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好相公-第6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能够在皇宫的饭菜里下毒的人,肯定是皇宫的人,他不能明着调查,暗着却是可以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世民立马就把自己的探子叫来了几个,让他们暗中调查情况,看看是谁要毒害长孙皇后。

    李世民处于悲痛之中,而就在他的人派出去两天后的一个晚上,长孙皇后去世了。

    那个时候,李世民就在长孙皇后的寝宫休息。

    他知道长孙皇后在这个世上的时间不多了,他想要尽可能多的陪伴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在睡梦中死去的,他的面部表情并没有一丝的痛苦,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

    他紧紧的抓住长孙皇后的手。

    “皇后,朕的皇后,你就这样先朕一步离去了吗?”

    李世民不停的说着,但是长孙皇后却是再也不会回答他了。

    夜有些漫长,外面的虫鸣不停——

    长孙皇后去世的消息很快在整个长安城传开了。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十分的痛心。

    “皇后是个好人啊。”

    “是啊,没有想到皇后年纪轻轻,就这样去了,老天真是不公。”

    “没错,老天实在是太不公了。”

    “…………”

    长孙皇后在后宫里的时候,面对一些人还是有点狠毒的,但面对百姓,她一向都是仁慈的,而且他也经常劝李世民仁慈,所以百姓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

    如今长孙皇后去世,百姓都觉得惋惜。

    李世民这里,在为长孙皇后办完葬礼之后,便罢朝了几天。

    一来他实在太爱长孙皇后,跟长孙皇后的感情很深,为长孙皇后罢朝,也是应该。

    再有就是,李世民心里很悲痛,很乱,他实在没有心情去上朝处理事情,如此也就只能罢朝了。

    这一罢朝,就是好几天。

    群臣虽然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但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李元景这里,却是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如今长孙皇后死了,他的计划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让温柔成为皇后了。

    现在整个后宫之中,李世民最为宠信的女人,就是温柔,如此,要温柔成为皇后,应该不难吧?

    而且这边,他也会派人在朝中支持温柔的。

    这么多年的蛰伏,他在朝堂之上拉拢的势力还是可以的,让这些人为温柔开口,必定能够让温柔成为皇后。

    李元景兴奋不已的时候,后宫之中,有一个人比李元景还要兴奋。

    这个人就是杨妃,也就是李恪的母亲。

    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也算是深得李世民宠爱的,此前一直与长孙皇后处于敌对状态,两个人在后宫的势力差不多。

    不过他虽然深得李世民宠爱,但有长孙皇后在,她永远都处于一种低者的状态,一直都没能压倒过长孙皇后,更别说是取代长孙皇后了。

    现如今长孙皇后死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整个后宫,除了很是受宠的温柔,几乎没有人能够跟他竞争皇后这个位置。

    而那个温柔,虽然现在特别受李世民的欢迎,但想要成为皇后,不是说受李世民喜欢就行的,还要有底蕴才行。

    那温柔一个平民,能有什么底蕴?

    在杨妃看来,最后成功坐上皇后宝座的,一定是她,那个温柔,永远都只能是个陪衬。

    而只要他能够成为皇后,那他的儿子李恪想要成为太子,自然也就会容易许多了。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她也一定要努力的争夺一下。

    (本章完)

第1383章 争夺权力() 
    长孙皇后去世了。

    后宫的很多妃子都觊觎皇后的宝座。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出手。

    如今的李世民还处于长孙皇后去世的悲痛之中,她们若是在这个时候提出当皇后,肯定会触怒李世民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过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男人,她们太了解李世民了,他的心思不在一个女人身上,就算他对长孙皇后的感情很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悲伤也会慢慢的淡去。

