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身危险。基于此而进行的见义勇为和正当防卫,都符合刑法的精神要求和相关细则。至于是否过激,其实本身是一件难以界定的事情,但有些律师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要求村民们知法懂法,就不知道他是不是知法懂法了。
在这方面的轻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比如说关于三年起步的那个罪名,其实按照要求来是八年起步的,但各种减刑下来,往往就成了三年,而且还可能出现缓行的状况。这就让人非常不满了。
再说遍观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除了部分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对于是非标准的认定还是比较统一的,只是在量刑上有着巨大的差别。比如在三年起步的那个罪名,在韩国就有可能被化学阉割,在新加坡那种严刑峻法的地方,就更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
如果我国是一个比较尊重传统习惯法的地方,那么相关的法条应该会变得更加严苛,毕竟万恶淫为首,在古代出现类似的事情,很有可能是会被判处绞刑的。其他各种残酷的刑法,也并非罕见,虽然那其中含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天朝在城里之后,对于封建成分的驱出,让一些罪恶在民主的关怀之下,降低了犯罪的成本,以至于某些地方都有成为印度第二的顾虑。
第432章 记两三年里的两三事—11()
而苏宁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悉心经营的新一代华夏文明,最终滑入到了类似印度的深渊之中。
印度这个深渊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他是一个长期被殖民的国家,可以轻松的得到殖民者们那里盛行起来的科技和相关先进的理念,于是一部分人就先富了起来,我描述不是为了与天朝的某次行动相比较,而仅仅是为了陈述事实而已。
不过一部分人率先崛起,并不意味着整个国家都会崛起,因为他们的保守和顽固势力都是非常严重的,大多数穷人都还坚持着传统的理念,他们不愿意轻易改变生活,而他们所尊奉的宗教,又是世界上产生的比较早的几种之一,而在宗教发展史上,有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出现得越早的,越显得愚昧不堪。有的宗教因为愚昧而显得比较接近,自然容易改造,但也有的宗教给世间带来了沉重的苦难,他们残酷的破坏着认知真理的过程,并险些虐杀了近代科学的崛起。
当然,这个险些虐杀了近代科学崛起的,是西方的某些宗教,哈尔滨工业炉设计形成的各种原始宗教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些原始宗教如之前曾经提到的,贴近于自然迷信的古老版本。从大历史的角度上来讲,那个时候男子刚刚摆脱母系氏族社会,并且在社会劳动中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地位,然后顺利的将原来高高在上的女人,慢慢的推向了附属品的位置。于是女人在古印度的社会地位迅速降低,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有明显回升的迹象,虽然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女权主义运动已经进行了许多年,就连天朝这样的5000年古老文明,也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崭新形式,以至于闹出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但是类似的情况在印度却并没有集中的发生,或者说并没有形成应有的作用,女人的地位在印度依旧很低,捆绑在他们身上的道德束缚和封建压力都非常之大,这从一些女人在出事之后,不得不用了结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挽回部分声誉就可见一斑。好在大部分农村男人看来,他们本身就是不值一提的,有很多罪孽就是基于这种蔑视而产生的。
而注重仁义的天朝上国很容易就接受了女权主义者们的基本观念,弱者就是应该接受同情的,更何况那些卑鄙无耻的行为,也历来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唾弃。只可惜的是,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在接受着西方的荼毒,各种外来的思想开始在华夏大地上扎根,就连法制这一块也不例外。于是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万恶淫为首的重大罪名,竟然只落得了个八年起步,甚至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给出三年这样的可耻判决。要知道,这可是毁掉别人一辈子的卑劣行径就算不出一丝型,也不应该如此了事。
至少苏宁还记得,当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可以更方便的了解其他人的想法之时,他会经常在网上看到某些这次事件的评论里,有老百姓怒不可遏地指出,应该给予犯罪者以死刑!
他们并不是某些律师嘴里那些不知法不懂法的村民,相反基本的法律素养,在多年的普法工作之后,已经出现在绝大多数公民的内心之中。但他们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依然怒不可遏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号原因,当然不会有其他的,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所接受的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不容许自己在如此卑劣的判罚面前袖手旁观。
可是既然一个国家当中有如此之高的频率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法律的宣判不像这个国家的道德文化靠拢呢?因为有些人就是西方价值体系的狗奴才!
苏宁这个二半吊子的高等知识分子并不想做那样的狗奴才,也不认为那样的狗奴才能够引领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因为他们制定的法律就不符合人们的普遍认知,虽然他们可以通过教育手段给更多的人进行洗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并不成功,教育体系随之而成为,整个国民,各个阶层都在攻击的重大社会弊病之一。至少在苏宁离开那个时空,来到东汉末年的时候,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和高房价一样的社会弊病。
所以苏宁必须要在自己的体系之内,推行严格的法律,其周密的程度的确与秦朝不相上下,而且其是非的标准,也更加参考了古人的想法,虽然,没有采取惨烈的肉刑,但是,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并没有因此而被姑息,相反,各种具有教育色彩的处罚方。频繁的出现在他制定的法律当中。想社区劳动这种事情绝对不是西方人的首创,因为他康采恩可以让那群罪犯们,在地广人稀的西北大漠当中,完成足够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劳动改造。
包括后世建国多年之后,依旧有盗猎现象,普遍出现的可可西里一带,都是那些罪犯们的重点发配地区。
再怎么说,苏宁使用的也是一套类似于宋朝的行政制度,既然如此,牢城营这种经典的套路就不应该被他有选择的忽略掉。
苏宁在这方面的决心非常之大,至少,他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东方诸侯们的各种言语讽刺。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给他带来第一声志文的竟然不是那些饱学的儒者们,而是一名在过去的战场上小有声名的战将。
再次经过半个月的旅途之后,韩某人和潘凤等一行,终于顺利的走过了河西走廊和安西都护府等广袤的地区。只是当他买来的碎叶城的时候,韩某人那脆弱的身子骨,再一次不顶用的病倒了。
于是苏宁接见他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推迟,不过由于那个时候的波斯人已经展露出了对大汉帝国领土的野心,所以苏宁也没有那个功夫继续逗留在那里,于是他只能象征的接见了韩某人的代表,一代上将潘凤,也就是在这次接见当中,潘玉凤向他提出了关于法律过于严苛的质疑。
于是苏宁就把上述的观点大致的抛了出去,当然不能教后世天朝的制度和印度某些问题的文化原因说出去,毕竟潘峰还算不得是他的核心成员,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告诉对方,并不是一件明智的选择。
但这样做的结果也很明显,那就是说服力大大的下降,以至于让上将潘凤在听完他的解释之后,依旧有些不愿接受。
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实行了过于严苛的法律。他们在名义上所技效忠的大汉王朝,便是利用这个机会,以仁政和黄老之术治理天下,才稳固了这大好的江山。所以他们怎么会丢掉这让他们作为江山的政策呢?
