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了秦天的意思。
“先生放心吧,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长安城的天气很热,热的让人都有点受不了。
仿佛一场大雨将至。
今年的雨本来就很多。
而就在这闷热天气里,长安城突然有几首悼亡词火了起来。
其中一首,是秦天写给李承乾的那首《浣溪沙》
而除了浣溪沙外,还有另外好几首悼亡词也都不比这首浣溪沙差。
比如有一首《蝶恋花》,就很是不错。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悼亡词在长安城风靡,长安城的人自然也就跟着议论起来。
“这几首悼亡词,听了之后,实在是令人动容啊。”
“没错,没错,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让人怎能忘怀?”
“人啊,总有那么几个痴情的,这几首悼亡词写的真好,让人读了之后,便忍不住泪流满面。”
“谁说不是,不过听说圣上要立后了,啧啧……”
“唉,皇后还在的时候,圣上跟他的感情挺好的,怎么皇后去世之后没多久,圣上就要立后了?”
“就是,就是,真不明白圣上怎么想的,怎么这般绝情……”
对于李世民立后的事情,百姓都不予看好,特别是在看到这些悼亡词后。
就算另一半去世了,也不能把过往的感情都给淡忘了吧?
如此的话,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得到他们的尊重?
百姓议论纷纷,颇多怨言。
而就在这几首悼亡词在长安城传开的时候,李元景这里,却是微微凝眉。
他已经知道了李世民有意立温柔为后的事情,如今突然冒出来几首悼亡词,不知道会不会对立温柔为后的事情产生影响。
如果真的有影响的话,那可就不妙了。
“可恶,这几首悼亡词,到底是谁传出来的?”
在这个时候传出来这么几首悼亡词,什么用意已经一清二楚了。
这分明就是要恶心李世民啊,刚死了皇后,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其他妃子给立上去,他和长孙皇后的感情,都是假的吧?
担心,担心,此时的李元景特别担心会有变数。
一旦生出了变数,他的计划可就全完了。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的御案上放着一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不过跟李世民的情形一点都不配,长孙皇后才不过死了两个月。
可,越是不配,越让李世民的脸颊滚烫。
因为,这个词里的人,十年了,还在思念自己的亡妻,可是他才不过一两个月,竟然已经要重新册立皇后了。
两下对比,是个男人都会觉得羞愧。
哪怕是作为天子,此时的李世民也仍旧是羞愧的,他对长孙皇后的感情很深,想来的时候还是会痛,不过册立皇后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如今因为悼亡词的流行,他若执意册立皇后,只怕就要惹得百姓和官员对他有微词了。
这种情况,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一个天子,应该表现的有情有义一点,不然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民间百姓抛弃妻子的事情,怕是要层出不穷了。
他不能开这个先例。
本书来自
第1387章 罢册()
生而为人,总会有那么一些无奈的事情发生。
哪怕李世民作为天子,也不可能例外,除非,他想当隋炀帝那样的昏君,不过,就算隋炀帝这样的人,有时候也会无奈。
谁都无法避免。
再次早朝。
大殿上的气氛显得有点诡异,谁都知道了悼亡词的事情,谁也都清楚如今百姓对李世民的看法。
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要站出来。
“圣上,册封皇后一事,不能再拖了啊。”
“是啊,还请圣上早日册封皇后。”
“温柔娘娘德良贤淑,最是合适。”
“杨妃深得长孙皇后之遗风,最是合适……”
双方很快又要唇枪舌剑,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却是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们的意思朕都明白,册封皇后一事,以后再说。”
这话出口,李元景眼眸微微一凝,顿时觉得心头一痛。
本来他就要成功了,没有想到被几首悼亡词给弄的又失败了。
如今的李世民竟然不册封了。
而错失了这次机会,以后还有没有,可就不好说了。
愤恨,愤恨,他就纳闷了,好端端的,谁弄出来一些悼亡词做什么?
李元景愤恨的时候,长孙无忌的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丝浅笑,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从利益上,他也是不希望李世民册封皇后的。
所以,当第一首悼亡词出现的时候,他便也让人随之写了几首悼亡词出来。
甚至,他还派人去向秦天求了一首悼亡词,毕竟整个大唐,若论才情之高的,谁比得了秦天?
如今悼亡词流行,倒是解决了他们之前一直觉得很难办的问题。
早朝上,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早朝退去的时候,长安城下起了一场大雨。
雨哗啦啦的下着,伴随着一阵阵的狂风。
秦天刚要离开,就被宫人给叫住了。
“秦大人,圣上宣你御书房觐见。”
听到李世民叫自己,秦天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随即便转身去了御书房。
进得御书房,李世民已经在等着了,不过看样子,李世民的脸色不是很好。
“圣上,您宣臣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突然呵呵笑了两声。
这两声呵呵笑的人没拧�
秦天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没有再开口。
这个时候,李世民反而凝眉,道:“秦天,你做的好事。”
“这个,不知圣上此话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道:“长安城传的最广的那几首悼亡词,都是你写的吧?”
