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哉大明-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腥魏蔚乃饺硕髟梗皇窍刖】炀徒茄盗烦晌捎弥模怨┗实郾菹虑埂�

    皇帝陛下需要的是虎狼之师,不是软绵绵的羔羊。软绵绵的羔羊虽然容易驱策,可数量再多,最终也无非是别人的盘中之物。

    令孙传庭窃喜的是,对于艰苦的训练严格的要求,这些人只是偶尔偷偷发发牢骚抱怨几句,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过分的举动,都是在咬牙坚持。

    这让孙传庭孙大人感到很是欣慰,本来稍有的对这些草寇和草民厌恶,也逐渐被喜爱所代替。

    ――――

    关口处的豁口有近二十丈,适合马匹进出。若是想封锁住关口,只要将这二十丈的豁口用鹿角丫杈的堵上,然后再配合着各两百名的弓箭手和长枪手就可以了。

    所谓的“可以”,也仅是在对方只有一二百名骑兵的情况下。若是对方有超过五百名甚至上千名骑兵的话,如此简陋的防御工事,根本就不堪一击。

    弓箭手和长枪手严阵以待,其他的刀斧手等人员就去附近砍伐树木,拖回来制作简易的鹿角丫杈。

    后金鞑子远远地看着,知道明军是要封锁关口,因此他们分派了一些人冲击了几次。但因为箭矢密集,长枪手也是严阵以待,而他们显然也另有目的,并没有倾全力攻击。

    所以,前来冲击的后金鞑子不是很多,目的显然也不是要冲垮,而只是要骚扰一下,减缓对方布置防御措施为主,所以冲击了一下、遇到强力的阻击之后,很快也就退了回去。

    他们也要保存体力和马力,也要保存实力,如此到了真正需要冲击的时候,才能一鼓作气冲破明军的防御,接应要出关的同伴。

    可是,同伴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呢?

    他们焦急地等待着。

    ――――

    他们……恐怕要失望了!

    因为就在那些要去增援的两百多名巴牙喇刚刚入关之时,就有大明斥候远远地看到。

    单人独骑肯定要比两百多人部队行进的速度要快,况且还有着熟悉环境道路的优势,因此在接到警报之后,柴家沟那里的大明边军和隆兴通商队的锦衣卫,竟然还有点时间进行布置。

    那众多的商家车队,自然早已有数千名的万全右卫和万全左卫等大明边军压制。方法非常简单,而且也没有避免粗暴,稍有不从,即可刀枪相加,绝不姑息。即便没有增援的后金鞑子,这项工作也是必须的,要不然这近千辆大车和两千来人汇成的一锅粥何时能够化解。

    因此,等斥候来报有巴牙喇前来增援时,这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众多的商家车队已经在刀枪的逼迫下,重新返回了原先隐藏的沟壑中。而且每支商队都有至少两倍的大明边军看守,不允许他们大声喧哗,更不许他们随意走动,只有默默等待着命令,然后才能慢慢地按次序出去。

    既然又来了一些巴牙喇,那些大明边军更是举起了手里的刀枪,商队车队所有人员更是噤若寒蝉,不敢稍动分毫。

    无关人等停止了一切行动,静待事情的发展。

    而在接到斥候的报告之后,那些“有关人员”已经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了。

    就柴家沟这附近沟壑纵横的地形,基本上不用特意寻找,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设伏的地点。

    首先,隆兴通商队的那些护卫、伙计和车把式,此刻全都变为了骑兵。所需的战马,一部分是自己一路骑乘而来,一部分是刚刚缴获自那五百名巴牙喇。

    他们打马扬鞭,远远地兜了一个圈子,向更远处奔驰而去。

第382章 又来了二百巴牙喇() 
    隆兴通商队的锦衣卫离开的同时,余下的大明边军,赶忙快速移动到柴家沟的最南端。

    因为若是从边关赶过来的话,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这里,这里就是柴家沟……的一部分。后金虽然也有斥候带领,可因为道路毕竟生疏,所以多半是要从这里转进柴家沟那纵横交错的沟壑中。

    为了吸引后金巴牙喇的注意,他们还在前面也稀疏地布置了几名游骑,以为诱敌之用。事先已经给他们交代好了,只要看到后金鞑子到来,而且也发现了他们,他们就可以往回跑了,方向肯定是已经布置好的埋伏圈。

