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皇纪-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腌制食物等等也要用到盐。

    很快大明朝廷就按照朱厚照的意愿就将京城的官方食盐销售点,全部并入了皇家盐业公司,并且开始逐步从长芦盐场调来食盐。

    这批调来的食盐还是采用煮盐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每斤的成本虽高,但没有参入沙土,质量非常合格。

    皇家盐业公司的负责运营管理食盐销售的掌柜叫林业升,有进士功名,之所以转行做了商人,乃是因为弘治后期家族失利,不得已舍弃了功名,不过他也不后悔,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他为人孝顺,自然是愿意侍奉在父母身边,为父母排忧解难。不过这一下林业升也开始展现他的经商头脑来了,四十多岁的林业升凭借自己的头脑,在一家盐铺当上了大掌柜,此人在食盐销售和贩卖方面非常有经验,被东厂番子查知,被挖了过来为皇家盐业公司掌舵。

    不过他虽然有卓越的经商头脑,但是却被时代局限所限制,按照他的想法,陛下所调来的食盐质量这么好,按理说应该提高了价格去卖才行,这样的话就能向皇家工业公司那样,形成一种高端市场垄断效应,至此,食盐的售卖利润将会更高。

    朱厚照自然不可能那样做,这食盐和玻璃镜以及其它玻璃制品不一样,此时玻璃还不是生活必需品,老百姓家中有玻璃镜也行,没有也罢,并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食盐则不同了,如果食盐被垄断并且肆意抬高了价格,只怕会逼的百姓们起兵造反了,而且朱厚照一直进行的改革,除了有提高大明整体实力,加速大明科技发展的意思之外,自然还要为大明的百姓着想,如果朱厚照改革损害到了大部分百姓的利益,那他宁愿暂时放弃这种不成熟的改革也不愿去与天下百姓作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此乃至理也,朱厚照焉能不知。

    所以朱厚照非但没有提高这批食盐的售价,恰恰相反,他还令林业升把食盐的售价调低三成,以此来加强市场竞争。

    不过随后,朱厚照就发现自己的想法有些简单了,京城这里的人口如此之多,仅仅是此时的皇家盐业公司从长芦运输过来的食盐并不足以完全占领市场,反倒是引发了京城的抢购狂潮,毕竟这食盐价格可比市面上的降低的太多了。

    仅仅一天时间,皇家盐业公司的各大盐埔都宣布售罄了,朱厚照看着林业升提交上来的报告,顿时陷入了沉思。

    不过很快,朱厚照就恍然大悟了,明白了为何会出现抢购狂潮了,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这些人到底是谁,朱厚照心中是一清二楚。

    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需要用盐,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拿闲钱去屯盐的可不多,朱厚照此前已经令林业升宣布食盐是永久调价的,按理说是不应该引发抢购狂潮的。

    所以背后捣鬼的就是那些盐商,朱厚照此举,皇家盐业公司此举毕竟侵犯了他们的利益,而且由于这一批食盐质量上乘,价格又低,这些盐商们自然是故意让人引发一种抢购的狂潮,同时自己也参与抢购,只要皇家盐业公司的食盐断了供应,那他们这些盐商还是可以继续高价销售食盐的,同时他们从皇家盐业公司抢购的食盐还可以掺杂着销售,利润更高。

    想明此节,朱厚照明白,看来此事不发生点流血之事是很难推行下去了,京城这里本就有很多盐商,皇家盐业公司要想垄断市场,就要先把这些盐商排挤出去。

    这天一大早,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就开始在京城到处走动,他们的目标就是京城里的那些盐商。

    一番彻查下来,查封了大批私盐,直接抄没归公,并封了店铺。至于那些有盐引的官盐商铺,锦衣卫也在盐铺外面打上了封条,这些食盐也是一律不许再卖了。他们的官盐倒是没有归公,依旧可以运出京城处理,朱厚照此举也算是给了这些人留下了活路,免得他们狗急跳墙。

    京城所有城门,全是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对过往货物一律严查,禁止私盐进入城内。

