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生叛乱,本王该派谁领兵前去平乱?难道让本王亲自前往?本王走了,这长安朝廷怎么办?”
高马上明白了赵子良的意思:“大王是想留下陈玄礼以备不时之需?”
“有这个想法!”赵子良点了点头,“另外,朝廷各军的兵士素质太差了,本王认为这么下去不行,这些兵士根本就没有经过系统的操练,他们打仗都是一窝蜂的冲,如果对手同样是草包也就算了,你说如果他们的对手是我西秦军,你认为结果会如何?”
“就算朝廷大军数量十倍与我西秦军也不是对手!”
赵子良道:“本王留下陈玄礼,还有目的,那就是让他来主持朝廷大军的整编整训,他是军中老将了,对从前朝廷在兵事操练的细节规制很熟悉,本王也不想把朝廷大军操练成我西秦军那种程度,只要他们能够恢复到天宝年间的战斗力,本王就心满意足了,而陈玄礼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人选,由他来做朝廷大军的总训练官!”
高想了想,对赵子良这个想法很是赞同,说道:“大王英明!不过,不知道大王是否考虑过,如果经过系统的操练之后,朝廷各军的兵士们的素质提高了,战斗力提升了,但他们却不怎么听从朝廷的命令!毕竟如今这些领兵大将可都不是大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一个个桀骜不驯,又被郭子仪等人惯得一个个交横跋扈,自身几乎没什么自律,他们想一出是一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心里不爽就扯旗造反了!”
郭子仪、王思礼等人统兵对麾下将校一向宽厚得很,作战期间兵士们经常劫掠地方百姓,他们为了获得兵士们的拥戴对这种事情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郭子仪麾下的兵士为了发财,还时常盗墓,有一次连郭子仪父亲的坟都被挖了。
为了获得军心,郭子仪等人还用钱财厚赏军中将士们,这也让其麾下兵将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以至于朝廷大军之中只要有将领不厚赏麾下将士,将士们就发生骚乱和闹出兵变。
赵子良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军队战斗力再强,如果不听从朝廷指挥,那也是没用,还会成为祸患!你觉得要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高想了想,说道:“如果是这样,为了防止统兵将领不服从朝廷调遣,就必须要限制他们的权利,不能让他们在军中说一不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他们的军饷、粮草、辎重!”
“不错,要分权,不能让统兵大将在军中搞一言堂,他想干嘛就干嘛,那还得了?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大唐国力强盛、天下国泰民安,没有人敢随便造反,但是现在朝廷威信丧失,民心背向,军中如果再由统兵大将一个人说了算,叛乱会越来越多!”
随后,赵子良召集摄政王府各官员和大将们商议对朝廷大军的军事整编、以及对军中的统兵权、指挥权进行权利重组的讨论。
五月初十,郑三过来向赵子良禀报:“大王,兵部已经调拨了此次出征所需的粮草和军械辎重,但数量不多,特别是粮食,只够大军三个月使用!”
赵子良想了想,吩咐道:“先给出征的神策军和镇**送过去,让他们带着这批后勤物资先出发!在长安周围收购粮食,如果不够,直接调拨军费去江南收购,其他军械不定时进行补充,传本王的命令,让将作监加紧时间打造军械!”
郑三说道:“大王,微臣已经以大王和摄政王府的名义给将作监传过话了,但是将作监正监于绍恩说他们现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匠人许多都在闲着,原因是没钱购买原料!既然没有原料,自然就无法造出更多的军械了!”
赵子良皱起了眉头,问道:“知道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钱吗?”
郑三说道:“微臣已经去问过了,加上这几天从各地运送过来的赋税,一共还有七十八万贯,但是这些钱不需要支付朝廷各官员们的薪俸,如果动用这笔钱,朝廷官员们的薪俸就无法及时发放下去!”
赵子良思索片刻,摆手道:“发薪俸的时间不是还没到吗?本王给你写一个手令,先从户部调拨五十万贯给将作监,让他们迅速购买原材料抓紧生产制造,告诉御史台的吴损,派人盯着将作监在原料上的采购!”
