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要典韦和于禁知道什么是失恋。典韦也没想什么,自家主公经常神神叨叨,他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此刻典韦也不蹲墙角了,而是躺了下来,双腿架着,优哉游哉的抖动着,似乎这个营帐里面,他才是最大的人。

    “大人,你?”

    于禁不解的向袁常询问到,莫不是袁常刚才羊癫病发,所以才这样?莫不是要离袁常远点?要是袁常知道于禁此刻脑海中的想法,估计会吐血三升而亡。

    “文则,先别跟我说话,我想点事情。”

    袁常示意于禁先别说话,席地而坐,脑海之中继续缓冲刚才的念头。

    很显然,公孙瓒和黑袍人这次要决漳河水淹邺城。用这种计谋,无疑是很残忍的。利用灾害来获得战争的胜利,自古以来便有。然而,受害的无疑是百姓。

    就如关羽的水淹七军,确实是威风八面,天下闻名。然而,或许是因为关羽威名,将水淹七军背后的事故给掩盖了。关羽当时放水淹樊城,首先要明白,樊城之中不仅仅只有于禁的数万大军,还有樊城几十万百姓。樊城被淹,受害的百姓何止寥寥数人?有的百姓或许不幸被淹死,即使是没被淹死的百姓,他们的房屋、家具、生计等等都被破坏了,他们往后的日子又能如何过?或许因为这场战斗闻名,或许百姓的命比较贱,故此,没有人会去关注那些受到伤害的百姓。

    即使是关羽,他也不会去关注。关羽他忠义,不代表他仁慈,如果他看到樊城百姓的惨状,也许关羽会愧疚,但不会后悔。关羽为了刘备的大业,为了他的忠义,如果有机会,他还是会做。

    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骨枯的不一定是士兵,或许还有无数的普通百姓的性命。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谁也无法否认!

    而利用这种人为的天地灾害来进行战争,直白的说,是很没有人性的。

    袁常作为一名穿越者,生长在和平、没有战争的年代,即使有战争,也跟他身处的国度没有丝毫关系。即使很多国家向这个国度叫嚣,但是,真正敢跟这个国度对抗的没有几个。即使是美帝国,也只是暗地里使绊子,直接动手,他们也不敢。所以,袁常对于人命是持着正视的态度。

    所以,当这种事发生在眼前的时候,身为一名四有穿越者,袁常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眼前。

    刚才之所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乃是因为他的心中正在一种感悟。刚穿越来的时候,袁常或许觉得自己有着穿越者的优势,争霸天下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然而,当战争真正发生的时候,袁常的心中还是会震撼的。就如南皮城发生的战斗,他虽然看似风轻云淡、镇定自如,其实他的心中还是会有冲击。作为一名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少年,说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袁常对于南皮城这种战斗还是能够接受的。然而,一旦利用天地的威力来进行战斗,袁常就很难接受了。

    在穿越前,每次哪个地方有地震、洪水,解放军战士都是冲锋在第一线进行支援,八方云动献爱心,人性的正能量得到极大的传播,即使还有一些败类在灾害中谋利,却也无法掩盖正能量的光芒。

    因此,无论如何袁常,都不会让公孙瓒他们水淹邺城。

    “文则,我已经知道公孙瓒他们打算干什么了。你看地图上这里,此处有河名漳河,公孙瓒他们打算防水淹邺城。”

    “哦!”

    听了袁常的话,于禁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很平淡的回应了一个字。对于于禁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为何袁常会表现出如此严肃的神情?

    相对于于禁,典韦或许能够明白袁常的心思。

    在南皮城一战之时,郭嘉曾提议让南皮城的百姓帮忙守城,然而,袁常却拒绝了,并且告诉他们作为士兵,他们的责任就是守护百姓。如今无法守护百姓,还需要百姓来帮他们,他们又怎么称得上士兵?

    公孙瓒决漳河水淹邺城攻击袁绍是没错,然而,邺城内几十万的百姓,他们又该如何?或许水淹之后,袁绍还是袁绍,公孙瓒还是公孙瓒,他们的身份地位不会有变法,依然可以过的好好的。然而,那些普通百姓呢?有的孩子或许才出生,却要经历生死的抉择,有的已经年迈,只想安静的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却也无法得到满足。

    正如袁常曾经说过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典韦也是平民百姓家出身,更能够理解百姓的想法。无疑,袁常的这种念头或许是仁慈,是他的一个弱点,然而却是大多数百姓需要的光辉,照耀着他们的人生。

    “主公,俺们现在该怎么做?”

