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改写唐朝历史-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个大人物并没有说他水师提督如何如何,而是针对洪潮之事说了几点建议,让他注意,另外末尾的时候还提了一个人,不过这个人他并不认识,是杭州城东的一个闲人,还说他也许有能治理洪灾的方法,让他了解一下。

    这封信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让他一介水师提督去提拔人,可是他却知道该怎么做,更是知道了上边的人在注意他的工作,由不得他不认真。

    信来的时候火漆封口完好,他也没想这封信敢有人造假,更何况以前的人写信,尤其是文人,署名一般不用写的,都是印,盖得印,除了信之外,书法和画作也是如此。

    大人物去推荐一个小人物,水师提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会去问,而是照做。

    苏致远当然想不到会有人在找他,这个时候他还在无裳阁忙着剧场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人的地位分三六九等,而在各个行业之间也是如此,戏子在古代的让人看不起的,但是毕竟很多戏子是在梨园表演,而不是在街边。

    但是街边表演的东西就多的多了,胸口碎大石,喷火,杂耍,戏法,皮影戏,多如牛毛,而这些的草台班子比起梨园的人来说过得更辛苦,地位相比更加低下。

    之所以做剧场这样的模式,是因为苏致远考虑了很多的模式,因为很多时候这样的表演都是靠打赏获取收入的,而如果卖票的话就变成强制性的了,但是杭州相比较大唐其他的地方富庶了很多,而草台班子的表演面对的大众,更多的是老百姓,而梨园则是面对一些生活好的人,青楼就更不说了,那是绝绝对对的高消费场所,很多里面东西的定价简直都是天价,不能用常理来形容。

    而剧场的消费水平相比较来说并不是很高,甚至和梨园差不多,但是苏致远觉得完全合理,因为别忘了这里表演的演员都是什么级别的人,那可是青楼红人啊,无论是才艺还是知名度,以及长相都是上上之选,选择这样的表演去看,绝对是相当合理的。

    红人是台柱子,花无裳就不一样了,她始终像是无裳阁最神秘的那个人,唐静雨从不勉强她做任何事,而这段时间关于排练和表演各种话剧节目,她都没有参加。

    不过无裳阁的其他的舞姬和歌姬就多了,而苏致远也给她们分配了表演,都是她们拿手的歌舞表演,为了这个唐静雨还专门请来了编舞的师傅倾囊相授。

    当然很多时候,由于演员数量不足,也会选几个人从歌妓舞姬里边出来演配角,这样也缓解了演员不足的压力。

    养这么多人,要花相当多的钱,转型期能不能熬过去很重要,尽快让剧场开业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之前排练的几个话剧还有歌曲演唱都反复表演了多次,不过在苏致远的建议下还是先试演一下。

    之前来过无裳阁的公子哥很多,即使到现在也有一些红人和那些公子哥保持着联系,所以他们就成了剧场转型之后第一批试演的观众。

    给他们表演的都是传下来的一些典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都是比较能接受的,如果大量选用现在的各种中外故事的话,以现在的人的眼光,他们也未必能接受得了其他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没有男人演梁山伯,苏致远也没有上去演而是让红人女扮男装。

    果然换了服装换了饰物之后给人很清新的感觉。

    没有敲锣打鼓的配乐也没有唱戏拿捏的腔调,这让人更加注重台上演员的表演,这样的表演其实更加真实而又细致。

    可能是第一次试演,所以几个红人显得很紧张,苏致远也让她们放宽心,毕竟是试演。

    舞台剧,话剧灯光或者场景布置都很重要,为此苏致远也费了相当多的心思,但是电灯这样的东西又不能拿出来,只好在布景上下功夫。

    等到那些公子哥过来的时候,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好在人们都比较守时,等到人齐了,红人们的表演就开始了。

    报幕说的也很准确,说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选段,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截取的故事片段来演绎的。

    苏致远坐在一边看着上面的表演,一颦一笑,每一个动作还有台词,都表演的跟真的一样,等到了撒雪的时候,棉花代替,搞得还挺有冬天的既视感,最后化蝶也是放出了两支真正的蝴蝶。

    这一系列的表演都震慑了这帮带有文艺成分的公子哥,一个个对台上的红人赞不绝口,此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到了无裳阁,找到了苏致远。

    “我们老爷请苏公子过府一叙!”

