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赵方是南宋理学大师张栻的弟子,后投笔从戎,成为与岳飞齐名的抗金英雄。

    赵葵13岁随父军中,武功盖世,一生却以儒臣治军,1260,授两淮宣抚使判扬州,进封鲁国公。

    标准的官n代了。(。)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牢记大宋官家的恩情() 
平章贾似道现在还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精盐的数量增多了。

    由此可以操作的事情就是正式开始皇家专卖了。

    事实上内藏库资金的充实,就是他平章贾似道资金的充实,这等于是一体两面的模式。

    他必须高举官家的大旗,必须维护官家的利益,必须紧密地和官家抱团,这样,他才可能对抗整个官僚集团。

    现在,他的后乐园里还有十几位审计司的人。

    他要他们就能维持大宋经济的运行做一个较为细致的财经预算报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时间比较长,所以他叫审计司的人到自己的后乐园里来办公,以便随时可以问询。

    而他本人,则开始接着想精盐的问题。

    他发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地方,似乎流求大岛那面不光出产几百石精盐,而且,好像能解决冗兵的问题

    几百石几千石精盐不重要,而且大宋也不缺粮食,但是大宋有些维持不了养活那些厢兵的经费了。

    大宋之前,中国的军事制度是兵农合一的,国家分土地给农民,农民替国家卖命,合情合理。

    打仗时,农民变成战士;平时,农民种地,不耽误农业生产,而且,战争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平衡性,兵农合一的制度最大的优点便是成本很低。所以无论汉朝,还是唐朝,都很能打。

    到了大宋时代,变成了终身制的雇佣兵制。

    先前说过,大宋民间远比其它王朝要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大宋的雇佣兵制造成的。

    有灾荒了,当兵去;犯罪了,当兵去

    这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效的维稳手段,但是,对国家来说,负担非常沉重,不仅要花钱购买武器装备。还要发给士兵薪水。

    而且可惜的是,士兵很多时候不打仗,但是薪水照样发。

    而且,一旦雇佣了士兵。就要负担一辈子,随意裁兵容易引发兵变,将军可以剥削士兵,扣押薪水发大财,如果裁兵。将军会带头造反,甚至于,想要查军队的账目都能逼反了将军。

    先前说的刘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致命的是,这种终身雇佣兵制,其实战斗力很弱。

    为什么呐

    对当过兵的人来说,更好理解这一点。

    刚刚练成的兵,战斗力最强。

    过几年之后,锐气就会丧失。

    所以,到头来,宋朝花了很多钱。养了一帮吃闲饭的兵油子。

    尽管可以让他们屯田,修路,修桥之类的,但是,产出极低,他们干不干活都是那些薪水。

    相比较而言,送到流求大岛的那些厢兵们,产出倒是高了不少。

    他想到这里,叫了两个审计司的人员,让他们到市舶司那里要来流求大岛送到临安城的货物单据。然后再算一下他们养活那些厢兵的军费。

    审计司的人员打着算盘,一会儿就得出了结论,禀告说,如果再来五次这样的交易。那些厢兵的军费完全出来了。

    平章贾似道的眼珠子都要弹出来了,养兵竟然能挣钱

    再来五次,这意味着什么那个张大商用半年的时间挣回了全年的费用,剩下的半年呢,白挣了

    他开始正式面对了,而不只是想着利用。便让一个门客去找回来的船长私下里了解一下那里发生的事情。

    这个也容易,门客找到了一个船长,一五一十的了解了基本情况。

    回来便报告了。

    平章贾似道在随后的几天里思考了一下张大商的做法,发现自己借鉴不了。

    一个月发十贯会子大宋要是真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以物来折算的话,立刻就破产了,打死都学不了。

    至于说开办那些作坊,他想了想先前管理地方的经验,恐怕也是前期投入太大,而且官办的作坊,经营上也问题多多,这个也学不了。

    最为关键的是,张大商他们会做科学阵法,这个实在是神鬼难测了,上哪里去学

    平章贾似道忽然笑了,老夫为何要学他们,如果他们会科学阵法,莫不如把一些冗兵交给他们解决了,还不说真情,就算是投资到精盐产出上吧,几百石的,都不两天卖的。

    精盐在临安城非常好卖,这也是实情,许多大商巨商之家听闻过官员们吃的盐比自己好,属于特供盐,非常不开心,有钱买不到,最伤富人心了。

    所以皇家专卖盐店一出现,马上一抢而光

    平章贾似道打起这个主意也是被逼的。

    大宋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始终让大宋政府的财政处于苟延残喘的地步。

    冗兵的问题,刚刚说了,说说冗官。

    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到了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而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

    这里主要是因为在大宋的官僚体系内,官与职是两回事,官是虚名,称为寄禄官,用以表示一定级别与领薪俸,职才是管理具体事务的,大宋称为职事官,后来因官员膨胀,许多职事官也不管具体事务了。

    只有特别差派负责某事时的官员才有事做和有实际职务。

    例如“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这一官号,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就算是辞职回家,也能弄到一笔按月发放的工资。

    好处也有,文人生活负担轻了些,因而可以专心研究点东西,宋词和理学的出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如果历史不改变,所谓十万士人跟着大宋官家去跳海,这都是有原因的。

    缺点不用多说,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光是财政问题,在大宋的官僚机构中,本官常常不管本职事务,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有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笔之事,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究其原因,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平章贾似道决定再试一试流求大岛的接纳消化的能力,他马上让门客写一封信,大意是,精盐是

    个好货物,但是产出太少,所以,再派出三千厢兵助你煎盐,要多多为官家出产精盐,心中要牢记大宋官家的恩情。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痛苦的胜利() 
平章贾似道在书房里算计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张船首。樂文小說|

    这种感觉真心好,运筹于书房之中,斗智于千里之外……

    但是不久之后,他马上暴怒了,有人在小报上黑他!

