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萧保关初步安心的时候,在黄河下游的淮河流域,江北道的官员们却更是提心吊胆的!
在雨一天一天的下,虽然说的只有一开始是暴雨,后面的都是中小雨,但是却依旧造成了河水暴涨!
而更加重要的是,江北道本地降雨也就算了,偏偏河南、皖北道那边也是普降暴雨,这些可都是上游地区啊,这些上游的洪水,不管会不会给皖北道和河南造成灾害,但是最后肯定还是要流向下游的。
而江北道就是倒霉催的下游!
这意味着,淮河不仅仅要承担本地的大量降雨,同样还需要承担黄河中游的洪水!
所以,虽然说目前来说,淮河流域的情况整体还算是安定,本地的降雨并没有造成什么大范围的洪灾,但是他们却是知道,这真正的考验还没有来呢。
等淮河各支流的中上游以及黄河中游的大量洪水沿江而下的时候,才是真正考验淮河下游的时候!
但是根据天气预报的判断,以及河南、皖北道那边五百里加急快马通报的消息,很明显,这两个地方的降雨量非常大,这也就意味着,洪水非常大。
督导组里的工部派来的水利司的官员经过计算后,得出了非常悲观的结论,那就是以目前淮河流域的堤坝,根本无法抵抗如此大规模的洪水!
怎么办?
淮河的泄洪量是有限的,哪怕是加固,加高堤坝,也是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水太多,无法迅速排出进入大海的话,就会留在淮河流域,进而造成整个淮河流域的水位暴涨。
到时候,恐怕整个江北都要化为一片湖泊了!
经过多方讨论后,他们开始了制定了主要的防洪措施,那就是紧急提高洪泽湖的面积以及堤坝的高度,厚度,对洪泽湖地区进行扩容,以容纳更多的洪水。
避免过多的洪水瞬间冲击淮河堤坝,造成决堤,进而淹没大片区域。
洪泽湖,这个湖泊并不是天然的产物,一开始其实只有几个小湖泊而已,而黄河夺淮入海后,导致水位暴涨,经常造成洪涝,为了治理洪涝,前明永乐年间开始重铸洪泽湖大堤,最后形成了一段数十公里长大规模堤坝。
前明各朝代的一百多年里,也是先后加固加高该堤坝,由此形成了洪泽湖这么一个大型的淡水湖。
大唐统一全国后,也是把修筑洪泽湖堤坝作为一个重点工程,并尝试着花费巨资,把土堤坝换成石堤坝。
不过时间比较短暂,所以成效有限。
如今,眼看着洪水超过了淮河的容量,甚至预计会超过洪泽湖堤坝的抗洪能力,紧急加高加固洪泽湖大堤也就成为了最为紧要的任务。
如今洪泽湖大堤上,超过十五万青壮和军人正在进行施工!
没办法,没有和后世一样有着大型的工程机械的情况下,想要短时间内加固加高堤坝,也只能是堆人了。
实际上,江北道这边的防洪抗洪工作,在四月底就已经是开始了,因为金陵城派出了五百里加急进行通报,江北道的官员们接到消息后,那里敢怠慢啊,立即就是开始组织人手进行防洪工作了。
而要防洪,最主要的工程就是加固加高洪泽湖大堤了。
官府为了抗洪,直接采用了征召模式,从江北道各州府、皖北道部分地区直接征召青壮。
除了青壮外,军方也是大力协助,附近地区的部队,不管是主力部队还是预备师,基本上都是紧急调动前往,此外还大量组织其他地区的部队紧急增援。
相对黄河中游,帝国更加重视淮河中下游的安全。
因为淮河中下游更加危险!
如果说,河南那边的抗洪救灾,只是一地的抗洪救灾,那么江北道的抗洪救灾,那么就是集合了帝国的大量力量了!
短短几天内,十五万人就是陆续抵达然后开始施工!
于此同时,军方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物资,那就是水泥!
