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地方,包括各级地方财政,不仅仅是指县,还包含省道州府。
具体分配下来后,其实很多县所能够获得的地方财政收入,只占据该县所有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具体则是看各县的经济发展状况,税种的贡献不同而有不同。
因为比例不等,所以很多地方,其实财政收入是不够用的,比如说华亭县,其一年的总财政收入有五十多万元,但是县财政留存的财政收入,不过五万多元而已!
这个数字,如果是对于国内绝大部分县而言,那是非常多了,甚至很多州府的可支用财政都没有这么多,但是,华亭并不是普通的县啊,虽然说华亭方面的官员天天哭穷。
但是这是和上海比的!
华亭方面再差,它也是传统的水米之乡,而且工商业发展的虽然比不上上海的零头,但这是和上海比,要是和其他地方比,那可是相当不错了,一个第三工业区,已经完成招商五十多万元,还有五十万圆的潜在投资额度,这完成了后,那就是一个百万元规模的投资额度了。
所以华亭说自己穷,但是依旧有五十多万元的财政收入,分到手每年可以自行支配的财政收入,就有八九万,这个数字,国内大部分的州府都比不上。
目前帝国的绝大部分府县,哪怕是上等府,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几十万元而已,至于下等府,十几万元甚至几万元也是有可能的,这分配之后,手里头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其实往往只有几万,穷地方甚至可能只有几千元而已。
所以,很多地方都是需要上级财政补贴的。
这一次,陈立夫给华亭方面补贴的五万元,这个数字可不算小了。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得看跟谁比!
如果是跟其他穷地方的州府比,这五万元能够让地方赶上很多事了,但是如果跟上海比,那却是不值一提。
人家上海建一个吴淞江大桥就是花了几十万呢,开发一个北岸开发区,先后动用的资金达到百分级别。
这区区五万,也就只够人家上海修一个桥墩的。
华亭方面虽然天天喊穷,但是旁边就有个大土豪,这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可是很清楚,想要发展工商,区区五万元是不顶用的。
连给第三工业区那边修第二条主干道都是不够用,更别说什么搞什么码头工程了。
所以,他们拿到了钱后,直接把钱给扔出去了准备开工第二条主干道,但是别指望是什么水泥硬化路面了,搞煤渣路就行了。
然后华亭方面的官员又是跑到了陈立夫那边继续哭穷……
把陈立夫给烦的!
最后被烦的没办法,直接摆明了说,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赶紧滚蛋,要不然老子发起飙来,老子自己都害怕……
但是没有想到,人家华亭县的官员这一次看见实在是拿不到钱了,就给陈立夫出主意,府财政没钱,但是上海那边有钱啊,上海跟华亭是一衣带水的亲兄弟啊。
当年上海开港的时候,华亭作为老大哥为了支持上海的发展,钱,资源,粮食,劳动力什么的可是没少扶持,这些年来一直默默支持上海的发展,如今上海这个小弟弟发达了,可不能忘记了老大哥啊!
陈立夫自然是不会去开这个口的,这事更扯淡!
人家上海特设县财政的钱,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干嘛要支持隔壁的兄弟县啊!这事就算是说到圣天子那边去,圣天子都不会让上海拿出钱来给华亭。
当年为了让地方有充分发展地方民生经济的积极性,李轩可是明确表态的,中央不会干涉地方留存财政的使用,你愿意发展经济就发展经济,哪怕是你直接当成官员的福利,全部分了,只要打报告上来,合情合理的话,中央都不会否决。
陈立夫直接让他们去找上海那边的人,但是上海那边的人自然是拒绝的,最后据传是上海那边的高官实在是看不过去,最后才是给了一千元的路费。
是的,不是什么以扶持的名义,而是以路费的名义给的!
意思就是,拿着路费赶紧滚蛋!
这涉及到钱的事,就没容易的!
人家上海的官员又不傻,这钱关系到建设,建设关系到民生经济发展,民生经济发展关系到政绩。
你让我拿政绩给你,让你去发展政绩,你当我傻还是你自己傻?