对此,苏宁其实也是非常无奈的。好在他和潘凤之间的共同语言,远非这些对他们两人来说都不够专业的事情,对于同样在战场上都有所追求的他们两人来说,商讨一下过去几个月里发生的大事,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第433章 记两三年里的两三事—12()
那么过去的几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其实细数起来,还是颇有那么几件事情值得注意的。
首先是那个叫做曹操的家伙,已经在东郡站稳了脚跟。这次他和历史上的境遇并不相同,原本隶属于袁绍的他是在袁绍的帮助之下,才拿到这块地盘的,但在本时空当中,他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之中声名鹊起,很容易就得到了兖州刺史刘岱的欣赏,更何况如今的曹操是对付西边第一强敌苏宁的中药无机之一,因为他曾经在苏宁麾下效力多年,对苏宁及其凉州体系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哪一路诸侯想要称霸天下,夺取关中,都需要得到他的帮助。
就连袁绍也是多次拉拢鱼汤,但都没有得到曹操的应允,因为曹操的手中已经掌握了一张王牌,那就是汉帝刘协。
说起来,这位小皇帝之所以会跑到曹操那里去,也是看中了他能对付苏宁的这一事实,毕竟小皇帝险些在苏宁那里成为人质,对于这位权臣,有着深恶痛绝的印象。她的那位皇兄,如今正在长安城里,被当做傀儡一样对待着。身为一名九五之尊,却得不到任何权力,除了出席一些象征性的仪式之外,他甚至连外面的人都见不到,像这样的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他跑到了曹操这里,希望借助曹操的力量来战胜苏宁,但他没有注意到的是,曹操对他的到来也秉持着相当之高的警惕。
首先,他的到来,为曹操带来了一些额外的风险,因为中国的诸侯们都已经知道,皇帝已经来到了东郡,虽然曹操在第一时间就下令封锁消息,但还是有很多人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来到了皇帝周围,他们试图从这个大义名分那里得到足够的权利,以稳固自身的力量。
皇帝也知道他们的想法,但如今的他也没有别的选择,虽然对一些明显投机的人物,并没有假以辞色,但还是答应了大多数人的要求,但这样一来,曹操立刻陷入到了不满之中,因为那些诸侯们也拥有了大义名分,便可以随时向自己发起进攻。清君侧的事情,他们不是做不出来,历史上不光有丰富的记载,实践当中还有刚刚结束的讨伐董卓之战。
这让曹操怎能不担心呢,于是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汉帝刘辩成为样子皇帝之后,汉帝刘协的遭遇,也因为一场政变的到来,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这件事情的背景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当时,大批黄巾军刚好进攻兖州,刺史刘岱认为应当守土卫家,直接派兵击退他们,但是,鲍信却不同意刘岱的想法,他认为应该坚壁清野,让这群饥民得不到任何粮食补充,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自然溃散,到时候挑选精锐,给予对方以致命打击便可以斩获大量的敌人手机,说不定还能俘获大量的流民人口,那将对兖州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是兖州刺史刘岱并不同意他的想法,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人的决定更多的是出于保境安民的想法,毕竟,坚壁清野的策略将会是老百姓没出现巨大的损失,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而且在他看来,对面的黄巾军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大,即便他眼中的兵力有限,也是可以一战的。
而在这个时空当中,刘岱面临的局面更加被动,因为他的手下曹操,竟然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如果自己不能有很好的表现的话,那么兖州刺史的位置将很有可能成为曹操争夺的目标。
于是他没有听从鲍信的安排,执意选择了与黄巾军进行决战。
这一场战斗的结果,其实早就在众人的意料之中,眼中的士兵已经多年不习战事,而黄巾军,自从七年之前起义反汉以来,就从来没有间断过与官军的交锋,所以他们的军事实力并不容小觑。
一场战斗下来,不但兖州的士兵们损失惨重,就连刺史刘岱,也被黄巾军斩杀于阵前。
于是这位仁兄就成了近些年来官职最高的阵亡官员。但是就在众人的哀悼还没有结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被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天下13州之一的兖州,就此失去了它的主宰者。在如今这个诸侯们纷纷崛起的年代里,如果不尽快决定一个人选的话,那么兖州的这些世家豪族们,将不得不面临着外敌的侵扰。
于是他们立刻联络起来,商量推举一个合适的人选,是的,他们准备在这混乱的年代里直接推举,而不是等着朝廷的任命。
在原本的历史上,此时的朝廷依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