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周赫煊也回过神来,知道背后阴他的人不是唐季珊,因为唐老板根本没有如此能量。
好在周赫煊朋友众多,包括徐志摩、胡适、沈从文、王国维、朱自清、陈寅恪等人在内,陆陆续续有20多位文化名人,主动站出来帮周赫煊说话,以人格保证周赫煊并非谣传中那样的人。
无数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卷进来,在报纸上展开大讨论,搞得普通读者莫衷一是,不知到底该相信谁才好。
向哲浚整理好文件准备下班,刚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就听几个属下在悄悄议论——
“想不到周赫煊是那样的人,简直虚伪透顶!”
“我倒觉得没什么,才子嘛,哪有不风流的,更何况人家是真有本事。”
“呵呵,有本事就不会学术造假了。”
“你有没有脑子?周赫煊和汤因比是好朋友,两人还曾同游天津、上海。申报不是都辟谣了吗?那篇论文是汤因比先生和周先生联合署名的,东方学报纯属无端抹黑。”
“申报说什么你就信?”
“不信申报,难道该信花边小报?”
“”
向哲浚听不下去了,猛地咳嗽两声:“咳咳!”
那几个属下立即问候:“检察长好!检察长下班了?”
向哲浚点点头,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记住,你们都是检察官,一切要讲证据,莫学那些乡野村妇乱嚼舌头!”
一个下属好奇问道:“检察长,你对周赫煊的新闻怎么看?”
向哲浚想了想说:“我在北大教书的时候,曾经见过周明诚几次,他不像是那种卑鄙小人。再说了,不管他有没有虚报捐粮数额,人家好歹捐过,救活了许多受灾百姓。他创立的留学基金,每年资助的留学款已经增加到20万大洋,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周先生是一个对国家、百姓有贡献的人,大家在议论的时候,最好还是留些口德。”
“检察长教育得是!”
“还是检察长明察秋毫啊!”
下属们纷纷拍马屁。
向哲浚掩藏着心中的厌恶,提着公文包很快下楼。他虽然是上海地方法院的首席检察官,但自己没有私家轿车,每天上下班都是乘电车。
在电车上找了个位置坐下,向哲浚又听到有人议论周赫煊。这些路人的档次明显要低得多,关注点全都集中在周赫煊的私生活上。
“喂,你听说了吗?周赫煊跟阮玲玉有一腿呢。”
“谁还不知道?早就传遍了。原来阮玲玉是有夫之妇,被周赫煊勾搭上了,两人一起侵吞了张达民的家产。”
“尽胡说,周先生一年要捐十几万大洋,他能看得上张达民那几个臭钱?”
“你还别不信,报纸上都说了!”
“报纸上还说张达民是个败家子呢,吃软饭的,骗了阮玲玉好几万拿去吸鸦片。”
“你们都没说到重点,今天我看民国日报,说是前清的皇后婉容,现在也成了周赫煊的姨太太。当时溥仪把周赫煊当朋友,周赫煊却把婉容拐跑了!”
“这事干得漂亮!”
“勾引别人老婆还漂亮?你什么人啊!”
“像溥仪这种大汉奸,就该妻离子散。别说勾引他老婆,就算杀他全家我都要鼓掌叫好。”
“说得对!我虽然不耻周赫煊的人品,但他勾引婉容这件事,实在是太解气了!”
“诶,你说前清皇后睡起来是什么滋味?肯定跟普通女人不一样。”
“龌龊下流!”
“嘿,你骂我干嘛?”
“”
向哲浚无奈的摇头苦笑,为周赫煊感到深深的悲哀。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学者,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回到家中,儿子正在乖乖看书,未婚妻周芳系着围裙出来,微笑迎接道:“一哥回来啦,快去洗手,马上要吃饭了。”
向哲浚也是民国吊丝逆袭的典范,他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留美博士,现在还做了上海法院的检察长。他虽然丧偶,且有一子,但未婚妻却是白富美,未来岳父更是国党元老、民政委员周振麟。
吃饭的时候,周芳看出向哲浚有心事,关切地问:“一哥,遇到棘手的案子了?”
