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宋武功-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rintChapterError;

    ←→

    新书:、、、、、、、、、、、

第九十二章 出使 1() 
天空飘来云朵,瓦蓝色的天空一片澄净,此时在江北十四州,南唐的船只也已经在江淮以北的泗州了,这里原本属于南唐的地界,如今已经成为宋境,过往的战火已经平息,痕迹也已经消散了。▲∴,

    徐铉看着故土,心中倒是有些哀伤,不过那也是唐、周两国之间的事情了。

    这一路下来,两岸的村庄十分整洁,一片庄稼碧绿地长着,连着一片又一片,过了这个村庄,船只往前。

    在徐铉的眼中,庄稼都是如此,足以可见此地十分富饶,随即徐铉在入目出发现了一番不一样的情形,河水沿岸一片繁华,船只南来北往,一派繁华之景,而在南唐使臣官船身后紧紧地跟随着好几艘从南方来的船只,吃水线很低,船上似乎满载着货物,因为怕搁浅,周围早就布置了许多纤夫,那些纤夫光着膀子,在河岸拉着纤,唱着子。

    “啊休,唉呵,一二,一二,一二有啊——”高一声,低一声地遍布四周。

    徐铉头朝着后头,后面跟着大船、小船、平底船等,他问韩熙载道:“叔言兄,你看那些船,你有何发现?”

    顺着徐铉手指的地方,韩熙载见到许多艘船只,不过他并不奇怪,因为他几次出使宋国,早就对这些十分熟稔了,他看着徐铉惊讶的脸色,笑道:“鼎臣老弟,那些船只有的是从流州而来的商船,还有的从占城而来,想必应该是占城使臣吧。”

    “叔言兄果然好见识,小弟惭愧。”徐铉比韩熙载足足小了十五岁,有些富态,气色也比韩熙载要好,此刻他见着韩熙载目光若有所思。

    “叔言兄……”徐铉一刻不停地问着韩熙载许多问题,搞得韩熙载耳朵一直嗡嗡的。

    夜晚,一乱明月高招,徐铉高坐船头,焚佳香一炷,澄心伴月。

    “鼎臣老弟,你又在弄你的‘伴月香’了。

    Ad1;”韩熙载刚要入睡,便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他就知道徐铉在调香了。

    “哈哈,瞒不过你的鼻子。此乃鄙人制成的‘伴月香’,有清和正气、养性虞神、调和身心之功。”

    ……从白天到黑夜,徐铉已经见惯了江北的富庶,宋土的繁华,对比唐国,他心中倒是有种怅然若失之感。

    江水平稳,一路北渡,四月下旬,一大早,约莫十几日工夫,远处开封的城墙已经显露出来了,从开封东水门而入,周围分布着几大粮仓,广济仓、广盈仓、富国仓、万盈仓等。

    南唐使臣官船既已到达汴水南渡口。徐铉一路上所见,他就如同一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这瞅瞅,那瞧瞧,两只眼睛瞪着跟牛眼一般老大,这开封城街市当真繁华,而且街市林立,远比金陵繁华多了。

    他便逢事必问韩熙载,韩熙载不过嘴上一笑,见此情形,倒是耐心跟徐铉解释一番。

    韩熙载解说地洋洋洒洒,一字不落的,徐铉听得瞠目结舌,他终于从韩熙载口中听闻了一些东京城发生的事情。

    渡口上,后面几艘船只也已经靠岸了,这几艘船是从流州而来的,船上满载各种流州出场的金属以及其他农作物等,而这个时候有许多工头、帮工涌向渡口,徐铉以及韩熙载差点被挤得从渡口上掉下汴水中,饶是如此,倒是让二人有些后怕。

    二人赶紧往渡口上的一应鸿胪寺、礼宾院官员招手示意,随即登上四轮马车,往驿馆而去。

    隔了半刻钟头,渡口上又忙里忙外的,从船头走下了穿着异国服饰的几个官员,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正叽叽咕咕地说着话儿,身旁另外一人则用流利的中原话正翻译给其他几人听。

    这个说着中原话之人正是卡宴,正在此刻那些迎接外宾的大宋官员又来了一拨,火急火燎地往渡口赶来。

    Ad2;

    一名穿着绯红色圆领官袍的官员拱手道:“贵使不辞辛劳,千里迢迢而来,真是辛苦了。”

    “不辛苦,若不是贵国相助,安南以及吴哥也不会安然退兵。”大宋几年前派往占城的禁军将士给占城帮了很大的忙,而且因为宋人的力挺,两国间的海上贸易一直来往不断,这些年占城国因为海上商业贸易,给国库增加了一笔丰厚的收入。