    作为男人,他也肯定是有需求的,只要他开始慢慢从其他女人身上寻求慰藉,那他们差不多就可以出手了。

    这些妃子没有急着动手,不过长安城内的几个皇子,却是有点迫不及待的开始拉拢势力起来。

    以前长孙皇后在,她为了避免自己的皇子出现兄弟相残的情况,所以一直都有所压制其他皇子,对他们的关系比较淡薄,最宠信的,一直都是李承乾。

    如今,长孙皇后去世,李泰也就没有了什么顾忌,很快便开始拉拢势力,想要壮大自己。

    至于李恪,他更是如此。

    初夏,黄昏。

    长安城静谧,一个并不起眼的酒楼里,走进了两个人。

    两人进来之后,就找了一个单间。

    很快,有人上了一些酒菜,酒菜上来之后,酒保立马就退了出去。

    李恪端起一杯酒浅浅喝了一口,道:“河间郡王,这地方虽然不出名,但酒是好酒,菜是好菜,你不妨尝一下。”

    李恪对面坐的,正是李孝恭。

    因为有了之前的那点人情,李恪邀请之后,李孝恭在犹豫了一下后便来了。

    如今听到李恪的话后,李孝恭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这一口酒下毒后,倒是有点说不出的舒爽。

    “的确是好酒。”

    说完,李孝恭抬头看了一眼李恪,道:“王爷请我来,应该不只是喝酒吧?”

    李恪浅笑,道:“自然不只是喝酒,还有其他事情。”

    “王爷请说。”

    “令郎的日子,现在不怎么好过吧?”

    李恪突然说起了这个,李孝恭眼眸微凝,但并未发作。

    “王爷想说什么就说吧。”

    “李崇义杀了人,如果没有大的契机,他可能永远都回不到京城了,长孙皇后病逝,太子李承乾失去了庇佑,如今的魏王李泰都在拉拢势力,本王有心帝位,希望河间郡王能够助我一臂之力,事成之后,本王必定重谢。”

    李孝恭在朝中的地位不俗,势力也很大,若是能够得到李孝恭的支持,很多事情都会变的十分顺利。

    相比较下,李恪说这个说的十分直接,当然,他给的好处也很多,到时候李孝恭在朝中必定很有地位,他儿子的事情也可以轻易解决。

    这一切,都不过是李恪一句话而已。

    只不过,李恪给的这些条件虽然诱人,但想要打动人,有时候还真不那么容易。

    李孝恭抬头看了一眼李恪,许久之后笑了笑:“王爷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恪点点头:“自然都是真的,本王何必骗你。”

    李孝恭笑了笑:“好,如此的话,我就帮王爷夺得帝位。”

    李孝恭同意的很直接,这倒让李恪有点意外了,不过李孝恭同意依附自己,这也是好事,所以李恪也并没有多问,他知道,李孝恭不是笨蛋,他同意依附自己,帮自己争夺皇权,肯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而他不需要知道这些理由。

    只要他能够给李孝恭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两个人并没有说太多,这样说完之后,便各自离去。

    而李孝恭在离开的途中,坐在马车里露出了意味深长的一笑。

    若只是李恪的那些条件,他还真不会答应的这么快,而他之所以答应的这么快,是有原因的。

    一来,他已经观察过李恪,此人有野心,有抱负,同时,他也有这个能力,他是众多皇子里面,最像李世民的人,这样的人绝对是有争夺皇权资格的。

    再有就是,长孙皇后死了,李恪的母亲杨妃很有可能成为新的皇后,如果他母亲成为了皇后,李恪想要成功就会更加的容易。

    如果没有长孙皇后去世这件事情,他倒有可能会再犹豫一下,但现在不用了。

    这个李恪,值得他扶持一下。

    就在李恪拉拢到了李孝恭的时候,李泰这里,却是跟高士廉走在了一起。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如此的话,李泰跟高士廉的关系也算是比较亲近的,可以称之为舅姥爷。

    所以李泰见到高士廉的时候,态度很是不错。

    “王爷约我见面,不知所为何事啊?”

