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好相公-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幽州城破,这是罗艺人头。”

    信使将罗艺的人头献了上来,众人看到之后,相互张望,李世民这里,却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啊,秦爱卿果然不负朕望,攻下了幽州城,不知秦爱卿何时班师回京啊?”

    李世民的内心是很兴奋的,不过此时又没有太过刻意表现出来,罗艺虽然该杀,但他的儿子罗成到底为大唐立过功劳,表现的太过高兴,会让人以为他李世民喜欢杀功臣呢。

    而且,秦叔宝就在大殿上,此时的秦叔宝一直都在隐忍着悲痛,自己若是表现的太过高兴,又实在说不过去。

    所以,稍微表露一下就行了。

    而李世民这样问了一句之后,那信使道:“圣上,侯爷并不准备班师回京。”

    这话出口,李世民心头一沉,群臣的脸色更是一变。

    不准备班师回京,难道秦天也想学罗艺,在那幽州城自立为王吗?

    不过很快,李世民便恢复了过来,他相信秦天并不是这样的人。

    “哦,不准备班师回京,这是为何?”

    “侯爷的意思,既然灭掉了幽州城,不妨把梁国和后隋也一同灭了,免得与突厥打仗的时候,他们又在后面骚扰,侯爷说,只要圣上同意,他们立马就对后隋动手。”

    信使这话说完,朝中顿时传来一阵喧嚣之声。

    “圣上,秦侯爷未免也太急功近利了,此举万万不可。”

    很快,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圣上,灭幽州,那是为了放在攻打突厥的时候,罗艺与突厥勾结,这是势在必行啊,而且只灭幽州,已经让我大唐感觉到了许多的压力,如果再与后隋和梁国作战,那我大唐何来那么多粮草供给啊?”

    “圣上,张大人言之有理啊,不管是灭后隋还是梁国,亦或者是突厥,都应该徐徐图之才行,且不可操之过急,如今唐军应该回京休整,然后再战。”

    “…………”

    大唐的压力大,很多人都不想灭后隋和梁国,李世民这里,却是并没有急着开口。

    在他的心里,后隋和梁国那就是两根刺,早想除去了,秦天如今攻破幽州城后,要灭后隋和梁国,这在他看来是很正常的。

    除去了这些羁绊,才可以与突厥一战,彻底洗刷大唐的耻辱。

    只是群臣说的这些,也并非没有道理,幽州一战,唐军所需的那些粮草,都是户部好筹才筹集到的,如今要灭后隋和梁国,不知道又要耗费多久,又需要多少的粮草。

    对大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当然,如今全国的小麦已经成熟了,但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把这些粮草给运到户部仓库啊,李世民就担心万一唐军粮草不够,但是这些粮赋又没有收齐,那个时候,可就要坏事。

    群臣还在议论纷纷,侯君集站在大殿之上,却是突然站了出来:“圣上,末将以为,后隋和梁国,必须在与突厥一战之前灭掉,不然对我们大唐来说,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而末将,愿意领兵,灭掉梁国。”

    秦天攻破了幽州城,杀了罗艺,这可是不小的功劳啊,就凭这个,秦天回来,李世民都得考虑给他升官加爵。

    这万一秦天把后隋和梁国也给灭了,那灭国之功,回来就得是郡公什么的。

    他侯君集手里,也是有一万兵马的,就这样闲着,太可惜了。

    如果能够去立战功,才好。

    侯君集这么站出来后,苏定方那能不知道他的意思,紧跟着也站了出来:“圣上,末将也以为后隋和梁国必须灭掉,末将也愿意去灭掉梁国。”

    两人这样站出来后,其他人立马就表示反对。

    “如今户部粮草不足,如何能够再动用兵马,你们再去了,粮草就更不够了,这仗暂时不能打了。”

    “就是,灭掉幽州已经足够了,何须再继续打下去?”

    “没错,等到明年,灭突厥的时候,再动手不迟,那个时候,我们就有足够的粮草了。”

    双方你来我往的说着,朝堂上的气氛一时间变的有些凝重,李世民这边,一时半会也没有更好的结果,最后,只能选择退朝,此事以后再议。

    退朝之后,有一些官员还是看不惯侯君集和苏定方两人的出兵。

    “侯将军,我知道你立功心切,不过你也要考虑我大唐的实际情况才行,我大唐,现在是出兵的时候吗?”

