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遂明-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信谧己团诒硪裁挥杏茫肆κ俏薹ǖ髡庑┲卮锴Ы鸬呐谏淼摹�

    只是这些炮车造价太过昂贵,一辆炮车居然要用到一百两白银,主要是有些地方必须要用稀有材料制造,就这个价格,还不包括人工费用,好在人工也不用出钱,都是李开国匠户村的工匠打造的。

    李开国花了大把金钱鼓励工匠们发展科技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这让李开国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所有的工匠都抢到他手下来,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工匠的重要作用,可惜的是,在这个时代,除了皇太极,他还没有发现有人重视工匠。就是皇太极,也不过是想用工匠来打造火炮,而不是善待工匠,挖尽他们之所长。

    既然初步验证了炮准的威力,炮营炮兵们士气大震,立刻调整炮口和炮药,开始第二轮炮击,可惜的是,这一次运气较差,剩下的五门炮,只打掉两门,而且城上明军大炮也开了火,有三发开花弹落入灵山卫军中,好在灵山卫军都有躲避炮弹的知识,一看到空中炮弹飞来,立刻便伏地躲避,即使这样,也死伤十多人。

    李开国摇了摇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红衣大炮射程之远,足可以打到十里之外。而且城上架炮,打得会更远,他总不能要退到十里后设阵吧,那还打个屁。

    所以他只能催促炮营,立刻将城上还剩下的三门红衣大炮打掉。炮营百户接到催促后亲自上阵,瞄准开炮,就算是这样,也用了三轮,才将济南府城墙上的红衣大炮清个干净。

    眼看着最大威胁没有了,李开国哈哈大笑,说道:“传我将令,炮营随意射击城上明军,全军前进两里。”灵山卫军立刻变阵,全军起步,随着号令声大踏步前进。整齐的脚步声声震四野,一万四千人就在炮火轰轰的响声中逼进济南城两里。

    山东总兵早在第六门红衣大炮被毁之时就知道,济南城危险了,他没有想到灵山卫军的火炮会这么准,这么厉害。他立刻派人向朱大典汇报,传令让其他三门的明军每一门只留两千人驻守,其他人都到东门来,同时将南侧和西侧城墙各拆五门红衣大炮前来。

    他下令到是很容易,可是红衣大炮那有这么好搬运?那可是重达两吨的庞然大物。没有了明军火炮的威胁,灵山卫军炮营自由射击,反正城墙那么大,只管往上瞄准就是,只要炸到城墙上压制住明军就行。

    灵山卫军来到距济南城一里外,流水潺潺的护城河就近在眼前。济南府的护城河济南城中泉水汇聚所致,水质清澈之极,虽然不时有炮弹或是砖石落入护城河中,但依然可以看出其水质之优美。

    山东总兵咬着牙叫道:“快,将吊桥绞死,火枪手弓箭手准备,只要他们敢填河,就给我往死里射。”而且刚才他已经观察过了,灵山卫军根本没有攻城器械,别说是攻城用的飞桥、巢车等大形工具,就是云梯,灵山卫军也没有准备,想来今天他们的任务就是填河

    明军冒着炮火执行山东总兵的命令,到了吊桥那才发现,根本不用再缠死吊桥了,吊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明军的炮火给打散了,断成数截,掉在城下。不过火枪手他们却只能躲在内城墙角下,等待炮火停歇时给填河的灵山卫军以杀伤。

    山东总兵果然经验丰富,李开国接下派出的正是填河辅兵。虽然护城河不宽,最宽处才不过三十米,但总不能大军游水过去攻城,所以河是一定要填的,就看怎么填了。

    只见近五千辅兵齐声发得一声喊,每人身上背着两件黑色的袋子就往护城河冲,其速度之快,根本就不像是身负泥袋等重物。这让山东总兵有些奇怪,但即使如此,也不能这让些兵接近护城河。

    山东总兵立刻传令,让四个副将各带二千火枪手弓箭手,共八千人,对填河兵进行射击。

    可让山东总兵没有料到的是,填河辅兵才刚刚出发,李开国就下令,全军前进五十丈,火枪手掩护辅兵填河。只见一万四千人排列整齐的往城下冲来,其速度只比填河兵慢了一半,等到明军冒着炮火冲上城墙的时候,他们已经抬不起头了。

