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大郎传奇-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焰火晚会”这个词很时髦,起码在阳谷县百姓看来是这样,因为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焰火”很容易理解,但“晚会”是个什么东西?

    大家都很好奇。

    不过,与“焰火晚会”相比,当百姓们听说状元楼请戏班子免费唱大戏时候,这座不是很大的县城彻底沸腾了,请戏班子免费为大家唱大戏,这样的福利绝对是阳谷县建城以来的第一次,注定是要被载入县志的。

    以往只有那些富家大户请得起戏班子,对于富贵人家来说,花大价钱请人搭台唱戏听曲儿,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就十分稀罕了。

    请一个戏班子,除了演唱者之外,还要有大鼓手、筚篥手、拍板手、笛手、琵琶手等奏乐团队,人数最起码在五人以上,再加上道具费、搭台费等各项开支,费用太高,寻常人家根本请不起,这也是为什么茶馆里的评书那么火的原因了,请不起戏班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听评书了。

    此次元宵节,状元楼自掏腰包请戏班子唱大戏,更重要的是,戏班子是路演,县里的百姓不用任何开销,板上板凳去占位即可,怎不引起轰动呢?

    “听说状元楼请的是邻县最有名曹家班,光出场费就要一百两两银子!”

    “我也听说了,曹家班这次一共有三十四人参加演出,这可是近几年最大规模的演出了。”

    “你们不知道,曹班主的女儿色艺双绝,美的令人发指,据说其他几个旦角也都长的十分标致……”

    状元楼前,曹家戏班来演出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县城沸腾了,无数人在元宵节当日不约而同的向状元楼汇聚,只是到了之后并没有发现戏台子的影子,倒是那迎风招展的红灯笼纸灯谜,吸引了众多人驻足观看。

    “各位乡亲父老,首先感谢大家不畏严寒的来捧场。今日状元楼开业,又恰逢元宵佳节,我们少东家出钱,举办了这场‘焰火晚会’。”

    “在这焰火晚会开始之前,是猜灯谜活动,在场诸位,只要猜对一个灯谜,可获得十文钱奖励或者入状元楼消费打九折……猜对的灯谜越多,奖励越多,详细情况请到状元楼内看活动规则。从今天开始,状元楼免费对外开放,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入内,食物酒水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状元楼,中状元。我们少东家说了,状元楼以文会友,只要你足够文采出众,状元楼扫榻欢迎,免费提供酒食。”

    李管家中气十足,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是很大,但却传出很远,围观的群众都听的明白,人群中交头接耳,然后便躁动起来。

    狮子楼更名“状元楼”之前,是穷人的禁区,能进入这里消费的不说家财千贯,百贯还是要有的,总之非富即贵。

    更名“状元楼”之后,才对普通民众开放,无疑吊足了大家的兴趣,这栋阳谷县标志性建筑里面究竟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很多人揣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进去。

    “猜中灯谜最多之人,可以免费到状元楼最高层观看今晚的焰火晚会!”

    “状元楼一、二、三层消费价格相同,只不过登二层楼要对出一副对联,登三层楼要对出两副对联!”

    “曹家班就在前面唱大戏,若是在状元楼摆上酒宴,一边把酒临风一边看戏,岂不美哉?”

    弄明白猜灯谜的活动奖励规则之后,状元楼前兴致高涨,人影攒动,不时有人挥舞着手中的字条,惊喜道:“我猜到了,我猜到了!”

    “水映横山落残红——这是‘绿’字!”

    “进洞像龙,出洞像凤。凤生百子,百子成龙——这,莫非是‘蚕’?”

    不断有人破解灯谜,奇怪的是没人愿意领十文钱的奖励,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邀请亲朋好友在状元楼大吃一顿,能有机会在阳谷县首屈一指的酒楼里把酒临风,欣赏下面的焰火晚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该是多么的惬意啊!

    戌时刚过,一百多个灯谜除了个别偏门的之外,全部被人猜了出来,那猜出最多之人乃是一个翩翩少年,梵羽一眼就认了出来,此人正是诗词雅集上照过面的李清越!

