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皇纪-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此举自然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配合大明律的修改而行的,他随后命人将法庭的作用以及今后司法权的分立写在了黄纸上,放到京师州府衙门门口供人详读。

    这不是朱厚照在开玩笑,也不是朱厚照有意要剥夺州府的司法权,而是因为权力过于集中容易产生腐败,而且对于大明今后的发展也是大为不利。

    不用细说,法庭的设立也是一件大事,而且是十分震撼的大事,诸多官员在他们还没有从陛下要修改大明律的震撼之中走出来时,法庭的设立又是一件令他们感到蒙蔽的事情,何止是朝廷的官员,甚至于当许多老百姓得知打官司要到法庭之时,他们全都惊呆了,那这样的话还要衙门何用啊?

    所谓破家知府,灭门县令!判决官司的权力是地方主官最大的权力。没有了判决官司的权力,他们这些地方官还怎么上下其手弄银子?谁还来孝敬他们?他们以后还干些什么?就埋头搞建设搞水利?朝廷要把它们从父母官,变成手上没权的空架子?

    别说是地方官员了,就是中央官员也都对朱厚照的命令甚感纳闷,皇帝陛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非要将祖宗之法全部改变了才算完吗?

    不过没等到这些官员们上书劝阻皇帝陛下,《大明日报》就开始长篇累赘的论述法庭存在的必要性和分权的必要性了,同时,为了显示这种做法的正确性,有些地方的知府可就倒了霉了,《大明日报》将东厂探知的他们的龌龊事发在了报纸的第二版面上,标题十分劲爆,比如《武知府,家养小妾,居然还强抢夺民女为妾,嘴脸令人发指!》,《知府刘定远三年收受士绅二万余两,助其逃税!》等。

    这样一来,本来陛下只是在京师设立了法庭,还没有完全将其推向全国,但是许多地方都已经仿照陛下的做法由上级官员开始督促下级设立法庭,以图给陛下留下一个好印象。

    而且老百姓们本来对设立法庭之事并不上心,但是当他们从《大明日报》上得知了这些劲爆消息之后,一个个都抱着看热闹的心里去衙门那里观望这些事情的后续发展。

    这正是朱厚照所想要的结果,他立即命由京官所组成的法官团队公开审理那些官员,借此使得民众们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庭知识,同时为了使得其它地区的百姓也能知道这些情况,朱厚照还特命《大明日报》全程报道审理过程和结果。

    经过此事,许多老百姓对于法庭的设立和将各地方官权力的分散有了一个新的认知,他们虽然大多都不对此表态,但是在心底里是默认陛下的这种做法的,有些士绅虽然想为知府或者是知县“伸张正义”,但是实际上,在《大明日报》接连报道之下,他们也开始思考其朝廷的这些措施是否应该在全国进行推广了。

    为了加深此事对大明的影响,在公开审理并经过《大明日报》报道的法庭第一起案件之后,《京城快报》开始报道顺天府尹卓文琰遵照皇帝陛下旨意,在大兴设立的大兴县法庭上审理民事案件的情况。

    由于法庭的试点地区是京师,所以《京城快报》对法庭的建制报道的更为详细一点,按照朱厚照的旨意,法庭设立分为:基层法庭,中级法庭,高级法庭和最高级法庭四级,但是基层法庭不得出现基层字样,应当以县衙名称命名,比如大兴县法庭。

    现在《京城快报》所报道的案件是和民众息息相关的,使得全民对法庭的认知热情和对《京城快报》的购买热情大增,那么这到底是一起什么样的案件呢?且看《京城快报》对案件的来龙去脉和审理情况的全程报道。

    王三力是顺天府大兴县的农民。

    弘治十五年之时,因为被衙役欺压,他每年爬起来交纳的田赋都在不断增加,到最后每亩田每年要交一斗九升的田赋。他那时候被衙役欺压得十分贫困,过年都吃不上一口肉,就带着田地投献到同乡的袁老爷家了。

    袁老爷是秀才出身,和县衙门里的户房吏司有交情,是不用交田赋的。王三力带着田地投献袁老爷后,田地就变成袁老爷的私产,但还是给王三力耕作。王三力每年每亩地交纳一斗四升地的地租给袁老爷。

