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回大宋-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湓寡浴!�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文天祥连忙站起身来,笑道:“好!好!君直啊,既是如此,你我二人,从今往后就一起携手,同进同退,一起为朝廷效力,内惩朝廷奸佞,外御北方强敌,一定要让大宋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国威扬于四海!“

    两人相视一笑,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大人,您真准备帮牛五向其其格提亲吗?”两人重新坐下来下棋之后,谢枋得又追问道:“等下见到牛富牛五,大人您该如何答复他们呢?“

    文天祥呵呵笑道:“当然是答应他们的请求了!”

    谢枋得一愣,不解地望着文天祥。

    “若我所料不差,其其格马上就会传消息回丁府,丁大全也就该对我们动手了!“

    “今天晚上,我们就该与丁大全分一个生死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谢枋得惊得忘了下棋,半晌,才轻声问道:“大人,还没有到那一步吧?“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其格既然进了我文府,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丁大全是绝不会让时机从他手中溜走的,自然是越快越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对我动手,免得夜长梦多,再生出什么变故来。”文天祥极为肯定地说道。

    “那大人准备怎么做呢?”谢枋得焦急不安地问道。

    “不着急!”文天祥笑道:”先把这局棋下完了再说。“

    谢枋得苦笑道:“听大人这么一说,哪还有心思下棋啊?丁大全今晚就要发动了,我们还有很多布置没有完成呢?“

    文天祥淡淡地说道:“君直啊,这世上永远不可能有完美的计划,不过随机应变罢了,你还是安心下棋吧。”

    谢枋得此人聪明伶俐,办事能力很强,但情绪容易激动,有时候还会劝文天祥安心,但一旦真有事情来临,他自己却总是安不下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天祥也从未想过要找没有缺点的人才。

    谢枋得无奈,只得又走了几步,但他显然心不在此,一落子便犯错,被文天祥杀得大败而归。

    “世事亦如下棋,一步错,步步错。我之所以坚持下完这局棋,就是因为应变之时,一定要心静。”

    谢枋得叹道:“还是大人能沉得住气,我却一心只想着今晚即将来临的大战!”

    文天祥笑道:“大战前夕,就更该放轻松一些。你去将王烈找过来,我们再一起细细商量。”

    ***

    “陛下,襄阳六百里加急,数日前,蒙古大军架浮桥渡过汉水,兵围襄阳城。“

    赵昀闻言,大惊失色,接过急报,细细地看了一遍,这才向程元凤问道:“如今襄阳是高达驻守吧?“

    程元凤回道:“正是高达!“

    赵昀沉声道:“此人也是多年的宿将了,襄阳料无大碍。赵葵走了几日了?“

    “算算日子,应该已经到江陵了!臣已经分别给赵葵和吕文德发去了紧急公文,令其整顿京湖各路军马,一则防止蒙古人声东击西,乘虚而入,二则随时做好策应襄阳的准备。“

    “如此甚好,程卿,襄樊二城,乃国之屏障,不容有失。有什么军情,要随时向朕奏闻。你是宰相,军国大事,你还得多担着点。朕前日听说你有一个叫程晓的侄子,被刺客所杀,为国捐躯了,朕打算追封他为太中大夫,以表彰他的功绩。“

    程晓与蒙古使团之人在三元楼秘密私会之事,外面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了,如今追封程晓,就是为其正名,表明他并没有过错,以平息外头的流言,安抚宰相程元凤。

    “谢陛下恩典!“听到程晓之事,程元凤情绪颇为激动,满脸皆是悲伤之意。

    赵昀点了点头,对自己驾驭大臣的帝王之术暗自满意。登基这么多年了,终于还是懂了,若是在刚登基为帝的时候,恐怕还会继续追究程晓之罪,更别说追封官职了。

    如今这般处置,却是要好得多了,至少程元凤不会有太多的不满。

    哪怕是对程元凤非常不喜欢,但只要还用他为相,就要考虑他的观感,君王与宰相要和睦,否则,朝政必然大乱。

    当此内忧外患的关口上,朝廷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说完了程晓之事,赵昀话锋一转,又说道:

