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这更深一层的用意,这个大队长却不知道。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当然也不会把更深的意图告诉自己的手下,便任由双方队长自己去商议配合。

    贾平章密使当时说过了,要闹而不乱,要危而不战……总之一点吧,要有口头上的战争,但是绝不能有真正的战争。

    如果光看密信,吕文焕真吓了一跳,竟然要他去主动挑衅鞑靼军队!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但引来大队人马,襄阳平原上的经济作物可全完了,更可怕的是弄个擅起战端,整个吕家也许就完了……可是若不听从贾平章的命令,他吕家还能有好日子过?

    贾平章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物。

    但是,密使的话让他看明白了贾平章的用意,更重要的是,他从中还看到了自己吕家可能要得到的好处!

    天已经大黑了,他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那滋滋做响的煤油汽灯将整个书房照得如白昼一般。

    早在金入主中原之初,北方地区曾出现过行省制度,即在外地设立行尚书省,但为时短暂。

    鞑靼强盗集团的行省制是沿袭自金国的行尚书省。

    事实上,他们一直是仿金实行行省制度。

    刚开始时,它和金国一样,只是一种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临时机构。

    后来由于战争等各种因素,行省也开始干预地方政务,逐渐变成了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域。

    到了现在,由于战事紧张的原因,他们还使用原先行政区划,甚至连官名官服什么的都没有变。

    只要能管理地方,能给他们交上各种税赋就可以了。

    这一天滑州的孙知州早晨起来时眼皮跳得厉害……他认为是自己昨晚上想多了。

    现在不由得他不想得多。

    滑州本是个以旱田为主的州城,主要是种植小麦,还是在金朝时候,这里算是四等州,那时的税赋远远要比现在少。

    但谁知大汗来了后,哪里管什么一等四等之分,一律上足税赋,连续三年交足者可升官,连续三年交不足者罢官后惩以鞭刑!

    孙知州的前两任都是如此被罢官的……孙知州每次走过州衙门口时都毛骨悚然,这里可是鞭刑过两位知州的地方,那同行的惨叫声似乎一直都能听到。

    孙知州的全家到了这里后,他心中大悔恨,自己若是多给那回回人一些钱钞,也许会给自己派遣一个好地方为官……他看着那破烂不堪的州衙,又看看那街上面黄肌瘦的百姓,仅有的一些商铺,也是冷落不堪。

    他的妻子着人去看过,那里是恁什没有……这里不如中京路的一个县城!

    在州衙的第一天晚上,他们吃的是玉米面大饼和菜汤,又有几个蒸地瓜。

    说实话这东西能饱人,但是不甚好吃。

    孙知州在饭桌上摇头摆尾地说到:“大汗自是天人吉相,玉米、土豆和地瓜,正是上苍赐大汗子民的好吃食……尔等可曾知道,那玉米还可以喂马……少糟蹋了多少百姓的麦苗!”

    地瓜尚且有甜味,那玉米大饼太难吃。

    他的妻子问道:“此处不是盛产小麦嘛,为何不见白面??”

    孙知州摇了摇头,艰难地吞下一口饼子。

    民从们早已经不是初见玉米时的新奇了……说到底是没有白面好吃,那白面早被大汗征收了上去,据州吏所说,整个滑州地区可能也没有十斤!

    他的儿子苦闹着不想吃玉米饼子。

    孙知州一脸正气,眼现厉色。

    “玉米面饼,百姓可食,我等为何不可食?!……就连大汗也曾食用过……你好好品尝,到底是玉米面饼好吃还是白面饼好吃?!”

    他的儿子被他吓到了,呜咽着强说玉米面好吃。

    孙知州一脸得胜的样子……但是,他胜不了自己的胃肠……生生地疼,似乎那玉米面饼太硬。

    生活再苦,还是能过下去的……但是完不成赋税可就过不下去了。

第三百零四章 我们是新瓦岗寨军() 
孙知州曾经召集起滑州州衙内的所有官员,让他们出谋献策,解决每年的赋税问题。

    他指出,大家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果他不好过,每一个人也都会不好过。

    但是,整个会议中,除了他自己在讲之外,其他人都是黑着脸,低着头,没有人发言。

    真没有办法了,如果有办法……他的前两任也并不傻!

