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士或许有类似心情,但打不打不是将士们说了算,关键还是徐还这个主帅的态度。

    秦桧暗示意味很明显,赵构岂能不清楚,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倘若徐还故意拖延,不回临安该当如何?

    如果不回来,那徐还可能真的有二心,试探之举也就有了相应的答案。

    可风险也着实不小,秦陇之地距临安千里之遥,鞭长莫及,徐还手中又有二十万精锐,倘若

    尽管赵构觉得徐还不至如此,但作为一个帝王,猜忌几乎是本能。何况身边还有个秦桧故意挑拨离间,添油加醋。

    “官家,召徐驸马回临安,除了全夫妻、父子之情,再加上一条吧!”

    赵构沉默之时,秦桧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建议。

    “听闻太后近来身体不适,女婿半子也,想必太后她老人家对徐驸马也颇为思念”

    不用再多说,赵构已然心知肚明。

    除了夫妻父子之情外,再加上一个孟太后,分量就更重了。

    孟太后身体不适,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传出去,徐还作为女婿,若不及时回来探望侍疾,那就有不孝之名。

    孝!

    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政治正确,立下再多的功劳,为国征战,神勇无敌又如何?如果背上不孝的罪名,就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一个不孝之人,也就谈不上威胁。

    打着太后的旗号,对他赵构而言也是好事,我并不是猜忌将领,而是疼爱妹妹、外甥,孝顺伯母之故。

    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旁人谁也说不得什么,于圣明无损。

    最重要的是,徐还也酒很难拒绝!

    只要人回了临安,鞭长可及,也就能安心了。

第四三七章不得不归() 
赵构并非是真疑徐还有二心,纯属帝王本能的猜忌。

    召其回临安,也并非要对徐还怎么样,而是鞭长可及,在眼皮子地下,方能安心。

    另外也是暂时将其调离前线,与将士们疏远,减少他在军中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赵构这般想法和行为并不能算错。

    秦桧也知道,眼下想要挑拨赵构对徐还起杀心太难。

    不过只要离开了军伍,徐还便等于是没有牙齿的老虎,暂时就不那么可怕。

    等回到临安,再想办法对付他便是。否则他久在西北,纵有再多计策谋划,也都是鞭长莫及。

    赵构在探望孟太后的时候,提及此事,从而师出有名。

    于是乎,柔福帝姬很快便知晓。

    丈夫回家自然是好事,这是她许久以来的盼望,儿子已经一岁了,已经开始咿呀学语,却连爹都没见过,实属遗憾。

    而今父子团员,实属好事。

    可柔福帝姬也敏锐地察觉到,事情或许不那么简单。

    生在皇家,耳濡目染,有些事情心里有数。

    也许丈夫不该回来,可如果他不回来

    更让操心的是徐还回来之后的安危,局势在变,人也在变,临安已经与一年前有所不同。

    不过想来丈夫心里有数,会有万全应对之策。

    接到朝廷诏令,徐还一点也不意外。

    见好就收,这是宋庭一贯的策略。

    不只是赵构和秦桧,就连那些对武将素来忌惮的文臣也不例外。

    大宋从来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朝代,征战向来不受欢迎,尤其是时间也来越长,武将的地位与权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这是宋庭对自己的限制,或者说也是赵构对自己的一个试探。

    如果一个武将恋栈权力,不愿离开前线,恐怕性命也就到头了。

    有圣旨,任得敬等人请战自然也就好应付,麻烦在于赵构召自己回临安的诏书。

    话说的很漂亮,为国征战日久,当安歇休养,以全夫妻、父子之情,阖家团圆;太后卧病,甚是思念,盼卿早归侍奉膝前。

    理由很漂亮,妻子、儿子、岳母都被搬了出来,亲情和孝心,两大理由让人拒绝不得。

    徐还甚至在想,赵构提及夫妻、父子之情,也许是在隐晦表达妻儿在他手上为人质的意思。

    总而言之,压力不小。

    西北天高地广,正是自己施展拳脚,奠定根基的好地方,这时候回临安,很多事情就有那么点前功尽弃的意味。

    而且回临安之后才是关键,赵构倒是不至于对自己动手,但如果心存猜忌,将自己滞留城中

    龙困浅滩,那才是最糟糕的情况。

    可如果不回去,等于立即与赵构撕破脸皮,甚至被视为抗旨反叛。

    眼下这个阶段,徐还远远无法承受这个后果。

    虽说秦陇蜀三地都在自己掌控之下,却是以秦国公,大宋驸马的身份掌握,是在大宋地面上,以宋臣身份统率三地,统领兵马。

    如果这时候“反叛”,天下人会怎么看待自己?秦陇蜀三地的官员武将会是什么态度?