向哲浚终究没有忍住,倾吐道:“芳妹,你看这几天的报纸了吗?关于周明诚的。”
“当然看了,现在所有报纸都有他的新闻。”周芳说道。
“他是被人故意抹黑的,而且我知道是谁在搞事。”向哲浚说。
周芳虽然受过高等教育,还担任着小学教务主任之职,但她也是女人,女人天生八卦,连忙兴致勃勃地追问:“是谁在背后诋毁啊?”
“我的顶头上司杨肇熉,”向哲浚说,“我亲耳听到杨肇熉跟周佛海通电话,两人商量着如何搞臭周明诚,他们甚至还提到了汪兆铭。”
周芳倒吸一口凉气:“嘶,原来是汪兆铭,难怪中央日报也发表了相关社评。”
向哲浚询问着未婚妻的意见:“芳妹,你说我该不该去找周明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
“当然要去啊,周先生是个好人!”周芳不假思索道。
向哲浚突然笑了,握着周芳的手说:“得一贤惠妻,此生不复求。芳妹说得对,我不该顾忌太多,这种事憋在心里的话,一辈子都良心不安。至于什么杨肇熉,什么汪兆铭,管他那么多!”
612【三阳线决战论】()
就在向哲浚前来拜访之际,周赫煊在家中见到了蒋百里。
蒋百里前两年因唐生智案得罪老蒋,刚开始被关在监狱,后来又被囚禁于西湖蒋庄。长期的牢狱和幽禁生涯,使得蒋百里的身体状况严重恶化,甚至生出了许多白头发。
周赫煊突然想起两个月前见到的钱学森,那是蒋百里的未来女婿啊。蒋家和钱家是世交,由于钱家没有女儿,蒋百里很早就把女儿蒋英寄养的钱家,蒋英甚至一度叫做“钱学英”。
所以说,钱学森、蒋英夫妇属于青梅竹马的“兄妹”,钱学森经常戏称蒋英是他的“童养媳”。
“明诚,你这阵子够风光的啊。”蒋百里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周赫煊苦笑道:“不知得罪了哪路宵小,我现在头疼着呢。”
蒋百里突然说出一个名字:“汪兆铭。”
“汪兆铭?”周赫煊愕然。
蒋百里点头道:“《中央日报》的社长程中行,是我的晚辈。我打电话问了一下,批评你的那篇社论,是汪兆铭的秘书指示的。”
周赫煊皱眉说:“我跟汪兆铭之间,好像没有过不去的恩怨吧?”
“和与战的分歧,”蒋百里分析说,“我仔细翻阅了最近的报纸,公开写文章诋毁你的那些文人,超过八成属于‘主和派’。你的《非攻》杂志每期销量超过15万份,还是中国唯一能够合法发行的主战刊物,影响力实在太大了。汪兆铭是‘主和派’的领袖,他对你的恨意,甚至超过了对共党的恨。”
“原来如此。”周赫煊气得发笑。
汪兆铭可是公器私用的老手,通过《中央日报》来批评周赫煊太正常了。
你看常凯申被《申报》骂了多少回,都不敢直接下令查封《申报》,害怕引起更加负面的社会舆论。
老蒋还是很爱惜羽毛的,他再怎么独裁,也要装出一副民主的样子。
而汪兆铭呢?
就在两个月前,成舍我的《民生报》刊发一条新闻,揭露汪兆铭的下属彭学沛收受贿赂、私盖别墅。
这件事搞得汪兆铭灰头土脸,但他还是忍了。直到几天前,《民生报》又刊发了一条关于军事的新闻,同时得罪常凯申和汪兆铭。汪兆铭立即逮到机会,跑去老蒋那里告了一状,然后指使宪兵逮捕成舍我。
成舍我比周赫煊还倒霉,此时仍关在监狱里。
汪兆铭已经派人去监狱传话,直接威胁说:“一个新闻记者,要和一个行政院长碰,结果无疑是头破血流,你自己看着办吧。”
成舍我的回答是:“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先生不可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
《民生报》现在已经被迫停刊,汪兆铭依旧不愿放人,他向成舍我提出了一个条件:想要出狱可以,但不许再办《民生报》。
周赫煊郁闷得想吐血,他再怎么牛逼,也肯定搞不过汪兆铭。
顶多,也就搞一搞汪兆铭的心腹走狗。
“算了,不谈这些烦心事,”周赫煊丧气地转开话题,“听说百里先生刚从日本回来?”