    当时袁老爷和王三力都十分高兴,毕竟这是对双方都算是有利的事情,于是王三力签了地契把田地送给了袁老爷。

    虽然土地不再属于王三力,但至少每亩地少交出去五升粮食。

    (本章完)

第386章 田赋地租案件() 
王三力的二十三亩旱地,一年可以省下一石一斗的粮食。这一石的粮食,可以让王三力一家三口人过年时候做一套新衣,吃上一口肉了。

    最为关键的是,大兴县的这位袁老爷说话算数,说好了以后不会再加王三力的地租。比起那些贪得无厌不停增加田赋的衙役,这稳定的地租就弥足珍贵了。

    带着土地投献袁老爷的不止王三力一家。袁老爷对投献来的农民收很低的地租。农民一个个跟风来投。

    大兴县越来越多的农民投献到袁老爷家中,交田赋的农田就更少。那些没有投献到士绅门下的小农就要加纳更重的田赋,于是投献的人更多,交税的田更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几年,大兴县起码有两百多户没有势力的农民都带着田地投献到了袁老爷家中。袁老爷的田地越来越多了,渐渐成为了大兴县的首富。

    然而到了正德二年这时,事情发生变化了。

    先说在正德元年之时,北方大旱,皇帝陛下朱厚照宣布免除了北方数省的田地赋税,按理说王三力也应当在免税的行列,但是由于其土地交到了袁老爷手上,这立好的字据自然是不能违背的,所以他还是要给袁老爷交地租,到了正德二年,朱厚照准备改革税制,也即是实行士绅一体纳粮之策,使得本不交税的士绅也必须交税。

    这事本来和袁老爷关系不大,但是朱厚照却命顺天府先谨慎实行小规模的均平田赋,向士绅收税的试点,这是自山0东巡抚黄宝到山0东就任之前的事情,由于山0东情况特殊,虽然被朱厚照钦定为试点士绅一体纳粮地区,但是很显然,朱厚照不可能就这样与天下士绅直接对抗,他还是需要现在自己控制力最为强大的京畿附近尝试官绅一体纳粮的结果之后再对山0东的改革做个指导和评判。

    所以在顺天府低调试点之时,原先免税的袁老爷也要收税了。虽然袁老爷审时度势,并没有把增加的田赋增加到地租里,没有向投献来的农民收取额外的地租。

    不过顺天府的税务人员基本都是由京师税务局和朱厚照指定的皇家科学院的人员组成,全都是廉洁公正之辈,而且各个都是有技术实力的,他们在科学的评判了顺天府的实际情况之后,每亩地每年只收七升一合的田赋。因此自耕农的田赋,只有袁老爷地租的一半。

    王三力不禁动起了脑筋。如果自己带着投献来的田地离开袁家,那每年可以省下一石五斗的地租!

    其实不少投献到袁家的农民,此时听说了顺天府的税收制度,都有了离开袁家的想法。但当初投献到袁家时候,是写了地契把田地送给了袁家的。如今地契在袁老爷手上,这不交地租,闹到官府去是要吃板子的。

    但王三力是什么人?他的脑袋有多灵活?他四处打听,知道顺天府的政策一贯是保护小农的。到了现在,王三力又听说,朝廷开始设置了“法庭”,专门处理各种官司。而且这个法庭比县老爷还要厉害,法庭判的官司如果和县老爷判的结果不同,以朝廷的法庭为准。

    袁老爷在县衙有关系,在法庭里可没有关系啊,就算是县老爷是法庭的法官,但是法庭还不是一言堂,袁老爷就是再有门路,恐怕也难以将法庭里的所有法官都打通。因此王三力当时就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打赢这一场官司,把投献到袁家的田地重新拿回到自己手里。

    不多久,王三力就带着媳妇和儿子,到法庭门外敲鼓打官司了。

    和县衙一样,大明此时的法庭外面有个大鼓,要打官司的人击鼓鸣冤,法庭就会开庭。

    法庭的法官开了庭,在法庭上听完了王三力的陈述,派人传讯叫来了地主袁秀才。法官仔细检查了地契,发现那二十三亩田的地契上确实没有交易金额,田地是在弘治年间由王三力赠送给袁秀才的。袁秀才虽然支支吾吾,但也承认这些田地是无偿送给自己,送给自己后仍由王三力佃租,可见这些田地确实是投献的田地。

