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琉璃世琉璃塔-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直面露笑容:“国师请起,各位大师请起。恭喜国师,方丈可是我大明的第一位国师,必当名垂青史,为佛门又添一段佳话啊”。

    慧忍苦笑着站起来,并不答言。玄信玄知和众僧看着方丈,也无人说“恭喜”。国师是个尊荣,可是皇帝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简直就是拿称号换舍利,反而令众僧有尊严受损的感觉。

    王直接着笑道:“那就请国师把顶骨舍利交给某家带回去吧,圣上吩咐盛载舍利的阿育王塔一起带着,但是如何开启,烦劳国师教某家一下”。

    慧忍情知多说无用,吩咐玄信玄知去圣感塔的地宫取阿育王塔,又摆了摆手示意殿内的众僧退下。自己坐下,垂目闭眼,一眼不发。

    朱允炆看了眼王直,想了想没有开口。佛门舍利,为什么拿去放在皇宫内院?猜想是上次来参拜的时候,皇帝听到了舍利的神通,想借此多些福寿吧?只是到底是佛门圣物,还是应该留在天禧寺塔内,有机会倒要劝一劝祖父。

    莲花见慧忍有些疲倦的样子,走过去倒了杯热水给慧忍喝,又轻轻坐在了慧忍身边。王直还是笔直地立在大殿中央,面带微笑,耐心等候,也不说话。

    约莫有大半个时辰,玄信玄知带着几个僧人抬着阿育王塔进了殿内,放在了案上。阿育王塔约有三尺来高,通体鎏金,镶满各种宝石,大殿上顿时金色闪亮宝光夺目。

    慧忍站起来,对王直说道:“此塔自宋天禧年间封入本寺地宫,从未开启。开启之法本寺方丈历代相传,却从未用过。请王公公验证”。说着自玄信手中接过铜钥匙,一道一道,小心打开了阿育王塔。王直立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暗自记诵。

    直到慧忍自金棺内托出了佛祖头顶骨舍利,众人敛声屏气看去,大约有半个手掌大的一块,似蜂巢,色作黄白,形如天盖中间隆起;自棺中取出来,忽然一阵光芒耀眼,众人眨眼之间,光芒已经不见,难道是眼花?众人有的揉眼有的咂嘴,面面相觑。

    莲花突然觉得怀中发烫,探手取出琉璃塔,却见琉璃塔一改平日的温润,宝光竟然闪闪而动,塔身滚热。慧忍见到,叹了一口气,有意无意地挡住了王直的视线,示意莲花收起。

    王直微笑着验看了舍利,重新仔细放好,锁上了塔,又自袖中取出一大块明黄的绸缎,仔细包裹好,才唤了声:“来人!”几个侍卫应声出现,抬起了包裹。王直冲慧忍拱拱手:“多谢国师,国师几时有暇,到宫里坐坐”。又转身对着朱允炆:“谢殿下陪臣走这一遭,臣这就回宫复旨”。

    朱允炆是见朱元璋吩咐王直去天禧寺,知道莲花在天禧寺顺道一起来的,被王直这么一说,倒似乎是来压阵的。不由也是苦笑,淡淡说道:“公公辛苦了,明儿再见”。王直又和莲花打了招呼,自带着侍卫抬着阿育王塔走了。

    朱允炆回身看着慧忍,半晌说道:“圣上一时兴起,日后自当归还”。

    慧忍尚未答言,玄信笑道:“那天禧寺先谢谢殿下了”。却是玄信知道慧忍的脾气,无执无我,怕他和朱允炆说没关系啊。

    莲花也安慰道:“本来是天禧寺的佛门圣物,一定会回来的”。

    慧忍看了眼莲花,却没说话。玄信最了解慧忍,见慧忍看莲花的目光总时时有悲悯之色,心下不禁有些疑惑。

    朱允炆和莲花上了车回家,莲花问道:“圣上为什么要这个佛顶骨舍利?”侧头却见朱允炆笑咪咪地看着自己,意味深长的样子。莲花不觉红了脸,嗔道:“和你说话呢”。

    朱允炆伸臂揽住了莲花,肃容道:“这里面啊,有个缘故”。

    莲花精神一振:“什么缘故?”

    “皇宫里啊,忽然来了个仙女。圣上每天看着仙女就在想,怎么办呢,怎么能让仙女留下呢?想来想去,决定向佛祖求助,因为这个仙女呢,本是西天的玉女,最听佛祖的话”。

    莲花认真地听着,越听越觉得不对,抬头看看朱允炆,却见他嘴角弯弯,笑意难掩,目光中有爱意也有戏谑。莲花不由得恼:“你说假话骗人!”

