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赵家成为了大唐的军粮供应商,而且因为大唐王朝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还大力引进湖广粮食进入两广地区,大幅度削减了商路的各种税收关卡,大大降低了行商的成本,而这也是让赵家获利颇丰。
而类似赵家这样的家族其实在大唐治下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少,而且大唐王朝统治时间越长久的地方,这样的家族也就越多,因为生活在大唐治下,这些士绅地主阶层如果还想要保持荣华富贵的话,那么不可避免的就需要接受大唐的统治,从而和大唐联系密切。
而这些大唐王朝有着密切关系的商人乃至士绅家族,不管他们之前愿不愿意,但是如今既然上了大唐王朝这架马车,断然就没有能够轻易下来的道理,他们自然也是期望着大唐王师能够连战连捷,要不然的话,等明军反杀过来的话,他们的性命不保!
而这一点,在邵阳这边还不太明显,但是如果是在两广贵州地区,尤其是如今的广东地区,体现的更加明显。
广东作为目前大唐王朝的大本营,各种政策都是执行的非常彻底,在大唐王朝的引导下,不少地主士绅阶层都是把资金从土地等传统行业抽调出来,然后投入到工商业,尤其是最近刚刚兴起的工业之中,一个个都是赚的满嘴流油。
这些地主士绅们为何会把钱投入到工商业当中啊,自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李轩很好,心甘情愿听李轩的话把钱投入到工商业之中去,而是各种政策使然。
一方面是大唐执行严苛的土地政策,士绅一体纳税、统一农业税、以租代购令、屯垦令这几个专门针对农业的政策一出,让大唐王朝缓解了土地兼并,并获得了大批农民支持的同时,也是让那些大地主们在土地上的收益不复以往。
地租比以往降低了,现在又要交税,这田地里的产出没有往年多了,但是地主阶层也是要吃饭的啊,也是要养一家老小的啊,那些大家族哪一个不是有着数十数百口人的,养这么大一家子,而且还是每天都山珍海味,压力也很大的好吧!
穷则思变,这句话放在这些地主士绅身上也是可以用的。
土地里产出少了怎么办?
武装抗税,反抗伪唐,这是最直接的办法,不少人都干过,但是最终他们都是落了一个被抄家灭族的下场,剩下的人学聪明了。
这反抗不了,土地里的产出又少了,那就投资其他行业呗!
而对此,大唐王朝是欢迎甚至是保持了扶持态度的,各种优惠政策一大堆,有实力的人开始筹建大规模的工厂或者是开设大型商行,甚至投身一本万利的海贸当中。
即便是实力不济的,也能够开个小作坊或者小商铺,从而获得不菲的利润。
然而当参与其中的人越来越多,并且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后,自然是不愿意现在的格局出现变化。
不愿意发生改变,那么很自然也就希望大唐王朝能够获胜啊,甚至不少人都是想着,等大唐王师打到江南去的时候,自家的商队就跟在大军后头,抢占市场!
到那个时候,钱还不是哗哗的来!
所以到了现在,以往对大唐王朝都保持反对态度的士绅地主商人阶层,其实已经是出现了分化,其中虽然不少人还是一口一口伪唐、贼军的叫着,但是不少人也是叫着大唐、王师了。
而这,从每年参加大唐科举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就是看的出来了!
古代的读书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独的群体,而是广泛利益阶层的代表!
如果说大唐治下的这些上流社会的群体只是出现了分化的话,那么在大唐治下的普通民众,尤其是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体,甭管是自耕农还是佃户,那么对大唐的拥护可是超出众多人的意料的。
大唐王朝的一系列农业政策,受到打击的自然是那些中大地主了,但是小地主以及普通的农民,却是其中的受益者。
士绅一体纳粮、统一农业税、屯垦令、以租代购令,这四项政策给社会中低层的农民们所带来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士绅一体纳税,表面上看似和农民无关,但实际上却是依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因为如果士绅不纳税的话,那么财政负担就会全部压在这些农民身上,到时候他们交的税就远远不止现在的数字了。
统一农业税,由于实行了摊丁入亩,没有了人头税,有多少田交多少税,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在大唐治下的佃户,也就是无地农民就不用交税了!