    如今陛下降低了小农的田赋,王三力要拿回自己投献到袁家土地。

    这倒是个棘手官司,一不小心错判了,这法庭的公正性可就大打折扣大受议论了。

    法官看了看袁秀才,袁秀才坐在法庭中间的椅子上,大声说道:“法官大人,王三力当初已将这田地确实送给了我。我如今是田地的主人。王三力如今见陛下在顺天府均平田赋,又想出尔反尔要回田地,这是违背黑纸白字订下的地契,是吃了东家吃西家,是首鼠两端。”

    在大明的法庭上,原告被告有椅子坐,这是朱厚照明旨所说的,倒不是袁秀才有特权。

    法官觉得袁秀才说得有些道理,又转头看了看王三力。

    王三力一家三口坐在椅子上,哭得涕泪横流。王三力大声说道:“法官大人,我每年交纳一斗四升的地租给袁秀才,也不算少,可见我家原先被衙役盘剥有多狠。陛下若是知道我家的凄苦,一定会帮助我这样的小民的,说起来,像我王三力这样投献自家的土地给别人,岂不是被逼得没饭吃才有的下策?谁愿意把自家的田地送给别人?我王三力所做的,是在官府的压迫下的求生,是掉进了袁秀才和官府衙役联合设好的圈套里!”

    “如今大明的政策既然是保护小农轻徭薄赋,那我王三力也该和其他小民一样,享受大明的新政,怎么还能白白交纳高额地租给袁秀才呢?”

    这王三力不似一般的苦哈哈贫民,颇会说话。法官听了他的陈述,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原先的官府率兽食人,又怎么能责怪小民投入豪门偷逃税赋?

    王三力的案子虽然只是一个二十三亩旱田的小案子,却关系重大。要知道顺天府大兴县投献到大户名下的小农,可能有几万人。

    ……

    (本章完)

第387章 案件审理结果() 
法官担心的是,王三力的案子一旦宣判,可能整个顺天府甚至是整个大明都要引以为式,到时候就算是改判恐怕也来不及了。

    王三力的案子,直接决定顺天府已经投献土地小民的未来出路。

    法庭的法官都受过正规的培训,知道这样影响重大的官司不能随便宣判。法官让王三力和袁秀才回去等宣判,自己则整理资料,把王三力和袁秀才的种种情况写成书面材料,送到了顺天府尹卓文琰的手里。

    卓文琰早上起来就去处理公文,看到了大兴县法官发来的资料。他顿时一惊,这可不是小事情,陛下之前在顺天府低调试点士绅纳税一体化的事情之时,卓文琰就害怕会出什么乱子,毕竟士绅一体纳粮不是小事,只是令卓文琰难以置信的是,乱子居然不是出在士绅那里,而是出在了平民百姓和士绅之间的田赋地租之间的问题上。

    “这些小民如果留在士绅门下,是白白便宜收地租的士绅。士绅要么是偷税的主犯,让他们得利道理上说不通。但如果简单把土地还给投献土地的小民,又助长了这些奸猾小民钻政策空子的习惯。对这些投献土地的奸猾行为,不罚不行。”

    “当初投献的土地,不是普通的买卖,而是属于偷税犯罪的赃物。投献土地的小农和士绅联合起来逃税,坑害其他重税的农民,这是犯罪!一旦证据确凿证明是投献偷税的田地,全部没收。既不让逃税的士绅保有这些田地,也不让投献土地的小民得利。没收来的土地归于顺天府名下,小民可以继续佃租,但地租是一斗米每亩,高于一般的税赋。”

    卓文琰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完了资料之后,对身边的师爷说道,他之前也受过了一定的训练,自从上次在陛下从出兵归来之时批评过他一顿后,卓文琰就似是转了性子,紧跟皇帝陛下的步伐,这也是朱厚照选择在顺天府秘密试点士绅一体纳粮的原因之一。

    那师爷听到卓文琰的话后,拱手说道:“知府大人英明,如此一来,既惩罚了逃税的士绅,又教育了奸猾小民,更扩大了顺天府的收入,陛下知道了只怕也会夸赞大人的做法的。”

    卓文琰笑着摇头说道:“不要拍马屁了,陛下不喜欢这些虚浮之事,这都是陛下之功,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