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之地了,这对生于中原之地的郭、吕二人看来,江南无疑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吴越之地,哪怕是宋国这样的商业国家,也是带着极大的偏见的。在宋国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一个宋国商人贩了一批帽子到南方去卖,结果吴越之民断发纹身,压根就不用帽子,而导致了商人的赔本。
在宋人眼中,帽子乃是基本的服饰,一群连帽子都不穿的人,这与野人又有何区别?
不过在郭二看来,越是南方偏僻之地,说明前往此地的宋人,必定会越少,而这就代表这机遇。因而他费了极大的代价,终于说服了吕方和他一起继续前行,看看这另一个世界的风景。
当船只继续前行,抵达了大江南岸的云阳,总算是见到了与江北之地完全不同的风景。此地的环境,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般乃是穷山恶水之地,反而是环境极为优美的所在。
江南之地,极少有山峦,就是有,也普遍是低矮的丘陵。若说这土地上与宋国本土有何区别,那就是此地的湖、塘数量之多,远非宋国国内可比。
从云阳出发,前往吴地腹心处的官道,所走的路线都并不呈直线,而是弯弯曲曲的,就是为了避让那众多的小湖泊。当他们见到了那些传说中不戴帽子,断发纹身的吴人时,却发现对方并非如同野蛮人一般难打交道。
二人当即决定,就在这片地方来安居了。而当他们向云阳的官员申领土地时,却发觉他们抵达此地的做法,果然是正确的。
扬州之地,因为是新开发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所任命的官吏,与之前在宋国本土的官吏,考核的方式也完全不同。宋国本土的官吏,主要考核的就是本地所创造的财富,以及其具体征收的税赋多少。而扬州之地,目前考核的标准仅有一个,那就是本地新增的人口数量!
江北之地,不用官员们怎么宣传,就有大批的贵族、商人愿意带着家人迁过来。而江南之地,虽然是风景秀丽之地,然而因为距离偏远,以及多年来的妖魔化宣传,除了四处开拓的商船队,以及被摊派到此地来戍守地方的军队,几乎就没有人愿意过来了。
如今本地的官员见到了这两个如此有胆色的人,自然是不会放过了。他们直接给了极大的利益,将宋君所提及的免费供应的土地,提高到了十倍,每人发放1000亩的土地。除此之外,另行奖赏一处天然水塘。
这样的待遇,让郭二和吕方二人不由得受宠若惊。坐拥千亩的土地,这在他们以前,压根是想也不敢想的事,然而如今却如此轻易的就实现了。
不过他们很快也发现,这么广大的土地,也并不是那么好拿的。毕竟一个人想要耕种千亩的土地,是根本忙不过来的。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只能选择聘请本地的吴人来帮忙了。
云阳,乃至整个江南的官吏,也并不是没有想到给这些吴人分配土地。然而那些吴人都是极度精明的人,那些适宜种植小米的土地,早就被吴地豪杰们抢占一空了。剩余的土地,吴人想了各种办法在上面种植,都没有任何成果。
因而这些土地,由此就被吴人们抛弃了。他们甚至愿意选择去捕食鱼鳖,也不愿意去种田。按照他们的经验,捕食鱼鳖所得的收入,远高于种植小米所得到的收入。
哪怕是宋国官吏们许诺了众多说辞,并派出农家弟子寻找到本地的豪杰,手把手的教导他们农业技术,吴人的兴致也并不高。这些官吏们由此知道了,在一个农业不发达的地方,想要扭转人的观念,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从北方本国过来的人虽然稀少,但他们无一不是从农业文明过来的人,自然知道农业的重要性,更知道土地乃立身之本。即使他们因为人手不足,开垦土地需要向官府借贷,并以高薪才能说动本地吴人帮忙,他们也认了。
可以说,对于郭二和吕方这样一无所有的人来说,他们一来到江南之地,就直接欠了官府一大笔的债务。毕竟房屋的建设,土地的开垦,外加聘请本地吴人所需要的费用,都是不菲的支出,然而相比他们所得到的千亩土地,那就实在是太值了。