    典韦神色肃然的询问到,水淹邺城不是小事,典韦知道袁常会阻止。或许,曾经的典韦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跟了袁常这么久,早已经受到袁常的影响。因此,典韦也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于禁有些搞不懂了,袁常和典韦这是怎么了?公孙瓒水淹邺城,跟袁常又有多大关系,为何他们这么大的反应?

    “大人,你之前不是说过让袁绍和公孙瓒二人随便打,我们不插手的吗?”

    袁常看了于禁一眼,于禁跟他接触的不久,不知道他的想法,袁常能够理解。当下,袁常神色严肃的说道:“文则,洪飞他们跟我比较久,他们都知道我曾经说过的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要牢记这句话。如果公孙瓒和袁绍寻常的战斗,我不会管他们,他们打的越厉害,我越高兴。然而,如今公孙瓒要水淹邺城,我却是不会答应。邺城里面,还有几十万的百姓,我不会让公孙瓒去祸害。所以,我们必须阻止!”

    于禁愣愣的看着袁常,似乎有些错愕。虽然,于禁还是不能很清楚的理解袁常的意思,但是,于禁至少明白了一点,袁常不是为了袁绍,而是为了邺城内的几十万百姓。

    看着袁常那并不雄壮的身躯,于禁却是觉得此刻的袁常是那么的伟岸,让他只能仰视,身上散发出无尽的光芒。于禁的内心似乎有些触动,他的精神得到升华,似乎有些能够明白袁常的想法了。

    “主公,快点说说要怎么做,俺早就想大干一场了。”

    典韦舔了舔嘴唇,一脸兴奋的样子。在这山上呆了那么久,什么事也没做,典韦早就腻歪了。于禁的武艺一般,典韦找于禁比试一番,于禁都很干脆的拒绝。于禁才没那么傻,给典韦虐。典韦有些叹息,怎么袁常就不把赵云带上,那样也不会寂寞。

    袁常瞪了典韦一眼,感觉良好的气氛,怎么就被典韦一句话给破坏了。

    “洪飞,今晚你到邺城下,用弓箭把公孙瓒要水淹邺城的消息摄射入城内。文则,你整顿士兵,随时待发,此事重大,决不能有半点疏忽。”

    “是,大人!”

    于禁回答的很干脆,确实有军人的作风。作为一名将领,听从上级的命令,这是最基础的要求。

    “主公,若是袁绍他不信怎么办?要是他怀疑这是公孙瓒的诡计又如何?”

    袁常眉头皱了起来,这一点确实是个问题。不过,不管如何,他都要先提醒袁绍,至于袁绍是否相信,就看袁绍的智慧了。而袁常,则是要去漳河上消灭公孙瓒的士兵,不能让他们将漳河水放出。

    “不管袁绍是否相信,我们都要尽力,我们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够了!”

    商议完毕,典韦和于禁立马开始行动起来。于禁将五千骑兵整顿,保持最佳状态,随时都能够进入战斗。

    而典韦,则是开始武装,要到邺城下,说不定会被公孙瓒的士兵拦截,不能有半点轻松。搞不好,这是要出人命的事。当然,对于典韦而言,丢命的不会是他,而会是公孙瓒的士兵,想要他典韦的命,没那么容易。

    是夜,亥时,万籁俱静,更加值得庆幸的是乌云笼罩,月色晦暗,典韦单骑冲到邺城将绑着消息的箭射到城内。随后,毫不犹豫的掉头离去,等之后公孙瓒的士兵发现,典韦早就已经没了身影。

    邺城内,袁绍召集一众文武到府中议事。

    “诸位,先前有人将此消息射入城内,你们怎么看?”

