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哉大明-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今已经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了,丑媳妇也终于要与公婆见面了,因此“害羞”似乎已无必要。

    隆兴通商队的行进速度,明显要比前面的那支商队快很多。而他们自己明知道很快就会被追上,可也并没有要寻找一个岔路拐进去躲避的意思。

    “是否派人前去……”张玉一直在简白的身边,此时压低了声音说道。

    “好吧,叫人去看看,”简白无可无不可地说道。

    路途之上任何出现意外的可能,都是张玉等人要极力避免的事情。若是简白不在旁边,张玉恐怕就要直接下令将对方查个底儿朝天了。此时向自己请示,也是为自己的安全担心,况且这本来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于是,简白也很痛快地答应着,反正来回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权且让张玉他们吃个定心丸吧。

    两位商队的护卫得令,催动着坐骑向前面的那支商队奔去。

    其实,不用那两名护卫返回,前面那支商队之所以行进缓慢的原因,简白和张玉就已经猜到了。或者说,不是猜到,而是实实在在的遇到了。

    因为隆兴通商队也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道路逐渐泥泞起来,一时开始车辆难行,马匹难行、人员难行,速度如何能够快的起来。

    前几天的确是下过一场雨,可其他路段都已经干透,这个路段……或许是地势比其他地方要低的缘故,一直到今天还满是泥泞。

    隆兴通商队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虽然没有进行过泥泞道路的专项训练,可根基素质也是相当强的,因此即使同是在泥泞道路上行进,速度也要快上许多。

    两支商队的距离慢慢缩小,最后终于收尾相接了。

    “去,去帮帮他们,”简白冲着身边的张玉说道。

    “是,你们几个,再叫那边几个,到前面去帮帮他们,”张玉吩咐着手下。

    “得令,”

    “得令,”

    年轻人心性活泼,喜欢热闹,巴不得有机会去别处看看问问什么的,因此张玉下令之后,他们就迅速向前面车队走去。

    “怎样?要不要帮忙?”尚未来到那些陷在泥泞中的车辆的旁边,已经有几人在开口搭话了。

    “哎呀,太好了,如何不要,真是谢谢几位小哥了,”前面商队的恐怕已经被这泥泞道路折腾的够呛了,见有十来个小伙子主动前来帮忙,心中自然大喜过望。

    若是在前几天,即使也是发生同样的事情,对于主动提供帮助的人,恐怕他们还是要深怀戒心,是不会表示欢迎的。

    现在大家都是在去柴家沟的同一条道路上,而且到了地方之后还要一起前行,因此在这时候,彼此的戒心应该消去了大半,况且人家是主动前来帮忙,似乎没有道理婉拒。

    “嚯,这么重,使劲儿……”大家搭上手之后,就开始一起拖弋车辆。

    有生力军的加入,车辆在泥泞中也顺畅了很多。加以这段泥泞路段也基本过去了一半,因此前面的商队车辆很快就走出了泥泞。

    他们本来还要分出一些人帮助隆兴通商队车辆,可看到随后而行的人家速度并不是很慢,因此就打消了主意。他们道过谢之后,就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因为,只有他们快速前行,也才能够为后面的隆兴通商队车辆腾出足够的道路。

    那十来个前去帮忙的护卫,说说笑笑地回来了,然后就各归其位。可其中却有一人,不但没有回到护卫的位置,而且悄悄地向掌柜的这边走来。

    张玉那本来就扶在刀柄上的右手,马上就下意识地收拢了五指,紧紧地握住了刀柄。

第360章 路遇泥泞2() 
    因为职责所在,所以说张玉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那是一点儿也没有夸张。。l'小说'

    在张玉的眼里,危险总是时刻存在的,因此他就要时刻保持着警惕――不管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不管是熟悉的面孔还是陌生的面孔,只要是稍微出现异常的举动,就都是他要密切关注的对象。