“是,大王!不过这个月发放薪俸只有不到十天了,如果到时候没有薪俸发下来,只怕官员们会消极怠工啊!”郑三说着,语气上还是颇为担心。
赵子良说道:“这件事情本王心里有数!”
郑三拿着赵子良的手令走了,赵子良却是半点也轻松不起来,朝廷诸事都要花钱,而现在朝廷最困难的就是没钱,连年战乱让百姓们到处逃难,生产停顿,税收锐减!各藩镇在地方上控制着财政赋税不上交,而朝廷为了安抚他们,还要像从前一样继续给他们钱粮供养军队!
没钱啊!刚刚国库还有七十八万贯,转眼之间就花掉了五十万贯,剩下二十多万贯能干什么?赵子良其实心里根本没底,等到了发薪俸的日子,他拿什么发给朝廷各衙门的官员们!
“到哪儿去弄钱呢?难怪李豫这家伙撂挑子不干了,把老子骗来,丢下这个烂摊子给老子!”赵子良心中颇为烦闷,在心里把李豫臭骂了一顿。
这时一个侍卫走进来禀报:“大王,御史台吴损大人求见!”
赵子良有些心不在焉,抬抬手:“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工夫,吴损就跟着侍卫走进来向赵子良拱手鞠躬行礼:“微臣拜见大王!”
赵子良揉了揉脸,打起精神问道:“吴大人,你有何事来见本王?”
吴损从大袖中掏出一本奏章双手递上,说道:“启禀大王,这是查抄户部各贪官污吏们家产的所有账目,一共查得:黄金三千两、银五万两、铜钱两百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五贯,金银器皿一百四十三件、古玩字画三百六十八件、珠宝首饰四百八十九件、马匹四十六匹、各处田产三万五千六百四十而亩、房产十九栋······”。
赵子良听了这些汇报,心里暗骂自己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这下有钱了!他心中大喜,但脸上不行于色,而且他很快察觉到问题,如果这些被查出来有问题的户部官员真的贪赃枉法的话,查出来的钱财和产业绝对不止这些!
赵子良接过账目看了看,抬头问道:“吴大人,抄家的时候你从中拿了多少好处?”
吴损吓了一大跳,连忙跪下道:“大王啊,微臣就算有天大的也不敢这么干啊!再说,微臣在御史台窝囊了这么就,能得到大王的信任和重用,心中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给大王拆台呢?请大王明鉴啊!”
赵子良盯着吴损看了一忽儿说道:“好,本王相信你是清白的,但是你能告诉本王,为何查抄了那么多户部官吏,怎么才这么一点?本王可以向保证,如果在抄家的过程中没有人中饱私囊的话,本王自己把头剁下来给你当凳子坐!要不要本王下令让大理寺去御史台查一查?”
吴损脸色一变,当即道:“大王,微臣立即命人去查,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微臣一定会给大王一个交代!”
第1000章 科考改制()
♂
历朝都有三司会审,主要负责重大案件的审理事宜,分别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督察院)共同会审,这三个衙门就是朝廷的司法机构,也称为三法司。刑部掌管刑狱,大理寺掌管司法案件的审判,御史台掌管监察百官。
像户部官吏们集体贪赃枉法这种重大案件,是一定要进行三司会审的,在这过程中如果出现御史台有人执法犯法,这个件事情无疑会让御史台的声誉和主官这件案子的吴损声名狼藉,整个御史台也会成为天下笑柄,吴损当然不希望御史台有人真的在执法过程中中饱私囊,但如果真的有,他也希望这件案子由内部调查出来,内部调查出来总比赵子良命大理寺介入好得多。
仅仅过了两天,吴损经过调查还真发现有人在抄家的过程中中饱私囊,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参与此事的人多达四人,都是他从御史台抽调出来调查户部官员贪赃枉法的几个主要官员,其中台院有一个侍御史,殿院有两个殿中侍御史、察院有一个监察御史。
又经过两天的紧急审讯,吴损终于将内部中饱私囊、监守自盗的案子查清楚了,这四人欺上瞒下,在抄家过程中串通一气,隐瞒抄家所得的资产多达一千二百六十八万贯,另外还有金银珠宝首饰十二车和古玩字画多达一千三百五十四件。
这几个一连串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审讯结束之后,吴损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难怪大唐帝国衰弱城如今这个样子,有如此之多的贪赃枉法、执法犯法的官吏存在,大唐帝国能挺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这还仅仅只是户部官吏和御史台执法犯法的官吏,那么其他朝廷衙门呢?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有这么多人贪赃枉法?