上海就算是再有钱,那也是上海的,哪怕一时半会的花不完,他们宁愿再投入几十万,用以改善城区交通,搞水泥硬化路面,再搞轨道交通,哪怕是用来补贴民众,都是不会给别人的。
至于你们华亭连个煤渣路都还没有,关他们屁事!
到最后,华亭方面的官员又是跑到陈立夫这边来,说什么上海的官员太过分,几个加起来都一百多岁的官员,竟然是在陈立夫面前装可怜,甚至都挤出眼泪来。
搞的陈立夫巨烦!
但是钱还是不给的!
不是不想给,而是实在没钱了,最后没办法,陈立夫只能是用其他方法代替了!
那就是既然不给钱,那么就要给政策,然而松江府能够给的优惠政策,那基本上都给了,而剩下的还能怎么办,华亭方面的官员主动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让陈立夫针对第三工业区的发展,召开一个招商大会,见一见投资商们。
只要再拉来百万投资,他们就敢直接压上全县的家当去找帝国银行以及皇家银行,要贷款,然后依靠贷款建设工业区。
并让陈立夫出面,和帝国银行和皇家银行那边商谈一二!
陈立夫一听,就想打人,这不摆明了要拿他当招牌,而且还是挺有风险的招牌嘛!
自己如果亲自出面,投资商们看见自己这个府尊大老爷都亲自站台了,大多会相信,但是第三工业区里的那些规划,耗资巨大,肯定是修不起来的,以后那些投资商们发现上当受骗了,还不得指着自己的鼻子骂,然后发动舆论,说不准就会有一大堆人弹劾自己。
然后再说找帝国银行和皇家银行贷款的事,谁都知道这两家银行,一家是国企部直属银行,一家是皇室银行,都是属于非常典型的政策性银行,为了扶持地方发展,他们也会发放贷款,但是他们更是需要为了资金的安全考虑。
就华亭那财政收入,这能不能换上这庞大的贷款本金不说,估计连利息都够呛。
这万一放出去大量的贷款,以后收不上来,人家是不会客气,到时候真敢把华亭的全部家当给抄家了,到时候说不准连县衙门的大楼都给收走!
这种事可不是没发生过!
早些年扬州府下属的通州,为了发展棉纺织业,和隔壁的上海进行竞争,抱着极大的野心贷款搞了通州纺织工业区,结果呢,根本就没几个企业入住,最后别说收税了,连维持工业区日常运转的资金都是拿不出来了。
最后,这贷款到期了,本金换不上不说,连利息都是拖欠了许久,而上级财政也是穷的叮当响,也不愿意给通州地方擦屁股,本来通州的官员们以为他们好歹是官府,帝国银行也是属于国有企业,属于兄弟单位,再怎么样也不会坏到那里去,所以这钱就一直拖着。
结果帝国银行的负责人一发狠,直接告到了中央大法院,因为这笔数十万元的资金收不回来,相关的帝国银行负责人自己就得丢掉官帽子,甚至丢掉小命,事关小命和官帽子,甭管哪个大佬发话,说影响不好都不管用。
更关键的是,法院竟然还判了帝国银行胜诉,并来了一个强制执行!
结果,通州州衙门的所有官方资产都是通通被强行拍卖然后用于赔偿,连通州衙门大楼都是属于其中!
最后还是扬州府财政和江北道财政出面收拾烂摊子,筹集了资金帮忙还了这一笔贷款,避免了这事彻底闹得无法收拾。
但是为了让当地官员吸引教训,这衙门大楼却是被故意给拍卖掉了!
可怜的通州州衙门,如今还窝在临时租用的几座大仓库里办公呢,而且每年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还要还给扬州府财政和江北道财政,只留下了最基本的花销,至于官员们的什么补贴,福利之类的,通通取消,一些需要雇人的岗位也是取消雇佣,让官员们自己干。
别提有多惨了!
