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部堂此计甚好!”曹志建最先挑指称赞。

    “不战而屈人之兵,杨部堂高明。”

    “就围而不攻,且看他金声桓有多少粮食!”

    “对!”

    苏承羽却在一旁皱眉不语。在场的只有他知道,大明现在根本拖不起,有一场巨大的浩劫马上就要降临,哪里有时间在这儿干等南昌城里粮尽投降。

    据他的记忆,清军前锋主力此时应该已经南下,还带了大量降清的“清协军”,总数恐怕会有七八万之多!而且其目标直指隆武朝的首都福建。

    历史上隆武二年六月清军便攻破了浙江,八月攻入福建,隆武被杀。

    必须尽快解决南昌,然后便可以将隆武接到江西以防不测。此外现在需要尽早整军备战,不能让大量兵力被南昌这边拖住。

    苏承羽扫了一眼在座的诸将,南昌城下的明军看起来人数不少,但有过半都是来凑热闹的,一旦局势出现异常,他们根本靠不住。

    历史上赣州防御战,杨廷麟也是纠集了四万大军,但是等清军攻城的时候,仅有他手里的六千人马在城中坚守,其他人不是望风而逃就是远远观望。

    当赣州城陷落,各路援军立刻一哄而散,尤以何腾蛟和丁魁楚的人跑得最快。可以想见,等清军主力攻打福建时,如果南昌城还未拿下,眼下这四万大军恐怕剩不下多少。

    想到这里,苏承羽脱口而出道:“只剩四个多月时间,南昌之战不能久拖,当速战速决!”

    帐中众人皆是一愣。

    万元吉疑惑道:“殿下,什么只剩四个多月?”

    苏承羽有些尴尬,总不能说我掐指一算,四个月之后建虏要攻入福京了吧?别人不信这还是轻的,扣他个诅咒国运的帽子那可受不了。

    “咳,这个,建虏主力部队最近已经离开北京。”苏承羽努力用正常的逻辑圆道,“按照清军行军速度,他们至多四个月便能到达徽州一带。届时若兵犯广信,江西东北部必将有一场大战。

    “况且鲁王那边能否顶得住还是问题。万一其钱塘防线被攻破,虏军更可一路南下,福京形势危矣。”

    杨廷麟闻言立刻点头道:“今晨确实有紧急邸报,说建虏博洛部正在南下。陈州王殿下所虑确实不可不防。”

    苏承羽只记得历史上杀害隆武的人是叛将李成栋,倒忘了清军进攻福建的统帅是谁,此时才知原来是博洛。

    他对此人还是有些印象的,建虏入关之前决定大明生死的两场战斗——宁远和锦州之战,博洛都参与其中。两役中,他分别击退了祖大寿及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是建虏侵占大明关外数百里领土的主要元凶之一。

    清军入关之后,博洛又随多铎攻陷河南、陕西等地,是清军击败李自成的重要战将。应该承认,这的确是个极为不好对付的家伙。

    苏承羽随即道:“最好能在一个月之内攻下南昌。这样各路人马便可以修整一段时间,然后汇集广信从容布置防线,以逸待劳。”

    话音刚落,便听到苏观生道:“陈州王殿下此言差矣。”

    他上次在抚州丢了天大的人,一直急于找机会显示一下自己其实还是很有军事才能的。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他摇头晃脑道,“又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我军现在仅有敌四倍兵力,围城尚显不足,怎可盲目攻城?”

    万元吉虽然对苏大学士的统军水平极为鄙视,但此时却点头道:“殿下,下官曾尝试强攻,但南昌城确实极为坚固,贼虏大队人马于城头日夜巡逻。以我们的兵力,一个月恐怕很难攻得下来。”

    苏承羽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冷兵器时代强行攻城代价有多大,但眼下可是热兵器开始兴盛的时代,攻城自然要用大炮。

    他对杨廷麟道:“杨部堂,可将你手中重炮全部调集于此,轰开南昌城垣,应该不至耗时太久。”

    杨廷麟愣了愣,忙道:“金声桓这老贼,逃跑时将他手里的炮都沉入了赣江,下官正让人打捞。眼下我军仅有的两门重炮现在还在路上,而且即使运来了恐怕也难有大用。

    “南昌城前后增修数十次,实乃坚城一座。用两门炮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破城。”