    而今他们虽然都信服自己,听命行事,但除了少许心腹之外,大都以宋臣自居。

    从将他们从单纯的宋臣变成“自己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不少时间。

    秦国公、驸马爷这两重身份,无疑非常重要,此时此刻,断然不能有丝毫不臣之心,不臣之举。

    否则处境将会非常尴尬,前期努力奠定的很多基业都将毁于一旦。

    西北将领,想必都会疏远自己,立即划清界限。

    朝廷一旦下诏讨伐,吴玠、吴磷可能会立即倒戈,说不定连岳飞、韩世忠之流,都会领兵前来“讨伐叛逆。”

    这个风险,是徐还所不能承受,也不能冒险的。

    从大局上来看,眼下正是抗金中兴的大好时光,倘若此事内斗,大好局面将毁于一旦,前功尽弃。

    西夏和金国肯定不会放过这等良机,到时候,国将不国,自己可就是大宋和华夏民族的千古罪人。

    一个貌似两难,有些尴尬的处境。

    徐还在沉默,最了解他志向和筹谋的司马靖沉吟许久道:“国公,除非李乾顺坚持交战,否则,你只能回临安。”

    “我明白,不过李乾顺这么久没动静,想必是要言和。”

    “能否以西夏狼子野心,潜伏伺机为由,暂缓返回?毕竟前线离不开国公。”

    杨再兴刚提出建议,就被司马靖否决了。

    “不行的,国公一旦有所迁延,必将彻底失去官家的信任,得不偿失,为了大局,须得长远考虑。”

    “可是国公一旦回了临安,将来恐怕”牛皋也知道临安的情形,看似山清水秀,实际暗地里刀光剑影。

    “临安不是龙潭虎穴,回去还能再出来。”对此,徐还颇有信心。

    “是,国公现在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让官家安心释疑,将来关键时刻再能重新出山。”

    司马靖道:“毕竟大宋如今还是岌岌可危,战事一触即发,国公乃是最优秀的将帅,又是皇亲国戚。

    必要之时,必得重用,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成就大事的契机。”

    “可国公若是此时离开,秦陇的安排”

    这也是徐还最为担心的问题,秦陇蜀乃是根基之地,断然不能因此丢弃。

    一旦离开,官面上就不能再继续干涉三地,如何继续掌控三地也是个棘手问题。

    “其实也不必担心,蜀中主要是财赋钱粮,有苏家主持,基本无碍。”

    “至于秦陇,此间将领大都是国公擢拔安排,尤其是折家、种家、任得敬、伯远这些国公的亲信,都会记得恩德。

    且西北诸路骄兵悍将,跟随国公一路征战,大获全胜,他们对国公对有崇敬爱戴,是旁人所不能比。”

    司马靖道:“这是个好事,一旦西北有事,除了国公,谁也接手不了。届时国公正好以此为由,名正言顺再度出战。”

    “话虽如此,但我不在,这些关系,还有私下里都需继续经营才是。”

    司马靖笑道:“国公尽可放心回临安,此间老夫留下便是,定为国公经营好秦陇基业。”

第四三八章今日一别,盼君早归() 
司马靖坐镇西北,打理些许事情,悉心经营,徐还无疑是放心的。

    徐还点点头,叮嘱道:“再兴,你留下来,驻守凤翔,保护先生,还有若彤夫人。”

    “夫人不随你回临安?”

    “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她恐怕不方便。”

    徐还这么一说,即将当爹的司马靖秒懂,黄若彤定然怀孕了。

    这也是他之所以留在西北的原因,李师师有孕,且是高龄产妇,经不起舟车之苦。

    “恭喜国公。”

    “恭喜国公。”杨再兴也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同喜,同喜!”

