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侯爷-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虽然她是大夫人,却不受于传义宠爱,于传义虽知道孙氏背地里搞得小动作,却也并不制止。

    “噢,原来是这样。”李策点点头道。

    “嗯,现在你知道了,我这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其实……呵呵,你会因此也贬低我吗?”于仙儿突然停住脚步,仰着头怔怔得看着李策说道。

    李策看到于仙儿紧咬的下嘴唇,没来由一阵心痛,他故作轻松得洒然一笑,然后蜷起食指,轻轻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说道:“傻瓜,我喜欢的是仙儿,不是于员外的女儿,你是贫也好是富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仙儿,这就够了。”

    于仙儿听着这厮有些肉麻的话,抿嘴一笑,伸手挎着他的胳膊,只觉与他待在一起,就有种说不出的甜蜜。

    于家的住宅不小,刘氏母女单独住在一个小院,院里还开辟出一小块菜地,青青绿绿的给小院平添了不少生气。

    “娘,快看谁来了。”一跨进院子,于仙儿就朝屋里喊了起来。

    随着屋门打开,一个中年妇人走出门来,应该就是于仙儿的娘刘氏了。刘氏今年四十多岁,一身灰色对襟长褂,打扮很是朴素,虽然她衣衫并不华丽,脸上也有了皱纹,可是依然可以看出她年轻时肯定是个大美人。

    刘氏笑意吟吟得迎接李策进门,三人围坐在小圆桌旁,李策一口一个伯母亲热得叫着,很快就哄得刘氏乐不拢嘴了。与人打交道嘛,这难不倒李策,前世他在银行搞定老年人就是他的专长,因为老人上了年纪,头脑不清,李策也深知他们的喜恶,总是能投其所好,为此好多老人还夸他服务好。现在这本事又用上了,这厮感慨:看来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软实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啊。

    几人说说笑笑,不觉已是快到午饭时间了。刘氏起身道:“李策,你要是不嫌弃的话,今日就在这吃吧。”

    李策忙笑道:“怎么会呢,我可是早就听说伯母手艺了得了,今日终于有机会能品尝一下了。”

    刘氏笑笑起身去准备午饭了。她今日很高兴,李策她以前也见过,总觉得这后生不错,也没什么坏毛病,可就是多少有些迂腐,有些清高。因为她们于家是行商的,士农工商的等级,商排在最末一位,以前李策总是对此心怀芥蒂,介意于仙儿的身份。可今日看来,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以前的固执丝毫不见了,只这一点就令刘氏大为高兴。

    “我几时告诉过你,我娘手艺好了?你可真会拍马屁。”于仙儿见刘氏走了,故意挖苦李策,她见母亲似乎很喜欢李策,一颗心也终于放回了肚里,只要母亲也喜欢李策就好。

    不多时刘氏就做好了饭菜,三四个菜都是平时的家常菜,不得不说,刘氏的手艺确实不错,青菜萝卜的能做出这等味道,可以开饭店了。

    李策也不客气,他知道喜欢吃、使劲吃是对做饭者的最大肯定,果然刘氏见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两只眼睛笑得眯成了缝。

    一直到吃完了饭,都没见于父的影子,看来自己颇为不讨老丈人喜欢啊,李策暗叹。

    饭后闲聊,刘氏问起李策现在的状况,李策直言道已经在军中任职,现在已经是一个小指挥使了。

    常言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于仙儿本还担心刘氏不喜欢李策现在的身份,没想到刘氏却说:“嗯,并不是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读书就高人一等,当年你爹还不是一个落魄秀才,到头来……唉,往事不提也罢。只要你对仙儿好这就足够了。”刘氏想起往事有些黯然神伤。

    “伯母你放心,我李策发誓此生定不负仙儿!”李策表情认真得说道。

    于仙儿在一旁脸羞得通红,“哎呀,你们都在说什么呀。”

    刘氏看着眼前这一对年轻人,欣慰得笑了。

    ps:情节开始慢慢展开,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大家放心收藏阅读,顺便给老三投几张推荐票吧。

第四十五章 这就是我的兵?() 
昨日与刘廷柱的一场比武,李策的大名早已传遍了军营,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个很厉害的新晋指挥使叫李策。

    今日清晨练兵的时候,刘廷柱昂首挺胸地站在最前排,显得很规矩,昨日与李策的较量他输得心服口服,而且李策的胸襟气度着实令他佩服,嗯,这个指挥使不错!