佃户们连土地都没有,自然不是农业税的征收对象!
仅此一项,就是足以让大唐收获无数无地农民的拥护了!
而即便是对于那些自耕农,小地主来说,因为统一征收农业税,没有了以往乱七八糟的各种苛捐杂税,也是极大的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以往的时候,他们所需要交的正税是没多少,但是各种苛捐杂税却是名目繁多,负担可是相当的沉重,而现在,虽然农业税也不少,但是和以往比起来,依旧是减轻了极大的负担。
屯垦令这个倒还好,开垦荒地免税,这种事很多朝代都干过,不算什么。
但是以租代购就不一样了,只要连续租种官田十年,这土地就变成自家的了,这种好事简直是闻所未闻。
上述诸多政策,也是让大唐治下的众多农民对大唐王朝的拥护几乎是发自内心的。
为啥?
因为那些村官们总是时不时的对他们说,如果伪明打回来了,大家分来的官田可就没有了,各种苛捐杂税又来,佃户们又要重新交税了。
这种情况下,农民们用着最简单而最直接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参军!
现在大唐治下的各地农村地区,贫寒子弟的参军热情是非常高的!
当然了,其中也不乏参军分田、参军吃饭管饱等因素!
邵阳虽然说纳入大唐治下的时间也不算太久,而且前期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军管时期,并没有施行很多的大唐治下的内政政策,但是即便是这样,邵阳城里的众多普通民众,对于大唐王师的胜败依旧是很关心的。
他们期待着王师能够击败伪明军队,不要让伪明军队杀回来,夺走他们的土地!
不管是涌进工商业的士绅地主商人还是那些农民们,其实都算是大唐王朝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自然不希望大唐失败!
对于身后邵阳城内的舆论动向,郝柏年自然是没有心思去搭理的,如今的邵阳城内的事务自有大唐委派的湖广巡抚以及一群地方官员们处理,而他郝柏年的任务就是带着第一军去长沙。
郝柏年在今天早上,又是收到了来自第二军李春景的书信!
李春景请求第一军方面能够在宣平四年正月十二之前抵达长沙,同时阻拦衡阳之敌北上长沙!
而现在已经是春节前夕,大年二十八了,算算时间的话,距离约定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从邵阳城去长沙,一路两百多公里,这代表着大军每天都要行军二十公里以上。
而这个行军速度,对于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而言,尤其是这一路上的道路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是挑战性不小的!
虽然有时候大唐陆军在行军的时候,也出现过一天奔袭三十多公里极端例子,但是这种基本只是一天的强行军而已,如果是要连续行军的话,第一军下属第一步兵师之前在去年的秋冬战役里,围绕着桂阳州、衡阳之间来回奔袭,创造了在连续五天里,奔袭一百五十公里的极端例子,而且其中还花费了半天时间击溃了三千多明军。
这个行军记录,乃是大唐陆军建军以来的最高记录,至今尚未被打破过。
邵阳去长沙一路虽然有部分是官道,路况比较良好,但是也有部分的道路路况一般,同时更有部分道路是极差的。
所以第一军是很难保证每天都走上二十公里的。
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烧衡阳()
按照大唐陆军目前的行军相关条例,部队的正常行军速度,在官道等道路良好的情况下,一个步兵团或者是骑兵营或者是五斤野战炮营,每天行军大约六个小时,每日行军约二十公里。
但是这只局限在道路良好的情况下,如果是道路普通的情况下,如果还需要保证每天行军二十公里,那么这个时间就会增加到八个小时乃至十个小时。
如果是道路情况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时间就会增加到十二个小时以上!
