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中华帝国成立的时间这么短,全国才刚刚进行全面发展,还有很多地区的老百姓勉强能够在政府的帮助下吃饱饭,不饿死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如今政府给了他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只要到了北方地区,政府就会给予那么多土地,还有现成的房子居住,而且政府还给发放高产作物种子,这么多东西都在等待他们,只是一想到要远离生养自己的土地时,不少人又犹豫了。
政府官员也多少明白老百姓故土难离的心理,于是就就对他们说:“移民北方不代表以后不能回到家乡,铁路和火车知道吗?火车的速度很快,现在全国都在修建铁路,很快就能全国通车,若是乘坐火车,一日一夜可行两千里地,无论离家乡多远,乘坐火车最多三天就能回来,而且坐火车的花费大家都能承担的起。”
听到政府官员这么一说,老百姓犹豫的心理有些松懈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移民到北方也不是不可以,北方比较冷,忍忍就过去了,而且还有政府给予的那么多好处,或许改变自己人生命运就在这一刻。
哪个穷苦的老百姓不想拥有更多的土地,改变自己穷苦的生活?
没有!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向移民办事处涌过去报名,没有单独一人移民的,都是一家老小齐上阵,全部都去北方。
早点去北方,就能早点耕种土地,要是晚一点,那只能干瞪眼了。
老百姓移民去北方的途径多种多样。
在沿海地区的老百姓可以乘坐轮船前往东北,在内陆地区的老百姓也可以乘坐已经开通一段路程的火车,再分乘牛马车前往目的地,甚至空军也会出动飞艇,帮忙将老百姓带到北方去。
一大股移民潮正在形成中,四汌省的老百姓向西北前进,河喃、汕东、直隶的老百姓向东北、正北前进。
一路上,到处都是带着大包小卷赶路的老百姓。
他们怀中期盼的心情离开家乡,向着自己未来居住的地方前进,那是他们未来的希望所在,之前的人生如此艰难困苦,每天都要为了一点点食物而慢慢碌碌,等到了目的地后,就会拥有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再幸苦一年半载,等到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收获,崭新的人生将正式到来。
从几百到过千,再到数千,每天都有大批老百姓携家带口踏上行程,不过这和帝国内阁原定的大移民计划还是相差很多,故土难离的问题依旧根深蒂固,等到明年收获的时候,看到那些已经移民的人摆脱贫困,就会有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大移民的队列中。
第245章 陈寿的人生(上)()
♂
【第二更
在汕东省登州栖霞县村里集镇陈家沟村,有这么一户人家,户主名叫陈寿,今年二十九岁,虽然二十三岁才结婚,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陈寿是家中的小末,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陈寿的父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只有五亩土地,满清王朝赋税如此之重,五亩土地可不够一个其口之家吃饱饭,所以陈寿的父亲在耕种自己土地之余,还要租种地主的土地,这样才能勉强让一家人都吃上饭,不过这一家人的运气也非常好,五个孩子一个没有夭折。
随着五个子女渐渐长大,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可是陈家如此穷苦,没有女孩子愿意嫁到陈家。
最后陈家老大和老二的婚姻问题还是得到了解决,陈家和别的穷苦人家用交换的方法,让各自家中的孩子顺利解决婚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两户穷苦人家都有儿子和女儿,然后两家互相交换,一家的女儿嫁给另一家的儿子,另一家的女儿则嫁给这一家的儿子,这样大家都解决了婚姻问题,这便是穷苦人家的传承之道。
在陈家老大和老二结婚后,陈家拥有的五亩土地被分成三份,老大和老二各得到两亩,剩下的一亩留给小末陈寿。
