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雁门军未扩军前有三万战兵,一万守兵也被直接编入战兵,秦昊又征召了一万胡骑,所以此次征兵只征召战兵五万。
可谁也没想到百姓从军情绪如此高涨,主动报名的参军人数竟高达三十万,到是让秦昊又喜又忧。
喜的是三十万参军者刷掉二十五万后,那剩下五万必定是精髓,雁门军整体质量定会大幅度提高,稍加训练就能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兵。
忧的是则如何刷下二十五万人呢?
雁门军暂时不需要这么多兵力,也养不起那么多,没有办法,秦昊只能提高征兵要求。
而看到雁门军新的征兵要求后,很多人都傻眼了,这时他们才知道,雁门军的待遇虽好,但不是什么人都能加入的。
更新后的征兵标准如下,身世清白顿时,体无残疾,身强体壮,最关键是年龄必须要在十八至二十五岁。
重点是年龄,而这一项直接将参军人数坎掉三分之一,这让无数人气的捶足顿胸。
秦昊也怕会漏掉一些真正人才,所以又摆下擂台战,就算超过标准也可以参加,只要打赢擂台战,就可以被雁门军直接录用,并予以高位重用之。
可惜的是擂台摆了五个月,也只招揽了一些二流三流人才,一流超一流高手竟然一个也没有出现。
百万流民之中没有一个一流高手这样,这让秦昊不禁感叹,人才难得呀!
而后针对二十万参选者,秦昊又想出数到选拔流程,比如体能测试,力量则是,武艺测试等等。
而这一系列的测试,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将参军人数精简到五万为止,而用这么奢侈的方法挑选士兵,整个大汉估计也只有秦昊一人了。
二十万参选者,进过体力力量武艺等等方式选拔之后,最后被精简到了七万后,实在是刷无可刷了。
都符合标准,而且都是好苗子,谁都不想走,对此秦昊也没辙,只好七万人全都全都留下。
秦昊从七万新兵中,挑选出五万最精锐者,把雁门战兵凑齐十万后,又从五万新军中,精心挑选出一万骑兵。
在马镫和马鞍等装备到齐之后,六万骑兵部队,在秦昊赵云张辽等人的带领下,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大练兵。
至于剩下四万步兵的训练,秦昊则全权甩手交给岳飞高顺和徐晃三人,这三人对步兵训练比秦昊要强的多,所以秦昊自然要人尽其才。
至于多出的两万新军,在训练完成之后,会分配到雁门军下辖的38个县中,用以维护地方治安,成为雁门预备兵,也就是守兵。
原本屯田兵也处于雁门预备兵的行列,不过现在却已经被秦昊给取缔了资格,原因则是现在雁门的屯田部队数量太多了。
四十万(加上秦温所俘虏的)黄巾战俘,已经全都沦为雁门军的屯田部队,由于现在黄巾还未失败,所以黄巾战俘即不能拉上战场又不能充军,暂时只能作为免费劳动力。
不过若是按照原来屯田兵的标准的话,那庞大的粮饷足矣压垮雁门军,若是区分对待,那都是屯田部队,之间待遇差距却又那么大,会引起很多人心中的不满。
所以秦昊干脆取缔了原来的屯田部队,让所有黄巾战俘成为新的屯田部队,不过他们屯田却也要等到雁门关重建完毕之后。
新的雁门关在雁门百姓,黄巾战俘,匈奴努力,近百万劳力日夜不休的连续奋战之下,历时四个月终于重建完毕,而且防御力更胜以往。
雁门关重建完毕之后,黄巾四十万战俘和匈奴的十几万奴隶,则全部归于秦检和李定国统辖之下,开始修建连接四郡之间的驰道。
不过不同的是,黄巾战俘在修好郡驰道后,就会分散在中北三郡进行屯田,而匈奴努力则要在并北四郡,永无止境的劳动。
匈奴奴隶在修建好并北四郡之间的郡驰道之后,还要修建连接各个县城之间的县驰道,而等拿下并州之后,连接并州各郡县之间的郡县驰道,依然还要由他们修建。
之后煤矿一旦开采,而挖煤等一些苦力活,也都会交给他们来做。
总之不将这些匈奴奴隶的利用价值,压榨得一点都不剩的话,秦昊是绝对不会还他们自由的。