这样的经历,让他们不由得想起了在陶丘所流行的杨学。作为一个典型的商业城邑,陶丘因为杨朱的到来,而开始对商业的原理进行了总结。在陶丘有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一个人能欠的债越多,说明他所掌握的财富越丰厚。“首富”和“首负”,只在一念之间。
郭二和吕方都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套在他们身上的巨额债务,并没有成为他们身上的巨大枷锁,反而成为了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奋发的不竭动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齐国变化()
齐国,临淄宫城内,齐王看着眼前的奏章,满脸的忧色。
如今天下,乃是彻彻底底的乱世。齐王继承了先王齐威王的霸业,本来想将齐国带上另一个高峰,如今却没想到齐国反而陷入了越来越不利的状态。
如今齐国所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来源于北方的燕国。自打当年燕国子之内乱,齐国出兵燕国,一个多月就迅速扫灭其国,由此可见子之治下的燕国,是有多么不得人心。
在那个时候,齐王认为自己无比英明,对自己的决策无比自豪。然而到了现在,他只感到深深的苦涩。他没有想到,灭亡燕国是如此容易,然而将其纳为齐国自身的领土,却是如此的艰难。
已经过去两年了,齐国在燕国的统治非但没有稳定下来,反而越发严峻。如今在燕国的齐军,每时每刻都受到了燕人的攻击。齐王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是他却知道,再这样下去,齐国在燕国必然会遇到更严重的惨败!
自己必须要下决策,来改变这种现状了。而最好的方式,则莫过于让齐军从燕国撤军了。在做此事之前,他甚至专门让人去试探了曾经怂恿他出兵的孟子。
那人没有直接说明齐军如今在燕国的现状,而是直接对孟子问道:“夫子,听说你曾经怂恿齐王出兵讨伐燕国,有这么一回事吗?”
孟子的回答极有意思:“当然没有,我怎么可能干这样的事!之前沈同私下问我:‘燕国可以讨伐吗?’,我回答说:‘可以’,他们觉得这个说法对,然后就去讨伐燕国了。但是如果沈同多问我一句‘谁能去讨伐燕国?’,我一定会加一句‘只有奉了天子诏命的人,才有资格去讨伐燕国’。其实这事,就好比现在这里有一个杀人犯,如果有人问我:‘这个杀人犯该杀吗?’,我会回答:‘该杀。’但如果他多问我一句:‘谁可以杀这个杀人犯呢?’,我肯定会回答:‘只有官府的法官,才可以杀。’。现在,齐国没有获取天子的允准就去讨伐燕国,就是一个无道之国,一个和燕国同样无道的国家去讨伐无道的燕国,我为什么要去鼓励这种事呢?”
齐王被儒家领袖这种说话说一半,并为误导了自己决策而甩锅的做法,深深震惊了!他都恨不得甩自己两个耳光,擅长国家伐交之策的,乃是纵横策士,自己去找儒家学者询问,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然而让齐王就此撤兵,他却也还是不愿意的。在齐王看来,此次齐国出兵燕国,却什么也没有捞到,这岂不是太对不起这一次的出兵了!齐国商人做生意,都从来不做亏本生意,更何况自己是齐国的王呢?
就在他继续这么想的时候,突然有宦官进赖禀报道:“王上,靖郭君求见!”
听到相国求见,齐王也也不由得回过神来,并让田婴进来。
一见到齐王,田婴就问齐王道:“王上,臣之前向您所提及的从燕国撤军一事,不知您考虑得如何了?”
听到此话,齐王慢吞吞的回答道:“靖郭君,齐国伐燕,当初你也是赞同的。如今若是我齐国从燕国撤出,一来堕了我齐国的威风,而来于我齐国无丝毫之利,寡人也无法与齐国众将士交代呀。以寡人想来,莫不是我齐国继续在燕国支撑,并与其何谈如何?”
听到齐王的说法,田婴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自从数年前王后钟无艳去世以后,齐王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做事极不利索,且又优柔寡断。如此长久下去,齐国必定陷入衰亡的境地!
