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螅羝锎蠼囟ɑ崃⒓春敛挥淘サ氐髯罚垢暌换鳌

    改制势必要牵扯到官制的修改,官制的修改必定要牵扯到皇权,谈到皇权就要面对皇统,所以皇统的问题不解决,改制也就无从谈起,社稷的中兴更是遥不可及。在双方根本性分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改制肯定无疾而终,朝廷也有可能解散。

    李翊不愿意主政,又避而不谈皇统,更不愿意待在京城,显然有牺牲朝廷,摆脱改制危险的嫌疑。

    张温、卢植等大臣苦思无策,最后只好把希望寄在在李翊的忠诚上。

    各地州郡的势力并不仅仅是袁绍、韩馥等袁阀势力,还有许多其他门阀权贵的势力。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两手一拍,高高兴兴地丢下州郡跑到京城为官,和自己等人齐心协力地制定改制之策振兴社稷,筒直是痴心妄想,那倒还不如指望李翊的忠诚来得实在些。

    这一点,他们早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详细讨论过,改制牵扯到门阀世族各种各样的利益,要想得到他们的合作和实施,恐怕自己这些人死绝了,也等不到那一天。要想改制成功,只有依托强大的武力,和武人合作,虽然很冒险,但成功的可能却最大。当改制遇到强大阻力的时候,可以让武人挥起屠刀,把反对者全部杀了。

    张温等大臣决定满足李翊的一切要求,只要他支持改制,他就会陷进改制的漩涡,等到他发现自己陷进改制无法自拔的时候,他的命运已经和朝廷的命运捆在了一起,只有俯首贴耳了。

    当然,前提是,李翊对大汉忠诚不二。

    李翊对于这个国家的确忠诚不二,可惜,他忠诚的对象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不是刘氏,更不是刘协。张温这些吸附在这个国家和民族身上的寄生虫,在跟李翊玩了无数次权谋之后,终于也被李翊玩了一次。

    李翊的计谋很简单,就是学后世的蒋光头,来了个以退为进。而这一退,却是退出了海阔天空。

    ………………

    二月中,卢植、杨彪、李翊、蔡邕四府首吏召见了安平国相张岐、冀州府长史刘恭、从事审配。渤海郡的从事许攸、逢纪等各州郡十七名官吏。

    卢植宣读了赦免圣旨。

    杨彪说了一下当前局势,隐隐约约提了一下朝廷打算用改制之策振兴社稷的事,然后他请诸吏各回州郡,尽心尽力稳定地方。关于朝廷和州郡之间的诸多分歧和争论,待大军攻占京畿之地后再说。当然了,韩馥、刘岱、袁绍、张岐等州郡大吏的请罪表还是要立即送来,免得朝廷难堪。

    送走这批官吏后,四人又单独召见了许攸、逢纪和陈琳。

    卢植严厉批评了袁绍隐瞒重大军情的事,他对许攸等人说道:“你回去告诉本初,叫他不要和朝廷耍手段。他给朝廷上缴赋税,那冀州牧算什么?韩馥还是不是他的上官?难道他希望朝廷蓄意挑起冀州诸府的内讧吗?他明明知道朝廷不会答应,竟然还派人专门来呈送奏疏,他居心何在?”

    陈琳急忙辩解,杨彪笑着说道:“你不要解释了,我们都知道本初的难处,已经代本初向长公主请罪了。你回去告诉本初,打下京畿之地后,韩文节和他都要回京处理国事。冀州的事就不要再闹了,还是尽快重整大军,配合骠骑大将军攻打董卓。”

    许攸等三人连连点头。

    离开泉州前,许攸等人向袁滂辞别。自从袁逢、袁隗死后,袁滂在袁阀中的地位是最尊贵的了。虽然袁绍对他冷言冷语,但他们这些袁阀门生对他还是非常尊敬。

    袁滂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后说道:“你们回去告诉本初。如果皇统的事他不能放弃,冀州就要放弃。如果冀州不得不放弃,豫州就不要放弃,因为那是我们袁家的根基所在。根基若失,袁家也就败亡了。这就像我们今天打京畿之地,为什么?因为洛阳是大汉的根基啊,根基若失,社稷还能存留多久?”