蒋百里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说:“我正是为了此事而来!这几个月,我拜访了许多日本的军政界人物,还考察了日本社会和工商界的情况。情况非常危急!日本从上到下,从民间到内阁,都在叫嚣着吞并中国。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大量的工厂转向军工生产,许多企业悄悄囤积相关原材料,日本政府也在加紧向美国进口战略物资。我猜测,不出五年,不,最多三年,日本就要开始全面侵华!”
“预料之中的事,”周赫煊摇头感慨,“可叹国内居然还有那么多‘主和派’,呼吁什么中日友好,一厢情愿得有些过分了。”
蒋百里拿出一沓稿件,说道:“明诚,这是我写的应对策略,你看看有什么需要纠正和补充的。”
周赫煊立即翻开,蒋百里的这套应对策略,叫做“三阳线决战论”。
“三阳线”即连接洛阳、襄阳、衡阳而划出的一条线,蒋百里认为,中国地广而弱,日本地狭而强,这是中日两国最关键的国情。中日两国一旦开战,“彼利急,我利缓;彼利合,我利分;彼以攻,我以守”,说白了就是要打持久战、消耗战、全面战,用空间换时间,把日本活活拖死。
因此,蒋百里把洛阳、襄阳和衡阳画成一条线,这是关乎中国生死存亡的国防线。这条线以东的地区,中国应利用空间换时间,消耗和疲惫敌人,同时积蓄自身力量,加强战略后方。这条线以西的地区,资源丰富,幅员辽阔,中国必须借此来进行持久抗战。
蒋百里还认为,一旦两国爆发战争,沿海一带首当其中,应该早点把那些地方的工业内迁。如果打起仗来临时搬迁,肯定是来不及的,而且搬迁过去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恢复生产力。中国的工业应该提早布局,要着眼于后方山岳地带,以利于防空和长期抗战。
蒋百里还认为,湖南是中国抗战的关键,这里是中国的心脏,这里粮产量丰富,这里地形复杂,这里人力资源充足,必须提早大力开发和建设湖南。
国士啊!
周赫煊惊讶地看着蒋百里,对这位先生的战略眼光佩服之极。
历史的走向完全就在蒋百里的预料当中,日军对于中国的占领,打得最胶着的正是湖南地区,光是长沙会战就打了好几次。
事实上,蒋百里的“三阳线决战论”,对老蒋的影响非常大,几乎就是国民政府在中后期抗战的指导思想。
“有三点。”周赫煊伸出三根指头。
蒋百里道:“请讲。”
周赫煊说:“第一,现在就工业内迁,恐怕只能是说说而已。内陆地区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也落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所以那些资本家、企业主们不可能听话。没有切肤之痛,日本人不兵临城下,是没有人愿意把产业内迁的。即便是蒋委员长亲自下令,也无法指挥那些资本家。所以,你的这份应对策略,应该改为建议政府把新的军工产业设在内陆。”
“有道理。”蒋百里点头说。
“第二,”周赫煊继续道,“你忽略了内陆地区的交通情况,内陆地区铁路稀少,战时难以支撑兵力和物资运输任务。而且中国急需国际支援,所以还要尽快增修西南地区的铁路和公路。”
蒋百里想了想说:“是我疏忽了。”
周赫煊又说:“第三,你忽视了四川,我认为四川才是真正的大后方……唉,这个不提也罢,等南京政府平定了四川军阀再说。”
蒋百里笑道:“幸好来找了明诚,你的建议我会写进策略当中。”
613【人脉很重要】()
蒋百里的军事代表作是《国防论》,此书包含了他半生的研究心血,要到1937年才集结出版。
后世许多公知造谣说,太祖的《论持久战》抄袭了《国防论》,还明目张胆地叫嚣着:“把抄袭的东西还给人家!”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显然是没有读过《国防论》的。这书完全跟抗日扯不上半点关系,而是蒋百里对一战以来诸国列强的总结,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再吸收西方新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来阐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