    “蒙古鞑子一边派使臣与我大宋议和,一边却以重兵进犯襄阳,此等卑鄙行为,朕岂能容忍,马上传旨,将蒙古使团一干人等,全部收押入狱,听候处置。“

    说到那些蒙古使臣,赵昀满脸皆是怒意,这些人太可恨了,竟敢如此欺朕。

    幸得早有准备,有赵葵坐镇江陵,统领京湖军马,策应襄阳,蒙古人也未必就讨得了好。

    想不到竟然真的被文天祥说中了,赵昀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此人当真是一个人才,过去一年中,凡他所办之事,一桩桩一件件,皆办得极为得体。

    新年之后,又发行了一批国债,也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朝廷的财政难关,竟然就这般化解于无形。

    只是婧儿的事

    待到程元凤退下去之后,赵昀便向董宋臣说道:“传旨,迁文天祥为亲卫大夫,赏钱十万。你去一趟文府,再带点伤药过去,看看他的伤养得如何了?将蒙古人进攻襄阳的事情告诉他,问问他有何良策?”

    董宋臣立即领命而去。

    此时的文府,一切仍如从前,未有丝毫的变化。也只有在少数的几人心中,才明白今晚的文府,即将面临一场生死决战。

    这不仅仅是与丁大全的战争,更是他与蒙古人的战争。

    上兵伐谋,真正的战场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上阵厮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胜负往往并不取决于战场上,而是在战场之外。

    文天祥精神抖擞,与谢枋得王烈两人仔细分析着种种可能,做最后的布置。这段时间养精蓄锐,为的就是今日一战。

    生或者死,只在今朝。

    董宋臣抵达文府的时候,牛富牛五等人已经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文大人,陛下对您可是器重得很啊!”董宋臣的脸蛋儿笑成了一朵花,虽然是一朵由满脸皱纹堆起来的“花”。

    以董宋臣如今在朝中的权势地位,能让他如此谄媚之人,满朝文武,恐怕也找不出几个。

    但文天祥可不一样,董宋臣可是很清楚,这位文大人,马上就要成为驸马都尉了。以公主在官家心中的地位之高,董宋臣万万也不敢得罪了这位公主未来的丈夫。

    对于这一点,文天祥却是不太明白的,他现在还不知道婧儿的身份,自然也无从揣测,只是对于董宋臣如此讨好自己感到不甚理解。

    虽说如今自己也算是一个大红人,但比起多年侍候在官家面前的董宋臣,恐怕是犹有不及的,他犯得着对自己如此之好吗?

    前一世,文天祥与董宋臣可是生死大敌,皆欲置对方于死地,没想到自己穿越回来,竟然与上一辈子的仇敌有了这般好的“交情”,也只能感叹世事如烟,变幻无穷,神奇难测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依计行事() 
无论对这位官家跟前的宠侍观感如何,在双方没有撕破脸之前,表面上的礼貌总是要维持的。

    “劳烦董内侍亲自过府,却不知有何事?”文天祥笑盈盈地问道。

    董宋臣没有立刻作答,而是笑着挥了挥手,立在一侧的小内待立即奉上一个长约尺许,宽约三寸的木盒,上面雕着精致细腻的山水人物,流光浮转,幽香淡雅。

    “董内侍这是何意?”文天祥疑惑不解地问道。

    这盒子一看就极为不凡,里面珍藏之物必定价值连城。

    董宋臣将盒子推到文天祥身边,眯着双眼笑道:“文大人此次受伤,咱家一直没得空前来看望,心中甚是不安,这里面是一支千年人参,是咱家的一点心意,给文大人拿去养养身子。“

    此时非比明清之时,南宋偏安一隅,想要得到产自北方的人参殊为不易,更别说还是千年人参了。

    “董内侍,如此贵重的礼物,下官如何敢受啊?”

    董宋臣这般讨好自己,究竟是何意呢?文天祥百思不得其解。

    向来都是朝臣给宠宦送礼的,什么时候轮到他来给朝中的臣子送礼了?

    “有什么不好受的啊!这是咱家的一片心意,文大人若是看得起咱家,那就收了!”