    徐还笑了笑,黄若彤得偿所愿,有了孩子,麾下之人也都安心了。

    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出现了,孕期自己恐怕不能在身边,甚至孩子出生之时,自己也不在。

    长子徐承嗣出生至今,自己没瞧过一眼,而今次子难道又是如此?

    身为丈夫和父亲,徐还满心歉疚。

    “先生,若彤还望你代为妥善照料。”

    “国公放心。”

    司马靖道:“只是我们都留下,国公单枪匹马回临安吗?”

    “不。”

    徐还已经做好打算,此番回临安,除了辛赞这个亲随之外,只带——虞允文。

    年纪轻轻,能力不错,不显山不露水,不容易招人注意。但实际上,徐还手下有一支精锐的秘密力量,就在虞允文手中。

    临安波云诡谲,如何应付,将来如何从容离开,以及家眷安全,都需要这支人马,早做准备。

    司马靖想了想,赞同道:“也好,允文年轻能干,恰是国公得力帮手。至于其他武将,暂时与国公摆脱联系,也是好事,否则朝廷该不安心了。”

    徐还对此深以为然,此番回临安,一大宗旨便是摆脱、减轻猜忌。

    “嗯,若彤有孕,辛赞随我离开,西北诸事,包括各方消息,兴州的作坊,恐怕都得劳先生多费心了。”

    司马靖爽快道:“无妨,老夫虽说已知天命,但精力还算充沛,国公放心便是。”

    “有劳先生。”

    徐还抱拳,转身再度叮嘱道:“再兴,凤翔府就交给了你了,若彤和司马先生一家,除了旁人,我不放心。”

    “国公尽管放心,你对再兴有再造之恩,定保护夫人和先生一家周全。”杨再兴信誓旦旦,已经完全以徐还的私人自居。

    “嗯,辛苦你了。”

    徐还转而对司马靖道:“先生,我意让若彤和尊夫人留意下,从关中官宦人家选个良家女子,为再兴说门亲事。”

    闻听此言,杨再兴黝黑的脸庞微微有些泛红,有些难为情。

    司马靖笑道:“再兴啊,你家眷失散于战乱,难以寻觅,如今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个家了。”

    “嗯”

    司马靖笑道:“放心,黄夫人和内子定为你挑个好娘子。”

    “谢国公、先生,也谢过两位夫人。”杨再兴挠了挠头,虽有些难为情,但还是欣然应下了这门亲事。

    “还有一件事”

    徐还沉吟道:“本来论理应该去一遭府州,顺带见见耶律余睹的,现在看来恐怕不方便了。”

    一个被皇帝急召回京的将帅,前去百年将门军阀的老家,会见外邦大将,这些举动太过敏感。

    和契丹人的联盟,临安或许已经察觉到,徐还需要做的有意淡化这个盟友的存在,,所以此时断然不能见面。

    “国公先走吧,圣命难违,折彦质、折彦野都是深明大义之人,想必他们能够理解。”

    司马靖道:“至于契丹人,国公最好修书一封,交付萧高六转呈耶律余睹、契丹公主,略致歉意,也好有个交代。”

    “嗯,倒也不急于一时,还要看看西贼的反应。”

    西夏那边终于传来消息,在默契停战半月以后,谁也没有打破微妙的平衡。

    李乾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诸多不甘,决定暂时罢兵言和。

    两路主力战败,士气低沉,陇山、横山、萧关要塞尽在宋国手中,难以突破,不放弃又能怎样?

    使臣到来的时候,徐还也欣然同意,条件是西夏继续向大宋称臣,使用大宋年号、历法。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额外条件,西夏不必再有实质性损失。当然了,今次称臣,大宋不会再有岁赐。

    李乾顺答应了,是火器将他打怕了吗?

    大宋将帅不敢如此乐观,西夏恐怕也只是暂时休战,恢复元气,寻机定会卷土重来。

    陇右之地,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

    而今宋、金、夏三国,依靠盟约形成了暂时微妙的平衡,战火停息。

    谁也无法料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