    “请——”宋国官员邀请占城使者去往礼宾院暂憩片刻。

    ……

    魏王府

    赵德昭已得知南唐使臣以及占城使臣先后入驻礼宾院驿馆了,此番南唐来臣为韩熙载以及徐铉,从长春堂来信来看,韩熙载已经完成了他吩咐的第一步,南汉刘鋹果如所料扣留了唐国使臣龚慎仪,这次李煜派他们前来就是想借用大宋的力量刘鋹服软放了唐国被扣押的使臣,殊不知这正好给大宋征伐南汉一个借口。

    而另外一方面,从江宁府的消息来看,辰源救了被皇甫继勋挨打的樊若水,樊若水势必对辰源感恩戴德,只是从表面上看,樊若水并没有公开打算投靠大宋,既然已经埋下了伏笔,此事只需慢慢来。

    此刻,王府来了传召的内侍,张德钧手下的一名小内监——曹泰,曹泰拿着皇帝的旨意。

    “殿下,唐国使臣以及占城使臣今早刚入的京城,陛下宣召让您进宫接见。”

    “有劳曹大官了。”

    赵德昭换上一身亲王服饰,头戴幞头长脚帽,身穿圆领宽袖长袍,身量倒也合适,只不过他不太习惯这么宽松的礼服,不过礼服毕竟是礼服,在场合还是要穿的。

    赵德昭坐上马车即刻匆匆入宫。

    Ad3;

    ……

    宫中已经在集英殿内,备妥了宴席,全部由广味集团,徐铉看着架势,动筷子之时,也不知这菜肴酒水的味道为何如此美味,韩熙载早就在一旁看着徐铉,一副惊讶的表情。

    徐铉也早在殿内,望见端坐在一旁的魏王赵德昭,却见魏王仪表堂堂,风华正茂,而且投手间镇定自若,隐隐约约间有一股气势。

    徐铉眼睛注视着赵德昭,而赵德昭见到有目光往自己这一边瞥过来,转过头和善地报之一笑,因为他方才问道一股淡淡的清香,料定是从徐铉身上传过来的‘伴月香’了。

    徐铉自感失礼,便尴尬地自饮自酌起来。

    赵德昭知道徐铉比韩熙载年青不少,而在江南士林中,徐铉与韩熙载并称“韩徐”,而且徐铉长着一张伶牙俐齿,徐铉三兄弟,称“三徐”,皆以博才多学在江南很是出名。

    赵德昭此刻见韩熙载面带微笑,朝着自己看来,而一旁徐铉也只是侧过脸,看着韩熙载。

    ……热热闹闹的宴会终于结束了,皇帝先是在殿内接见了南唐使臣。

    在场合,人还得跪拜,韩熙载以及徐铉跪倒在地,朝着宋皇跪拜,“下官韩熙载徐铉见过宋皇陛下。”

    赵匡胤虚抬右手,道:“两位请起。”

    “谢陛下。”韩熙载以及徐铉从地上起身,然后看着赵匡胤,这时候韩熙载将李煜信函递交给赵匡胤。

    张德钧急忙从韩熙载手中接过,恭敬地递交给上位的赵匡胤,赵匡胤接过李煜的亲笔信函以及刘鋹写给李煜的信函,他一看,忽然间他像看到了甚么,苦笑道:“这刘鋹目无大宋中原大邦与唐国,居然扣押了我大宋番邦之臣,实在是目无我大宋。刘鋹又出言不逊,口诛笔伐我大宋番邦,字字诛心。”

    韩熙载、徐铉道:“陛下,刘鋹欺我大唐,扣押我国使臣陛下出手相助。”

    赵匡胤思索片刻后,便道:“南汉不奉我大宋为中原正统,扣押使臣已经不足为奇,如今我大宋必会作出应付,明日即给你主答复。”

    “谢陛下——”韩熙载以及徐铉听了答复之后,立即便退下了,而韩熙载在经过赵德昭的面前时,见到赵德昭正对着他点头一笑,韩熙载同样也报以一笑。

    南唐使臣退下后,赵匡胤又接待了占城国的使臣。

    而在此刻,殿外忽然进来一名将官,他手中拿着一封边关奏报,急匆匆上奏道:“陛下,边关奏报:辽国天德军节度使于延超与其子来降。”

