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熙收住脚步,暗暗扬了扬拳头道:“你给我等着……”
接下去便是讨论一些琐事,大多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这古人说话也真是啰嗦,明明三言两语能定下来的事情,非要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几年前桓帝灵帝时候的趣闻还要被拿出来扒一遍,美其名曰借古鉴今,大家还都听得津津有味。
除此之外,他们往往在人情上面要反复议论,力争让所有人都能雨露均沾。这让袁熙也有点同情袁绍。说起来袁绍算是雄主,独霸冀州和青州。但实际上却是各种关系牵扯,光是一个幕僚团队就有各种世族豪阀的影子,更别说其军队了。可以说袁绍是被各种势力扛在头顶上的首领,根基很不稳。往往决策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身不由己地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到了后半夜,袁熙昏昏欲睡,而其他人则仍旧兴致盎然,不断说着话,做着私底下的肮脏交易。其实大头也就是讨论打下公孙瓒的地盘以后,做哪些利益划分。等到商量出个大概,这时候外面早已经公鸡叫了。
袁熙拖着脚步返回自己的屋子,却发现甄姬已经梳洗完毕,准备出门了。
“你去母亲那里?”
“嗯。”
“要不再一起睡一会儿?”
甄姬脸上一红,赶紧逃走了。
糟了,好感度又变成55了。昨天暧昧的气氛早就烟消云散,这下得重新开始了。可惜浪费了曹子建的洛神赋,他颠来倒去就只会这么几句。会背的古文,也只剩下醉翁亭记和曹刿论战这样的篇幅了。
要不来点唐诗?但使龙城飞将在?孤帆远影碧空尽?不对。一枝红杏出墙来,糟糕,我怎么想出这种句子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唉,诗到用时方恨少,以前怎么不多背一点呢。宋词呢,老夫聊发少年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江东去,小乔初嫁了,想来想去,难道就没点描写爱情的?
前世的他显然没有在泡妞上下功夫,婚后的生活也比较平淡,于是这方面的才能便不显著。这时候想要拼命提升好感度,却不得其门而入了。
他刚要在床上躺一会儿,不料外面就有人叫:“二哥,你在吗?”
袁熙顿时来了精神,好小子,我不来找你麻烦,你倒送上门找死来了。
“在!滚进来!”
只见门推开,袁尚探头探脑地跨了进来,接着后面还跟着一个黑色锦服的中年男子。
有外人在场,袁熙倒也不敢随便发作。
袁尚介绍道:“这位崔先生是博陵崔氏的管家,特地托我,想来结识一下二哥。”
那崔先生躬身行礼道:“素闻二公子一表人才,才华出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崔光,见过二公子。”
袁熙拱了拱手,示意宾主双方坐下,心里却在嘀咕:这才华尚说得过去,说一表人才就有点夸张了,我又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但既然人家满嘴好话,袁熙也只好笑脸相迎。
袁尚笑道:“今日崔先生专程来见二哥,还备了一份厚礼呢。不知道小弟能不能开开眼?”
崔光穿着一身丝绸衣衫,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腰间别了一块硕大的玉佩,光是一个管家衣着就如此华贵,可见这崔家是多么有钱,其备的礼物肯定也不便宜。
只见他拿出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顿时众人眼中光彩流转。
一个长条状的玉器静静躺在方形的盒子中,形状有点像圆柱形,表面光滑却不规则。从外形来看,是一个奇怪的玉质饰品。
“二公子,这块玉器乃是当年和氏璧……”
袁熙心头一跳:“哇哦!和氏璧?”和氏璧传了几千年了,是皇权的象征,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原来长这个样子啊。
崔光连忙道:“不是,是和和氏璧同一座山中出产的宝玉。当年那和氏璧出名以后,有人便想到这玉石脉说不定是相连的,便往地下继续挖,果然挖出了一块巨大的玉石,经过良匠打磨以后,才有了这件玉器。”
袁熙接过来在手上摩挲着,说道:“那也是价值连城啊。果然是温润光滑,晶莹剔透,不过这形状还真是奇怪,上面怎么还有一块凸出来的?”