    孙知州跳起脚来了,要求从路过的行商身上下手,凡是路过的,一律原先两倍的过路费!

    主管商税的官员沉不住气了……如果那样的话,行商们就会永远不从滑州路过了……这里本来就是平原之地,可能连原先的过路费都收不上来了!

    “那你有何妙计?!”

    孙知州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提议是杀鸡取卵,所以他开始反问了。

    那个官员被他逼不过了……说,不如在民众身上再加上一成……

    只能如此,只能如此。

    秋季交赋税的时候,整个滑州地区顿时鸡飞狗跳起来,滑州历史上最高的赋税出现了,民众要上交所有收成中的七成!

    孙知州本人都要带着腰刀去征税了……但是他算是比较会讲道理。

    他说了,这不怪他孙知州,也不怪那大汗,要怪那些境外的海盗们,他们总是亡我之心不死,如果不给大汗筹备充足军粮,大汗哪里有办法来抵御外敌?

    若是海盗们打了进来,定会烧杀你家房子,强奸你妻女,把你当成奴隶!

    民众也愕愕然……那境外的海盗竟然如此可怕?比大汗的大兵过境还凶狠??太吓人了………

    不管怎么说吧,第一年的税赋算是解决了……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完成,只不过相对其它州县比,不那么显眼……他仍然受到了上级的警告。

    孙知州愁坏了。

    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格外阴冷。

    好运气总是在你最愁苦的时候到来。

    一个行商样子的人亲自来求他了,那人提出自己是京西路的人,希望他能帮忙租种一些旱田。

    滑州地区从来不缺旱田……这些年战乱,死的跑的人不少,处于人少田多的局面。

    那人提出要种植棉花。

    孙知州的眼睛一亮……棉花好啊,此物价值远比小麦和玉米值钱,若是如他所言,种上几万亩,上交给滑州一成半的租子……他快速算了下,足够顶上自己的缺口,而且民众还可以降一成。

    如果能将民众的赋税降下来,必得民心,这不仅是惠而不费的事情,自己为官的口碑那将留名青史啊!

    那人提出还要征集一大批农民……反正也是农闲期间………他出口粮和费用,也好集中整理棉田,他手上有善种棉田的农师指导。

    孙知州听完后都要笑出声了,他哪里管什么农师不农师的,那行商可是给了他一大笔好处……那钱钞有多少?不便与他人言………

    几千人一起忙碌的样子很壮观!

    开春前孙知州几乎天天去观察……那里有他的一成半,那里有他的未来,那里有他的民心。

    但是不久后,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今年秋的赋税又上调了……但是孙知州不怕了,那棉田里的棉苗正在茁壮成长,什么损失都可以从那里找。

    孙知州肯定不懂这样的哲理: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但是孙知州知道,那棉花最终是要在棉田里出,所以,他不担心。

    税赋涨,他的分成就涨……他能看出那个租田者强抑制住的不满,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是吧?

    这两年,他由于破天荒完成了赋税的任务,得了上级的优评,调回京西路之地指日可待!

    他盘算着,如果确定要走了……他可以把那分成再调高一点,回去做官,手上钱钞太少可不行。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眼看着要开始采摘棉花了,结果出事了。

    出事这一天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一天。

    滑州城由于这两年种植棉花而好过了些。

    种棉花需要人力,采摘棉花更需要人力……租种棉田的那人从不欠人工钱,因此许多人就多了收入,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这里劳务。

    人多了自然就有了生气,大家多少都有些收入,自然市场上就有了活力。

    街道上人来人往,做小生意的人也多了起来。

    今年的种植的棉田比以往多,而且又是一个丰收之年,想必会给很多人一些美好的希望。

    这个早晨就连守城门的人也没有注意到,一些外地人三三两两的就走进滑州城了。

    这很正常,那些人极有可能是外地来采摘棉花的。

    孙知州在早晨走出州衙,见到街道上来往的人多了,远比以往热闹,顿时心里生起一股骄傲……这都是他管理的功劳啊………

    可是还没有等他“啊”完,突然就听到一声暴喝:行动!!