    一名文官望着侯君集,一脸的不屑。

    侯君集呵呵一笑:“一群蠢货,不灭后隋和梁国,你以为要与突厥一战是容易的?书生误国,书生误国啊。”

    大骂了几句之后,侯君集气愤着就离开了。

    那一众文官听到侯君集这话,也是气不大一出来。

    “呸,你们武将才误国呢,就只知道打仗,也不管我大唐是不是撑得起这场战争,你们就是误国……”

    文官和武将,自古以来就很少有对付的时候。

    (本章完)

第764章 水稻高产() 
    天气燥热非常。

    秦叔宝在早朝退去之后,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来到了御书房。

    李世民见秦叔宝来了,多少猜出了他的意思。

    “翼国公怎么来了?”

    秦叔宝犹豫了一下,才终于说道:“圣上,臣来,是希望能把罗艺的尸首带回去安葬的。”

    罗艺到底是秦叔宝的姑父,又对他有提携之恩,亲情难忘,秦叔宝就是惹李世民不高兴,他也得这样做。

    不过,对于秦叔宝的这个要求,李世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自古忠孝难两全,翼国公夹在中间,实在是为难你了,罗艺的尸首你可以带回去安葬,规格也可以高一些。”

    听到规格也可以高一些这句话的时候,秦叔宝有点感到意外,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欣喜。

    “多谢圣上。”

    李世民点点头,看着秦叔宝高兴的样子,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罗艺已经死了,没有必要再对他苛刻,只是这些活着的人,还需要再收心啊。

    从皇宫离开之后,秦叔宝便往府上赶去。

    如今的罗艺已经没有什么家人了,这安葬的事情,自然都得他一个人来操办才行。

    而就在秦叔宝回到翼国公府的时候,一名下人急匆匆迎了上来:“老爷,罗夫人来了,正跟夫人在后院攀谈呢。”

    罗夫人自然就是罗成的原配庄金定,听到庄金定来了,秦叔宝点了点头。

    想必,她已经知道罗艺被杀的消息了。

    秦叔宝一声轻叹,而后直接向后院赶去。

    后院的自雨屋里,不时的能够听到两个女人的交谈声,但更多的,还是安慰。

    秦叔宝的夫人正在安慰庄金定,而她这么安慰着的时候,一抬头见秦叔宝回来了,连忙就站了起来。

    “老爷!”

    秦叔宝走了进去,庄金定连忙起身行礼,秦叔宝道:“弟妹此来,是想问姑父的事情吧?”

    庄金定犹豫了一下,道:“秦大哥,有些话我说,的确不妥,公公放突厥入关,朝廷征讨他,无可厚非,他的死活,弟妹也不敢多问,我只是想知道通儿的消息。”

    庄金定还是很识大体的,罗艺的确该杀,只是儿媳说公公,有些不好,所以罗艺的生死,她懒得管,也不想管,他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儿子。

    她甚至还有点记恨罗艺,若非他当年非得把罗通带走,自己也不至于这般思念儿子,如今发生这事,她的儿子也不会遭到这样的厄运了。

    秦叔宝明白庄金定的意思后,道:“通儿的消息我已经问过了,秦天这小子没有杀他,放他走了,罗通被姑父的手下诸葛温带走了。”

    听到自己的儿子没事,庄金定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只是紧接着,又是一声哀叹。

    如果自己的儿子可以回来该多好?

    这样流落在外,以后不知道他会长成什么样。

    屋内的气氛有些不好,秦叔宝的夫人少不得又是一番劝慰,秦叔宝这里,这个时候才把给罗艺安葬的事情说了出来。

    只不过对于此,庄金定的反应有一点平淡罢了。

    所以,所有事情,也只能继续交给秦叔宝来做。

    ………

    长安城这边,仍旧有人不停议论着。

    有说秦天厉害的,有说秦叔宝仗义的。

    而在朝堂上,侯君集和苏定方两人,仍旧为出兵梁国做着争取。

    这天早朝,他们两个人又说了起来。

    “圣上,梁国和后隋,必须灭掉啊,秦天一个人领着那点兵马,想要灭掉两国,有点困难,末将愿意领兵。”

    “是啊圣上,末将也愿意领兵。”

    两个人刚说完,就又有人拿粮草说事。

    “粮草不够,现在也给你们筹集不到多少粮草,你们那么着急做什么?”