这年头,军方才是水泥的最大用户,修筑各类工事都会采用水泥,他们直接从战略物资仓库里调运了大批的水泥充当抗洪物资。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水泥并不是直接运往江北,因为江北那边还下着雨呢,水泥可没办法快速干燥凝固。
这些水泥其实都是直接在天气良好,已经开始烈日高照的镇江等地区直接制作水泥砖,然后把这些大型的水泥砖装船通过运河运往施工地。
这些水泥砖,乃是用来取代石块的。
因为短时间内,他们无法获得大量的平整石条用来修筑大堤,而水泥砖则是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直接浇筑就行。
不过时间紧迫,水泥也很难短时间内彻底干燥,所以用处还是不大。
更主要的还是需要靠原始的办法,直接用砂石加高加固大堤!
看着十五万人在湖堤上日夜不停的施工,就算是看过大场面的军方将领都是忍不住的惊叹,这种大工程,丝毫不亚于一场战略决战啊!
至于那些地方官员,则是更加惊叹了!
这种大工程,平常时候可是干不出来的,不仅仅是紧急强行征召青壮容易惹出来麻烦,而且即便是有了青壮,这花费也不是一般的大。
而这一次,江北地方财政不用担心,因为这一次抗洪救灾,所需的一切经费,都将会由皇家银行、帝国银行联合垫付,事后地方财政顶多就是只需要出一小部分,而大头则是中央财政买单!
有钱有人,这洪泽湖大堤也是一天比一天的厚,高,而且速度相当快!
但是,大唐帝国官府修筑河堤快,但是黄河的洪水来的也不慢!
https:
1秒记住爱尚:。。阅读网址: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万人大转移()
洪泽湖大堤上,十多万人正在奋力工作着,他们从远处挖来泥土,石头,然后通过人力挑运或者是独轮车运输到大堤上。
于此同时,后方还有大量的四轮马车,双轮马车满载着木桩、成型的石条等前往大堤上。
为了紧急加固大堤,帝国官方已经是动员了几乎整个江北道的民众,除了直接上堤坝修筑的青壮外,其实后方还有相当多的人工作着。
动员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洪泽湖大堤的加固也是相当快速。
不过这个时候,黄河中游以及淮河上游的洪水也是奔腾而来了。
这些洪水倒不是咻的一声就全部跑过去了,而是源源不断的从上游涌上来。
河流看似依旧平缓,但水位却是一天比一天的高。
淮河下游的排水量,已经是逐渐无法承受,于是乎,大量的水就是停留在了洪泽湖,并导致洪泽湖的水位迅速上涨。
洪泽湖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区域,以往中间还有大片的沼泽,附近也有大量的村庄和农田,但是随着水位的逐步上涨,沼泽彻底化为了湖泊。
以往并不相连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开始逐步连成一片!
洪泽湖的一侧的一个小村子里,湖水逐步上涨,已经是掩护了地形比较低的大片区域,而村庄里的人们正在拖家带口的进行紧急转移。
昨天镇上来人,说要紧急转移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是不愿意甚至是排斥的,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有着他们的土地和房屋,如今官府却是让他们转移,这无疑是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家园和土地,那里愿意啊。
因此昨天只有少数人听从官府的组织进行了转移。
但是谁想到,这水位越来越高,昨天夜里水位已经是逼近了村庄,这个时候,就算是再顽固的人,也是知道,他们的家园保不住了。
这才是开始收拾东西拖家带口的进行转移!
但是,整体的气氛却是非常的悲伤,好多人看着洪水淹没了村外自己的田地,哭的那叫嘶声裂肺。
这一边哭着,一边拿着自己为数不多可以带走的家产跟着大部队开始转移。
看着村民开始转移,一个正七品官员,也就是当地的镇长杨东平也是忍不住叹气!
背井离乡的不仅仅是他们这些普通村名,就算是他这个当官的也同样如此!