    苏承羽疑惑道:“赣州军器局已有现成的铸炮用具,徐尔路对铸造过程也为精熟。现在立刻开始铸炮,不用半月便可得炮十余门。用这些大炮集中轰击,相信金声桓定撑不了多久。”

    “十余门重炮……”杨廷麟闻言苦笑道,“殿下有所不知,纵不说下官手里没有铸炮的银两,便是有,这赣南的铜也不够啊。”

    “铜不够?”苏承羽细问之下才知,杨廷麟在守皂口的时候便想再铸些大炮用来防御,但苦于中国是个极缺铜矿的国家,上次铸造那八门重炮便已将赣南诸州府能收到的铜耗用一空。要不是因为穷,杨廷麟差点要融铜钱来铸炮了。

    “这倒无妨,没有铜的话,用铁铸炮就成。”

    “铁炮?”没等杨廷麟说什么,一旁赵印选忙阻止道,“殿下,若是数百斤的小炮,将炮身铸得粗些或许还能用。而这两千斤的重炮若用铁来铸造,十有八九是会炸膛的。”

    苏承羽笑着摇头,他知道,眼下这个时代,全世界铸造火炮的主流都是用铜。

    因为铜的延展性好,不易碎裂。而受限于炼铁工艺,铸炮的铁中往往含有大量硫、磷等杂质,导致造出来的炮身发脆,极易炸裂,所以很少有人愿意用铁来铸造大口径火炮。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英国。英国有质量上乘的铁矿石,加上他们拥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反射炉精炼法,所以铸造的铁炮质量还不错。但由于工艺复杂,英国铸铁炮的成本比铜炮还高。

    感谢:二丫她爹真拉风和书友1280515553对我的慷慨打赏,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真诚拜谢!

    声明:本书男主的名字问题被大家吐槽多次,在下决定从今晚起,陆续将男主的名字按史实改为朱琳渼。对故事情节不会有任何影响。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本书,在下感激不尽!

    (本章完)

第108章 获封亲王() 
不过这一切对苏承羽来说都不是问题,苏记铁场拥有后世的铁水脱磷脱硫预处理技术,炼出来的生铁无需二次处理就能将大部分杂质清除掉,用来铸炮比铜丝毫不差。

    他对赵印选等人道:“诸位放心,我铸的铁炮非常可靠,绝无炸膛隐患。”

    “当真?”

    杨廷麟最清楚苏承羽的铸炮技术,又将上次陈州王变戏法般拿出了八门重炮之事对众人讲了一遍。

    “殿下果真神乎其技!若真能铸得重炮,这克复南昌的首功非您莫属啊。”

    “事不宜迟,还望殿下早制神器,助我大军取胜!”

    只有万元吉建议道:“殿下,隆武初年,建虏围攻江阴,起初便是用数十门千斤大炮袭城,数月不得攻破。贼遂调集十余门三千八百斤的重炮,这才轰塌江阴城东北角。”说到此处,他沉默了一下,显然是想起了江阴大屠杀,阖城数十万军民无一生还的惨况。

    “南昌城较江阴更为坚实,却不知两千斤的大炮是否够用?”

    苏承羽点头,他知道现在的火炮发射的是实心炮弹,十二磅炮对于南昌这种五六丈厚的城墙可能真的力不从心。如果真一时半会轰不动,岂不坏事。

    明末时,清军装备最重的火炮是仿英制寇菲林十八磅炮,更重的很少听闻。万元吉说的三千八百斤炮指的应该就这种炮。

    若十八磅炮能轰开江阴,那么以此类推,用二十四磅炮对付南昌城墙应该非常保险。

    “那我便铸数门四千斤重炮来,”他对万元吉道,“这种炮的结构我非常清楚,用铁范铸炮,不用一个月定能完成。”

    因为不久之后注定要面临和博洛所率八旗军的一场恶仗,是以即使没有这次铸造铁炮之事,苏承羽也打算要回一趟龙南,着手升级一下龙卫军的军备,再将后备营全都带出来。否则以龙卫军目前的实力,如果博洛利用人数优势拼命,胜负还真不好说。

    苏承羽深知,这绝非是一支军队的胜负,龙卫军背负着整个大明的前途命运,只能胜不能败!

    杨廷麟闻言躬身揖礼道:“那便有劳殿下。我等在此围住贼兵,静候殿下破城利器!”