    李策绕着看了一圈,不住得皱眉头,昨日没仔细看,今日细细看来,怎的自己的兵看起来尽是些老弱病残呢?

    李策悄悄把刘廷柱几个都头叫到一旁,诚恳地说道:“诸位,你们也知道本指使刚刚上任,还有很多地方不清楚,需要向各位请教。”

    刘廷柱等人忙道不敢,说大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属下知无不言。

    李策东张西望地看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怎么看咱们指挥的兵士,这么多的老弱呐,额……你看那边那个老丈……”

    几人顺着李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瘦削的老头,右手握着长枪,长枪立在地上,老头歪歪斜斜地站着,看样子没那杆长枪支撑,这老头都不一定能站稳。

    就这样能打仗?怕是不拖累其他人就不错了,哦,其他人,再看看其他人,老的老、少的少,驼背的驼背,歪嘴的歪嘴……这特娘的也太坑爹了吧!

    几个都头也有些不好意思,刘廷柱挠挠头道:“大人你有所不知,咱们边关的军队与正规的禁军自然是不能比的。”

    “为何?”李策有些生气道。

    “咱们的兵源多是从当地招募,或是流民或是乡勇,招得杂了嘛,自然这素质也就……嘿嘿”一个都头直言道。

    “咱们河北西路的驻军中,赵相惠执掌的军队,人家那是正经从京城调到这的,那才叫真正的禁军,兵士个个威风凛凛、虎背熊腰,骑的全是高头大马,还有全身的重甲,啧啧……”刘廷柱羡慕得说道。

    “草,这样一比较咱们不就是杂牌军嘛!”李策终于忍不住骂了一句。

    “嗯,差不多吧,就算武器装备、补给也是差人家一大截。”刘廷柱些垂头丧气道。

    “还有饷银……”另一人小声补充道。

    “同样都是大宋的军队,难道咱们就是后娘养的?为什么要受不公平对待?”李策有些发火。

    其实他也知道,出于实际考虑,总要有王牌部队和杂牌军之分,不可能绝对平均,只是自己很不幸分到了杂牌军,不免心里有些窝火。

    “我找老官去”李策懊恼道。

    “大人,官都指挥又何尝不知,他也是没有办法……”

    “那咋整?就让我带这一群老大爷训练?别扯淡了”李策瞪他一眼,没好气得说道。

    “大人,听说您和……”刘廷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屁快放!”李策一瞧刘廷柱那滴溜溜乱转的眼珠子,就知道他没憋好屁。

    “嘿嘿……是、是,属下听说您和陈经略使关系匪浅,大人若是去找陈大人或许有效。”

    李策想想他说的也对,便点点道:好,我这就去讨个说法,你等在此照旧训练。

    刘廷柱等人大喜纷纷道:“卑职遵命。”

    。。。。。。。。。。。。。。。。。。。。。。。。。。。。。。。。。。。。。。。。。。。。。。。。。。。。。。。

    李策进屋的时候,陈尧佐正在那奋笔疾书,也不知在写些什么。李策见没有外人,也没敲门便大踏步迈进门来。

    “进来也不知道禀报,连门也不敲,我一猜就是你,全军除了你,没人敢这样放肆。”陈尧佐头也不抬得说道。

    “嘻嘻,还是师父了解徒儿。”李策倒了一杯茶,给陈尧佐端过去。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吧什么事情?”陈尧佐把手中毛笔一搁,接过茶杯,笑骂道。

    “师父英明,什么事都瞒不过你。”这厮咧嘴一笑,先送上一顶高帽。

    “怎么这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陈尧佐皱眉道。

    “哪儿呀,不是,哦,也是。”李策嘟囔道。

    “什么是也不是的,你说清楚点。”

    “倒不是徒儿怕苦,实在是没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嗯?此话怎讲?”