    这个悄悄向简白身边凑过来的人,是隆兴通商队护卫中的一员,当然也是锦衣卫,是首批大明狂飙训练中表现优异者,所以才能有幸入选这次行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玉只是右手握紧了刀柄,并没有掣出兵刃。但是,他的神经已经高度戒备,若是这个吴三桂有何异动,他可以保证在瞬间就令其身首异处。

    吴三桂虽然只是迎接着简白的目光,但是他也似乎对张玉的虎视眈眈有着充分的感觉,因此他并没有过于靠近到简白的身边,而是在两三步的距离处就停止了脚步。

    此时,简白也早已注意到了吴三桂向自己走来,觉得他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向自己汇报,所以两眼就一直注视着他。

    “盐,五车,铁器,七车,”吴三桂按照特旨规定的那样,双拳一抱权作大礼参见,然后就说出了没头没脑的七个字。

    “哦……嗯,”简白听到吴三桂的汇报,很为他的机警和心思细密感到欣慰,可旋即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面色又马上阴沉下来。

    前去帮忙的有十来人,其中只有一个吴三桂能够体会到掌柜的所最关心的是什么……掌柜的虽然没有说,可并不代表他不需要这个情报,就不需要得到汇报。“成名的人物……到底是有其成名的理由,”简白感到欣慰,并且最初也本打算出口调侃几句。

    可简白那本来有些愉悦的心情,旋即就被一阵强烈的厌恶感所压制下去,那种感觉,简直比生吃了几只苍蝇还令人难以接受,以至于他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

    其实,即便没有吴三桂的汇报,简白也能想象得到前来张家口的商队,都是以什么东西与后金交易。这也是刚才他并没有暗示那十来人,在热心帮忙的同时,也顺便刺探些情况回来……因为结果早已预知,根本无需刺探。

    但是,那种隐隐约约的感知,还是不如这么明明白白的了解有着更为强烈的冲击。也或许那种隐隐约约的感知时间过久,以至于要有些失去当初的那种冲击性。

    吴三桂所说的“盐,五车,铁器,七车,”,当然并非前面那支商队全部的大车数量,而是陷在泥泞中的、或者只是陷在泥地中又经他帮着拖弋过的大车数量。

    这是经过吴三桂实际探查过的数据,十二车……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吴三桂曾经帮忙拖弋过的车辆,也就是这么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违禁物品所占的比例,是接近百分之百了。

    其实,不管粮食、盐铁,或者其他什么任何物品,大明都是明令严禁与后金交易、都是严禁输出的。

    还要流多少血,还要有多么惨痛的教训,才能断绝掉贪婪之心啊?!

    简白此时此刻的感觉,就像陷于这段泥泞道路的车轮,无比的难受!

    这些人的行径,与江南士绅的热衷海外贸易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同样是因为被巨额利益吸引,可海外贸易的后果是拓展了大明的市场,从这方面来说还是对大明有利的。

    虽然因为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也使大明的很多南方人不再热心种植粮食等作物,而是去植桑养蚕,一门心思图谋那高额的利润,长此以往,大明的国计民生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而这些高额利润,除了极少部分以船引和税收的形式,转入大明的国库,可更多更多的财富却是进入了商人和地方官吏的腰包。大明的国力,并没有因为繁荣的海外贸易而增强多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那些不断减少的粮食种植面积,给大明带来的是更多更大的压力。

    但是,不管是藏富于民还是规避了国家赋税,虽然国库要受些委屈,可到底是增加了大明疆域内的财力――这种说法,虽然非常非常的勉强,虽然几近于强词夺理般的托词,可也勉勉强强算得上一种说法。

    而在这个时代,粮食盐铁等物资,几乎就等于战略物资,军事物资,将这些东西贩运至后金,无异于将凶器递给一个劣迹斑斑的凶手。

    后金反手就会将这些凶器逼架在大明的要害处,那……不知有多少大明子民要深受其害,不知多少生灵要陷于水火之中。

    虽然从根本上说,他们的行为都是被利益所诱惑,可他们的行为已经失去了利益的范畴,简直就是丧尽天良,不可救药。

    难道大明王朝真的到了不可依靠的程度了?难道看不到大明王朝正在逐步走出困境,正在逐渐走向一个崭新的明天吗?!

