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删驼媸悄咽芰恕�
杨母这种事不是没找他谈过,这年代的认知,怀了孕的孕妇,男人是绝对不能碰的,一时怕影响孕妇腹中的胎儿,而是对男人来说,这种事也是一种忌讳。
兰若心也是住在庄子里的,不过和二丫头住在一起,杨母心中也意识到这个丫头早晚也是自己的儿媳妇。
况且兰小娘子跟自己儿子在环州经历了那么多,人家愿意为了自己的儿子舍了命,那也不能亏待了人家,两个儿媳,也是不反对的。
若不是兰若心自己提出来说韵儿和莲儿都怀着身孕,此时不便过门,杨母或许已经督促着杨怀仁把兰若心也收啦。
这种事,谁经历了谁知道,杨怀仁本就是年轻气盛火气旺的时候,更加上食髓知味之后,更是热火烧心的难受。
没必要隐瞒什么,更没必要装圣人跟没事人一样,人的生理需求,就是自然而然的,看看那些刚娶了新媳妇的内卫们,就知道了。
从环州回来之后,只要不是有任务的,参加完了每天上午的训练,这帮人就躲在家里不出来了,被人笑话怕老婆什么的也没有关系,谁幸福谁知道的事,何必在意呢?
老和尚已经在鱼池边上比划了起来,杨怀仁也看不懂他舞了一套什么功夫,反正慢悠悠的,看着也不是多么厉害。
但是……鱼池子里的水一阵一阵的起波浪,老和尚身边的青草也跟被旋风刮过了一样,以他为中心,向这给方向斜躺了下去。
对啊!杨怀仁心道,这老和尚也是个高手,找他来给自己参谋参谋,说不定能搞懂叶公公这样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态,或许,他的整个计划里,也有隐瞒了杨怀仁的秘密也说不定。
老和尚晨练完了,收了功,本想跟杨怀仁道个别,然后就如他这几日形成的新习惯一样,去学院工地上看看。
杨怀仁从竹榻上跳下来,鞋也不穿就上去拉住他,把昨夜之事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老和尚捏着下巴沉思了一下,时而点点头,又时而摇摇头,就这么神游了半天,才得出一个结论来,跟杨怀仁说了三个字——龟息散。
“龟息散?什么玩意?”
老和尚这次有点严肃,“这龟息散,小僧也是从一些典籍中看到过,却从未见过。不过据传,这种药来自西域武林。
从名字上,就可以听得出这种秘药是个什么样的效果。传说人若是吃了这种龟息散,呼吸和心跳会慢慢的减弱,人也显得越来越虚弱。
三天之后,服药之人就会陷入一种类似乌龟冬眠的状态,心跳几乎停止,呼吸可以做到不被人察觉的出来,就像……死了一样。”
“死了一样?那就是没死呗?!”
“对,没死。但是在普通人眼里,这个人就是死了。不过嘛,服药的人虽然看上去像是死了,但是他依然有感觉,依然能听见外界的声音,就是身体已经不听自己使唤,不能动,也不能说话。”
“哦……那不是比死了还可怕?”
老和尚笑笑,“小僧也没尝过,如何去知道?进入这种假死状态的人,是不会自己重新活过来的,除非有另外一个人喂他服下一种专门的解药,他才会重新心跳缓缓加速,然后活过来。”
杨怀仁张大了嘴巴,一副惊骇的样子,“要是没人给他喂解药,那他不是永远那个样子,岂不是成了个活死人?”
“哈哈,杨郡公真会打趣,哪里来的活死人?要是服了龟息散的人真没有人管,那么他不吃不喝,大概七到十天之后,也会因为缺水而死。”
第634章:对策()
“渴死?”