    “师父,你看我那一指挥都是些什么兵啊,那有的都七老八十了,自己站都站不稳,还怎么训练打仗啊。”李策故意表情夸张地嚷嚷道。

    “哦,原来是到我这哭穷来了,呵呵……边关的军队嘛,历来都是如此,你瞧瞧其他指挥不也是这样嘛。”陈尧佐道。

    “历来如此不代表就是对的呀,这样的一群老太爷,怎么带嘛。”李策继续诉苦。

    “胡搅蛮缠。”陈尧佐轻斥道。

    “我不要求手下的兵个个身强体壮,但最起码不能全些老弱病残吧?要我说啊,一些老爷兵早该解甲归田了,这么大年纪的人哪能还在前线军队啊,这不是尽拖累人嘛。”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朝廷又何尝不知,这些人早已没什么战斗力了,朝廷号称六十万大军,真正能用的也就三十多万,可是朝廷也是没有法子啊。”陈尧佐长叹一口气。

    “为何没有法子?裁军呀。”李策道。

    陈尧佐道:“哪有你想的那般简单,你可知咱们大宋的兵丁是如何招募的?岂不闻养兵自固之说?养兵不仅是为了应付对外的战争,也是为了维持国内的安定。遇饥年常募兵,此乃我朝的开国国策,这样一来没有了流民、饥民问题,也就没有百姓揭竿起义,一举数得。若是裁撤军队数量,凭空多出几十万流民,如何安置,嗯?”说完他目光灼灼得看着李策。

    “这……靠募兵来解决流民问题,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啊。”李策也叹一口气,问题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朝廷现在已是骑虎难下了,再加上辽国一直虎视眈眈,伺机南下,朝廷也不敢裁撤军队,日久成疾,便成了这般模样。只能待日后时机成熟了再寻解决之法了。”陈尧佐目光深邃得望着院落里的梧桐树,那目光有些无奈又有些期望。

    怎么就扯到军国大事上去了,好像偏题了……李策嘀咕道,也是这等大事也不是我一个小指挥使所能左右的。

    “但大的方面改不了,眼下却是可以变通的嘛。”

    “怎么变通?”陈尧佐迟疑道,他隐隐觉得这厮定是又有什么阴谋,可又不自觉得跟着问了一句。

    “我是这么想的,一厢不是有三四千人嘛,从中怎么也能挑出五六百的青壮来,就把这挑出的青壮交由我训练。”李策腆着脸连说带笑得比划道。

    “你这是要相仿昔年开国大将军曹彬的虎贲军啊,呵呵……嗯,有点意思。”陈尧佐捋着胡子笑道。

    李策一见有戏,但是陈尧佐却突然又话锋一转,叹口气道:“想法是好的,可是眼下却有更为重要的事要做。”

    李策抬头道:“什么事?”

    “河西黄河泛滥,水灾成患,朝廷赈灾令已经下来,河西地区已经紧急召集民夫抗灾,可是人手却还是不够,为师正打算调一部分军队去救急。”陈尧佐说完,目光殷切得看着李策。

    我靠,不是吧,难道要我去救灾?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ps:这个周上了推荐位置,求大家收藏,啊。

第四十六章 黄河泛滥() 
李策正在焦急考虑如何推辞,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报!”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得飞奔而至。

    “大人,易州水患已经探查清楚。”传令士兵抹一把汗,急声道。

    “讲!”

    “此处水患,乃是暴雨所致,河堤决口,淹没大批农田,百姓……”传令的士兵有些犹豫,抬头小心地看了下陈尧佐。

    “讲!”陈尧佐眉头一皱。

    “是!初步估计,已有三万多人伤亡……”

    “砰!”陈尧佐拍案大吼道:“什么?!百姓伤亡三万?!”

    “大人……这是易州县令统计的数字,据属下等的探查,恐怕……却是不止此数。”士兵硬着头皮答道。

    陈尧佐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般呆立在那,良久他颓然坐下,沉声道:“到底是多少,说吧。”

    “遍地尸体,孩童老人惨不忍睹,少说也有五万……而且尚有许多百姓下落不明,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这次水灾居然如此严重,已经严重超出了陈尧佐的估计,依照他的经验,水灾刚开始伤亡就这么重,等到过些时日,恐怕数字得翻倍。李策初始还不觉得黄河泛滥是多大点事,以前学历史,经常会见到黄河泛滥改道之类的文字描述,今日当场听了兵士的报告,尤其是听到“遍地尸体,五万这个数字时,更是心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