崔光一下子沉默不语起来。
袁尚笑着道:“二哥,你还真是会装傻,这东西是专门拿来作闺房之乐的,哈……”
袁熙恍然大悟,原来是情趣用品。想不到这种东西三国时就有了。
崔光也摸摸颌下的长须,似笑非笑道:“懂的人自然知道妙处,不懂的人说了也不懂。看来二公子也是识货的人呐。嘿嘿。”
袁尚道:“崔先生,你不知道,我二哥刚刚成婚,说不定正需要这东西呢。唉,说得我也有点心痒,崔先生,你那边若是还有这种货色,可得给我也送一件。”
袁熙心中一阵恶心,将东西丢回了盒子,说道:“我才不需要这东西,你要你自己拿去。”心里想道:“你一个大男人,又没成婚,怎么会需要这东西?”
袁尚哈哈道:“我怎么敢夺人之美,况且崔先生还有事要托二哥帮忙呢。”
袁熙道:“不知道崔先生送这么‘重’的礼,是想要我做什么呢?如果力所能及,我自然不会推脱。”
崔光听他这么说,两眼笑得眯了起来,说道:“只是联络一下感情罢了。听说二公子要掌管军粮,这个买卖可不能漏了咱们崔家。”
袁熙一头雾水,问道:“做买卖?”
袁尚道:“二哥你还真是书呆子,什么都不知道。我这么说吧,咱们河北的军粮多得吃也吃不完,堆在仓里久了,时间久了也容易霉掉,当然得想办法处理掉。河北好几个世家都有能力收粮,这卖粮的收入还能贴补军资,多好啊。博陵崔家,真定范家,还有中山你的老丈人家,都是咱们的合作对象。”
袁熙一下子明白过来,说是贴补军资,实际上还是进入了各人的腰包。军粮征收上来用作打仗,几乎没有花钱,如果卖出去,也是远低于市场价,这其中的利润难以估计。这崔家想要收购这批粮食,估计也有渠道销出去。一来一去,中间参与的环节恐怕都有丰厚的油水,否则眼前这个崔光也不会送这么重的礼。包括自己兄弟袁尚,作为引荐人,其中的人情就受用不尽。
崔光微笑着看着袁熙,一副吃定他的样子,道:“二公子放心,事成以后,我们还会有一份大礼,绝不敢亏待了二公子。不过,还请二公子能答应多分配一点份额,以后二公子和崔家就是好朋友了。”
第28章 读书大计()
送走了崔光,袁熙连揍袁尚的欲望也没有了,他躺在床上,一股烦闷的情绪涌上了心头。同时那些前世的记忆又给慢慢翻了出来。
以前的他是一名清廉正直的干部,官场上那一套迎来送往,礼尚往来的规矩,他完全没有放在眼里,因此也显得比较孑然不群。论学历,他是著名商学院留学生,还是双学位。论能力,他主持的地方财政改革,从顶层设计来说也是完美。可论人情世故,他不是不懂,而是不屑为之,就是这种清高,导致了最后政策无法推动下去。
他所在的位置是机要部门,油水很多。以前也有很多商企人士送礼,甚至连家人也有被渗透,为此他差点和家里人一刀两断。想不到穿越到了古代来,还是免不了这些事情。
他看着放在案上那件晶莹剔透的玉器,不由心里想:败也是败袁绍的家当,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纠结。
他想了想,放宽了心,沉沉睡了过去。
过了许久,外面想起了推门的声音,接着眼前有光线晃动,袁熙这才慢慢睁开眼睛来。
甄姬站在窗前,光影映衬着婀娜的曲线,让他不由咽了口唾沫,坐了起来。
甄姬手中把玩着崔光赠送的玉器,转头看到袁熙醒过来,便问道:“夫君,这是什么东西?”
“哦,是一件玉器而已,别人送的。”
“什么玉器啊,形状这么奇怪。”
“唔……”他看到案上的砚台,随口道:“磨墨用的。”
甄姬兴高采烈地说:“我刚好缺一个墨锭。不过这东西是玉器,也能磨出墨来吗?”