于是他对齐王说道:“王上,您难道还没有看清如今天下的局势吗?再不可犹豫了!我齐国伐燕之时,楚国同时与秦、魏、韩三国交战。而后,我齐国又与楚国不谋而和,同时对抗韩魏,结果为韩魏所败,在那个时候我国就失去了对中原战场的牵制。而在此之后,宋国也加入韩魏秦一方,南下进攻楚国。如今宋楚战争已经结束,宋国大占上风,获取了楚国江南、江北之地,已经有了大国的根基,实在不可小觑!若是我国无法处理好与宋国的关系,那么我齐国西面,将受到比当初魏文侯在世时更强大的压力……”
田婴还没有说完,齐王就轻笑一声的说道:“相国,你多虑了。齐、宋乃姻亲之国,自从子偃执掌宋国以来,对我齐国一向恭顺,怎么可能对我齐国不利?我知道你与子偃多有不睦,然而公主毕竟已经嫁到了宋国,若是我齐国与宋国关系不睦,公主夹在中间也不好做人呀。”
对于齐王的话,田婴丝毫不为所动。他对齐王淡淡的说道:“大王,在下并非是随意怀疑宋君的诚意,而是有些时候,时势的变化,并不以个人的好恶而决定的。如今宋国虽然未有做出对齐国不敬之事,然而宋国既然打赢了楚国,就证明宋国已然成为天下强国。大王还不知道吧,如今我齐国之附庸滕国、鲁国内部,已经有人开始商议摆脱我齐国,投奔宋国之事了!”
听到有这样的事,齐王顿时大吃一惊。鲁国和滕国,都是齐国的邻居,它们存在于齐国的势力范围内,早就是齐国的囊中之物了。齐国保留这些小国,不将其灭国,即是齐国希望博取“兴灭继絶”的美名,也是希望日后能将两国像薛国一样,完美的并入齐国。
在实际上,这些国家的政局,其实大半已经操纵在齐国手中了。如今田婴对他说,这些国家中比较重要的鲁国和滕国,已经开始想办法摆脱齐国来投奔宋国,这无异于看着一只煮熟了的鸭子飞走!这样的事,是齐王断断不能容忍的。
不过为了确保此消息的真实性,齐王还是一副小心的样子问田婴道:“相国的说法真的不是挑拨离间,可有证据?”
听到齐王总算露出了怀疑的神色,田婴立即叫人带了一个儒生进来。因为之前孟子晃点了齐王一道,导致齐王现在对儒家的看法免得很差,于是他问田婴道:“此子何人?”
见到田婴眼神示意,那个儒生立即向齐王下拜道:“滕国滕更,见过齐王。”
田婴又向齐王介绍道:“大王,滕更乃滕公之弟,孟夫子之徒。他不仅在滕国人脉极广,就是鲁候面前,他也能说上话。此次的消息,就是他向我提起的。”
随后,滕更就将滕国和鲁国内部,那些想要背弃齐国并投奔宋国的言论向齐王一一汇报。而当齐王听说了,滕公和鲁候对此尤其感兴趣时,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寒光。
见到齐王的脸色变得很差,田婴心中暗暗高兴。他随即又对齐王道:“大王,燕国虽与鲁、滕类似,都是我齐国之附庸。然而燕国地处偏僻之地,鲁、滕则在我齐国腹心。腹心有疾若不赶紧祛除,未来必定成为我齐国的心腹大患啊!”
齐国之前伐燕,乃是自身有余力时所做的开拓之举。然而如今鲁、滕等位居齐国腹心的国家反对齐国,齐国再继续做开拓的事,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在这时候,如何止损,并为齐国保留最大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了田婴如此说,齐王也知道不能拖,总算是下了决断:“你说得对,如今我齐国必须要好好应对宋国这个威胁了。你稍后派人去燕国,让燕国将边境五座城割让与我齐国,我齐国就将剩余的军队从燕国撤回来。至于鲁国和滕国,既然两国内部有人想要投奔宋国,而且滕公和鲁候也都不打消他们的念头,那么我看他们的日子是过得太安生了。你找人在两国国内找点事,将这两人掀下来,再换上一个听话的公室为君就是了!”
“诺!”田婴郑重的回复道,眼中带着无比的兴奋!
第三百九十四章 千金买骨()
燕国下都,齐国使者看着眼前的燕国公子姬职,满脸的倨傲之色。
看着眼前那带有侮辱性的诏书,姬职的拳头都是攥得紧紧的。不过最终,他还是对齐国使者说道:“孤同意齐国的条件,就此将五城割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