至于当时主持这事的相关官员,大多也是倒霉的很,虽然这种事不算什么犯罪,但是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也别指望能够好过,这些人通通都是被发配到海外去了,这辈子是别指望能够回到本土任职了。
所以,找帝国银行或者皇家银行,或者是其他银行什么的贷款,然后用来进行投资,是很容易出大问题的。
要不然,其他地方衙门为什么不去贷款,只要有信心,项目过得去,吹一吹牛,把人给唬住了,就能够找帝国银行要一大笔的贷款!
但是为什么很少有地方这么干?
因为这种太容易出问题,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冯倪()
哪怕到时候有松江府财政兜底了,但是这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元的大窟窿,就算是松江府财政也是会感到压力巨大啊!
更严重的是,真出事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政治生命的终结了。
这种事,政治风险太大!
不能干!
见投资商这种,不能干!
出面贷款这种事,自己同样不能干!
不过其他的方式还是可以做一做,毕竟华亭县也是自己的辖区,第三工业区要是能够发展起来了,对自己也是有好处。
所以陈立夫也是拿捏好了分寸,他召集了官员,开了一次商讨关于第三工业区发展的专门会议,但是这只是官方内部的会议,并没有邀请什么投资商参与。
然后是亲自带队,并且是邀请了江南道衙门的工商厅的厅长通行,一起视察第三工业区。
不过,这依旧是官方形成,整个过程里,丝毫没有和什么投资商进行接触,同时也是没有给予任何的承诺。
他能够做的,其实也就是表一态了,摆明他会支持第三工业区的发展,但是具体支持的额度有多大,那么就是属于机密了。
他也是知道,华亭方面的官员,一群群都是钻牛角尖,做梦都想要发展工商业了,有了自己这个表态,他们肯定会拿去做文章的。
果然,去年秋天才到任的华亭县县令冯倪,直接打蛇随棍上,开始宣扬什么第三工业区将会是整个松江府未来数年内的重点发展工业区,投资商们赶紧来投资啊,错过了这一波,以后了就没有机会了。
这一举动,果然是吸引了众多不少商人,而且不少实力强大的企业都是开始对第三工业区有了兴趣。
毕竟如今的大唐帝国,依旧是一个官本位的世界,哪怕是陈立夫并没有给出任何的明确表态,但是只是一个会议,一个视察,一两句含糊不清的话,就足以让很多商人们动心,准备投资重资博一场富贵了。
其中最先开始行动,就是大洋纺织公司了!
这个公司呢,也就是宋丸子所任职的纺织的公司,他们最近两年和大唐扶桑事务衙门联姻委员会合作的非常愉快,已经是陆续接受了超过万名扶桑女工了,当然了,这五千名扶桑女工里,很多人只干一段时间后,都会找个男人嫁了或者当情人,或者是进青色小楼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出路后,选择了离职。
这是必然的,谁让大洋公司给的薪资只有正常薪资的一半左右,那些初来乍到的扶桑女工不知道,但是干个几个月后,那么基本就会知道,哪怕她们直接跳槽到其他的纺织企业里,收入都会直接翻倍。
更不要说,她们的更多人会选择嫁人,从而摆脱在纺织厂里暗无天日,每天工作最少十二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十四个小时,十六个小时的日子。
不过这种事也在大洋公司的考虑之内,人家大洋公司就没指望这些扶桑女工能够干多久,反正她们工资低,而且纺织企业对工人也没啥太高的要求,随便培养就能够上岗了,只要她们平均干上两个月,大洋公司的总体用工成本就会低于雇佣普通员工。
至于两个月以上,那就是赚了,干得越久,他们赚得越多。
这种大环境下,大洋公司虽然说陆续接受了上万名扶桑女工,但实际上现在还在大洋公司工作的扶桑女工,也就只剩下两千人左右而已。
雇佣扶桑女工,让大洋公司的成本下降了不少,从而让产品具备了更大的竞争力,这公司的发展势头也是越来越好,所以琢磨着新开一个分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