若有一天秦昊释放这些奴隶的话,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的骨子里已经充满了奴性,永远不可能反叛。二是大秦复国,秦昊登基,从而大赦天下。
第203章:三万铁骑南下()
第二百零三章:决战将启铁骑南下
十万雁门大军在经历一众练兵达人,长达五个月的高强度操练之后,终于完成了第一轮训练,雁门整体也基本步入精兵行列。
六万骑兵是在原雁门战兵的基础上建立,除了新练的一万骑兵还略显生涩,其余五万骑兵都是精骑,综合作战能力比起匈奴骑兵或许还有差距,但绝对冠绝大汉。
骑兵训练完毕随时可以一战,而南下参战的三万骑兵,秦昊心中也已经有了打算。
秦昊准备带一万胡骑,一万新编骑兵,还有一万雁门精骑南下,而将最精锐骑兵留下,以保存实力。
骑兵的训练极为不易,若是为汉室损失过大的话,那未免太不划算,所以秦昊只带一万精骑,带上一万新练骑兵只是为了练兵,而胡骑就算损失了,秦昊也不心疼。
中平二年,三月。
经过五个月大发展,并北四郡已从一个稚子成长为大人,完全脱胎换骨,整体实力相比于之前暴涨了数倍不止。
而现在,雁门军已整装待发,随时可以南下,参与虎牢关的惊天大战。
雁门,安东将军府,秦温书房。
“昊儿,三万骑兵准备的怎么样了?”
秦温端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小口后,轻笑着说道:“朝廷已经下达了第三道催促诏令,要你入朝领赏受封呢!”
之前朝廷已封秦昊为冠军侯虎贲中郎将,但那是秦昊大破匈奴的封赏,收复三郡的赏赐刘宏曾言要亲自授予秦昊。
秦昊闻言却露出一丝冷笑,不屑道:“恐怕封赏是假,催促我军发兵才是真吧!”
黄巾军已经做好了最后的战争动员,千万石粮草已尽数运至兖州,足矣支撑百万大军连续征战一年,黄巾军随时可能向虎牢关发起总进攻。
大汉同样已经准备完毕,散落在外的大军,除了并北秦温和幽州大军之外,都已经尽数招回了洛阳。
而在不久前,已镇压幽州大部黄巾叛乱的幽州各军,也已组成联军一起南下,就剩雁门军还没有动静,所以汉室自然着急了,一直在催促秦温南下。
秦温沉吟了一会后,有些担忧的说道:“再拖下去的话,朝廷那边恐怕不好交代啊!”
“汉室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又怎会因为这些小事而怪罪我们的!”
“父亲,三万精骑早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秦昊淡然一笑,自信道:“一日后,刘虞刘焉和公孙瓒的七万联军就要到雁门了,我雁门军只是为了和他们结个伴!”
这次为了对付黄巾,汉室可是下了狠心,幽州守军总兵力也就十万多,但却被朝廷一次性征调了七万,乌桓鲜卑要是发难的话,幽州绝对难以久守。
不过这一战战败的话,大汉估计也要亡国了,幽州已不是汉室能管得了。
而为了对付黄巾,朝廷甚至封凉州叛逆北宫伯玉为羌王,暂时稳定了凉州的局势,从而从凉州驻军中又调回五万精锐。
益州雍州的大部分驻军也都被抽调到了洛阳,再加上河东太守董卓领军二万,并州刺史丁原领军三万……
现在的洛阳城外,一共驻扎了近三十万大军,再加上秦温刘虞的十万大军,虎牢关卢植的十万,大汉将以五十万大军在对抗黄巾百万大军。
刘宏原本是想将冀州皇甫嵩和豫州朱雋的军队也一起招回洛阳的,但二将留下反而可以牵制黄巾军的部分军力,若是将他们召回,黄巾将集中150万兵力进攻洛阳,那可就太可怕。
一日后,幽州七万大军就要走代郡进入雁门,而后立刻和雁门军一起南下洛阳,秦温和秦昊是肯定都要出征的。
父子两虽然带走了三万骑兵,但并北四郡还有七万战兵和两万守兵驻守,安全完全没有问题,只需令一信得过之人坐镇雁门即可。
安东将军府,议事厅。
此时雁门文武都聚集于此,静等主公秦温的吩咐,而秦温端坐在主位之上,秦昊和戏志才一左一右站在秦温的身边。
“明日本将将领三万骑兵南下参战。”望着堂下众将,秦温冷喝:“秦检何在!”