    “你们老爷是谁啊?让我去我就去,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杭州水师提督常大人!”

    “我该带点什么礼物过去?”

    “。。。。。。”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水师提督() 
提督府衙面积还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和县衙的性质都差不多,都是办公和居住在一起的。

    如果进来没有人领路,苏致远恐怕要不少时间才能找到客厅。

    如果居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家里还没几口人,那就是太冷清了,甚至会感觉到阴森,也怪不得要那么多仆人,还要那么多妾了,人越多,这才越有热闹劲。

    官员毕竟和常人不一样,像县衙除了县令一家人还住着办公的那些职员,衙役师爷,账房管家,县丞等等,怎么住也不会觉得没人冷清害怕。

    来之前苏致远还有点忐忑,这水师提督可是一个不小的官,自己应该如何表现才行呢?一般见了官老爷都是要下跪的,自己在花船上见到那些小王爷和爵爷的时候可都没下跪,但是毕竟场合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

    西湖盛会的时候,书生才子上了船那就是一样的,更何况他们也不能在这样的场合用自己的身份去游玩,这不合乎礼法,所以才没有见到皇亲国戚时的那些规矩。

    不过现在也不是因为公事的原因,苏致远觉得自己被邀请过来,也不必行下跪礼就是。

    水师提督得知苏致远来了之后就来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自己的家里他还穿着官服,除了顶戴花翎没有带,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有气势。

    果然是人靠衣服马靠鞍啊!

    “草民见过常大人!”之前苏致远打听了这个大人姓常。

    “苏公子不必拘礼啊,老夫听闻苏公子对这钱塘海潮水患之事有不少的见解,今日特地请教,还望苏公子不要怪老夫唐突。”

    不得不说当过官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话就是客气,虽然两人身份差距不小,可是从谈话上感觉不出来什么。

    “大人言重了,不知大人从哪里听说我的见解的?”

    谁走漏了风声!

    “额。。。。。。”这常大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娘娘的存在,苏致远他让人试探过并不知道娘娘的身份,至于娘娘如何认识的这个小人物倒是不知道了,不过也没必要给苏致远解释娘娘的存在。

    “老夫有位好友曾经给我推荐过,所以我才知道的,苏公子不要在意啊。”

    苏致远正襟危坐:“哪里哪里,在下不过连一个秀才都没考上的人去谈见解,希望大人不要见怪就是。”

    常大人哈哈大笑:“秀才又如何?举人又如何?为官也好,经商也好,能成大事者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束缚住自己,我看苏公子就是这样的人。”

    苏致远内心窃喜,这是在拍我的马屁吗?嘿嘿!

    “老夫在任这个杭州水师提督已经十多年之久,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海潮也不少,说起在钱塘所建的堤坝,还有带人在水患之中救过的人那也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水患却是年年有,令人头疼不已,我始终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这水患的办法,朝廷也下令要治理这海潮,如今却连修筑堤坝的银两都没凑齐,哎,老夫惭愧啊!”

    “大人,光是这样说,我也很难给出什么建议,不如我们去钱塘边上去看看吧。”

    这么一说正合常大人的心意,满心欢喜,连忙叫人备马,赶去钱塘边上。

    骑着马去钱塘边上没花费多少时间,到了这里的时候,这里不少的百姓都在转移自己的粮食。

    而他们注意到有些靠近海潮边上的百姓家里已经让海水蔓延到了门前,而他们也在转移家里的东西。

    因为是官服的原因,百姓们知道来了大官,有这里的亭长就赶紧过来了,因为这段时间不太平,所以他也在这里。

    “见过提督大人!”亭长对水师提督也是很熟悉了,忙着行礼下跪。

    常大人摆手示意不必行礼问起了这里的情况。

    “癞头刘他们几家已经不能住人了,这些日子水位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赶紧转移啊。”

    “难道水渠已经不能继续存水了吗?”