    袁绍将写有字迹的布条传给众文武,等众人都看了一遍之后,询问到。那布条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决漳河,水淹邺城”!然而,这短短的七个字,让人看到之后,却是心惊胆颤。

    逢纪又是第一个站出来,或许逢纪以为自己是跟随袁绍比较久的老人,因此每次都会先回答。不过,这种事也没有人会跟他争,倒是要看看他说什么。

    “主公,射箭之人未曾言明身份,或许可能是公孙瓒的人故意如此。想要引诱主公出城,从而伏击,因此,属下以为这个消息或许有诈。”

    “主公,近日天象变幻无常,似有暴雨前来之征兆。若是如此,决漳河之言也并非不无可能。”

    说话之人乃是郭图,他跟逢纪向来不和,自然不会跟逢纪一个意思。郭图乃是颍川人士,而逢纪是冀州本土人士。地域之争自古以来便有,郭图和逢纪不和却也说的过去。

    逢纪和郭图发表之后,其他人也纷纷发表了意见。有赞成逢纪,有赞成郭图的,反正没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反而使得场面有点闹哄哄的。

    “报!”

    正当众人争执不下之下,有士兵在门外呼喊,顿时众人都安静下来。

第三零六章 危急时刻() 
“什么事?”

    袁绍皱起眉头,略略有些不满的问到。他早就吩咐过,每次在他和文武商议的时候不要来打扰,除非有大事。既然士兵来打扰他们,显然是有事,不过,看士兵的神情,又不是很慌张,却又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袁绍才会有些不满。

    “刺史大人,公孙瓒派士兵在城外挖掘壕沟、土堑。辛司马觉得公孙瓒此行有异,故此派遣小人前来通知刺史大人。”

    辛司马,便是辛毗,为袁绍麾下行军司马。

    辛毗乃是辛评之弟,二人皆是颍川出身,与郭图乃是同乡。早先的时候辛评和郭图都是前冀州刺史韩馥的麾下,后来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辛评也就效力于袁绍。相对于整个冀州的属官,大部分的人其实并不是很抗拒袁绍。韩馥是自己把冀州让给袁绍,并非是袁绍强行夺取,最多也就是袁绍用了点计谋。而韩馥自己也怕事,才会把冀州让出来。因此,除却少部分人,大部分的人都愿意效力袁绍。

    当初诸侯讨董,董卓火烧洛阳,退守长安,等到诸侯联军解散之后,董卓的麾下又开始大肆杀掠,颍川这个人才辈出的摇篮也没有躲过灾难。不过,其中一些大家族,如荀氏、陈氏、还有辛评的辛氏等大家族都很明智的从颍川迁走。

    其中荀氏、辛氏二个家族避难冀州,陈氏、卢氏等家族避难其他地方,有徐州、荆州不等。而辛评的族人避难到冀州,自然被袁绍看重,辛评的家族虽然比不上荀氏、陈氏这样的大家族,却也不差,辛评自是被袁绍重用。而且,辛评之弟辛毗少有才名,当初宦官掌权的时候,便征兆辛毗入朝,却被辛毗拒绝了,可见辛毗的名声。

    辛氏这样的外来家族来到冀州,自然被冀州本地家族给抵制。例如逢纪的家族、审配的家族等等,也正是因为如此,辛评和郭图交好,二人皆是颍川出身,互为犄重,倒也让两人的家族能够在冀州安定下来。

    逢纪的家族并不是很强大,如果按等级来算,逢纪的家族算三流家族,审配的家族算二流。而辛评和郭图双方,辛评的辛氏是二流家族,郭图的郭氏是三流家族。大家的实力倒也相当,而且都在袁绍麾下任职,也没有闹的太严重。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冀州本土一流的家族对于其他地域的家族没有太大的抵制念头,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像逢纪、审配他们的家族之所以会抵制外来的家族,是害怕他们的地位得不到保障。

    如何来评定家族的等级,自然是看他们家族子弟为官的级别,还有祖上曾经担任的官位。例如袁家,四世三公何等荣耀,在如今自然是顶级家族,袁绍的父亲袁逢门生故吏何其多,袁家称为顶级家族,无人敢反驳;还有南阳刘家,乃是如今朝廷的故乡,刘家发展的也极为强大,之所以没有袁家出名,是因为他们不能出名。如今天子还在,刘家要是想出名,说不定被人载个不轨的帽子。很多世家大族能够延续,就是因为他们够低调,不出仕为官也没什么,也没有人敢小觑他们。

    冀州本土的家族就这么多,大家慢慢发展总能成为一流家族,或者还有机会成为顶级家族。因此,能否成为一流家族,自然是看他们在冀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