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残-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难道郓州寿张人么……”

    听到最后两个字,周淮安心中不由一动,这不会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人吧:他当初可是在郓州旅游网站的地方名人上看见这号同名人物的。

    “卑下正是……”

    他依旧头也未抬的应道。

    然后周淮安又询问了几句,心中愈加确定是八九不离十了,只是他一个晚唐五代的人物,居然崇拜起后世三百多年后的水浒宋江之流,这也未免太有些是时空错位了吧。

    没错应该就是他了,后梁最后的名将和柱石,人称铁枪王,五代第一流的斗将之一,曾经一口气斗败挑杀过后唐的数十位将领,敢和别号“李亚子”的牛人李存勖正面硬怼开干的一代名将王彦章,居然就这么误打误撞的以少年义军的出身被,出现在了自己的手下。

    在资治通鉴里说他“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更有单骑渡河而吓退数万大军的事迹。

    那句著名的俗语:‘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就是出自他的口头禅(《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哪怕他最后以六十多岁高龄依旧奋战在敌前,随后梁灭亡而被后唐所擒,却始终不肯屈服而死的,也算是一个生而轰轰烈烈死而悲壮毅然的时代人物缩影。

    黄巢的起义军果然是后来五代将星的土壤和温床啊,这不由冒出来一个了。就算可能人生轨迹已经被自己给无意间带偏了,依旧能在一片乱战当中苟活下来,果然还是有几分后世风云人物的气运啊。

    想到这里周淮安不由的有些窃喜和庆幸起来,难道是因为实力初成规模而有吸引人投效潜力的缘故,自己也要时来运转了;由他在麾下之后,自己预期当中的新版南汉政权,又夯实了几分潜在的基础了。

    虽然按照他内定的额野望和预期目标3。0版本,不指望日后变成历史上真实版南汉那样。要阉割才能做官的阉党乐园,或又是让大臣把妻妾待到宫廷宴会上来换着玩,乃至表演人兽等重口节目,但是籍此偏安一隅而坐拥得天独厚的海贸巨利,由此收集一大堆各种肤色风情的后宫,却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所以果然还是要多打战,多让人有表现和出头的机会,才有可能发掘和吸引到这些可能潜藏在野,或是蛰伏于体制内外的未来风云人物啊。

    “军法虞候何在……”

    虽然心中一片欢喜赚到了,但在瞬间已经转念数想之后,周淮安还是面不改色的叫道

    “谨遵上命……”

    “队正王子明行险击敌而勇毅破之,当论甲类三等功,可赏绢十段,升迁堪减一轮……”

    “但是违令擅自出击,当行军法……论处三十军棍。”

    说到这里,周淮安义正言辞的喝声道

    “校尉霍存事后接应得力,亦有补救之功,同升迁堪减两轮……”

    “另将王彦章所队拨付你麾下,督促其补全……”

    听到这里,霍存脸上不由略有些惊讶的看了眼王彦章,却是没有说话而是微微点头应承。

    “有功要赏,有过要罚,功过相抵之后,客酌情押后再论处,以观阵前效赎……”

    然后周怀在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如此处断,你可曾心服否……”

    “小人心服,自当领受别无异议……”

    他一时毫不犹豫的跪拜在地上大声道,倒是省了周淮安接下来的心思和功夫了。

    毕竟,作为一只有活力和进取精神的军队,在这种事情上最需要讲究的就是赏罚分明,而不是含糊其事或是和稀泥式的,留下让人产生遐想和猜疑、揣度的过多余地,这私下里让人无端乱猜想的多了就会闹出事情的。

    而他这种行为往好了说是主观能动性过强,往坏了说就是自作主张而目无军纪的独走行为;哪怕是结果是好的也并不值得鼓励和宣扬。

    作为一个新兴势力的领头人,并不会过于把希望寄托在敌人每次都能犯错的概率上;也不会希望麾下频频出现这种容易自作主张的不确定因素和容易产生意外的隐患。

    就算是他是未来的名人,具有值得自己培养和任用的潜力,但也没必要进行姑息和放纵一二。而或存这个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于史书,但也在这一夜的战斗当中表现出了某种沉稳果断干练之类的特质,面敌的临机应变也做得不错;