    他一言未毕,便见有军士进帐禀报,说礼部右侍郎陈洪谧陈大人车驾已到十里外。

    众人相视微笑,他们早就得到信,朝廷的封赏将至,于是这便来了。

    待陈洪谧到了杨廷麟大营,笑道:“恰好陈王和诸位大人都在,却省去在下奔波之苦。下官这便宣旨吧。”

    杨廷麟听到“陈王”二字,惊讶地看了陈洪谧一眼,后者却笑而不语。

    由于江西接连大捷,故而此次受恩赏的人极多。陈侍郎倒也不急,一个个地招至近前宣旨。

    杨廷麟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万元吉领兵部右侍郎,文荐佥都御史,总督江西诸军。

    赵印选擢升副将……

    众人皆是相互施礼恭贺。

    待在场诸官员封赏完毕,陈侍郎轻咳一声,对苏承羽甚为恭敬地微笑道:“殿下,请接旨。”而后便开始宣读今天的重头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王者之笃于亲,爱莫隆于父子。圣人之谨于礼,治尤始于家邦。自尔父陈王闵逝,朕心恻然。幸侄琳渼聪颖纯德,以文驭武,施镇赣平虏之功……

    “……朕甚期之。式崇宠秩,授以册宝,以承父爵,封为陈王。望尔躬行不怠,思报朝廷,荣以功授,扶保社稷磐固,尤期永誉……

    “临军受封,聊以草草,待朕驾临赣地,必亲持陈王封典,与国以同荣!钦此。”

    苏承羽恭接圣旨,又象征性地接了金册、金宝等一应礼器。这些东西回头还是直接让人送回王府的好,打仗时候带着还不够累赘的。

    周围一应官员待陈侍郎将圣旨宣毕,于苏承羽面前按级别排列整齐,一同施以大礼,同称,“恭贺陈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他们中大多人也都猜到陈州王此番定会有不小的封赏,只是没料到圣上竟不顾郑芝龙的颜面,直接复了陈王的亲王爵位,还要日后亲自主持册封仪式,足见恩宠。

    苏承羽忙招呼众人起身,揖手称谢。

    随陈洪谧同来的太监此时也走了出来,高声道:“陈王殿下,圣上还有口谕。”

    苏承羽忙又转回身来,跪听圣谕。

    “圣上说:陈王私刑参将张安一事甚为不妥,当反思己行。但,打得深得朕心!”

    众官员又是一愣,这是皇上给陈王鞭打张安的事情定了调子,也就是说,日后若让陈王抓到劫掠百姓之事,张安就是前车之鉴。而且纵使有再多奏章弹劾,朝廷也不会对陈王有任何苛责。

    随后新晋陈王又设宴招待陈洪谧等人,南昌城外的明军官员们自是笑语欢庆。

    次日一早,苏承羽先安排了龙卫军的事宜,吩咐由张家玉和余新负责日常事务,如遇战斗,定要召开全军作战会议,按会议结果进行战斗部署。

    而后他便登一条江船,准备顺流而下直达龙南。

    正要上船,就见江面远远驶来许多大船,密密麻麻气势不凡。为首最高大的帆船有三层楼高,船头立着两排背弓弩的水兵,显然是一个舰队。

    待行得近些,又看到船上旗帜招展,上面是一个硕大的“罗”字。

    苏承羽这才想起昨日杨廷麟提到过,这是广东招安来的水寇罗明受。

    他总觉得罗明受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片刻后,他猛然想起,以前看过一本明末小说上提到过罗明受的名字,说的是清军围攻赣州的时候,这个罗明受曾率舰队前往支援。

    后来……他一拍额头,忙令石霖亲去告知罗明受,千万不要过于靠近江岸——在历史上,金声桓就是利用赣江枯水期水位较低,派人靠近船队将其一把火烧光。

    等石霖领命而去,苏承羽仍是不太放心,又让亲兵去吩咐张家玉,派人沿岸巡逻,一定要保住罗明受这支舰队。

    (本章完)

第109章 解决民生问题() 
五丈长的哨船沿江而下。

    江面上风不算大,故而还另加了六名桨手不停划动船桨,船速倒比骑马快了许多。

    罗明受的舰队将赣江“捋”过一遍,是以朱琳渼完全不用担心有清军的战船袭击,连护航的船都没带。

    不过相比起后世的大型渡船,这条只有两米多宽的木质帆船平稳性极差,不断地摇晃让他差点晕船。

    而原本就不算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