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悄悄“护送”着,来到了杭州府。这次若是能够将他们的落脚点和联系人员依次查清,需要的时候来个一锅端,不也是为大明解除了很大的隐患吗!
昨日午前抵达杭州府之后,那几人没有继续前行,而是选择了住店,因此可以推断他们的落脚点、或是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在杭州府。
为了避免被那几人发现,尾随而来的锦衣卫特缉组人员也只有三人。确定了杭州府是他们的落脚点之后,特缉组人员就分出一名同僚前去寻找到了锦衣卫浙江分部,其目的一是建立联系,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好快速地衔接和调集人员相助。再一个就是让他们将这个情况回传京城。他们几人还要一直跟踪下去,因此无法分身。
这都是最近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锦衣卫特缉组的行动规程,每个锦衣卫分部、甚至每个锦衣卫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协助他们,以及提供其他一切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其实,八名护卫之一的韩邹已经在杭州府锦衣卫分部坐镇了。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调动兵力。
但是因为韩邹的身份过于敏感,因此除了杭州府分部的指挥使一人知道他是来此公干之外,其他人毫不知情。而韩邹也并没有公开露面,而是一直处于幕后,遥控着杭州府锦衣卫分部。
在表面上杭州府锦衣卫分部一切照旧,韩邹只是要求他们将所有的行动都要及时通报与他,除此之外并没有丝毫干涉。
“大老板”潜入杭州府之事,尾随“北边朋友”而来的锦衣卫特缉组人员并不知情,他们只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将自己获得的情报回报与京城锦衣卫总部。
在杭州府锦衣卫分部坐镇的韩邹,得知这一情况之后,肯定是要尽快转告吴府那个小院的。
而昨天晚上最新的情况是,那几位“北边的朋友”连夜分头拜访了杭州府的几家富商。这一情况,也是今天一早就送到了这个小院之内。
在吴继勇造访这个小院之前,简白也正与张玉商议着这一情况。
“北边朋友”的接触杭州府、或是此后可能的其他南方地区富商的目的,其实不难猜测……无非就是以厚利引诱他们做交易而已。
那一顿雷霆万钧之怒,令山、陕地区甚至整个北方地方的商家,无不噤若寒蝉,别说是与“北边”做生意了,就是见到从北边来的人,都是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若是“北边的朋友”还不识相,甚至还有的人主动将其扭送官府,或者向官府举报。总之,他们首先要撇清自己的关系。
因此,在以武力试图突破山海关失败之后,为了解决所面临的困境,“北边的那位老朋友”肯定是又想出了这个主意……北方不亮南方亮,北方不行,南方就未必也不行!
那一场血雨腥风,北方的某些人因为是身临其境,因此肯定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南方虽然并非毫不知情,可毕竟不是亲身的经历,因此感受不是那么真切,“印象”也应该不是那么“深刻”……况且而且这不也过去了一段时间了吗,某些南方人恐怕已经将本来就不是多么“深刻”的“印象”,彻底淡忘了也未可知。
他们此次南行,落脚点肯定是事先就安排好的,或者此前已经有过接触,只是没有被官府或锦衣卫察觉罢了。
“难道还要重新来一次?!”一想到这里,简白的心情肯定就不好受。
像那一次的血雨腥风,可一不可再,况且南方若是也再遭受那么一次沉重的打击,整个大明王朝遭受的损失会更大。如此,打击的范围既要有所控制,可同时也要让那些蠢蠢欲动者有个足够深刻的印象。
简白虽然打定了这样的主意,可一时也没有多么合适的措施。两人正在绕室彷徨,苦无良策之际,没想到吴继勇就过来送上了发出邀请了。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他们的意图,张玉当夜潜行至他们入住的馆舍,暗中窃听了他们的一些对话,才知道他们为了加快事情的进程,从次日开始就分头单独约见当地的富商,而不是像吴继勇以为的“汇聚一堂”的欢会。
今日晨张玉返回,向简白做了汇报。
简白又指示张玉,传令周围锦衣卫分部的人员,火速向杭州府聚集,听候差遣。而杭州府分部的人员,马上对北边来的这些朋友进行全天候的跟踪,必要时以调集来的锦衣卫人员作为接替。
在跟踪的过程中,要将他们接触的人员都一一记下,交由后续人员做进一步的调查。
另外还有一点也要多加注意,就是密切关注是否有从杭州府之外而来的人员,与他们进行接触,这是查明他们是否还有其他同伙的一个渠道。