    不知道从哪里跳出两个壮汉扑向他,其中一个轻轻一挥掌,就将孙知州打晕。

    等到孙知州慢慢苏醒过来后,他发现自己被绑在了衙门的树上,而且一群人正在衙门处出出进进:他们正在搬运府库里的物件!

    滑州府库位于州衙的后面,而且只有衙门这一个出入口……这样可以有效的看护。

    那府库里有滑州的公物,可是也是他孙知州的私货!

    更可气的是,原本在衙门口站岗的差役也正在帮助那伙子人搬运。

    那伙子人竟然还带了好几辆大车!

    孙知州出离了恐惧,他都没有首先想到自己的家眷。

    “呔!你们是何方盗贼,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抢劫州衙!!你们不怕诛杀九族之罪!!!”

    正在忙活的差役们停了下来,胆怯怯地看着被绑着的孙知州。

    一个壮汉上前挨个踢了他们几脚,笑呵呵地说道:“你们快去做活,休要偷懒!”

    踢跑了那几个差役后,那个壮汉仍是笑呵呵地对孙知州说:“你说谁是盗贼?!你的主子鞑靼人,原本是在草原放马牧羊之徒,凭着刀马弓箭四处抢劫,整日盗窃我民众财产……你说谁是盗贼!!”

    “盗贼们”抢劫府库,竟然还有围观的民众!

    那民众中竟然还有为那个壮汉的话叫好的!!

    孙知州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他极力用威严的眼神去扫视那些围观的人,果然再没有叫好的人了。

    另一个壮汉走出来了,他叫道:“此地原是我大宋之地,当年女真强盗抢走了……后来鞑靼强盗又抢走了!

    现在嘛,我等要重新抢回来!!”

    孙知州气疯了:“你们到底是何人?!”

    前面那个壮汉笑呵呵地说道:“我们是新瓦岗寨军,将要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a

第三百零五章 利益动人心() 


    另一个壮汉也接着说:“哈哈,我等却又是那新赤眉军!……誓要灭杀鞑靼,重归大宋!”

    孙知州听了后,差一点要昏了过去,自己的管辖地上竟然同时起了两股土匪!

    瓦岗是滑州的一个地名,它位于滑州的东北处二十余里。

    瓦岗紧邻黄河,因为黄河多次泛滥,使这里沙丘起伏,草木丛生,芦苇遍地,人烟稀少,所以此地既便于隐藏又便于出击。

    此外,瓦岗的北部与黄河的白马渡口临近,南与通济渠相望,进退方便,易于攻守,堪称军事战略要地。

    早在隋朝的时候,当年的瓦岗寨军为了自卫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岗筑了一个方圆二十余公里的“土围子”,以此称为瓦岗寨,直到现在的大宋时期,那个土围子还有一些残存。

    当年兴起于山东莒州的赤眉军则曾在滑州城以东三十余里的地方点兵,那里至今还汉末赤眉帅樊崇筑过的土台。

    第一个言自己为新瓦岗寨军的人是黄祖,第二个言自己为新赤眉军的人是吕三郎。

    两个人都是特工大队的队长,各自领了二百余人在鞑靼强盗集团管辖地里奉命起事。

    他们没有具体的任务,起事这个任务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大。

    一切都看两个人的具体商议。

    在何处起事?

    两个人不约而同选中了滑州,还真不是因为那里有吕家的私田,其实黄祖和吕三郎还真不知道那私田的内幕。

    他们一起看中了那个地方的原因有两个,一来那里来往的人目前比较多,二来,那里是瓦岗寨军兴起和赤眉军活动过的地方……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索性借是古人的名头行事,这样肯定会方便得很。

    夺下滑州城的行动出乎他们意料的轻松。

    这里原本有二百多厢兵和几十个衙役之类的非正式武装人员,但是,随着山东地区战争的失利,鞑靼强盗集团不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