    “哦?”满殿君臣听说奏报,不可思议道。

    赵匡胤接过奏报,打开看后,龙颜大悦道:“我大宋北境暂时无忧矣。”随即将让张德钧将奏疏读给满殿大臣听。

    “陛下圣明,大宋威武!”这时候殿下的大臣们全部跪伏在地,口呼万岁。

    ……待见使臣结束后,赵匡胤便留中书、枢密、三司各部官员以及晋王、魏王、秦王在侧,商议对南汉事务。

    赵普出列道:“陛下,可立刻修国书一封,遣使去南汉,谴责汉主之失,不附中原之过。”

    “陛下,臣附议。”

    “朕即刻修国书一封,遣使去南汉。”赵匡胤望着中书、枢密、三司以及晋王、魏王、秦王,问道,“只是,何人愿意出使南汉?”

    “陛下,儿臣愿意出使!”赵德昭从一旁站了出来。

    整个殿内,赵匡胤君臣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着魏王赵德昭,晋王赵光义也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这个侄子,不知他心中在想甚么。

    这时候赵匡胤道:“出使南汉并不是十分轻松,昭儿你可想清楚了么?”

    赵德昭拱手道:“陛下,儿臣如今已经十七了,当年也曾出使过淮南,此去也是去试探南汉虚实一二,也一并了解我大宋南境兵士之状况,也好为我大宋下一步做参谋。”

    赵德昭知道因为他的改变,有许多事情已经被他改变了。

    赵德昭此番话也是说中了赵匡胤的心坎,赵匡胤一直想做一个开疆拓土的开国之君,如今大业未成,当然是想下一步进行灭国之战,然后一统中华。

    这时候赵普道:“魏王说的不错,南汉扣押唐国使臣,藐视我中国天朝上威,无意间为我大宋攻打南汉有了个借口。”

    “不错。”其他几个中书、枢密、三司等官员也认同此理,而晋王赵光义则是瞥着眼睛看着赵德昭。

    这时候窦仪也道:“陛下,既然出使我大宋也应该做好准备陛下调令从三司调集赋税,从枢密院抽调兵马潭州防御使潘美提前防御。”

    “陛下,窦可象【窦仪字】所言不假,自古防患于未然,兵者诡道也,若南汉可趁机下,陛下也好早作打算。”

    “陛下臣附议。”

    “既然如此,此番出使使臣就由魏王担任,朕会立即命人起草诏书,讨伐刘鋹罪责。”

    PrintChapterError;

    ←→

    新书:、、、、、、、、、、、

第九十三章 出使 2() 
<;iss=〃bsharebunbx〃>;

    <;ahref=〃〃nusee=〃ursr('')〃nuseu=〃hieursr〃>;

    <;fnlr=〃#ff0000〃>;<;/fn>;<;/a>;<;/b>;

    <;ii=〃rail〃syle=〃isibiliy:hien;brer:#e1e1e11pxsli;paing:3px;〃>;

    偌大的殿堂内,赵匡胤与中书、枢密、三司、以及三王正在殿内商议国事。

    赵匡胤目光看向赵普,“赵书记【赵匡胤喜欢称呼他为书记】,三衙现在可调多少兵马?”

    在宋国内,如今宋军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藩兵、上兵、弓兵、屯住大兵等军种,当年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略,兵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而不得专其制。

    赵普听赵匡胤这般说,便一一道:“如今枢密院已收天下厢军之骁勇,收之于禁军中,兵众隶于三衙。我大宋这几年一直以安稳国内、训练士卒为目的,自灭蜀一战后,全赖陛下圣明,王全斌他们安分守己,边疆又有我大宋士卒守卫,蜀地百姓以及其他部落酋长皆奉我大宋为正统,蜀地倒也安宁。我枢密院可调八万精锐,禁军三万,从各地可调用厢军四万,其余一万,其中骑兵八千。”

    薛居正拱手道:“陛下,听闻十日一一旬课,军器监那边也已经制作出精良的军备,不知陛下接下来是否要用这些军器应付南征?”

    “那是自然,朕已经亲自令人尝试过这些新的军器,比如这猛火油柜、火箭、蒺藜火毬、毒药烟毬、霹雳火毬、铁嘴火鹞等这些军器确实要比以前那些军备威力大些,单说这火箭,以往射距大概一百来步,现如今可以达到三四百步了,可以弥补我大宋弓箭手的不足,可配其他车驽、床弩等物一齐发射,届时我宋军出战,也可远距布控战场,将敌军轰成筛子。

    Ad1;”

    吕余庆道:“臣恭贺陛下,我大宋若将此军器用于军队作战中,则可让敌军闻风丧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