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文琰笑着摇头说道:“不要拍马屁了,陛下不喜欢这些虚浮之事,这都是陛下之功,法庭也都是陛下授意设下的,和我们也没有多少关系,你速去把我们的政策传达到各个法庭。再遇到类似的案子,便统一这样处理。”
很快,等卓文琰的政策传达到基层,大兴县的法官没收了王三力的投献田地,卓文琰的政策就传开了。
加上《京城快报》连续登载了王三力的案子,这个案例便更加家喻户晓。
前来打官司上交投献田地的小民在法院门口排起了长队,一个个都宁愿付一斗的地租,也愿意上缴自家投献的田地。毕竟比起士绅的地租,顺天府没收田地后给出的每亩一斗的地租,还是轻了不少。
各县法庭里的几名法官哪里能应付这么多案子?最后各法庭都规定,如果案情简单证据清楚的,不需要法官庭审,投献的小民直接到打板子的地方找相关人员登记,便能立即把投献的田地变成公田。
这样的政策一下,士绅们名下的土地大量流失。士绅们元气大伤。一些士绅想留住农民,便主动把地租降低到了一斗以下。最后整个顺天府,接受投献田地的士绅都把地租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也就略高于七升一合的田赋一点点。
士绅们大规模降低税赋后,来打官司上交田地为公田的百姓渐渐没有了。
很快,顺天府尹卓文琰定下论调的百姓和士绅的官司一事就被朱厚照给得知了,在百忙之中,朱厚照还是读完了《京城快报》上对此案的全面介绍,看完之后,朱厚照忍不住的点了点头,这个卓文琰倒是可塑之人,之前做事虽然有些不知分寸,但是现在看来倒是成熟了许多。
朱厚照随即命东厂将自己对卓文琰的表扬传达了下去,这样一来,卓文琰做起事来也更有信心,虽然他知道皇帝陛下的官绅一体纳粮政策之路漫漫,但是他也相信陛下的能力,毕竟连鞑靼部这么厉害的角色,陛下都能解决了,大明内部的一些矛盾又怎么可能会难得住皇帝陛下。
时间就这样很快到了九月,在天0津之地造船的杨廷和这天一早就去了王老大的造船工地上了。
他这是要去看一眼在建的两艘轮船。
王老大造船的地方就位于王家湾,而王家湾则位于大沽口南面四十里,是一处人烟稀少的海湾,从外面的海岸凹进去。海湾陆地上则被几座小土丘围着,比较隐蔽。天0津海边土壤盐碱化,无法耕作,人口密度很低。若不是用心寻找,根本摸不进这样一处海湾。
湾里住着十几户渔民,此时都被王老大给了很大一笔银子给遣散了,之前杨廷和言称造船乃是秘密之事,王老大现在在为朝廷做事,自然是要谨慎了许多,更何况除了他王老大一人之外,这里还汇集了全国的造船工匠能手,他不过是凭了一点好技术再加上自身是天0津本地人的缘故,才得了领队的职务,若是不小心,得罪了朝廷,得罪了这位杨大人,王老大可是明白后果的。
工地上,一艘船已经造好了密密麻麻的船肋骨,铺好了两层甲板,已经有船的模样了。另外一艘刚铺好龙骨,还没开始架肋骨。
跟随杨廷和一起前来的天0津官员看了看杨廷和,说道:“阁老,你说要造船时候我怕你误会,不方便说,但如今还是要告诉你。如今这跑海的贸易,利润可不比得之前了!”
杨廷和问道:“哦?怎么说?”
那官员说道:“杨阁老,之前一两银子是一两银子,一担上好的登州白生丝也只要一百两银子上下,贩到倭国去可以卖二百两银子。装一船生丝到倭国,动辄就是几万两的利润,那真是跑海的好日子!”