陈寿也是一个悲剧,陈家可再也没有其她女儿能够和别的人家进行交换,陈寿的婚姻遥遥无期,最后到了二十三岁才和一个面貌丑陋身体瘦弱的女人的成婚,这个女人连名字都没有,她的亲人都叫她阿丑。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自己的女人面貌丑陋不要紧,重要的是身体素质行不行,女人也需要干活的,身体瘦弱干不了重活的农村女人,都不是好女人
虽然阿丑面貌丑陋身体瘦弱,但是这个时代娶不上老婆的人多的是,为了阿丑,陈寿付出自己手中的那一亩土地,于是陈寿只能以租种地主家的土地为生。
地主克扣佃户比较厉害,陈寿却只能默默承受着,若是敢说出一句反对的话,那陈寿就没有土地可以租种了,最后自己和妻子阿丑只能被饿死。
农村缺少娱乐生活,到了晚上连一根蜡烛一盏油灯都没有,只剩下造娃娃这一个活动,不到四年时间,陈寿便多出三个孩子,每生下一个孩子,阿丑的身体就虚弱几分,陈寿害怕失去阿丑,再也不敢和阿丑进行造娃娃的活动。
为了养活孩子,陈寿是拼了命的干活,原本只有二十多岁的陈寿,看面貌像是快到四十岁的人。
在陈寿的坚持下,一家五口人终于坚持下来,坚持到满清王朝覆灭,中华帝国取而代之。
没过多久,陈寿又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村里集镇的政府官员来到陈家沟村,让陈家沟村成立一个自治村民委员会,接着村里集镇的政府官员便和陈家沟村自治村民委员会的成员一起为陈家沟村没有土地或土地很少的老百姓分发土地。
虽然地主手中的土地都被没收了,但是这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众多,人均耕地数量只有一亩多一点,最后陈寿家一共分配了三亩五分耕地,两个成年人每人一亩,三个孩子每人五分。
三亩五分的耕地对于陈寿一家五口来说很少,即便都种上高产作物种子,田地中的收获也只不过是让一家五口人能够吃饱饭,或许还能有一点余钱,这点余钱为一家人置办一身新衣服恐怕都不够。
然而年后二月中旬,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了陈家沟村,传到了陈寿耳中:政府要进行大移民,只要移民到北方去,大人能获得十亩耕地,小孩也能获得五亩耕地。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陈寿没有多少反应,陈寿也不愿意离开这个生养他的地方,更何况自己的其他亲人都住在这里,要是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旦出现什么意外,都不能有人帮助一下。
之后没多久,村里集镇的政府官员来到陈家沟村,召集陈家沟村所有人,开了一个宣传大会,向陈家沟人宣传大移民事项。
听到政府官员的话语,陈寿的心有些触动。
陈寿今年才二十九岁,是一个还算年轻的年龄,如今陈寿手中只拥有三亩五分土地,这点土地只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若是想要一家人的生活再好点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而按照大移民的政策,陈寿一家人要是移民到东北,就能够获得三十五亩土地。
虽然东北气候比汕东寒冷一些,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但是三十五亩东北黑土地也比汕东的两年三熟的三亩五分地强很多。
随着政府官员将更多的事情告诉众人,陈寿心中越来越偏向移民这一方:“若是守在陈家沟村,我这一辈子恐怕都会是这样了,我不能就这样下去,我还年轻,我要去为了未来、为了自己的孩子拼一把。”
陈寿拉了身边的妻子阿丑一把,阿丑疑惑的回头看陈寿,却听到陈寿小声对自己说道:“阿丑,我们移民去东北好不好?”
阿丑不知道陈寿怎么会有这样想法,但是陈寿是一家之主,自己作为他的女人,应该支持他,于是阿丑小声回道:“孩子他爸,你是当家的,俺听你的,你说去就去。”
陈寿在向阿丑询问的时候,心中就已经能猜到阿丑会说什么样的话,两人结为夫妻多年,了解的比较深入,陈寿之所以询问阿丑,是为了让自己心中下定最后的决心,现在陈寿的内心已经做出决定,要举家移民东北。
宣传大会结束后,心里万分紧张的陈寿来到村里集镇政府官员面前,磕磕巴巴的向其说道:“俺…一家…想要…报名…移民。”
年轻的政府官员郝志刚听到陈寿磕磕巴巴的话,没有反感,反而会心一笑,他知道这是普通老百姓面对政府官员的正常表情,自己当初不就是这样吗?