袁熙瞎扯道:“能啊,先倒入墨汁,再用这个磨,写出来的字特别有灵气。”
甄姬眼前一亮,喃喃道:“居然还有这等妙用……那我试试。”
袁熙连忙道:“以后再试也来得及……”接着坏笑着伸出爪子:“咱们还是先继续昨天未完成的事情。”
说时迟那时快,甄姬一转身之间,已经拿起一卷竹简递到他手上,说道:“夫君昨日做的赋,虽然还不全,但文辞清丽脱俗,让妾身觉得夫君很有才华。但夫君的才华还没有及时开发,这一卷庄子很适合夫君那汪洋肆意的想象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若是夫君好好读读,定有帮助。”
袁熙将竹简抓在手里,呆了一呆,说道:“这读书的事情,来日方长,还是等咱们办完正事再说……”说着又去抱她的腰肢。
甄姬灵巧地闪身避过,咯咯笑道:“读书是第一等大事,夫君什么时候读完这卷庄子,看完里面大儒郑玄的作注,妾身便什么时候服侍夫君。”
袁熙看着她羞红的俏脸,狠狠捏了捏手中的竹简,说道:“好,一言为定。”
也罢,一部庄子而已,才多少字,我一晚上就能看完。当年一部《国富论》几十万字,还是英文,不都啃下来了。小丫头,想拿这个来搪塞我,简直是不自量力。
然而袁熙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有三点难题:
首先是字,虽然经过秦国统一了文字,但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各种难以言说的偏僻部首聚在一处,让他难以适从。若是有一部电子词典在手,鼠标点几下就完了,或者搜索引擎上一查,也一目了然。可是现在,他只能对着竹简抓瞎。问甄姬吧,甄姬说她也不清楚,只能靠自己领悟。其次是字组合在一起,需要国学大师的文言文水准,才能仔细将其中的意思推敲出来。而庄子的文章,最是飘逸,脑洞很大,洋洋洒洒几千字,都不知道在说些啥。最后说说这郑玄的备注,既然是作注,你好歹将正文给解释透彻啊,可这位大儒,写得比庄子还要飘逸,一个个文字晦涩难懂。难道这就是所谓大儒的格局?
总之这一晚上,可怜的袁熙眼巴巴看着甄姬的倩影,还是什么都没做成。
第二天,他继续奋战在书案前。他找来袁福,问道:“你说你也认识字?”
袁福点点头。
“那太好了,替我看看,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袁福苦着脸道:“这……可难为老仆了。老仆认识这个字,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我要是知道什么意思,不就去做官了么?”
“你不是说宰相门下无白丁吗?真是吹牛。去,给我把府里面认字的下人都给找来,找一找还有哪本书也出现过这些字?抄下来。论语,尚书,春秋,诗经,都找一遍,以作印证。”
过了一会儿,袁福拉来了七个年轻人,都是寒门士子,读过几年书,因为没有晋身的前途,便卖身到了袁府里面来打杂。这年头,朝廷任命官员用的还是推举制,没有什么科举考试,要当官,要么是举孝廉,要么是养名望,不管哪种,都需要地方上有人举荐。一开始乡绅宿老父母官还会举荐一些寒门中守正孝悌的士子,但后来这条路便慢慢窄了,基本上得花大价钱通人情才能当上孝廉公。一些读书人没法子,要么去当杂吏,要么去给世家土豪当仆役,总之是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袁熙一边看书,一边将不确定的字给摘出来,让他们慢慢去找。几个年轻人都骨瘦如柴,哆哆嗦嗦地翻着名贵的竹简。
袁熙看他们抓起一卷书看,又放下,互相还看重复了,不一会儿时间,两个人找了同样的资料出来,他略一思量,便道:“你们得分工,这样速度更快。这样,拿一张纸在这里铺上……”他指着其中年纪较大的一个年轻人,道:“你来负责标记他们找到的资料,找到一个就记一笔,然后将内容摘录在纸上。”他看着其他六个人道:“你们每人负责一本书,你负责论语,你负责诗经,你负责尚书,就这样各自负责一块。最后……”他又看向那个年纪最大的说道:“你来负责筛选过滤,将他们的摘录汇总起来,呈上来给我看。”
几个年轻人愣了一下,慢吞吞便开始读起书来。但半天没有什么产出。
袁熙有点不满意,叫来袁福道:“你再拿张纸来,将他们找到的线索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