    一番鸡飞狗跳之后,搞得一群盐商怨声载道,很快朝廷的官员们也上蹿下跳,上折子陈奏缘由,质问皇帝陛下为何不和他们商量就改革盐政。

    对此朱厚照根本不予理会,文官集团反对征收商税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在凤阳开始征收商税试点已经出现了流血事件,至少是死了不少文人和官员,现在在京城这里也照样是如此,天子脚下也不例外。

    文官集团在这件事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至于那些盐商,更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一番骂娘之后也是毫无办法。朱厚照尽管将京城盐商全部给排挤了出去,然而北方盐商的势力实际上是较为分散的。其他城镇的盐商,此时基本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再则,朱厚照此番的动作,尽管垄断了京城的食盐销售,然而城外却是不在这个垄断范围之内,更毋庸提及京畿更外侧了。

    皇家盐业公司那边,晒盐技术以及开垦盐田方面是由皇家工程院负责。不过市场经营方面,除了林业升之外,皇家盐业公司还专门聘请了其它经验丰富的掌柜来。现如今由于大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致使商品经济繁荣了不少,管理市场经营方面的人才还是不少的。在皇家盐业公司的高薪聘用下,自然是挖到了不少人才。

    ……

    (本章完)

第384章 科研制度,大明律() 
在大明皇帝陛下朱厚照的支持下,皇家盐业公司随即开始向北方各城镇扩张市场起来了,由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再加上大批人才的谋算,实际上皇家盐业公司的销售利润和销售额度比朱厚照当初所设想的还要更高一些。

    同时为了促进皇家盐业公司的发展,朱厚照继续采用皇家工业公司的制度模式,皇家盐业公司的负责人林业升可享有皇家盐业公司百分之一的股份,参与股份提成。

    这样一来,林业升做起事来自然是有心的很,毕竟这销售中所产生的每一分利润,可都有他的利益在里面。

    朱厚照之所以只给了林业升百分之一的股份,原因有很多,其实连这百分之一的股份朱厚照本也是不愿意给他的,若不是看在他为皇家盐业公司招到了不少人才,同时也与诸多盐商之间关系紧密,对于盐业这一领域深耕多年且有许多渠道消息的话,林业升连这百分之一的股份也别想拿到。

    而且林业升一无钟离恺的家族产业,二无孙义的技术做引,仅仅只是一个经营管理人才,朱厚照还犯不着在他身上投入太多,何况盐业利润巨大,又是必需品,这比皇家织造公司和皇家工业公司的销售更为便利和简单,再加上大明人才济济,要找一些人才还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而且朱厚照这也算是给了林业升一个进步空间了。

    在林业升带领皇家盐业公司大举向北方诸省扩张之时,朱厚照叫来了邱聚和孙东远,又是进行了一番安排。

    除了诸多的安排之外,税务局自然也是紧跟而上,盐商利润巨大,此前征收的税收额度太少,现在伴随着皇家盐业公司的不断扩张,税务局自然也不可能坐视不理,税务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专门负责征收商税的机构,现在无论是皇家盐业公司旗下的商铺,还是之前的官盐商铺,税务局都必须对其进行赋税征收,皇家盐业公司自然是配合税务局以开启商业扩张。

    东厂和锦衣卫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开始在北方各省完善的情报网络基础上,认真探查北方各省的盐埔销售情况以及是否有私自生产、贩卖和销售私盐的情况。

    且说京城的食盐垄断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在锦衣卫和东厂的严查下,城内只剩下了官方盐铺,不管是勋贵还是老百姓,都只能在官方盐铺购买食盐。

    不过让老百姓感到意外的是,皇家盐业公司旗下的盐铺的食盐质量不仅更好,而且价钱也比以前下降了很多,有些有心的老百姓仔细算了一下,皇家盐业公司的食盐比以前盐铺所售卖的价钱要便宜了将近一半,比之前初始之时的降低三成还要多。

    这自然是由于晒盐技术的推广和提高使得成本降低所致,皇家工程院与皇家科学院乃至下属的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已经十分广泛了,甚至于是达到了朱厚照所设想的预期效果。