    “这家伙,倒是有几分才学……”

    梵羽看着李清越那道孤高冷傲的身影,旋即把于桐于海招呼过来,面授机宜一番之后,两人带着几个短工开始清理红灯笼,然后把事先购买好的烟花搬出来摆放好,所谓的“焰火晚会”即将拉来开帷幕。

    隋唐之际,火药发展成为供娱乐用的焰火,至此烟花诞生,隋炀帝有诗关于烟花的描写:“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到北宋宣和年间,以火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这才有了大规模的成架烟火,例如“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

    每逢元宵佳节,从掌灯后直至更残漏尽,达官巨贾竞相燃放烟花比美,辛弃疾也曾写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词句,便是对烟花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烟花在东京等大城市极为常见,但相对于阳谷县这种偏远小县城来说,就是稀罕事物了。

    为了准备元宵节的“焰火晚会”,梵羽很早之前就委托王复生的三人行货运行,花大价钱从东平府够来了一批烟花。

    这些烟花引燃之后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呈现出火树银花之姿,吸引了无数围观百姓的惊呼赞叹,尤其是那些在状元楼上面的食客们,居高临下,把烟花绽放后那一抹绚烂尽收眼底,很多人忍不住诗兴大发,提笔作起诗来。

第55章 一炮而红() 
状元楼一炮而红。

    这里的“炮”不是童叟无欺的价格,不是以“才”为噱头的吆喝,也不是别出心裁的焰火晚会,而是用“下等肉”做成的上等美食。

    食客来酒楼消遣最大的目的便是“吃”,无论是什么噱头都要建立在“吃”的基础上,吃不好,一切都是白搭,吃好了,其余噱头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这次,状元楼便是以“好吃”而声名鹊起,用“下等肉”做成了上等美味,并且每一道菜都是独家秘制,在阳谷县、东平府乃至整个大宋王朝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以至于那刚开始热火朝天吸引了无数眼球的猜灯谜活动和焰火晚会,几乎被人忽略不计了。

    元宵节第二天,阳谷县县城里到处都是议论状元楼美食的声音,好吃的东西食客们不是没有吃过,只是像状元楼那种“古怪”而又好吃的美食,他们平生还真的是第一次吃。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就是吃货了,恐怕这才是“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精髓所在。

    状元楼一炮而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第二天一开始营业,一层便被订满了,至于第二层和第三层,许多读书人慕名而来,绞尽脑汁的等待攻克门口处的对联。

    这是规矩,有钱也不行,必须对出挂在第二层楼梯出口的对联,方能进楼消费。至于第三层,则需要对出两副对联,才能登楼。

    梵羽所设置的上联不是很难,只要不是不学无术之人,花点心思思考一番,一般来说都能想出下联的。这样做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刺激消费,同时又用如此高雅的方法淘汰那些在读书人眼里很“俗”的人,满足了读书人的虚荣心。

    在这个时代,能读起书的大都家境殷实,最不济恐怕也是小康家庭,毕竟进私塾学堂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穷苦人家很难支付得起。

    更重要的是,梵羽利用了文人普遍脸皮薄,最好面子的心理。

    有句话叫做“文人相轻”,既然你能对得出状元楼的对联,我自然也要去试试,不然别人议论起来就会觉得我不如你。

    再者,既然花费一番心思对出了对联,不进去消费不好看吧?哪怕兜里钱不多,也得打肿脸充胖子啊,不为别的,咱是读书人,丢不起那人!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许多本地士子把能够登临状元楼的第二层、第三层视为莫大的荣耀,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登楼。

    有一些家境较好的读书人,为了显摆自己的才学家世,每日必来,然后坐在状元楼的第二层或者第三层靠近窗户的位置,主动的与楼下的读书人打招呼,生怕有人不知道他已经登楼似的,显摆之意溢于言表。