    许攸、逢纪、陈琳三人心领神会,匆忙离晋。

    ………………

    二月中,函谷关。

    丁丑日(十二日),天子下旨,因平叛有功,拜董卓为太师。天子在圣旨中督请董卓早日回长安主持国事。

    太尉赵谦、司徒王允、司空种拂联名来信。最近长安流言四起,百姓惊惶,都说长公主和骠骑大将军要率军攻打长安,请太师速回长安坐镇。

    刘艾和董旻也急忙给董卓写信,由于骠骑大将军在洛阳以及黄河对岸的河东陈兵十几万,随时有可能攻打长安,京师民众极其震骇,西逃凉州的人越来越多。黄河于本月下就要化凌解冻开河了,请太师速回长安主持大局。另外,最近长安城中的一些大臣频繁聚焦,其中还有南军的几个都尉,我们怀疑这些人正在密谋叛乱,是不是先抓起来。刘艾列举了几个大臣的名字,其中霍然就有尚书郑泰、华歆、恒阶,司隶校尉宣У却蟪肌

    董卓上书感谢了天子的浩荡皇恩。最近函谷关东面的张飞、黄忠、魏延和于禁等人,南面的袁术、孔伷、孙坚都已做出了攻击姿态,估计战事将在这几天展开,所以臣目前无暇脱身。只待平定叛逆,臣即刻回京,随侍陛下左右。

    董卓给三公大臣回信,四月将近,请诸位想尽一切办法安定民心,组织春耕。今年是关中摆脱粮食危机最关键的一年,请诸位务必竭尽全力,先保关中。关中稳,则数年后,社稷必能重振。

    董卓给刘艾、董旻等人回信,说先不要急着抓那些谋反的,让参与叛乱的大臣全部浮出水面后再抓。现在抓,未必能把他们的长安余党一网打尽,反倒是打草惊蛇了,并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只有等那些人全部跳出来之后,将其全部连根拔起,这才是最好的办法。(未完待续。)

第0480章 沮授论时势() 
三月上,河内郡,清水口大营。

    许攸,逢纪和陈琳匆匆返回河内,同行的还有冀州府的审配。

    最近韩馥感到了袁绍对他施加的压力,心里有点惊恐不安。这次朝廷让他代理国事,暂掌权柄,让袁绍代领监御史。两个人的权柄加起来相当于控制了大半个朝廷,正好是一次重修旧好的机会。于是韩馥就派审配来探探袁绍的口风。审配早先准确预计到了朝廷形势的变化,这让韩馥对审配非常赏识,对审配也逐渐倚重起来。

    泉州朝廷的应变之策都在袁绍等人的预料之中,唯独大出意外的是骠骑大将军李翊对权柄的拒绝。由于李翊拒绝主政,韩馥顿时权重。这让袁绍拿下冀州军政权的难度大大增加。其次就是袁滂的那句话。

    袁滂这句话大有深意,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朝廷支持袁绍赶走韩馥,执掌冀州军政。这句话里一定还隐藏着更重要的内容。

    沮授、许攸、逢纪、陈琳、淳于琼等军政大吏围坐四周,一边互相议抡,一边发表各自的看法。

    袁绍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时不时也停下来倾听一下幕僚们的高见。

    “我看,朝廷要杀主公,要杀尽讨董联盟中的州郡大吏。”沮授一语惊四座。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袁绍停下脚步,一脸的疑惑。这有什么根据?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眼中顿显杀气。

    杨彪在送众人离开泉州的时候,谈到了皇权和相权,谈到了文景盛世,谈到了昭宣中兴。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一带而过,但审配却从中听到了赵杨彪的弦外之音。由于杨彪说得非常隐蔽,许攸和逢纪都没有注意到,刚才向袁绍禀报泉州之行的时候,两人提都没提。不过,审配适时做了一些补充。审配注意到,他的补充,只有沮授非常认真地听了进去。

    沮授从杨彪的寥寥数语中,推断出了朝廷有改制之意。改制势必要触及皇权和相权的分配问题。过去孝宣皇帝改制失败就是因为皇权实在太过强大,相权无法将其削弱,随着孝宣皇帝的驾崩,一些利国利民的国策也就烟消云散了。皇帝不愿意执行,朝廷有什么办法?