“老乡你不要紧张,你是你家的户主吗?你家人都同意移民吗?”郝志刚笑着回道。
第246章 陈寿的人生(下)()
♂
【第三更
“俺家一共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孩子,俺是户主,俺和俺婆娘都同意移民。”或许是被郝志刚的笑容所感染,陈寿的话也不磕巴了。
郝志刚:“嗯,好,我记一下老乡你的资料,户口簿带了吗?带了,好……再给你开张条子,这张条子一定要保存后,等到了正式移民的那一天,镇政府会派车来接你们一家离开的,现在你就可以回家进行准备了,预计一旬内,就会出发。”
“嗯嗯,俺知道了。”陈寿笑着说道。
陈寿回到家中,便和妻子阿丑开始收拾行李,等着出发的通知,实际上陈寿简陋的家中并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收拾。
然而此时整个陈家沟村却因为陈寿要举家移民的举动而议论纷纷,之后没多久陈寿的父母、哥哥、姐姐乃至阿丑的娘家人都找上门来,向陈寿询问,问陈寿为什么要移民。
陈寿年迈的父亲眼中喊着泪对陈寿说道:“小五呀,留下来好吗?当初分家的时候,爹有些偏向老大和老二,现在爹手中又多了两亩地,爹都留给你,你就不要走了,好吗?”
故土难离,亲情羁绊,但是面对已经下定决心的陈寿,这些都已经阻挡部落陈寿移民的脚步。
“爹,俺还年轻,俺不想一辈子都守在这里,俺想出去闯一闯,若是不行,俺再回来,而且俺就算是去了东北,以后俺还能回来看看,听官老爷说,有一种飞艇,能够在天上飞,一天就可以从这里到东北,说不定俺也有一天能够坐上飞艇,从东北飞回这里。”此时陈寿也已经泪流满面,但是陈寿坚定的话语,让众人都明白陈寿决心已下,不会再轻易改变。
“出去闯一闯也好,小五,爹也不拦着你了,要是在外面待不下去了,就回家,这里还有你的亲人在。”陈寿的父亲知道自己已经阻拦不了陈寿的决定,说完一番话后便离开了。
第二天,陈寿的父亲又来到陈寿家,将一百来枚铜币塞到陈寿手中,这是陈寿父亲仅有的积蓄,都送给了陈寿。
接着陈寿的大哥、大哥还有两个姐姐、阿丑的娘家人都来了,他们或多或少都给了陈寿一点钱。
出门在外,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是身为贫苦的农村人,他们的积蓄也不多,只能尽自己一番心意。
二月下旬镇政府的两辆牛车来到陈家沟村,这段时间中,陈家沟村加上陈寿一家一共有三户人家共十三个人要进行移民,两辆牛车正好可以将三户人家以及他们的行礼全部拉走。
村里集镇的移民在从其下辖的各个村子来到镇里集合,接着村里集镇的移民和栖霞县下辖的其他城镇的移民在栖霞县县城集合,栖霞县的移民又和登州下辖的其他县移民在登州城集合。
一路下来,移民的队伍越发壮大,到最后,汇聚到登州城的移民队伍多达数万人。
在从村里集镇抵达登州城的路上,陈寿认识了很多人,这些人大部分都和陈寿一家差不多,生活比较困难,即使政府分配了土地,也只能让一家人吃饱饭,倒不如趁着这次大移民,出去闯一闯,说不定会让自己的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在来到登州城后,有政府官员对所有的移民人员进行统计,并进行划分,每一百户家庭将在东北组成一个村落,划分后,这一百户家庭就会被安排到一起,先培养一下邻里邻间的感情。
在无依无靠的东北,有事情发生,只能依靠邻居的帮助了。
陈寿从政府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他们这一百户家庭将会前往吉冧省春城农安县滨河镇第七希望村,在那里安家落户。
移民队伍已经处理完所有事物的移民队伍可以出发了,从登州前往东北的方式并不是陈寿想象中的乘坐飞艇飞过去,而是在登州码头乘坐轮船前往东北大连,然后通过陆路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虽然不能坐上飞艇,但是乘坐轮船出海对于这些一辈子也没有离开家多远的老百姓们来说也是一件新奇事。
不过对于刚刚登上轮船没多久的陈寿来说,这不是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