    “就是,就是,别急,等粮草充足之后,你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也没说不让你们打。”

    不停的有人说着粮草不够,侯君集和苏定方两人在朝堂上,气的都想动手。

    他们觉得这些读书人真是太气人了,太迂腐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司农寺卿陆言突然站了出来。

    “圣上,臣有一件喜事要禀报。”

    朝堂上,文官和武官正吵的不可开交,司农寺卿陆言突然站了出来,让人觉得很意外,同时,也觉得他很不识趣。

    一个小小的司农寺卿,有什么资格打断他们的讨论?

    不管是那些文官,亦或者是侯君集、苏定方这些武官,都很是气愤的看了一眼陆言,不过,此时的陆言却一点都不在意。

    李世民这里,已经为两拨人的争吵给闹的有些头疼了,听到陆言说有喜事,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些期待来,道:“陆爱卿,你有何喜事要禀报啊?”

    “圣上,有些地方是一年三熟,所以臣就派人种上了新的杂交水稻,您猜这一亩地比平时的那些水稻多产了多少斤?”

    陆言这样说着,众人一听只是粮食的事情,不由得有点意兴阑珊,这种事情,有什么还要说的,不就多产了一点嘛,年景好的话,也就比平时多产几十斤,这有什么?

    大家觉得陆言真会搅局,忍不住就想揍他。

    而此时的李世民则撇了撇嘴:“陆爱卿,朕不猜。”

    李世民有点小生气,这种事情,让他猜什么猜啊,他要是能猜出来,就成半仙了。

    被李世民这么一说,陆言才发觉自己有点过分了,于是连忙说道:“圣上,臣新种的杂交水稻,比我们平时的水稻,亩产量要高两百多斤呢。”

    “你说什么,高两百多斤?一亩多少?”李世民有点震惊,而这个时候,旁边的那些大臣也都微微侧目,如果只是几十斤的话,也就算了,但两百多斤,那就有点突破天际了。

    的确,是个好消息。

    陆言道:“以前都是五百多斤,但是杂交水稻却是直接产出了七百多斤,臣准备今年就开始在各地大面积种植,这样的话,秋天的时候,我大唐的粮草就不缺了。”

    听到七百多斤的时候,李世民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显然,这个数字震惊到了他,一亩地七百多斤,不知道又能够多养活多少人呢。

    “这……何为杂交水稻?”

    (本章完)

第765章 突厥苗头() 
    “这……何为杂交水稻?”

    震惊之后,李世民才突然想起来陆言说了一个新词,杂交水稻。

    陆言这边,笑道:“圣上,这杂交水稻,就是两种具有不同优势的水稻混合所结出来的水稻种子,然后再种下去,这样长出来的水稻,就是杂交水稻了,这样的水稻,生长旺盛,不易得病,而且很高产啊……”

    陆言嘀嘀咕咕把杂交水稻的概念跟李世民以及群臣说了一遍,群臣听完之后,倒是一愣,这水稻他们是常吃的,但是却没有想到水稻还有这样的杂交特性。

    李世民这边,更是兴奋的点点头:“好啊,好啊,有了杂交水稻,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又增加了不少,陆爱卿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实乃是我大唐功臣也。”

    刚这么说完,陆言连忙道:“圣上抬举微臣了,微臣这样的脑子,那想得到这些,这都是秦侯爷跟臣说的,臣按照秦侯爷的办法,去试验了一番罢了。”

    “秦天?”众人一愣,大家没有想到,秦天在幽州那边打仗,这水稻的事情竟然也能够扯到他身上。

    李世民苦笑,心想这个秦天啊,还真会给自己惊喜。

    “原来如此啊,好,好,不过陆爱卿也功不可没。”

    陆言道:“圣上,我大唐的粮食正在逐年增加,今年比去年就增加了好多,粮草真的不算太大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