……
(本章完)
第388章 手榴弹()
那官员看了看杨廷和的脸色变化,见杨廷和并没有露出不悦之色,才敢继续道:“但是现在,朝廷改革了货币制度,启用了银元和铜币,这新钱币在咱们大明可以实行流通,但是倭国人可不认,他们还是认咱们的银子,你给人家说这值多少多少银元,人家还要笑话咱呢。”
“更别提陛下正在逐步开放福建海禁,这样一来又多了几十条船跑倭国,那生丝的卖价就更压低了。”
杨廷和看着这官员,心知他所言不虚,同时也对此人的政治敏感性有所赞扬,此人不是中央官员,也不是六部大臣,却能对朝廷之政有所了解,可谓是个人才了。
“你叫什么名字?”杨廷和倒是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回阁老,小臣名唤方泽生。”方泽生心中一动,恭敬的回答道。
杨廷和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却默默的记下了此人的名字。
随后二人走到了造船工地上,方泽生在快造好的那艘船上找到了这个匠头。
王老大站在第二层甲板上,正和那些船工讨论着什么。看到杨廷和走过来,他赶紧迎上来拜倒:“见过大人。”
杨廷和倒是没有什么官架子,他伸手扶起王老大,问道:“王老大,我的船建得怎么样了?”
王老大说道:“再有个两三天,第一条就能建好。如今第一条的龙骨肋骨全部装好,大人说的明轮位置也已经造好了,明轮随时可以装上去,就等大人你说的轴承和蒸汽机来了。”
“另外一条船呢?”杨廷和问道。
“另外一条,再有两三个月不到也能造好。”王老大恭敬的回答道。
杨廷和闻言点了点头,四下里看了看,觉得船只做工做不错。
方泽生则四处拍了拍,也对杨廷和说道:“阁……大人,这王老大这次用了心,造的船用料扎实,用上七、八年没问题。”
王老大陪着杨廷和四处看了看,好奇问道:“大人,小的斗胆问一句,你这船是做买卖的?还是给朝廷造的?怎么装那么多大炮?”
杨廷和说道:“我这船也可以做买卖,也是给朝廷造的,装大炮不为别的,就为打鬼子!”
王老大愣了愣,问道:“大人,什么是鬼子?小的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无论是东洋人西洋人,还是南洋人,但凡有异心的,就是鬼子!我就开炮打他们!”
杨廷和这鬼子的概念自然是出自朱厚照了,皇帝陛下在与杨廷和讨论军事理论或者闲聊之时,谈到大明的周边小国和发展环境,动辄称呼倭国之人为鬼子,杨廷和不解,自然发问什么是鬼子,此时有没有什么八年抗战,朱厚照也不知如何回答,后来他灵机一动,就称无论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南洋人之流,但凡是对大明有贰心者,或者对大明有所图谋者,都是鬼子,都是大明打击的对象。
王老大听到杨廷和的话后想了想,说道:“大人这是要做海贼,抢劫那些异族的船啊!”
杨廷和笑了笑,说道:“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王老大咧了咧嘴,说道:“还是大人厉害,海上可没有王法可言。这一艘船的货物就是几万甚至十几万两,抢几艘就发财了!”
杨廷和顿时一愣,这王老大不会是当真了吧?
………………
杨廷和在天0津造船之际,朱厚照则命军械局制造手榴弹,这是为了应对未来海战而必须的武器。
现如今的军械局甚至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半现代化的军工厂,同时比军工厂承担更多的职能。
在朱厚照的大力支持之下,军械局内的人员素质大幅上升,现在许多国子监的监生和翰林院的翰林也多去了军械局任职。
之前军械局已经能够造出手榴弹了,不过由于技术实力不够,只能是火绳引信的黑火药手榴弹。要点燃这种手榴弹,必须带着火种。带着火种作战十分麻烦,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对于野战来说,这种手榴弹用处不大,因为黑火药的手榴弹都很沉重,起码七、八斤重。如果没有这么重,就没有什么威力。而这么重的手榴弹扔不了多远,能扔二十米就不错了。二十米的距离话,敌人跑几步就冲上来了,很容易躲开手榴弹的杀伤。与其费力气扔个手榴弹过去,还不如开一枪实在。