    元宵节过后,在距离状元楼不远的广场空地上,曹家班戏班子忙碌着搭台子放道具。此次曹家班拿出的剧目是改编过的《代面》,又名《兰陵王》。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市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在宋代很流行,大家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熟知,只是用舞台效果呈现出来,整个阳谷县包括张家、李家这样的豪绅家族,也没有亲眼看过亲耳听过,因为附近几个县的戏班子都没有《兰陵王》这个剧目。

    据说为了编排《兰陵王》这个剧目,曹家班班主派弟子出去学习八个月之久,耗费了数百两银子,在最近才将这个剧目编排好。

    此次演出是《兰陵王》成剧以来的第一次,效果怎么样还有待检验。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费用方面曹家班给了梵羽很大优惠,毕竟这是第一次尝试,倘若效果不好还须要重新排练,效果好的话以后再提高收费标准。

    此次演出,曹家班班主、几名当家花旦悉数到场,足以看出曹家戏班子对这场戏的重视程度——即便这次演出他们赚的不多,但为了将《兰陵王》这个新剧目推广出去,他们不得不打起十倍精神,全身心的投入演出前的准备当中。

    《兰陵王》开唱在即,状元楼更忙了,前来订座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来订二楼和三楼之人,非富即贵。

    面对这些财大气粗之人,梵羽分别在状元楼第二层和第三层单独拿出来三个雅间,这六间雅间皆是临窗风水最好之地,可以居高临下的近距离听戏。

    而想要把这几个雅间包下来,竞价吧,价高者得之。

    另外,第三层只有一间雅间参与竞价,另外的两个雅间,其中一个是给知县魏文秋预留的,另外一个则是老规矩,有“才”者得之。

    梵羽请岑夫子出了十副对联,谁能对出的最多,这个雅间就是谁的,并且茶水、点心之类的全部免费提供。

    这个消息放出去之后,阳谷县的豪绅们沸腾了,纷纷表示第三层的雅间势在必得,这样一个亲近县太爷的机会谁愿意放弃呢?

    更何况除了县太爷之外,还有一个雅间是给本地拥有大才之人留的,也就是说他们花钱买的不仅仅是一个雅间,而是一种身份,一种非富即贵的身份象征。

    这年头,有钱难买别人的认可,名声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像张家、李家,历经几代人的洗礼,才漂白了商人身份,成功晋身士绅阶层……

    许多人都是抱着共同的想法,现在多花点银子,是为了给后世子孙积福,所以势在必争。

    阳谷县的士子们也沸腾了,谁能得到状元楼第三层的那个雅间,艺压群雄,阳谷县文坛第一人就非他莫属了,这样的荣誉比之于乡试中榜更风光,毕竟每届乡试中者有十几人,而这状元楼上的那把椅子,在整个阳谷县只有一把!

    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之下,状元楼第三层雅间的争夺进入到了白热化,财力雄厚的花钱如流水般,连眼都不眨,从一百两银子开始竞价,一直攀升到了一千二百两,最终以一千四百九十八两的高价被一个来自阳谷县辖下的土财主得到。

第56章 拆东墙补西墙() 
“一千四百九十八两啊,这些人脑袋都被驴踢了吗?”

    天香楼上,张丰年愁眉苦脸,本来西门庆死后狮子楼日渐衰微,天香楼大有成为阳谷县第一楼的趋势,谁曾想狮子楼改名状元楼之后,生意比之前更红火了,硬生生的把天香楼的客户都抢了过去。

    当他听说此次状元楼的一个雅间拍卖出一千四百九十八两银子的高价时,仿佛遭受了五雷轰顶般,被惊的目瞪口呆,要知道天香楼最贵的雅间也不过十两银子,饶是如此还经常空着,而现在状元楼的雅间竟然拍出一千四百九十八两的价格,这实在是太打击人了。

    李浩苦笑道:“状元楼除了第三层的雅间之外,第二层据说一共拍得八百多两银子,这实在是……实在是来钱太容易了!”

    张丰年和李浩同是文人出身,对钱财不是那么的看重,但当看到状元楼挣钱如流水的时候,也眼红了。没办法,世上没有人天生跟钱有仇。

    天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