李世民不是笨蛋,长安城突然出现这么多悼亡词,而且是在他要册封皇后的时候出现,这其中的问题,只怕已经显而易见了。
有人故意为之。
而以他李世民的能力,想要调查出这些诗词是谁写的,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诗词竟然是秦天所为。
他很生气,要兴师问罪。
秦天听到这个之后,倒也不急,道:“圣上,您这可是冤枉微臣了,微臣也没有想到这些悼亡词会流传的这么广啊。”
说到这里,秦天又是一脸的委屈,道:“一些同僚要悼念亡妻,所以委托臣来为他们写一首悼亡词,给了不少的润笔费,臣最近缺钱,就帮忙写了一些,臣真是冤枉的。”
文人,朋友之间相互求诗词什么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至于这些诗词出来之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他秦天也没有想过。
如今的大唐风气开放,基本上没有文字狱这一说,若因为写诗词就获罪,那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些诗词并无一点诋毁朝廷的意思,就只是一些悼亡词而已,谁能怎么样?
秦天这样说完,李世民也是有气没地方撒,只能一双眼睛死死的盯住秦天,秦天没想到李世民会这样,一开始倒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是被李世民一直盯着,反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圣上,您别这样。”
秦天劝了一句,李世民却仍旧死死的盯着他,秦天无奈,只能继续说道:“圣上,长孙皇后被人毒杀,此时有人争夺皇后之位,实在诡异,这皇后册封不成,对圣上来说是好事。”
听到这话,李世民眼眸微微一凝,神色有些惊疑。
他好像没有料到秦天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因为长孙皇后被毒杀的事情,是孙思邈告诉他的,他以为除了他李世民外,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显然,孙思邈把这件事情也告诉了秦天。
“你小子,知道什么,朕自然知道有人害皇后是为了什么,但朕就是想看看,这幕后之人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他李世民也不是笨蛋,温柔不过一个平民女子入宫而已,朝中何以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很显然,这个温柔有问题,她背后也肯定有人。
而这个人是谁,李世民稍微推算,也能够推算出来。
而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想要清楚一下这李元景到底想怎么谋反,又想让温柔成为皇后之后,从中得到什么。
作为天子,就是要有大格局,哪怕他此时痛恨很多人,但他还是可以隐忍,直到弄到他想要的东西。
只不过,他的计划被秦天给打破了。
秦天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料到。
他以为李世民没有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可现在看来,李世民显然也是知道的,而且还谋划了一个大局,不过,他秦天很清楚李元景想得到什么。
无非,就是火药秘方而已,而有了火药秘方,他便可以与李世民一争长短了。
不过,秦天并没有多说,李世民是个聪明人,只要他对李元景和温柔有了戒备之心,那么就算温柔再会蛊惑人心,他们也不太可能成功。
对于李世民的定力和心智,秦天还是很自信的,若是他连这点诱惑都经受不住,那他也就别当什么千古一帝了。
许久之后,李世民一声轻叹,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回去吧。”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本书来自
第1388章 蜀中灾情()
册封皇后的事情,彻底作罢。
温柔虽然心里十分的不甘,却也没有找李世民去闹。
他很清楚,李世民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他便绝不可能再改变主意。
而她若是去闹的话,势必让李世民对自己生出厌烦来。
对于像李世民这样的男人,她还是很清楚了解的,这样的男人从来都不缺少女人,如此,一个女人若是不懂得让他开心,那他随时都有可能抛弃你。
温柔不闹,这事也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朝堂之上又恢复了以往的情况,弹劾的弹劾,议事的议事。
盛夏的天气闷热异常。
长安城已经好几天没有下雨了。
百姓都有点热的受不了,忍不住就要生出一些抱怨来。
这天上午,秦天去上早朝的时候,天气阴沉,仿佛要把整个长安城给覆盖,看这样子,似乎是要下雨。
看到要下雨,不仅秦天,就是其他人也都特别的兴奋。
下一场大雨的话,长安城就凉快了。
上着早朝的时候,整个大殿都显得有点昏暗,外面的风声呼呼作响。
没过多久,便听得天上一声惊雷,紧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来。
大雨哗啦啦的下着,朝中大殿上的群臣都忍不住舒了一口气,好像此前他们一直都憋着一口气出不来,这场大雨让他们的情况得到了化解。
雨不停的下着,朝堂上的事情进行的反而更加顺利了。
不到中午的时候,早朝便已经结束。
群臣陆续离开,脸上都洋溢着舒服的笑容。
这场雨来的很及时,至少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这个样子的。
只是随后的几天,大家却有点厌烦了。
因为这场雨已经接连下了两天了。
两天的大雨,长安城的很多地方都是积水,就这,还是因为长安城的水利比较好,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很多积水都是排出去了。
可雨一连下这么久,还是让人有点受不了。
好在,第三天的时候,雨停了。
天气虽然又变的炎热起来,但大家却出奇的没有嫌弃。
再次的早朝,众人哪怕站在大殿上出了满头的大汗,也仍旧不觉得这有什么。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封急报突然急匆匆的传了来。
“圣上,巴中之地传来急报。”
听到巴蜀之地的急报,蜀王李恪的眼眸就微微动了一下,虽说巴中并不在他的封地范围内,但巴中离他的封地还是很近的,巴中若是出事了,不知道他的封地什么情况。
李世民这里,连忙问道:“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