    “水渠全都满了,这些日子还有大风,村里的人都不安心。”亭长还想说些什么,可是看到常大人脸上难看的神色之后也不说话了。

    “你忙去吧!”

    这边上的水渠也建了不少,就是为了把涌来这里的水疏散到别的地方顺便存水可以灌溉其他远点的田地,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是显然在这样即将到来的水患之中起不到什么用处了。

    这边昔日的堤坝上还有着不少残缺的口子,有的地方都被冲击的没有了,一旦开了一个缺口,后面的裂缝就会越来越大,堤坝崩溃的速度难以想象。

    常大人其实脸色难看的是这次修筑堤坝的钱两还不够,可是时间却没多少了,这些日子还是雨季,简直有些雪上加霜的感觉。

    “苏公子,你也能看见这浪潮水患是即将到来啊,就算是疏散了百姓,那损失也是很大的,本应是鱼米富庶之地的钱塘,怎么变成了这样?哎。”

    苏致远此时看着远处的一个小庙,说是庙,其实就是一个大的排位,上面供奉着水神,河神还有龙王。

    只是这个时候上面看起来乱糟糟的,供奉的东西一样没有,连盘子都没有了更别说香火了,石壁上的漆都快掉了。

    “大人以往筑建堤坝是用的什么材质?”

    “石材,黄土,铁索。这些东西我们都尝试过,很难有什么东西能挡得住这浪潮的冲击。”

    苏致远看着远处堆砌的堤坝,确实也有很大的石块,但是都让冲刷了圆不溜秋的,黄土也没了,石材上的铁索也是锈迹斑斑,有的半截已经沉到了水中。

    其实钱塘一直很富庶,这里稻米的产量很高,就算放弃这里的稻米也是极大的损失,但是眼下人们都忙着撤离,也没人在照顾庄稼。

    “苏公子现在可想到了什么?”

    “大人,如果我们把大型的石材都运过来,围城半圆形如何?”

    常大人笑了一下:“你说的这个方法我也知道,我们也想过,可是太大的石材根本运不过来,再者说,为何要围成半圆形呢?”

    苏致远只好解释了一下这围成半圆形的道理,钱塘浪潮不断,摆一字长蛇阵应付整个潮水确实很难,即使有石材堆砌也会被冲垮,而且一直长蛇所需要的材料太多,即使是水师提督想要从工部拿足够的银两也不容易。

    这个时代运送东西主要是用马车或者牛车等,但是能运的东西大小都有限,用人力的话就不可能了,毕竟不是秦朝建造万里长城的时候。

    苏致远捡了一个树枝在湿润的地上画了起来,把自己的想法画了出来,还把运送石材的方式画了出来。

    “你是说水运?妙啊,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常大人看的直点头,这样一下就明白了。

    (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迎刃而解() 
距离钱塘最近的采石场也就几十里左右,那边的大型石材都是从山上凿下,而这些石材也是被一块一块的开凿变小拿去卖的。

    在采石场工作的都是朝廷派流放的犯人,这里也有官府的人看管。

    苏致远想的并没有错,距离采石场不远的地方也有河流,只是那个河流很一般,若是用来运送大型石材显然有些不大可能。

    常大人带着自己经常督办水利工事的手下和苏致远一起去了采石场,边上也有小溪,只是水浅载不动大舟。

    可能是因为潮湿天气的原因,这里的路不太好走,不即使是骑马也难以加快行程。

    带着一干手下,紧赶慢赶的到了采石场,这里到处都是车辕压过的痕迹。

    “你们是何人?这里是官府重地,他人不得入内!”

    听到了响动,里面几个负责看守的官兵就赶紧出来了。

    “这位是水师提督常大人,我们为了钱塘筑堤石材而来。”手下先是越众而出,把自己的官印一亮,看守的士兵才消除了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