这些普通村民都还不知道,但是他却是知道,要放弃的不仅仅是几个村庄,而将会是一大片区域,包括他的城镇。
等洪水上来后,他这个镇长治下的土地将会尽数化为湖泊……
不过让他庆幸的是,上头已经是紧急准备了安置地,听闻安置地里有着诸多的帐篷等着了,他治下的这些数千百姓等到了地方后,总不至于在雨天里露宿。
同时听闻安置地区里不仅仅有帐篷,也有粮食和医药等物资,这转移过去后,一时半会的倒也不用担心生计。
安置地点有点远,这一群数千人足足走了两天才抵达安置地,抵达此地后,就是发现这片地方虽然是荒野,但是却遍布了大大小小数千顶帐篷,并且看到了大量的人影,可见安置地里已经是有不少和他们一样的民众了。
这些帐篷都是统一制式,而且都是军用帐篷,按照固定的距离进行布置的,看上去彷佛军营一样。
营地里,还看到了不少身穿军服的将士正在巡逻!
这让刚抵达这片安置地的民众安心了不少!
虽然一路上,那些当官的都在说,等到了地方后,会有住的地方,吃的喝的也会有,甚至到时候还会重新给民众发土地。
不过之前没到地方,也没看到帐篷和粮食,这心里头总是有些不相信的。
毕竟从古至今,遇上天灾逃荒的百姓多了去,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官府会给遭难的百姓住的吃的,甚至还免费发土地的。
一个年老,穿着儒服长袍的老秀才,当他带着妻女走进分给他的帐篷,同时还领取了米粮,临走前,那个科员还不忘告诉他,等会记得去大营门口去登记,到时候分派新的土地!
这个时候,他不由得深吸了口气,然后喃喃道:“老夫活了将近一甲子,这种事还是头一次遇上!有圣天子在朝,国朝何愁不兴!”
于此同时,安置地大营内,一顶大型的帐篷里,几个官员汇集一堂!
为首的是一个从六品的官员,桃源县县丞丁宏伟。
如今整个江北,尤其是淮安府以及临近的徐州府、隔壁皖北道的凤阳府都是被动员了起来,淮安府下属桃源县的县令,此时正带领军民抗洪呢。
这转移民众,安置民众的事情,就是交给了桃源县县城丁宏伟来负责了。
根据江北道防洪抗洪督导组的指示,转移民众,安置民众,应当确保民众安全,并让逃离家园的民众能够有屋住,有衣穿,对于部分家园被彻底淹没,无法返回的百姓,做到就地安置,分发土地,让他们在新地方建立新的家园。
根据这个指示,淮安府指示桃源县在安全地区设立安置点,同时分为临时安置点,永久安置点,临时安置点的民众,是那些洪水过后,可以返回家乡的民众,而永久安置点,则是为那些洪水过后无法返回家乡的民众所设立,因为他们的家园到时候已经是变成一片湖泊了,回不去了。
这个被称之为‘新头山安置点’的地方,正是一个永久安置点,目前已经是接纳了一千多民众,今天有来了三千多人,不出外,明天还会有几百人抵达。
总数将会容纳约五千人!
五千人,不多,也不算少了,而类似这样的永久安置点,整个江北道以及皖北道,有二十几个,之所以有这么多,那是因为官方打算永久性转移大约十万民众。
转移十万民众的工程量自然是非常庞大的,不过相对于抗洪而言,则是要简单的多了。
对于这些民众,官方将会直接从官田里拿出土地里进行免费发放,当然了,大部分都是没有开垦的荒地,江北,皖北这地方,那些已经开垦的土地大多都是有人耕种的了,不管人家是自由的还是租用的,这都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无法轻易动弹的。
所以,分给安置民众的土地,都是荒地!
而考虑到荒地开垦困难,同时开垦荒地的期间需要口粮!
大唐帝国官方直接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模式!
到时候,官府将会出资在这片荒地里直接建立新的城市,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工作机会,以供这些民众打工,同时在新建立的城市里将会设立工厂。
国企部已经是提前准备安排了诸多国企部所属企业,在安置点里建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为赚钱,只是为了给灾民们提供工作机会!
发放荒地,让他们自行开垦,同时建立城市,建立工厂,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这样可以确保他们不至于衣食无着。
而这样一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