吴损心中突然有一种无力感,如果整个朝廷都烂了,这······后果实在太可怕了!
吴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摄政王府,赵子良在正厅接见了他,他拿出写着调查报告的奏章呈送上去,并下跪请罪道:“大王慧眼如炬,微臣经过详查,果然发现了御史台有人上下串通一气、中饱私囊、监守自盗,这是详细的调查审讯过程,主要案犯一共有四人,从犯八人,他们共同隐瞒了抄家所得的资产,多达一千二百六十八万贯,另外还有金银珠宝首饰十二车和古玩字画多达一千三百五十四件!微臣监管下属官吏不力,导致下属发生如此大面积、大数额的监守自盗、中饱私囊事件,微臣辜负了大王的知遇之恩和信任,臣请辞去御史中丞之职!”
赵子良从太监手里拿过吴损递过来的奏章,从头到尾详细看了一遍,最后合上奏章说道:“不要随便说什么辞职,御史台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确实需要有人为此事负责,但你没有主要责任,你一句撂挑子不干了,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本王期望甚高,你就是这么报答本王的?”
吴损连忙拜倒:“臣惭愧,臣辜负了大王的信任和提携!”
“你要辞职,本王不准!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谁来管事?这朝廷岂不是乱套了?辞职的事情以后再说,你说说,这件案子怎么办?你们总不能自己对自己进行判决吧?”
吴损道:“大王,微臣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与其让其他各衙门的官员们到大王这里来弹劾告状,还不如微臣自己把此案报给大理寺,由大理寺审理判决,如此一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没有借口乱咬人了!”
赵子良点头称赞:“你能这么想最好了,大理寺卿武树德是谁的人?少卿刘振东和樊盛又分别是谁的人?”
吴损回答道:“据臣所知,武树德应该是太子的人,樊盛是宰相元载的人,刘振东没有投靠谁!”
赵子良想了想,对吴损说道:“你去把此案呈报给武树德,另外把收缴上来的所有赃款赃物记录之后押运至国库,让户部相关官员做好登记!给武树德传达本王的诏令,命他对此案从重从快的进行审理和判决,本王等着他的亲自过来汇报审讯和判决过程!”
“是,大王!”吴损虽然不明白赵子良为何要点名让武树德审理此类,按说这种案件不需要武树德亲自审理,因为毕竟不是涉及到身份尊贵的大臣或王公,交给任何一个少卿都可以审理,但他还是立即对答应了。
十月十三早上,赵子良来到王府正厅准备处理公文,杜甫早已经在这里做好准备事宜,他见到赵子良过来便行礼道:“大王,今日大王的安排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接见礼部书李揆;第二是接见援军主将臧希晏、神策军军使卫伯玉、镇**军使骆元光、援军监军马成功、古同德、穆子和等人,都安排在上午”。
赵子良点点头,对杜甫说道:“他们到了之后就让他们直接过来吧,不必另行禀报了!”
“是,大王!”
辰时刚到不久,礼部书李揆和左右侍郎就来了,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府正厅,赵子良正在快速处理朝廷公文和从新京发过来的紧急公文奏章。
“微臣李揆拜见摄政王!”李揆拱手行礼,身后两侧的左右侍郎也分别自报姓名行礼。
赵子良放下毛笔抬头道:“三位卿家今日来此有何事要向本王禀报?”
李揆道:“大王,再过三天科举会试就要开考,但是到目前为止,科考的考题还没有定下来。微臣先是去问过宰相元载,后又问过太子关于考题的事情,但是元大人和太子都说对出题不在行,此事还得麻烦主考官,也就是大王您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