    有他凭借被抗命之后依旧不计前嫌,主动施以援手的潜在情分,去监督和制约这个有些喜欢独走倾向的王彦章,还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多费点功夫处理完这临时的小插曲之后,周淮安发现这一战下来,自己还获得了几个比较特别的俘虏。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一章 间变(我又恢复了() 
    山南东道,襄阳镇所属荆门县附近,背山靠江的平山谷地內,正当是尸横遍野而鏖战不休撕杀震天。

    生的国脸粗眉体貌魁伟的山南节度使刘巨容,也在一处临时立下中军的土丘顶上指使着手下鏖战当场,而将所见一波又一波如潮而至的农民军,给粉碎和击溃在当场。

    从资历尚论,他也算是如今朝廷为数不多的正途科举出身的宿将。最初于宣宗大中八年武科进士及第,任事于徐州武宁军。唐懿宗咸通三年随镇军戍边桂州,为都将王仲甫手下部将;也躲过了武宁军驱逐节度使的银刀党之乱;后来安南陷没于南诏,他就在赴援的管桂兵当中。

    唐懿宗咸通十年桂林戍卒北归的庞勋之乱爆发,他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藉此只身而还,乃被朝廷授“埇桥镇遏使”(今安徽宿县)。但自此就籍没无闻十多载,直到当今天子在位的乾符五年,浙西突阵将王郢反叛,攻明州(今浙江温州),乃以赴援客军身份“以筒箭”将其射杀,得功封明州刺史。

    而后随黄巢兵起而开始在仕途扶摇直上,以追剿草贼之功历迁楚州团练使、蕲黄招讨副使、襄州行军司马和检校右散骑常侍,来年十月为了围堵南下的黄巢大部,乃以行军司马迁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襄阳)至今。

    可以说经历和见证了宣宗到懿宗,再到现今三朝天子大多数兵事的资深人物了;他的功勋和前程也是建立在这些草贼的累累尸骨之上的;是以不比眼高手低名过其实的李系,或又是历经三朝而不知兵事只会临阵脱逃的宰相王铎,对这些草贼他也毫无妥协和退让的理由、余地,而只能坚据死战下去。

    但此刻令人心安的是情势危急之下,他并不是独力对抗草贼之势的;来自江西招讨使曹全晸亲率的援军也已经前先一步溯流而上抵达了襄阳附近;然后在简单的会兵磋商之后,刘巨容并不甘心被动的瓮城而守,乃至说服了曹全晸配合他施行一个颇为大胆的轻诱之计。

    先是以地方土团等孱弱之兵,驱使于草贼对阵前而屡屡北之,遗弃粮草财帛许多,遂使其逐步的轻慢骄狂起来;各部竞相抢功而逐渐相互拉长脱离开来。

    然后,在他麾下有一藩将曰阿史那月鲁,以善骑射而能驯马著称;刘巨容令他率领若干藩骑突入草贼战前而鏖战若干之后,然后伺机弃下坐骑徒步逃跑之。自此贼军认为他们胆怯而愈发。

    结果带到第二日,那些草贼的头领们果然骑着这些训练过的胡马出来作战,结果这些马听得懂原主的叫唤,阵前被阿史那月鲁所部一阵叫喊,就争相奔跑了回去而草贼不能阻挡。是以当场抓获临阵的贼首十二人,而斩首悬于旗杆上。

    而余下这些来势汹汹的草贼,根本没有预料到官军竟然敢主动出城迎击,在群龙无首之下遂被有备对无备的打了个措手不及,整整上万先阵人马俱化作了满坑满谷的尸骸;然后,才有如梦初醒的后续大部人马压上来仓促应战。

    但是在地利的限制下,他们虽然有数倍于官军之众,却只能在宽度有限的战线上添油式投入一波波人来进行消耗战;然后忍受着连绵攒射的箭雨冲击在官军设置的营砦前,再尸积如山的一遍遍溃乱和败退下去。

    刘巨容就是如此一边思量着一边看着官军所坚持的阵线,在不断涌入草贼的轮番突进和猛攻下,开始变得摇摇欲坠或是不断缩水也丝毫不为所动;而数度拒绝了山下求援和退后换防的所请。