也不能采取这种完全的守株待兔的方法,为此简白命张玉下令锦衣卫杭州府分部,火速派人传令福建、湖广等南方地区,密切关注本地区是否有北边的朋友出现,若是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切忌不要打扰,只是严密关注、并将他们所接触的人员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张玉领命,前往杭州府锦衣卫分部去布置,至今未回。
第342章 超级诱饵()
张玉至今未回的原因,也并非因为他事,只是在等待着韩邹将今日午间的情报收集起来之后,转交给他,他好一同带回来向简白做汇报。(。。l)
申正时分(下午四点),简白回到吴府的那个小院半个时辰之后,张玉也终于返回了。
而张玉返回了,截止到午间的情报也就一同带回来了。
“是张玉吗?赶紧进来吧!”简白正焦急等待着,因此一听到门口的脚步声,就直接开口将张玉叫了进去。
张玉进屋之后,将收集到的情报交给简白。简白没有任何耽搁,马上就埋头翻看了起来。
似乎是很赶时间,也或许是因为目前尚未知晓的其他原因,今日午间,他们是在不同的地方,分别与不同的七名当地富商见面。这七名当地富商,分属不同行业。见面所谈的内容,除了简白参加的这一次没有涉及、另有两处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方便接近,因此无法偷听之外,其他的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那就是以超乎想象的高额利润,诱惑他们与北边做生意。
而且在即将结束“被私聊”的过程时,这些当地富商几乎都被警告,他们可以不接受北边朋友交易的要求,可绝对不能将这个情况泄露出去,否则他就是在拿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
或许是因为简白这个不速之客在场,肖掌柜未能对吴继勇吴老板提及做生意的倡议,因此也就不用对他提出警告了。
这些情况,倒没有超出简白他们之前的猜测。'求书。Qs'
而昨晚之所以由“群聊”变为“私聊”,也不难理解:他们的目的本就险恶,肯定是要预防忽悠对象及时醒悟。比起一对多的“群聊”,“私聊”的效率虽然低很多,可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忽悠成功的可能性,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隐秘性。
戌末(晚上九点)时分之前,除了吴继勇之外,午间“被私聊”的其他六家本地富商的情况,就都送到了简白的案头。这些情况,包括他们的个人及家庭的情况,生意分属哪个行业,规模如何等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午夜时分,关于晚上“私聊”的情报也收集起来,并且在第一时间送到了简白的面前。
晚上这次“私聊”的规模可就大了很多,而且他们也可谓全体出动,“私聊”的对象扩展为十一人。而这十一人也毫无例外地都是当地的富商,也是分属不同的行业。
黎明时分,这十一名本地富商的情况,也送到了吴府的这个小院。这十一家当地富商,与午间的那六家的情况类似,也是分属不同行业,并没有进行什么挑选,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这就是总共十八家本地富商了。
简白相信,其中除了有几家是属于临时起意,临时纳入“被私聊”的范围,其他的大多数富商,都是预先有所沟通、有所联系的。
因此,他们恐怕是早有谋划,暗中布下的棋子多多。在没有将这些棋子一一摸清的情况下,暂时还不宜采取大规模的行动。
而且因为路途遥远,因此虽然已经发出了指令,可目前还未收到任何的回复,所以还不知南方其他地区的情况,是否也与杭州府的情况类似。
杭州府的情况,可谓是误打误撞,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可能刚刚踏入大明的腹地,就被锦衣卫特缉组缀上,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恰好就在杭州府,接到汇报来的情况后反应的非常及时,几乎没有耽搁一丁点儿时间,应对措施就出台了。其他地方,即便是发现了北边朋友的蛛丝马迹,可若是按照正常的汇报、批复的程序,时机也已经转瞬即逝了。
将他们收集来的情况纵览了一遍之后,简白斜躺在榻上,闭上了酸涩的眼睛。
因为年轻,熬上几个通宵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可闭上眼睛之后那种超级轻松的感觉,还是让他感到,眼皮虽然没有什么分量,可若是一直高抬着,没有分量的眼皮也会变得如此的沉重。
本来想闭上眼睛假寐一会儿……可眼睛虽然闭上了,可大脑却依然保持着一片澄明。
“哦,原来如此!”此时简白才明白,自己无法放心入睡,是因为还有一件事情没有搞明白――他们因何“看上”了吴继勇?