    说他是蟋蟀宰相,玩物丧志!

    最痛苦的是,说他****美貌的“女尼”“女冠”!

    还让人愤怒的是,又把他在鄂州之战的权宜之计翻出来了,说他私通鞑靼酋首!

    有御使据此在朝廷中弹劾他了……平章贾似道摘下了官帽,跪在朝廷上,听着御使的弹劾。

    他确实召过“女尼”“女冠”来自己的后乐园。

    唐宋时代的“女尼”“女冠”不仅可以随时召入宫禁,而且可以进入士大夫或是平民之家,这属于人人都做,但是不算道德正确的事情。

    她们中出名的,大多是姿色出群,诗文俊雅,工音律的极品,这对喜好炫耀的平章贾似道来说,不把最出名的极品请到府上来唱词吟诵,他会感觉丢人的。

    至于说到****,唐宋时代的“女尼”“女冠”除了真心向往佛道的之外,她们大半本就喜通宾客,又喜艳妆。

    因为她们本身就是一些女伎年老之后,没有了退路,才进到了寺庙和道观……在法理上,尤其是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她们本身就是无主的女子。

    与未婚或是已婚女子那个的话,这是通奸,是会受到谴责的,甚至律令的制裁;但是与“女尼”“女冠”的交往,大家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何来****之说?

    但是他只能老实的听着,不许反驳,一切由官家决定。

    随着御使的弹劾结束,平章贾似道的心情变平和了,这分明就是老夫用过的手段……他也感受到了程元凤当时的心情了,真是让人无语了。

    他缓缓地站了起来。戴上了官帽,对着大宋官家赵禥深揖一躬,说:“官家,老夫绝未有私通鞑靼酋首之事。先帝早已经知道此事……其它之事,老夫承认行为不曾检点,就此辞官致仕,以让贤士!”

    说完转身就走……

    大臣们有高兴的,只要人一走。那公田法和打算法便会无疾而终,从此没有了扰民、扰军之政。

    大臣们有不高兴的,刚刚搭上平章的船,结果他不玩了,这是何道理?!

    大宋官家赵禥想都没有想什么,他不顾官家的体面,窜下了龙椅,直接拦住了他的师臣贾似道!

    “师臣且慢!”

    大宋官家的态度如此明朗化,那些不高兴的大臣,马上跟上了。此时朝廷上是一片挽留之声。

    平章贾似道看了看大宋官家赵禥,先说了一句:“官家,龙体远比先前矫健了……”

    这话说的真到位,一是陈述了事实情况,二是表达了关切情感。

    大宋官家赵禥隔三岔五去他的御前直属火绳枪军厮混,偶尔还放上两枪,这身体原比先前好多了。

    大宋官家赵禥发现自己在军阵上极有“天赋”,当然,大宋官家有研究军阵的红色基因,都比较有“天赋”。

    在大宋的北宋时期。经常是大宋预授阵法,送到几千里之外的战场上,让将领们操作,啥客观条件之类的。不考虑。

    到了南宋初期,军事活动太过频繁,大宋官家哪里还有心情贯彻祖宗的防范武将之法?

    所以,大宋官家们终于开始放弃了研究阵法的“天赋”,任由武将做战,打赢了才好。而不敢再操心如何去打的问题了。

    现在的大宋官家赵禥又被发明了八段轮射阵法,他能不高兴嘛,这说明他身上有研究阵法的传统。

    所以,他对这一支队伍格外上心。

    大宋官家赵禥已经不顾及君臣礼节了,上前直接拉住了师臣贾似道的衣袖,眼睛亮晶晶地说:“师臣若是走了,欲大宋如何?”

    他的师臣贾似道没有挣扎,那样就太失礼了。

    回到了府上后,他又写了一份奏章,乞骸骨……并命人收拾物件,再一次回老家台州……

    大宋官家赵禥这时真的害怕了,而且谢太后一日数次询问平章之事。

    因为此时真的无人可以替代他。

    大宋官家赵禥派出大臣、侍从传旨留之者日四五至,中使加赐赉者日十数至,甚至在夜里也派人即交卧第外以守之。

    真心怕他走啊……

    平章贾似道看到气势做足了,便也收回了奏章,一切回到原来的模样。

    宰执从来都是****制度里的一个高危职业,自古以来,善始善终者有几人?

    也就是大宋不杀大臣罢了,最多一个贬官回家领退休金……

    临安城内民间对这样的官场风波那是喜闻乐见的,特别是小报的消息,那是绝对喜欢看。

    第一份有了明确的报头,可以公开卖的《民声报》,大声疾呼平章不能走,理由一二三的,并且极力对骂先前黑平章的小报,称之为连名头都没有,绝对是鞑靼强盗集团派出的敌对势力,亡我大宋之心不死,扰乱世人之心,破坏抵抗鞑靼强盗集团的大好局面。

    幸好有英明而伟大的大宋官家识破了别有用心的污蔑……大概就是这样吧,整整一个版面,全是这样的战斗性文章,实在是无法一一转述。

    因为不是胡说八道,而且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临安城的民间对平章是非常认同的,他也是正常人嘛,谁不好玩一点?

    先帝中那个谁谁不也这样?!对吧??

    平章贾似道这个《民声报》的背后黑手,暗中派出人,去查那份小报的背后黑手,结果啥也没有查出来,只能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风波对平章贾似道来说,只有利,没有弊,一是他又一次测出了他在大宋官家心目中的地位,还有在谢太后心里的地位。

    他更是测出了在大臣们心中的地位,当时没有拦住他的大臣居多!

    还是反对他的人居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