    哪怕是听说,他一贯看好的侄子刘千万和亲信部将张德义,在阻挡那些试图绕过山边的草贼偏师时;不幸苦战相继阵没和失陷当前,也只是哦的一声而只是用力抓紧了手中的鞭柄而已。这还不够,他在心中对着自己如此道,却退敌势尚不如全力重创之,自己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啊。

    这时候就像是心想事成了一般,他等候已久的消息也终于被探马和斥候送到了面前。代表这草贼二号人物兼这路领军尚让的大纛,已经出现在了敌势的后阵方向。刘巨容不由吐出一口郁气而重重将马鞭挥掷在尘土之中,而像是拨云见日一般的开声道

    “吹号发信吧……”

    随着山丘上点起的烟柱和螺号声响;这时候预先埋伏在左近山林之中的江西兵,也在林鸟惊飞的巨大动静与嘈杂声当中轰然发动起来起;全身披挂的招讨使曹全晸的带领下,整好以瑕而气势如虹以铺天盖地之势狂涌而出,片刻之间就湮没了草贼辎重粮草眷属所在的后阵方向;

    就像是充斥在大半个山间谷地中的杂色潮水,一下子就被服色尚灰的上万江西兵,给从后方拦腰截断和吞噬掉了一大块;一时之间这些持众之贼当场就首尾不能相顾而自发乱了阵脚和人心浮动起来起来。

    然后,就有人回报眼见得敌阵后方那面尚字大旗开始摇动了起来,而慢慢缓缓的向后退了;这时候刘巨容才慨然飞身上马对着部下厉声大吼道:

    “诸军随我杀贼……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就看今朝了……”

    “威武……威武……”

    “克敌……长胜……”

    山丘上下顿时一片轰然应和,而争相举旗擎枪而呼声如雷灌;随后只见以刘巨容亲率的衙前兵和左右神都营为先驱,无数汇聚的甲光粼粼和飞舞在其间如血点点猩红披风大氅;化作了一大片奔流而下的银红斑驳奔流,狠狠的冲贯进那些纷乱不知所措的贼势当中,山摇地动一般的径直将其冲散和崩塌进去了深深的一大块。

    又过了几个时辰之后,这处山谷当中就只剩下遍地血色浸渍的泥土和层叠堆簇的尸首。

    “杀获各数万,此乃振奋人心的一场大捷啊……”

    浑身被血色沾染而胡子灰白的江西招讨使曹全晸,亦是难掩满脸的喜色道

    “眼见贼势就去得一翼了,不过,我辈还有待继续勉力才是啊……”

    “某以为,国家多负人,危难不吝赏,事平则得罪……”

    然而同样身先士卒而血染战袍的刘巨容,却是微微摇头而说出一番令人有些骇然的话来:

    “与其指望功赏之期,其实尚不如留贼冀后福。”

    “德量此言差矣了……朝中自有持正之人……”

    然而听到这句大逆不道之言,曹全晸不由脸色微微一变,却又变成神情复杂苦笑而宽慰道。

    “又何须悲观至如此呢……不若就将这个机缘让给老夫好了……”

    “只是方才略有所感尔,倒叫见笑了”

    随即刘巨容也重新正色道……

    “区区一路贼军尚不足我留后手才是……自当时为国除恶务尽”

    “我的牙兵和襄城水军,想必此刻应该已经过江去了吧……”

    后有地方史志称:

    江西招讨使曹全晸与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合兵在荆门抗伲菰糁新吠尘心呈阎谇峤蟀芩郎宋奘恐诒簧狈甙耍月什胁客俗呓还倬僮钒苤苌痹艚耍性羲烤∩⒍龅们в嗳送衙狻�

    而在远遁而去的一只义军当中,已经是果敢军副军主兼郎将的朱存,也在龇牙咧嘴带着身上几只被剪断的箭杆,有气无力的趴在一匹骡子上大声叫骂着。

    “都被这轻疏冒进的尚大头给害惨了……真是悔不听和尚的传话啊,”

    “这中路人马的北上之行,果真不是那么好打的……”

    “要不是老子留个心眼,落下了后阵里只怕这点底子也要保不住了……”

    然后他又呻吟着从骡子背上努力挺起来喊道

    “不行了,不能再随大流走,我要去江陵找曹狮子帮衬一二了……”

    而战后在已经解除戒严而开始露布游街祝捷的襄阳城中,一处雕梁画栋的府邸当中。刚刚逃奔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