所以在之前没有朱厚照的命令之前,军械局一直没有开发手榴弹。
但是现在,如果天0津的轮船造好之后,大明正式开启海洋时代,那时候可都是海战了,有没有手榴弹的差距可就不一样了。
船舶上面空间狭窄人员密集,正是手榴弹大展身手的地方。
海战时候船和船之间就像是两座城池,都有护栏阻挡子弹,进攻对方船只就像攻城。如果敌人往船舷护栏下面一躲,步枪就找不到目标,甚至不能射穿厚厚的船舷护栏。接舷战就像是攻城巷战,没有手榴弹往往只能和敌人肉搏。
而有手榴弹就可以轰炸敌人。海战中两船渐渐靠近时候,无论对方躲在护栏后面还是桅杆后面,扔几十颗手榴弹过去,都能把对方炸个鸡飞狗跳。而且手榴弹可以在船舶建筑上反弹,可以炸躲在下层甲板的敌人士兵——甲板之间的出入口很小,进出十分不方便。如果没有手榴弹的话,很容易被对手用几把火绳枪或者几把大刀守住。
西方最早的掷弹兵,就是为攻城而配置的。朱厚照责令军械局所生产的手榴弹,也是把手榴弹用于攻击敌方船只,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了在未来的海战中获胜,为了大明今后能够称霸海上霸权,朱厚照让军械局的匠人们全部在皇家工程院的指挥下,开始制造手榴弹。
军械局按照皇家工程院的指挥,所做出来的手榴弹八斤重,外面包着铸铁,里面放着黑火药和碎铁渣子。这样一来的话,黑火药被点燃炸开后把尖锐的铁渣子往周围迸射,进而可以杀伤敌方的人员。
……
(本章完)
第389章 装备轮船()
军械所造的手榴弹下面有一个木质把手,把手上面有引信,平时引信上面拧着铁盖子,要点火时候才转开,这种操作方式和制造手法和后世的并无太大差异。
军械局随后把手榴弹放在稻草人旁边点燃进行演示和测试,发现这种手榴弹大概能杀伤周围一步的敌人。这样的杀伤力,也很可观了。
而且由于技术输出端是在皇家工程院,所以军械局的进度很快,他们不需要学习技术层面的知识,只需要按照皇家工程院给出的图纸制造即可,当然了,其实皇家工程院的资料也全都朱厚照所给的,他们暂时也不过是坐享其成,但是朱厚照相信,只要创新的土壤打好了,大明的科技发展迟早是要快速起飞,同时会拜托对他朱厚照的依赖的。
九月中旬,杨廷和这里已经将军械局造好的大炮拉到了天0津,甚至于蒸汽机也在大明船政局这里给造好了。
技术就是这样,当原理没有被发现,技术没有被运用出来之时,什么都是困难的,但是实际上,华夏子民历来聪慧,一通百通,蒸汽机的制造即是这样,尽管这是后世还要许久才会出现的发明,但是一旦在朱厚照的指导下,孙义发明出来的蒸汽机就这样很快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了。
九月十五日,杨廷和带着大队人马车辆,拉着大炮、蒸汽机和专门制作的大型轴承,去王家湾装备自己的新船。
王家湾的海滩上,杨廷和的第一艘船已经接近完工,只差刷漆和装硬帆了。虽然这艘船和后世动辄万吨的巨轮比起来是小些,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巨舰了。那船有四层楼高,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木头城堡立在海边,十分威武。
王老大看到杨廷和的队伍过来了,远远就迎了过来。
杨廷和看了看那艘大船,首先问了一个实际问题:“王老大,我的大炮和蒸汽机几千斤重,怎么上船?”
实际上这确实是杨廷和的疑惑,蒸汽机与大炮,各个都很重,靠人力是很难将其运到船上的。
王老大说道:“大人不用担心,我们早在船后面做了一个土坡道,等下我的工匠一起拖和推你的大炮,从坡道上把大炮拖上船。”
杨廷和点了点头,和手下的那一堆人手说道:“你们上去装轴承、明轮和蒸汽机吧。”
看见这些人拖着蒸汽机往船上去了,杨廷和又问道:“王老大,这操船的水手一般是哪里雇佣的?”
王老大说道:“这操船出海是违禁的买卖,船工们都是一个村一个村带出来的。都是相熟的船工带着新人手把手教出来的。如果临时去雇,怕是雇不到!”
杨廷和暗道果真是利益使人蒙蔽,这大明的海禁之策还没有开解,天0津这里居然就有这么多船工和船手了,他愣了愣,问道:“船上都有哪些关键岗位需要老手?”
杨廷和搞起技术来是一把手,在内阁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