    “舅姥爷……”

    高士廉面露惶恐之色,连忙说道:“王爷不可。”

    虽然按照辈分,高士廉是李泰的舅姥爷,但李泰毕竟是皇子,还有着王爷的爵位,身份比高士廉高多了。

    高士廉自然是不敢承受的。

    李泰却是不管不顾,道:“舅姥爷,我知道你跟秦天有仇,我可以帮你教训他,甚至让舅姥爷你在朝中的地位更近一步。”

    最近李泰在朝中疯狂的拉拢人,不停的给人好处,待人更是一种温和风度,此时李泰跟自己说这话,他的目的是什么已经显而易见了。

    这是准备拉拢他啊。

    而在明白了李泰的用意后,高士廉并没有犹豫太久,便点头同意了。

    因为他好像没有其他选择,众多皇子中,有能力争夺皇位的,只有四个人,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以及李治。

    李治年龄小,几乎没有多大的可能,李恪跟他没有血缘关系,支持他划不来,李承乾作为太子,他倒是可以支持的,可惜如今的李承乾对秦天痴迷,而他注定是跟秦天有仇的人,到时候李承乾可能帮秦天而不是帮他。

    这样的话,他所能依赖的,也就只有魏王李泰了。

    李泰从小就表现的比较好学,聪明,待人也好,不管真假,这些都是李世民喜欢的,当然,除了他的身体肥胖。

    但这并不是重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争夺权位的能力,也有帮他报仇的这个心,这就已经足够了。

    (本章完)

    :

第1384章 党派之争() 
    权力的划分有时候很快。

    华夏人天生喜欢拉帮结派,一旦时机成熟,朝堂之上的这些行为也不会少了。

    很快,朝堂之上,围绕着几个皇子或者王爷形成了几个党派。

    就只六部之中,就各有不同。

    六部之中,支持太子李承乾的有吏部尚书长孙顺德,他之所以支持李承乾,主要是因为长孙无忌的缘故,他是长孙无忌的叔叔,长孙皇后死了,他们长孙一族为了能够继续强大下去,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扶持下一任的天子了。

    长孙无忌扶持李承乾,那长孙顺德自然也要扶持李承乾。

    支持魏王李泰的,有刑部尚书高士廉,兵部尚书侯君集。

    支持蜀王李恪的,有礼部尚书李孝恭,工部尚书张亮。

    至于户部尚书唐俭,并未投靠任何一方,算是一个中间派。

    当然,因为他和秦天关系不错的缘故,而秦天作为太子李承乾的老师,更为倾向李承乾,唐俭也差不多算是半个太子的人。

    六部尚书各有所依,下面的官员自然也都各有各的党派。

    一时间,整个大唐的局面变的有点错综复杂。

    而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虽然有所察觉,但并未加以制止。

    在李世民看来,朝中的势力越多,便可以相互牵制,达到一种平衡,这样,就无人能够威胁到他的地位,其他人也无法一家独大。

    这对李世民来说,是一种帝王权衡之术。

    秦天看到这种情况后,是有点担忧的,毕竟若是这种情况继续演变下去,势必会形成一种风气。

    朝堂之上,拉帮结派的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大唐有很不好的影响。

    有时候,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可能会不顾整个大唐的利益。

    这种事情,从来就没见是好的。

    只是,这种情况,秦天阻止不了。

    人类有抱团性,你想阻止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秦天所能做的,也只是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去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虽然他是支持李承乾的,但很多时候,更多时候,他还是以大局为重。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秦天的身份。

    一般情况下,参与党争的都是文官,武将一般不搀和其中。

    武将手中握有兵权,是李世民忌惮的对象,他们一个人洁身自好一点,就什么都好说,可若是他们依附了那个皇子,那只怕李世民就要不放心了。

    依附于皇子之后,便有可能起兵造反啊,李世民能放心才怪。

    武将也都懂这个道理,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去依附于那个皇子。

    秦天是文官,同时也是武将,所以自然不敢轻易去投靠谁。

    朝堂之上,这些情况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