    从边关至柴家沟,总共只有几十里,即便后金鞑子道路不熟,多少要走些弯路,可大方向没错的话,也多用不了多长时间。

    这里刚刚布置好,那边远远地烟尘起来了。

    那几名游骑装作与后金巴牙喇不期而遇,等对方确实看到自己之后,他们又装作非常惊慌地勒马回转。那种拼命打马飞奔的样子,绝对是要赶紧回去报信儿的架势。

    后金鞑子远远地看到,自然是紧追不舍。

    因为后金斥候当时也是远远地看到那五百名巴牙喇中了埋伏之后,就赶忙回去报信请求援助了,所以他们也不知道最后的战况如何,更不会想到五百名不可一世的巴牙喇,几乎在瞬间就被消灭的一个不剩。

    按照他们惯有的思维方式,这五百名巴牙喇,就是再怎么怂,也会与对方鏖战一番,就算是被完全包围,他们也能冲出一条血路,杀出对方的包围圈,然后再翻身与对方接战。

    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商队的安全,若是商队出现意外,他们即便全身而退,回去也是要受到皇太极严厉的惩罚。与其遭受惩罚而死,不若战死,反而能够为家庭博得一份抚恤。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撤退是不能想象、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杀出包围之后,肯定还会与对方进行不死不休的搏杀,并且以此拖住对方,等待自己的援兵到来。

    后来这增援的两百多名巴牙喇,他们都是一个相同的任务,若是商队有了损失,他们也同样不得善了。而且,在他们的心里,边关之外尚有两千名同伴,自己前来若是不能解救出他们了,能够保持一下均势也是好的,反正已经去通报关外那两千人,接到消息之后他们肯定会快马加鞭往这里赶的。

    “前面是何人?这里就是他们遭伏的地方?”赶来增援为首的巴牙喇询问一个据说对这边比较熟悉的手下。

    “大人,前面就是柴家沟了,”前面本就是柴家沟的一部分,因此他的这个回答是没有错的。

    斥候说那五百名巴牙喇是在柴家沟遭到了埋伏,那么按道理说,前面应该就是双方交战的地方……而且一阵风吹过来,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息和硝烟的气息也是混杂其中,这就更坐实了前方发生战斗的事实。

    “前面那人……应该就是明军,”虽然看不清那人的真实面目,可远远地看去,装束肯定不属于后金巴牙喇的打扮,而且看其见到蜂拥而至的巴牙喇就转身而退的样子,肯定是要回去报信。

    “好,儿郎们,掣出你们的刀,挽起你们的弓,与我杀尽那些南蛮子,”前面既然见到柴家沟,而且血腥气息飘然而来,自然也是刚刚发生、或是正在发生着战斗,况且还有零散的明军出没……那前方就是战场,还有神马好犹豫的,直接冲过去加入战团也就是了。

    为首的巴牙喇是直爽的性子,最厌烦的就是磨磨唧唧的不爽利,况且以他多年的战场搏杀的经验,他也感到那先期赶来的五百名巴牙喇弟兄,恐怕是正在被大明的边军纠缠着不能轻易脱身。此刻正需要自己这两百多名的生力军。

    若是巴牙喇弟兄们占据了上风,那些商队的车队就该快速行走在路上了,如今不仅自己来的路上一车一人都未曾见到,而且柴家沟附近也不见车辆的影子……要知道据说那可是近千辆大车啊,排起队来那也是老长老长的车队啊,两三个时辰恐怕也不会走的干净。

    因此,以他的判断,是双方正在前面某个地方进行着缠斗……至于那五百名巴牙喇是否已经被全歼的可能?他没有想过,之所以没有想过,是因为在他的脑子里,本来就不该有这种想法。

    那可是五百名堂堂的巴牙喇啊,怎么能够一下子就被全歼了呢?!