    不说那一百三十门大炮不停的轰炸城墙上的明军,就是三百米外,一万四千枝火枪不停的射击,就没有人敢将头露出来观察,不时的有明军不小心露出点头或是身体,被火枪弹一弹射中,脑袋上身体上多了个血窟窿。

    明军完全被灵山卫军压制住了,偶尔射出的弓箭和子弹不过是数百发而已,对灵山卫军杀伤甚少。一名明军用数面棉盾牌护住身体,小心的往城下护城河观看。他用数面盾牌护身,火枪打中也无法伤到他,因此他可以放心的观察。

    这一看不要紧,这名明军登时发出尖叫声,因为一条长达十五丈宽十丈的路出现在护城河上,明军一队约有二百人正抗着一袋袋东西踏过护城河往城门冲。

    一名副将把这明军一把拉回来,叫道:“你叫什么?中枪了?”那名明军满脸的骇然,大叫道:“鬼,有鬼,他们已经填平护城河了,他们不是人,是鬼。”

    副将大怒,一脚把他踢开,大叫道:“你敢祸乱军心,把他砍了。”立时便有执刑手上来,一刀斩掉正要辩解的明军脑袋。

第164章 城破() 
那副将亲自探头,立时知道刚才明军死的冤枉,原来当真有鬼,城下护城河上真的出现一条长达十五丈的黑色通路。副将张大了嘴,脑海中只是想着,这怎么可能?

    虽然再不可思议,但事实就在眼前,这条通路明明白白的出现了,而且通路旁边人头浮动,还有人正在拿着鼓筒在鼓着气。

    这是在吹皮筏,副将一下就明白过来,他怎么没有想到,只需要一些充气皮筏就能浮在水面上,再用绳索一连,岂不是立刻便成一通天大道!只是这一办法只适合守军完全被攻城一方压制得无法攻击,否则只要放出火箭或是擂石、滚木,这些皮筏不堪一击。

    此次是出奇不意,不过副将已经找到破解的办法,他立刻便大声吼道:“快快,往护城河上的放火箭,放擂石,放……”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得城下“轰”的一声响,跟着脚下一股大力猛然一托,不由自主的飞到半空之上,再然后,他就感觉全身剧痛,陷入永久的黑暗之中。

    东城门之外的明军猛然觉得一阵地动山摇,跟着仿佛是天塌了一般的巨响,然后,东城门楼就飞上天空,满天都是飞舞的青石砖碎渣。城破了?当真是城破了?城就这样破了?这怎么可能?

    明军全都愣住了,山东总兵则没有机会再愣,刚才他正在城门楼里指挥战斗,城门楼一飞,他立时就被炸上天空,然后四分五裂的分落几个地方。明军们只是愣了愣,立时便发一声喊,“逃啊”整个济南府崩溃了。

    明军本来就是乡兵居多,此时虽然还有副将裨将千户等将官在,也难以止住溃逃之势,更何况有的军官还带头逃走,大势已去,不逃就是死啊。

    李开国望着那浓浓的黑烟和飞天城门楼,淡淡的道:“黑火药的威力还是不错的,各位,城门已破,进城杀人吧。本官有言在先,凡有敢骚扰百姓,抢劫民宅、商铺、官衙者,无论是谁,一律就地正法,如果千户带头违令,百户、小旗甚至兵丁,都可先行毙之,本官有赏无罚,尔等可听清楚?”

    灵山卫军上下本来对城破兴奋异常,其中不乏心中魔鬼横生者,此时听到传话兵大声将李开国的话传遍诸军,登时便被浇了一盆冷水,别人的话可以当做耳旁风,可是李开国的话向来都是说一不二,不听的后果就是,死定了。

    灵山卫军齐声叫道:“谨尊大人之命。”第二、第三千户连忙下令,攻进城去,清剿明军。李开国对着仍有些两眼发直的两女说道:“跟本官进城吧,打下济南府,本官离将你们换成战马的时间更进一步,驾。”说着当先驱马前进。

    身着亲兵服色的海兰珠和苏茉儿下意识的驱马跟在他后面。还是不敢相信,如此坚城居然只用一个时辰便攻下来,而且伤亡最多百人,这怎么可能?她们不知道的是,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如果没有毕懋康发明炮准和新式炮车,就不可能将济南府城墙上的红衣大炮清除,没有一万四千支火枪,也不可能压制住明军头也不能抬。更谈不上用皮筏充气渡过护城河,那也就没有近万斤炸药轰掉城门这一幕。所有的这些其实在攻城之前,结果已经注定,李开国今天所展现的战法,是纯火器的伟大胜利。