    朱允炆双手拥紧了,笑道:“怎么是假话?圣上求佛祖帮忙,我只好自己帮自己,先抱牢了不放手”。见莲花满脸通红,俯身温柔一吻:“只要你在这里,我做什么都心甘情愿”。话语温柔又很诚恳,莲花心中一动,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开口。

    朱允炆看在眼里,柔声道:“娘子,有什么不能和夫君说呢?”

    莲花迟疑了一下,说道:“其实我本不姓李,先父曹蒙乙,乃是朝鲜国的将军”低了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踌躇难言。

    朱允炆见她说得慎重,不再戏谑,一只臂膀仍然揽着莲花,另一只手握住了莲花捻着衣角的小手。莲花一直觉得朱允炆最好看的是一双手,白皙修长,光滑柔软,十指长长骨节均匀。此时心中犹豫,不觉捻着衣角,又无意识地捻着这只手,缓缓说道:“前年夏天,先父带先兄和小弟,去了全罗道,抗击倭寇,不幸全部殉国”,眼角边泪水慢慢滑落:“国王才收我做了义女”。

    朱允炆不由得心疼,抬手吻了下莲花的柔荑,静静聆听。

    莲花已有些哽咽:“是我自己要来天朝,我就是想,也许,也许。。”

    朱允炆搂紧了莲花,轻声安慰:“我知道了,你放心”,举袖轻轻拭着莲花面颊上的泪水:“你不用多说,倭寇也是我大明的祸患,我会想办法”。

    莲花见他如此体谅,不由得心中的委屈都涌上来:“倭寇实在残忍,父亲他。。,还有小弟。。他们都好惨!”想到父兄小弟三人的惨状,哽咽着说不下去,泪珠大颗大颗地滚落。

    朱允炆心中怜惜,一边帮她拭泪一边问:“我明白。大宁卫那几个倭寇也是找你的吧?定是怕你搬到救兵”。想到莲花为了朝鲜吃的苦头,不由得又是心疼又是敬佩。

    莲花不能说话,点了点头。

    朱允炆俯身吻了吻莲花面颊上的泪痕,在她耳边低声说道:“娘子,夫君定把倭寇剿灭,给丈人和舅爷报仇。”又亲了亲她笑道:“让朝鲜百姓都知道你曹家有个好女婿”。

    莲花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开心些,心中感动。这一年多的心事,终于说出来了,到大明的使命,算完成一半了吧?

    皇太孙和莲花,会帮助天禧寺讨回佛顶骨舍利吗?大明的援兵和水军,派出去了吗?

第五十八章 乐府笑寇猖() 
莲花今日一早就到了乾清宫里,朱元璋昨日吩咐了,要她来帮着准备清明回中都的祭品和礼物。

    祭品是在皇陵供给朱元璋父母兄嫂的,礼物是要赏赐给中都老家的父老乡亲的,朱元璋对这两件事都极为重视。每年都是王直安排,今年让莲花帮着,不仅是中意莲花,也是让她带着熟悉,以后皇太孙早晚接手的意思。

    正是暮春,花草繁盛,绿树成阴。奉先殿高大阔朗,窗牖齐开,四顾望得见外面的蓝天白云,时有莺燕穿行其间,微风中带着春天的温暖馥郁,熏得人沉醉。

    朱元璋跪拜在蒲团上,半闭着眼睛低低祝祷。

    天禧寺迎回的阿育王塔和佛顶骨舍利就供在正中。当日王直自天禧寺回来,发现宫里刚才也是电闪雷鸣,太庙的一个角被雷劈中,一片狼藉,需要大修。朱元璋本想把舍利供奉在太庙,只好改到了奉天殿,和王直说起天禧寺和宫中两处突然而至的雷雨,都有些疑惑。

    皇帝想来想去,请弘远特意来看了看,最后按他的建议,御笔写了发愿文,曰“大明皇帝朱氏元璋,敬造捧真身佛陀,永为供养,伏愿长承佛护,圣寿万春,愿天下丰稔四海无波。万劫千生长为如来弟子,绍隆三宝,作大因缘”,和一些宝石珊瑚各种宝物,并用玉碗玉碟装上时鲜瓜果在舍利前一起供奉了。又自此斋戒,日日亲来诵经祝祷。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起身,竟猛地一阵头晕眼花,到底此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年纪不饶人。朱元璋想起生如朝露,不由有些感慨,缓步踱回了乾清宫。

    王直和莲花在榻前的案上整理祭品礼物,王直念着清点,莲花核实着重复一遍记录下来。二人甚有默契,一包包的物事自左边案上快速地移动到右边案上。

    王直的声音阴柔平淡,莲花的声音温润柔和,交错着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朱元璋听着听着,嘴角弯起,带上了笑容。

    这时王直念道:“银锞子两百个,倭扇四十把”,莲花探身点了点,正欲重复,朱元璋睁开眼睛:“哪儿来的那么多倭扇?”