    文天祥笑了笑,也知道这礼是推辞不掉的,只能收下。

    董宋臣见文天祥收下了自己的礼物,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才拱手贺道:“恭喜文大人,贺喜文大人,您又升官了,升任亲卫大夫!”

    董宋臣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了圣旨,道:“文大人有伤在身,咱家也就不宣旨了,文大人自己拿过去看吧。”

    文天祥双手接过圣旨,小心恭敬地置于桌案之上。

    此时礼节甚为繁琐,圣旨当然不能随手打开翻看。依礼制应沐浴更衣,焚香礼拜,方能翻开圣旨。当然,既然到了他手中,等没人的时候,打开看就是了,谁管得着呢?

    升任亲卫大夫?

    这完全不合常理,官家究竟是何意?

    枢密承旨虽然也是管理军务,但宋朝以文制武,枢密院这个类似于后世军委的机构,一般由文官掌控,这个机构里面的官员也由文官充任。

    文天祥是正途的科举出身,担任枢密承旨,节制新军,这倒也符合大宋以文制武的祖宗家法。

    但亲卫大夫乃横行十三阶中的第十一阶,却是实打实的武官,向来皆由有战功的武将担任,自己一个状元出身的文官,升任亲卫大夫,官家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文官转任武官,虽不常见,倒也并非没有!只是多数情况下,文官转任武官不仅不能升官,还要降级使用。

    大宋重文轻武,这是政治上的事情,文官礼遇高,升官速度比武官快。

    但同级别的武官,俸禄却比文官要高得多,大宋对武官,一向是厚其禄而薄其礼。

    亲卫大夫比他现在这个枢密承旨,每月俸禄却是要高出几倍了。

    许是见自己训练新军颇见成效,有意让自己专心带兵了。

    大多数文人不愿意转任武官,文天祥对此倒是并不在意,毕竟他科举状元的出身摆在那里,无论他如何领兵作战,或者充任武职,朝野上下官员乃至天下百姓,也都会将他视作文人而不是武人,升迁也绝不会受阻。

    正如范仲淹领兵多年,也没有人将他视作武人一样。

    正暗自思索着,却听董宋臣又接着说道:“此次前来,还有两桩事,一是替官家看看文大人您的伤势如何了,官家甚是惦念。二是蒙古国的董文蔚率兵进攻襄阳,官家让我来问问文大人您有何良策?“

    蒙古果然进攻襄阳了,一切都没有改变,文天祥松了一口气。

    刚才情侦所传回来的消息,朝廷突然降旨,将蒙古使团全部下狱,正奇怪是何缘故,如今可算是有了确切的消息了。

    “官家如此关心微臣,待微臣恩重如山,天祥无以为报,只能殚精竭虑,兢兢业业的当差办事,为朝廷效力,以报官家恩典之万一。“

    文天祥没有直接回答,却先拍了一通宋理宗赵昀的马屁,反正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董宋臣回去之后,必定会将自己所说的话,一字不差的转告给赵昀的。

    在现代社会生活了三十年,他对皇帝可没有什么敬意。

    没有敬意,就更要时时刻刻将马屁挂在嘴边上,免得一时忘了,说出对官家大不敬的话。

    “请董内侍转告官家,微臣的伤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只需再调养一些时日,就可以回衙办公了。至于蒙古董文蔚率军进攻襄阳,那也不用微臣出什么良策,若微臣所料不差,不出半个月,董文蔚必定退军。“

    这都是前一世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文天祥可是记得很清楚的。

    董宋臣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道:“几个月前,文大人就算出蒙古国要在此时进攻襄阳,当真是料事如神,令人高山仰止,钦佩不已。文大人既然料定蒙古大军不日就退走了,那断然是不会有错的。咱家即刻回禀官家,也好让官家安心。“

    送走董宋臣之后,谢枋得,王烈看文天祥的眼光又大是不同。

    “大人,您可是真神了!蒙古国还真就进攻襄阳了,还就是在正月,大人这份神机妙算的本领,当真是让卑职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大人,您这次可是赌赢了陛下,陛下怎么就没有提打赌之事呢?“

    文天祥暗道他赌输了,当然不会主动说了,不过,此事闹得朝野上下皆知,赵昀作为天子,怎么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