    自己正在强力支撑,他们却是在不停地敲骨吸髓。这种行为是孰不可忍的,是要坚决予以制止的。简白警告自己,这还不是发作的时候,因此面容很快就恢复如常,可心底的浓重杀机却是再也无法遏止。

    本来皇帝陛下的大脑中总是有一个疑问――山海关防卫甚严,易于防守不利进攻,可后金为何还是义无返顾地单走这华山一条路呢,即便付出了重大牺牲、遭遇重大阻力还是不思悔改。

    蒙古各部差不多都已经被后金拿下,如果他们向西再南下,大明老化羸弱的九边防御,势必要被分化,很可能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那样后金的入主中原的意愿很可能更容易实现。

    现在皇帝陛下有些明白了,如果后金从河北山西陕西一线南下,势必要影响张家口等地的通商。不要说真的大兵压境,即便是有个风吹草动,战事一起那可是寸草难留,此地的居民恐怕早已望风而逃,商旅也肯定更是大受影响,枉论平心静气地做什么生意。

    如此看来,后金更加看重此地的繁华,即便晋商彻底灰飞烟灭,后金还要刻意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实在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物资通道。

    只要这个通道一直维持,就有恢复商路的希望,后金就有苟延残喘、起死回生的可能。

    如果不彻底切断后金的物资通道,后金的活力就会一直维持下去,大明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361章 难以遏止的杀机() 
    “希望这一次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吧!”若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也不枉自己辛苦了这一趟。简白心里这样想着,心头升起了难以遏止的杀机。

    若说这所谓“深刻的印象”,是留给后金的,毋宁说是留给大明王朝自己内部那些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将民族大义、民族存亡弃之不顾的商人们的。

    商人重利,无可厚非,以后或许还要利用这一点为大明开疆扩土。可若是将华夏一族的将来也当做换取利益的筹码,那可就是不可饶恕了。

    尽管隆兴通商队大大地减缓了自己的行程,控制了行进的速度,可最后到达柴家沟时,还是位列三甲。

    最先到达柴家沟的,是来自四川保宁府的辛家商队,他们在两天之前就到达了柴家沟。

    仅仅领先隆兴通商队一个“身位”的,是来自湖广襄阳的芈家商队。

    这两家与隆兴通商队一样,也是只有四五十辆大车的货物。看来大家都是有着共同的心思……虽然后金在商业上的“声誉”一向不错,可在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之前,还是不敢投入过多。

    直到此时,三大商家似乎才彻底抛弃了“羞怯”,能够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

    四川保宁的辛家、湖广襄阳的芈家和浙江杭州的吴家,终于在柴家沟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并且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等!等更多的商队到达之后,再在后金的“保护”下,继续前行。

    本来简白以为还要费些心思才能说服其他商家,没想到倒是其他商家要反过来说服他了。

    反应最强烈的,还就是最先到达的四川保宁辛家。

    别看只是早到了两天,可他们却感觉这两天的等待,真比两年还要难熬。那种令人忐忑不安、甚至心惊肉跳的滋味,实在是不堪忍受。

    此次辛家有五十多辆大车,车把式、伙计连带护卫,加在一起也有接近小二百人,其中护卫最多,占了多一半。可是他们自己也是知道,就这些护卫,吓唬吓唬蟊贼还勉强凑合,若是遇到训练有素的军队,可就只有塞牙缝的资格了。

    虽然……当初后金信誓旦旦,说只要到了他们指定的地点,一切安全问题就全由他们负责。而且此前晋商能够一度强盛,后金的大力“扶持”也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因素。可如今情势变换,况且自己的四川保宁辛家也是第一次趟这浑水,此前与后金根本毫无“交情”可言,因此也就根本没有什么情面能够令对方顾及。

    尤其是早到的这两天,更是让他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寝食难安……虽然内心思谋着,即便是纯粹为了培养自己的“声誉”,以吸引更多的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