秦检略带兴奋的站出,抱拳应道:“末将在!”
“本将不在期间,雁门军事务皆交由你。”
“啊…”
秦简顿时苦着脸,一副不乐意的样子,他原本还以为大哥是要让他作为先锋来道,哪知道是让他留守雁门。
“怎么,你有意见?”秦温眼睛一瞪,阴森道。
秦检打了一个冷颤,连忙道:“没,没有!”
之所以让秦俭留守,不是秦温信不过手下众将,而是除了秦俭之外,其余人没有这个资历,而且雁门秘密太多,请问不可能将雁门交给外人。
“李定国何在!”秦温轻喝。
“末将在!”
“本将不在期间,由你辅佐秦俭将军处理雁门军务。”
李定国一愣,转而有些犹豫道:“末将,末将恐怕…”
在这五个月中,黄巾战俘的一切事务都是由李定国处理的,而秦温的信任也换来了李定国的誓死效忠。
李定国不但将黄巾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自己也完全融近了雁门军,和各大将军打成一片。
不过协助秦检管理雁门军事,这未免就将李定国放得有些太高了,李定国害怕会引起军中其他将领的不满。
秦温抬手,有些不耐烦的打断李定国的后话,直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将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李定国顿时感觉一股热流涌上双目,强忍着哭的冲动,哽咽道:“诺!”
“郝童郡丞负责雁门政务,至于中北三郡的政务,王猛范仲淹,就继续由你们两人负责!”
“诺!”三人站出一起应道。
秦昊也想将王猛带去虎牢关,毕竟有王猛这个智囊在,自己也可以少消耗点一些脑细胞。
不过自从让王猛接手了中北三郡的政务之后,三郡就再也离不开王猛了,秦昊只能这个全才留在雁门。
不过有戏志才和秦昊在,智谋上雁门军也不此黄巾军弱。
第204章:事业爱情双丰收()
第二百零四章:事业爱情双丰收的赵云
此次南下,秦温虽只带上二线骑兵队伍,将最精锐的骑兵都留来以保存实力,但却准备将一线大将都带上。
绵羊在猛虎的领导下也可以围殴雄狮,而雁门军却是被一群猛虎的领导下,战力也能被发挥到最大。
不过留下来将领的人选,秦温就有点踌躇了,毕竟偌大的四郡之地,秦检和李定国两人坐镇雁门统筹全局,中北三郡还需另派三员大将坐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稍作沉思之后,秦温心中已有决断,当即对堂下众将,轻喝道:“高顺、徐晃、穆风何在!”
“末将在!”三人一起站出应道。
“中北三郡的防务就交给你们三人了,高顺负责定襄,徐晃负责五原,而穆风你负责云中,本将不在期间,务必保证三郡的稳定。”秦温沉声道。
“诺!”三将一起大喝,但心中却都微微有些遗憾。
要只要此次出兵参与的可是百万人规模的大战,这种级别的战役从古至今都没有几次,错过实在是遗憾呐,不过主公既然让三人留守,那他们也没有办法。
错过就错过吧!
“子忠,上次的事,本将就不和你计较了。”看着面色坚毅的高顺,秦温虎目一凝,淡淡道:“这次定襄防务要是出一点纰漏,你就在太守府看一辈子大门吧。”
“诺!”
高顺闻言顿时面色发苦,而秦昊心中则暗笑不已。
高顺忠诚,是父亲最喜欢的爱将之一,但因其过于刚硬的性格,也让秦温头疼不已,毕竟谁喜欢总是顶撞自己的手下?
秦昊刚回广武的时候,高顺被秦温发配到太守府看大门,就是因为顶撞,所以秦温在敲打高顺。
而类似的敲打还有很多,但貌似没有一点作用,高顺依然我行我素,一点也没有变。
秦昊摇了摇头,又将视线转移到穆风的身上。
穆桂英这一世的父亲穆风还是土匪,不过穆风眼光很好,在秦温清算雁门土匪时,就早早的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