同时,如果是辎重部队以及重炮部队,这个行军时间还会大大延长,道路良好的情况下,行军二十公里需要八个小时以上,如果是路况较差,那么就有可能需要十五个小时,如果是极差的路况,那么二十个小时甚至更多都走不了二十公里。
如果部队的行军是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走路的,需要给士兵们留下休息的时间,需要给部队留下整队的时间,简单来说,一天其实走个七八个小时基本就是极限了,再多的话,就会大大损耗士兵们的体能,极大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这一路的行军,第一军为了保证速度,同时根据之前侦查的情报以及结合上一次奔袭长沙的情况,第二军副参谋长李新准将制定了相当详细,仔细到了具体某天走多少路的行军计划,以确保准时抵达长沙。
在离开邵阳的这一段路路况比较好,而且也不用担心敌军在半路上埋伏着,所以行军的速度比较快,开始的三天每一天的推进速度都是达到了二十五公里以上。
当然了,这只局限于步兵等作战部队,而后方的那些九斤野战炮兵营、携带了大量辎重的辎重部队以及更后头的民夫运输团,他们的速度要更慢一些。
为了保证主力部队能够准时抵达,郝柏年自然是不可能指望着带着重炮、辎重部队一起抵达长沙城外的,这不现实,所以他是带着主力部队先一步赶路,让重炮、辎重部队在后头慢慢追赶!
当第一军朝着长沙一路狂奔的时候,李春景却是带着第二军慢悠悠的朝着长沙而去!
李春景拿下岳州后,留下第四混成团驻防岳州后就是带着主力部队南下了,因为岳州距离长沙也算远,区区一百多公里而已,所以他也不着急。
大军南下的时候,辎重、重炮甚至是民夫都是带着一起上路,每天行军速度只有区区十多公里,这也就是岳州到长沙的路况比较好,如果是路况差一些,估计这个速度还要更慢。
这也不是李春景想要慢一些,而是快不了!
他的第二军可是没有什么补给线之类的,所有的辎重都是需要带着一起行军的,这如果扔下辎重部队跑了,这辎重部队如果有个什么闪失的话,第二军立马就得崩溃。
而且第二军的火炮数量远远的超过第一军,其中相当多还是九斤野战炮、四十八斤重型榴弹炮这种重炮,不仅仅火炮重快不起来,而且因为火炮数量多,携带的弹药也多,所以这行军速度其实是快不起来的。
如果不是因为辎重众多的限制,第二军奔袭岳州,也不会前后足足花费了二十多天时间了!
李春景的各种战略看似冒险,但是详细的战术上,却是始终都是稳扎稳打的,之前第二军奔袭岳州的时候,从头到尾就没有分兵过。
拿下岳州后,也没有说不管不顾直接杀向长沙,而是留下了第四混成团驻防岳州。
而且现在也没有急着冒进,玩什么闪击长沙城之类的战术,他是稳扎稳打的逐步向南行军,数万大军逐渐压向长沙。
大军压境,而且还不仅仅只是从岳州南下的伪唐李贼所部第二军,就连邵阳那边的郝贼的第一军也是动了!
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几乎是让长沙场内的明王朝的文武官员们惶恐不已!
前些天的时候,他们还在为了是否增援岳州而争论不休,后来几天又是为了是否反攻岳州而争论,但是争论来争论去,他们也是没有商量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而最宝贵的那几天时间,就是被他们在争论中浪费了!
岳州完蛋了,贼军的大军杀向长沙了!
这该怎么办?
出动出击,把一南一北的贼军各个击破?
还是说和衡阳方面的大军一起出动,先把那边的郝贼第一军给灭了?
又或者是不顾一切死守长沙?
诸多方法都是被提了出来,然后又是被一一否决。
出动出击,这想的倒是挺美的,你要是北上和李贼的第二军打一场,你确定长沙里的三万多兵马能够打得过李贼第二军?
没有几倍的兵力优势,哪怕是督标新军也是没有在个胆量和伪唐贼军在野外交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