    他改变了攻城必须要大型攻城器械,必须要爬城死拼,必须要打消耗战的传统战法。在火药和火器面前,再厚再高的城墙都是纸老虎,一炸就塌。

    至于海兰珠和苏茉儿怎么会穿着亲兵的服色跟着李开国不声不响的来到济南府,那是因为,李开国着急要把她们两个人换成战马,而且两个女子都是蒙古人,天生就会骑马,甚至比一般的骑兵骑术都要好,也不会拖了后退,李开国就把她们带来了。相比起灵山卫来,济南府离蒙古更近,满洲鞑子都能从蒙古绕道攻往京城,他也可以派人从济南出发,去和科尔沁部落交换战马。

    对于那一万匹战马,李开国眼谗的很,恨不能现在就拥有,这样的话,他手里有三万骑兵,足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维护住更多的地盘。

    济南府里此时已经乱成一团,和百姓们不同,明军并不是急着抵抗或是躲藏,而是急忙忙的逃走,对于他们来说,逃已经是唯一的念头。但也有明军脱下军衣,变成暴兵,开始打砸抢掠,准备趁乱发一笔不义之财。

    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尽管正在战争中,灵山卫军仍然是紧而不乱,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一进城,灵山卫军便会烧杀抢掠,荼毒百姓,而是分成每二十人为一队,分批分层前进,逐步清剿明军。

    凡是遇到明军烧杀抢掠的,灵山卫军毫不客气,当场击毙。如有就地投降的,也不再滥杀,而是集中十多个明军,然后一队队的捆起送出。

    有些明军比较悍勇,拒街而战,灵山卫军也毫不客气,震天雷、石灰弹,轮番上阵,只要露出一点破绽,立刻就是数股小队冲上来,开枪便射,不给明军留一丝一毫的机会。

    就这样,灵山卫军不慌不忙,逐步推进,让一些心存侥幸的明军一步步后退,最后只能从其他三门开门逃走。这正中灵山卫军的下怀,要的就是他们逃出城去,不能将明军留在城内。

    如果战场都在城内,那对济南府破坏太大,日后修起来,会耗费太多银两。

    朱大典和布政使两人被明军拥着往西门逃去,一边逃一边嚎叫:“不会的,不会的,怎么连十日都守不住,这让我怎么跟皇上交待啊。”两个人哭得如同死了亲爹一般,滩软如泥,仿佛天塌下来一般。

    如果不是明军士兵一路背着抗着,两个老东西早就被灵山卫军抓住了。让明军奇怪的是,明明有很多灵山卫军看到两个身着二品官服的巡抚和布政使,但并没有紧追不放,而是缓步前进,一点点清理,好似根本不在乎让他们逃掉。

    这让夹在明军中的济南知府心中又生希望,大叫道:“快去接应德王,如果丢了德王,咱们就是逃出去,皇上也饶不了咱们。”

    一名副将一惊,刚才确实忘记这一点,现在去救德王,还来的及。因此他将撤退明军分成两队,一队继续护送巡抚和布政使前往西门逃走,由裨将带领。另一队由他带领,前去接德王出逃。

    可没有料到是,等到裨将带着大批明军到得西门之时,却见西门已经大开,数千支黑洞洞的火枪对着西侧城门。

    济南知府惨叫一声:“天亡我也。”便软倒在地。明军也都是惊慌失措,但奇怪的是,西门灵山卫军只是占着城门,却并不进城灭敌。搞得明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在原地僵持着。

    这时朱大典清醒过来,大叫道:“快快,去南门,咱们从南门走。”于是一帮子明军又往南门走。南门倒是没有灵山卫军堵着,灵山卫军都在三里外列阵,根本没有进攻济南城的意思。

    明军大喜,连忙冲出南门,挟带着巡抚和布政使往西面逃。而这个时候,正对南门的灵山卫军仍然列阵不动,既不追击,也不围堵。朱大典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灵山卫军会放他一马,但失机不用,枉死活该。不管是因为什么,先逃掉再说。

    谁料到眼看就要绕到西城墙,蓦的从西边闪出一队灵山卫军,人数有三千余人,正好将西边的缺口堵上,逃得口干舌燥的明军眼看就要逃出生天,居然生路又被堵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