    人们的惯性思维总是非常顽固,即便已经有些事实一再的“提醒”着他们,可他们也总会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因为存在与大脑中的惯性思维一旦形成,要想一朝改变也是难以实现。

    思维决定着行动。两百多名巴牙喇没有丝毫犹豫,朝着那几名明军游骑消失的地方就放马追了过去。

    堪堪接近那些沟壑,血腥气息和硝烟气息也是更加的浓烈,巴牙喇们也逐渐亢奋起来,战斗就是他们的职业,厮杀就是他们的癖好,没有比将对方活生生砍为两半更让他们亢奋的了……战场就在前面,血腥场面即将展开……他们更是催动坐骑,恨不得一步就扎进战团。

    与此同时,他们有的已经将兵刃掣了出来,有的将弓箭拿在了手里。不过,以他们的想象,认为双方正是相互缠斗,远距离发射箭矢恐怕误伤了自己人,因此绝大多数是想尽快舞动兵刃加入战团,而想以弓箭制敌的是少数的射术极为精准的人。

    快了,快了,绕过那道山梁,应该就是战场了。

    即将加入战团的巴牙喇们,浑身的血液似乎也被激发起来,握着兵刃的手指都被血液灌注,以至于每根手指都涨的难受,只有舞动起兵刃砍向敌人的躯体,才能将这种饱胀的感觉化为畅快的感觉。

    就在这时,隆兴通商队的锦衣卫们,已经迂回到这些正在冲击的巴牙喇们的后面,并且也在逐渐提高马速,尾随而来。

    “放箭,放箭,放箭,”巴牙喇们堪堪就要绕过那道不是多么高的山梁,一阵急促的呐喊声陡然在山梁上面响起,随即一蓬蓬的箭矢,就向着急速行进中的巴牙喇们倾泻而来。

    顷刻间,巴牙喇们本来保持的还算完好的队形,一下子就变成了人仰马翻,人喊马嘶,人踩马踏的惨状。

第383章 不够砍的() 
    说实话,因为后金巴牙喇的装备精良,不仅人都是三层盔甲防护,马匹也都有或多或少的保护,因此被箭矢直接射中的不是很多。(。。l)

    但是,不是很多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没有,而且马匹的侧面不仅遭受打击的面积大,而且防护也是薄弱,因此被箭矢射中的还是有一些的。

    有一些就足够了。

    因为,一来是由于他们正在扬鞭策马,都是处于高速行进当中,而且接近山梁之处的道路就变得很是狭窄,所以一旦前面只要有一人被箭矢射中,或是因为躲闪而打乱行进的队形,后面的人很难像在开阔地带冲锋那样,能够一带缰绳就躲避过去。

    无法躲避,高速行进的马势又不能立即收束,能够腾空越过的毕竟也是少数,因此就只得撞上去了。

    “放箭,放箭,放箭,”山梁之上又是急促的号令,一蓬蓬的箭雨又是接踵而至。对于年轻人来说,刚才打扫战场,权当是休息,此时臂力自然又恢复如初,所以并不妨碍他们接连发力射出箭矢。

    大明边军也是知道,必须一鼓作气,趁着后金鞑子们乱作一团的时机,给予他们最沉重的打击,否则一俟他们回过神返过阳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压制住的了。

    这与刚才的那场伏击战可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刚才的巴牙喇虽然要多一倍,可因为他们都是处于静止状态,而且大明边军所据的位置虽然不是很高,可是正面非常陡直,人和马匹都很难攀援而上。

    而后来因为事出仓促,现在大明边军所选择的这道山梁,只是更注重位置,可是山梁的坡度却是缓和了许多,如果马力可以的话,甚至可以一鼓作气冲上去。(。。l

    况且刚才还有那些锦衣卫在巴牙喇们的背后,而且还是毫无防备,他们才能给予了出其不意的袭击。巴牙喇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彻底消灭。

    而现在……

    现在隆兴通商队的锦衣卫也已经跟上来了。

    巴牙喇们只顾急速奔驰了,根本没有注意在后面远远跟随的两百名锦衣卫。

    本来也就只有几百丈的距离,当巴牙喇们在山梁前被箭雨阻滞的那些工夫,锦衣卫已经将马速提到最高,从后面包抄到了。

    “砰,砰,砰……”这次仍然是火铳齐发,但可都是便于携带的手铳,而且都是一人双枪的配备。因为距离足够近,因此射程和准头的手铳的两个缺陷,基本上可以完全忽略。

    后金的巴牙喇们虽然都是三层盔甲护身,可能防得住箭矢,可防不住火铳射出的枪子……一蓬蓬的鲜血迸溅而出,一个个的活物,顷刻间就变成了一堆堆死的血肉……

    巴牙喇们拥挤在狭窄的道路上,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就更没有能够让马匹冲刺起来的足够的距离,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