这十八名本地富商的情况资料,简白都已经看过。说实话,吴继勇侧身其中,简直就是滥竽充数之嫌。
不错,吴继勇吴家是很有钱,甚至可以这么说,在这十八家本地富商之中,吴继勇吴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绝对不会名列前茅,可也绝对不会殿尾。
尽管如此,“富户”和“富商”之间,还是不能划等号的。吴继勇吴家,也只能算是富人,属于富家大户,这是没有什么疑义的。可如此就将其划入“富商”的行列,恐怕就有些牵强了。
所谓商人,不是在镇子上有那么两三个店铺就可以了,而是要有自己的商队,有自己的骡马车辆,有那么一套由大掌柜、二掌柜以及账房先生、伙计、保护商队的护卫和车把式、甚至以备不时之需医生等等人员组成的班子。
而着一些,目前吴继勇吴家根本就不具备。
最近一段时期,吴继勇倒是很有些“迎头赶上”的架势。迁入杭州府之后短短的时间之内,海外贸易也算是勉强有了开始。他之所以从钱塘县乡下居家迁入杭州府,也正是在“转行”的思想促使下才得以实现的。
吴继勇吴家现在是富家大户,而且看目前的发展方向,差不多也是未来的富商,这个结论虽然下的有些早,可也并非完全的无中生有。似乎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有人向北边的朋友推荐了吴继勇吴家。
或许他们就是看中了吴继勇吴家的这一点――既有着厚实的家底,又不是多么“安分”,这样的人,才敢于冒险,才容易被高额的利润所吸引。
北边的朋友抛出的诱饵不可谓不大,简直闻所未闻,所选择的对象也不可谓不投其所好。如此看来,他们也是煞费了苦心了!
简白觉得,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否则接下来的“戏份”就不好往下进行了。
第343章 闲到幕牛ǎ�
在那次与北边来的肖掌柜相会的次日,张掌柜又专门抽出时间,与吴继勇单独见了一次面。(。。l
在两人这次单独见面时,张掌柜才对吴继勇说出了北边那位肖掌柜的真实意图——与北边做生意,北边许以高利,尤其是粮食,最高可达南方启运价格的十倍!而且出了杀虎口,对方还会派人保护。
另外还有其他种种的好处,张掌柜不厌其烦地都对吴继勇一一说明。
最后,张掌柜对吴继勇说,他这完全是受人所托,如实转达对方的意思,至于老友吴继勇是否答应,张掌柜不做任何的劝说。而且无论他此次游说是否有效,都不影响今后两人的友谊。
吴继勇知道,老友如此说,肯定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不管是何种原因,他还是不敢遽下决定。或者说,此时的他还不屑于与北边做什么生意。
但是,当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之后,吴继勇的态度却发生了动摇。
前段时间他不是在别人的船上租了些仓位,准备了一些货物,派了几名得力的手下,学着人家开始经营海外贸易吗?
现在关于吴继勇第一次尝试海外贸易的结果有消息了——那艘船,沉了。
船行海上,遇到风浪,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劈荆斩浪的老手,还是第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