    这让朱厚照甚感欣慰,毕竟那些书籍乃至资料都是他亲笔所书,就算是其中有不少是国子监和杨廷和等人的功劳,但是其思想是属于朱厚照的,若不是朱厚照记忆力惊人,前世又是工科生,对自然科学技术了解颇深,若不然,换成任何一个人,就算是其能穿越到明朝,恐怕也难以有太大作为。

    说到这里,势必要提一下皇家科研体系的制度问题,简单来说,大明的科研并不似后世那般,现在的皇家科学院与皇家工程院实际上是和皇家权力挂钩的,准确的说,就是这两个新设立的引领大明科技发展的科学院与工程院,实际上是有朱厚照这个皇帝陛下的权力做背书的,再加上两院院士杨廷和就是内阁辅臣,两院的地位更是比一般的部门要高的多。

    实际上,皇家科学院与皇家工程院在职能上有许多与后世科学院和工程院相同的地方,但是皇家两院的实际权力要大的多,其权力虽然不如六部,但是根据许多文官大臣的说法,现如今皇帝陛下喜欢“奇巧淫技”,热衷于搞发明创造,所以皇家两院的权力比表面上的还要更大。

    ………………

    在皇家盐业公司的大力推广并垄断市场的前提下,盐价非但没有提升,反倒是降了不少,得到实惠的老百姓,自然是不可能闹事的。

    现在皇家盐业公司的盐价基本上就是京城周边官方的盐价,而官方的食盐很快就开始在京城外开设盐铺,以此来惠及更多的百姓。

    锦衣卫和东厂在城外同样是严查私盐,那些有盐引的盐商倒是能在城外卖盐,但是他们在价格上和皇家盐业公司的盐铺相比,却没有竞争优势了。皇家盐业公司的盐铺,自然还是受到了城外百姓的欢迎。

    就在皇家盐业公司还在不断推广扩张期间,黄宝开始向山0东进发履职去了,作为山0东巡抚,黄宝是很有想法的,现在再加上大明皇家银行的支持,黄宝觉得自己在山0东的任职施政将比在河0南的顺利的多。

    现在在朱厚照的有意引领下,在《大明日报》和《京城快报》等诸多报纸的不断宣传下,大明的许多官员都已经有了要发展地区经济的想法了,他们也开始明白,地方的许多矛盾,甚至于是冲突,其实和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着力发展经济成了他们的诸多想法中的一个,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但是相比于以前,已然是有了不小的改变。

    当然了,在各地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之时,在各大报纸宣扬着力发展经济的必要性之时,朱厚照自然也着令各部门联动,开始制定新的大明律法。

    大明律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指挥制定的,几经修改,到了朱厚照这里实际上还算是比较完备的法典,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朱厚照还是如历史中所记载的那般一样,大明的历史科技等诸多发展轨迹并没有改变。

    ……

    (本章完)

第385章 设立法庭() 
只是现在,大明的发展日新月异,旧的大明律显然已经是有些不适应这个朝代的发展了,制定和颁布新的大明律势在必行,而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当然,朱厚照要大修大明律之事自然又成为了一个官员与皇帝之间争论的焦点,对于朱厚照的所作所为,内阁与诸位大明官员之间实际上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朱厚照居然要变祖宗之法,修祖宗留下来的律法,这在他们这些官员看来,实在是有辱祖宗先恩。

    朱厚照看着那从通政司送来的,可以堆满半个万寿宫的奏折,忍不住的摇了摇头,这还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头疼的事情啊!朱厚照甚感纳闷,怎么自己所做的每一步都会有官员阻挠呢!

    不过再多的人阻扰,朱厚照也坚定要把大明律的修改也必须进行下去,符合大明今后发展和世界进步的律法,自然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律法,而不是守着老祖宗的那三两句话不放,这非但不是对老祖宗的尊敬,恰恰相反,这样反倒是对老祖宗定下那些律法的误解。

    除了修改大明律之外,朱厚照还在京师设立了法庭,这是一个新鲜玩意儿,许多老百姓都对此十分感兴趣,他们想不明白何为法庭,为什么要设立这个东西。

    朱厚照此举自然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配合大明律的修改而行的,他随后命人将法庭的作用以及今后司法权的分立写在了黄纸上,放到京师州府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