    王直放下手中的礼品,恭敬答道:“还是洪武三年时,日本的僧人叫“祖来”的,供奉到礼部的。一直放在宫里没人用,去年回中都时带了几把,老家乡亲们都看着稀奇,所以今年多带了些”。

    朱元璋哼了一声,面露不快。

    原来洪武初年,朱元璋派遣了使臣前往日本,高丽,安南和占城四国,晓谕元朝已经灭亡,中国现在是大明王朝了,你们诸国赶紧来朝贡。

    派到日本的是莱州知府赵秩,洪武三年去的,当时的“日本王良怀”派遣了僧人祖来跟随赵秩回中国,送了些礼物到礼部,却并未解决中国提出的取缔倭寇一事。其实日本当时内乱,这个良怀只是南朝的怀良亲王,占的地盘只有九州一带,擅自接受了大明的“日本国王”封号之后,自称为“日本王良怀”,实际上不久就遭实町幕府驱逐。

    朱元璋不知道这个情况,误以为“日本王良怀”是日本的国王,对日本的态度非常不满,兼之沿海的倭寇益发厉害,过了几年又派了使臣远赴日本,却干脆没有回音,有一次连使臣也丧生日本。

    朱元璋回想此事,不由得心中愤懑。

    莲花见了皇帝的面色,轻声问道:“圣上不喜这个倭扇?要带吗?”

    朱元璋瞥了眼案上的倭扇,说道:“还是带上,但是把朕的一首诗提在上面”,

    说着坐直了身体,念道: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浮词尝云弁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辩。王无辩,折裤笼松诚难验。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朱元璋念完,莲花也在一把倭扇上写完,轻声读了一遍给朱元璋复核,倒是一字没错。

    其实对于莲花来说这样记录甚不容易:一来莲花诗词功底有限,二来朱元璋的中都口音念这首乐府着实难懂。莲花努力记下,心中栗六,听朱元璋说没错,长长松了口气。

    朱元璋自来身边都是才子高人,却并未在意,只是觉得莲花的声音柔和悦耳,自己这首二十年前骂倭奴的乐府诗,用词粗鄙,她念诵起来仍是娓娓动听,不由好笑。

    王直明白朱元璋的意思,看莲花念诵得认真,也不禁微笑。

    莲花见朱元璋和王直笑,一时摸不着头脑,傻傻地问道:“是哪里记错了吗?”

    朱元璋益发笑得厉害,好容易止住。见莲花玉颜带晕满脸不解,哈哈笑道:“孙媳,朕不是笑你。朕这首乐府是骂倭奴的,用词不大雅”,见莲花睁着明澈的双眸仍然不明白,又接着说道:“你不用念得那么好听”。

    莲花这才明白。见皇帝夸自己“好听”,不由又红了脸。看了看倭扇,问朱元璋道:“圣上诗里说‘君臣跣足语蛙鸣’,倭奴真是这样吗?”

    王直在一旁连忙喝道:“李才人!不可如此说话!圣上金口玉言,说的当然是真的!”

    莲花不由伸了伸舌头,对朱元璋笑道:“对不起,圣上!我说错话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不以为忤,叹道:“朕在三十多年前就会过倭寇,无论冬夏倭寇都是光着脚,说话哇啦哇啦地象青蛙叫”。

    莲花想起在大宁卫林间伏击的几个倭寇,点了点头:“是啊,我还以为他们夏天才这样”。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哦?你见过倭寇?”

    “在大宁卫碰到过,当时和宁王叔一起”莲花回忆道。

    这件事一直是朱元璋的一个疑团,当下不动神色问道:“就你们两个吗?”

    “还有燕王叔,和王府的侍卫”。

    朱元璋哼了一声:“倭寇好大的胆子!知道为什么吗?”

    莲花这才有些心慌,迟疑着说道:“燕王叔说是冲着我来的”

    朱元璋眼中凌厉的锋芒一闪:“哦?冲着你来的?为什么?”

    莲花第一次见到朱元璋严厉,不由得慌乱,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