    现在天子蒙难,社稷危亡,皇权被极度削弱,正是改制的最佳时机,但随之而来的根本问题是改制中皇统如何解决?在皇统问题上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长公主、泉州朝廷和骠骑大将军要尊奉当今天子,而袁绍和韩馥,还有一帮州郡大吏,则坚持要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

    皇统不解决,改制就无法进行。要想统一皇统,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袁绍和韩馥等州郡大吏放弃皇统之争,要么朝廷把袁绍和韩馥等州郡大吏全部杀了。

    正因为如此,袁滂才希望袁绍占据冀州,不能占据冀州,也要占据豫州。袁绍只要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就能和朝廷坚决对抗。皇统也罢,改制也罢,都牵涉到袁阀的命运,袁阀要想一直辉煌下去,一要控制皇统,二要控制改制。控制了皇统其实也就控制了改制,控制了改制,袁阀就能世世代代辉煌下去。

    “公与,继续说,你继续说。”袁绍看到沮授皱眉不语,急忙催促道,“如何应对?今日我们将如何应对?”

    “非常复杂,后面的事非常复杂,我们必须要一件件理清头绪,才能从容应对。”沮授说道,“主公若想控制皇统,控制改制,首先就要独掌权柄。”

    “独掌权柄牵扯到三个人,长公主、冀州牧韩馥、骠骑大将军李翊。长公主我们可以暂时不谈,因为她对主公暂时没有威胁。骠骑大将军李翊拒绝执掌权柄的原因是因为他吸取了董卓的教训,他不要权柄就可以远离朝堂,远离了朝堂,他就可以雄踞北疆,将来他就可以成就霸业。如果时机好,他还可以图谋王业,所以骠骑大将军暂时也不会对主公构成致命的威胁。”

    “冀州牧韩馥才华有限,名望有限,权势有限,实力有限,主公要取代他,易如反掌,主公所顾忌的,不过就是此事对自己声望的损失而已,所以我们只要掌握好时机和策略,自然水到渠成。因此,冀州牧韩馥对主公也没有威胁。”

    “对主公独掌权柄构成致命威胁的,恰恰是主公自己。”沮授再次语出惊人。

    袁绍和许攸等人目瞪口呆。沮授和审配若有所思。

    “公与,请直言,我洗耳恭听。”袁绍非常谦恭地躬身说道。

    “因为主公至今没有一个拯救社稷之策,更没有一个振兴社稷之策。”沮授躬身还礼,拱手说道,“主公从举兵讨董之日到现在,一直横冲直撞,左遮右挡,四下征伐,但主公面对今日之局,可有拯救社稷,平息战乱之策?平息战乱后,主公可有振兴社稷之策?”

    袁绍脸显惊骇之色,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年多来,自己干了什么,要干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为什么就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呢?

    袁绍羞惭无语,只能深施一礼以表感谢。

    沮授再还一礼,继续说道:“泉州朝廷中的一帮老臣无一不是大汉柱石,他们主持国事多年,经验丰富无比,个个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现在他们既然能提出改制这种振兴社稷之策,自然也早已拟好了拯救社稷之策。所以主公现在处境危急,主公不仅要立即处理夺取冀州军政大权这种小事,更应该及早谋划图谋霸业,辅佐汉室,振兴社稷的大事。”

    袁绍极度震撼,心神不定地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然后下令罢议。他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将来,社稷的将来。

    晚上,袁绍再度召集沮授、审配、许攸、郭图、逢纪、陈琳、耿苞等僚属议事。

    袁绍和诸吏们一年多来殚精竭虑,浴血奋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心里都想着重振社稷。但面对今日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到底怎样重振社稷,他们却一直没有清晰的思路。沮授白天的那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让他们突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霸业是什么?扶持王室即谓谋霸业。

    春秋时,天子失政,王权旁落,诸侯纷扰而起。率先挑战王室权威的便是郑庄公。郑庄公经常冒犯周桓王,周桓王率兵讨之,结果大败。霸权之锋芒,开始于郑庄公,但真正登上霸主之位的却是齐桓公。

    齐桓公在管仲的大力辅佐下,国势日益强盛,不过,齐桓公没有去挑衅王权的威严,而是提出了“尊王攘夷”之策。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由自己担任盟主,扶持周王室,讨伐不臣诸侯,意图重建周公辅国安邦之伟业。周王知道王室衰落,皇权已轻,自己已经无力统摄天下。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正视现实,依托一方霸主稳定社稷。于是,周王诏告天下,赐齐桓公侯伯与王命,辅国安邦。

    齐桓公之后继为霸主的是晋文公。晋文公时,周襄王的异母弟弟子带率狄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