担从人口方面全面转向土地方面,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的役法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由此可以看出,秦地的情况与后世满清进行摊丁入亩税收制度改革之时的情况基本一样,只是朱厚照所要进行的改革与满清所不同的是,大明不会因为摊丁入亩改革就加派赋税,朝廷依旧对秦地实行低额度的征税模式,这样可以减轻对富农的剥削,使得他们不至于太过反对税收制度改革,也使得他们不会放弃土地去给地主家当佃农或者进城做工,那样的话整个秦地的农业经济只怕就全被士绅阶级控制了。

    在没有废除所有士绅阶层的特权之前,朱厚照还不能指望在秦地能增加多少收益,凡事循序渐进,此次摊丁入亩先解放大量秦地无地百姓也算是第一步了,毕竟凡事都是开头难,朱厚照相信,随着大明的发展,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打算在山0东实行官绅一体纳粮,之所以选择在山0东,是因为现在大明朝廷控制力比较强的北方诸省中,山0东的士绅集团最为强大,而且很多都是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大乡绅,同时也是最难对付的几个大乡绅,如孔衍圣公府,因为几乎每个朝代都对他们恩宠有加,包括后世的清王朝。

    山0东的孔家算是天下士绅的代表,在朱厚照看来,只要在山0东逼得孔家等大乡绅承认官绅一体纳粮,以后推广到其他省份时,遇到的阻力才会小。

    再则就是征收商业税,实际上朱厚照在设立工商局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工商局加上税务局,再加上皇家工业公司与银元铸造,所做的这些就是为征收商业税做准备的,皇家工业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京师作为试点城市,这几个月以来的表现令朱厚照明白,在此时正式征收商业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除了对皇家工业公司征收商税以外,朱厚照自然还需要再更大范围和更深层面上进行商业税征收试点,其矛头自然是针对南方越来越发达的商业经济和越来越活跃的商业活动了。

    在商业规模已经大于农业规模的大明,不征收商税简直就是对这些江南财阀们的纵容,比如之前的万官人与云渊等人,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朱厚照绝不可能让新的商人阶层在享受着国家红利的同时,却半点血都不出。

    ………………

    (本章完)

第355章 兵败思恩府() 
朱厚照打算在凤阳巡抚管辖的地区先试点征收商税,这里是南北通衢,经济虽不甚繁荣,但是好在其是大明王朝龙兴之地,距离江南商贸繁华之地也近,试点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凤阳百姓对大明王朝的忠诚度自然也要高一些,商业税实行起来阻力相对较小。

    不过,朱厚照没打算直接点明要在凤阳试点征收商税,他先是下旨称感怀凤阳龙兴之地,便着令户部减掉了凤阳百姓赋税之一半,且直接除掉百姓徭役,同时明旨要求凤阳地主所征收凤阳佃农之租十年内不得加征,其租子标准当由当地州府划定。

    朱厚照此举自然是为了在凤阳地区征收商税之前,先通过在对普通农民的恩惠来拉拢底层百姓,以进一步孤立商人地主和士绅。

    其实京师在出台了《京师工商管理条例》与《京师实业鼓励办法》两项大政策之后,商业税的雏形就已经形成了,不过京师乃在天子脚下,朱厚照并不清楚商业税实行之后的真实情况,将商业税放到凤阳试点实行是最为简单稳妥的方法。

    ………………

    且说广0西那里,在岑浚、李蛮和黄骥三人达成一致狼狈为奸之时,孙赋的全部军队终于于田州府集结,当然了,其间岑浚与孙赋两支军队之间的摩擦可不少,双方互有损失,只是岑浚这边的损失更大一些罢了。

    其实双方之前都有些相敬如宾的意思,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双方的权宜之计,孙赋这边由于步兵部队一直没到,仅仅依靠骑兵攻城困难不小,而岑浚这边的情况则是李蛮等人的兵马之前被打散了,岑浚自己在得知了明军的战斗力后,又没有信心一力抵挡,所以他只有静等李蛮等人的兵马集结。

    在与大明朝廷的人马对战问题上,岑浚与李蛮等人之间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在无绝对把握之前千万不要轻易动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双方的人马都已经到齐了,开战的时机到了。

    孙赋还是骑兵开道,岑浚这边消停了许多,也谨慎了许多,毕竟之前他们可是吃过大亏的。

    不过岑浚能做到首领的位置,脑袋自然也不是白给的,他知道田州府这边虽然局势紧张,但是明军军力不足,自己这边战斗力虽然不强,防守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岑浚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老本营思恩府那里去了。与孙赋的部队所不同的是,毛锐所带领的部队很杂,除了两广之兵外,还有一些其它地方的兵马,且基本上都是步兵,武器装备与思恩府的军队相比并无多少优势。

    更为重点的是,尽管毛锐所带领的军队来源甚广,然而人数却并不多,只有一万余人,这对于岑浚而言可是到口的一块大肉,何况毛锐到思恩府还是为了围攻岑浚的部队的,岑浚更不可能放过此人了。

    在田州府这边严密的防备之下,孙赋确实连战几天也没有多大进展,岑浚将田州府的大局交到了黄骥的手上,同时为了防止黄骥有什么其它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