杨怀仁默念着,心中有些不爽,死法有很多种,但是渴死这一种,听来好似也没什么,但是肯定是最最难受的死法中的一种。
不过听老和尚这么给他一说,他便有些弄懂了叶公公的计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叶公公并不是只要高太后的尸首,而是要活人。不过这也不能说明他就不是个变态,而是变的程度上,比只要尸首好那么一点点罢了。
寿安宫别人进不去,叶公公是可以来去自如的,因为他会飞。
而那种叫做龟息散的秘药,不管用的什么方式,他肯定是有的。他一定是先签入寿安宫,让高太后服下龟息散。
服药后的高太后会在三天之内逐渐出现生命体征衰弱的迹象,这种病症,即便是宫中太医院的太医,怕是也搞不懂高太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状况。
结合宫中如今的局势,他们不会治,也不敢尽力的去给高太后治病。
大约三天之后,高太后就会失去心跳和呼吸,进入一种假死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在常人看来,就是死亡了。
赵煦对他祖母并没有多少感情,而且是心怀愤懑和仇怨的,高太后一死,他一定不会愿意她的尸首留在宫中让他难受。
所以一定会尽快筹办一个象征性的宏大葬礼,然后尽快让人把高太后的尸首运出宫廷,送到西京河、南府巩县神尾山皇陵安葬。
像叶公公判断的一样,这样的事情,赵煦一定会找一个他信得过的人去办,而且这人不曾在朝堂上参与过党争,没有利害关系,那么这个人,八成会是杨怀仁。
这样一来,高太后的“尸体”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宫,然后出城向西。半路上只要杨怀仁做点什么手脚,配合叶公公玩一处偷梁换柱,找个别的什么人的尸首把高太后换出来,他的计划就算达成了。
想明白这些,杨怀仁心中大叫我了个去,叶公公这是玩狸猫换太后啊。
那这事,该不该告诉赵煦呢?
告诉他,可以邀功。不过杨怀仁觉得如果原原本本告诉赵煦,按照赵煦的性子,恐怕不会容忍叶公公和高太后用这种方式来侮辱他的智商。
也许本来他想过几个月在对他祖母动手的计划,就会提前实施。
这样一来,赵煦那里肯定会给他杨怀仁记上一个大功,但是这样反而让杨怀仁得不偿失了。
如今在赵煦那里,立多么大的功劳,似乎都不能吸引杨怀仁了,而他现在最在意的,是叶公公手上那本内卫的花名册。
只有拿到这本花名册,他才能去控制原来的内卫,让这个秘密组织成为他将来大计划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如果不让叶公公的计划成功,拿不到他手上的内卫花名册,这些内卫将来流窜到江湖上,可能就是一个大隐患,甚至大祸害。
更严重的问题,叶公公计划失败,不用想也知道是杨怀仁告了密,高太后如果死了,他一定会找杨怀仁报仇,而且会伤害他最在意的家人。
这是杨怀仁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所以思前想后,杨怀仁还是决定不告诉赵煦,而是先顺着叶公公的计划走。
但是这不代表他就被动的去按照叶公公的指使去做,也许表面上去迎合他的计划,但是背地里,一定不能让高太后和叶公公的计划成功。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叶公公嘴上答应的好,说什么事成之后把花名册交给杨怀仁,而且从此以后他和高太后两人再也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但是,他真的会遵守诺言吗?谁又能保证呢?就算他是这么想的,高太后能甘心吗?以后若是东山再起了,可又是一个大祸患。
所以一定不能放了这两只老虎离开,而是在拿到叶公公手上的内卫花名册之后,就要除掉这两个祸害。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件事就要好好计划一番了,要想出一个绝妙的对策,去应对叶公公自觉完美无瑕的计划。
叶公公毕竟武功高强,若是不能杀了他或者抓住他,也许他不一定能当场就能打得过杨怀仁的兄弟们和手下那么多的府兵,但他完全有能力独自逃走。
杨怀仁忽然想起面前就站着一位高手,于是笑嘻嘻地对着老和尚说道,“悟能大师啊,你看你这几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小子一个忙呗?”
一直咧着嘴笑的老和尚立即收了笑脸,“按说杨郡公有事,对小僧尽管吩咐就是。只不过眼下看郡公这个样子,小僧心中发冷啊。”
“大师玩笑了,这么热的天,你冷个什么?”
“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郡公拉着小僧的手不肯放开,笑得又这么……小僧年纪大了,可别吓着小僧。”
杨怀仁一脸黑线,“大师想什么呢,我杨怀仁可不是那种人!刚才说起的关于叶公公营救高太后那件事,小子真的需要大师能出手相助啊。”
老和尚其实早猜到了杨怀仁要求他帮忙做什么,只是这样的事情,他这种世外高人,实在不愿意去掺和。
“唉……”
他叹了口气,“小僧本以为郡公的庄子,还有将来的学院,是另一个世外桃源,没料想还是没逃得过尘世间的烦扰。”
“不烦不烦,”杨怀仁听老和尚这么说,便知道他已经答应了帮忙。
“大师别叹气了,这事也不怪小子,小子也想留在庄子里躲清静,将来能教书育人,岂不快哉?
可是有些坏人不让啊,他们整天惦记着我呢,不论是好事坏事,总要先想起小子来,总要算上小子一份。
小子若是就这么任人摆布没有自己个的主意,怕是将来被人卖了也不知道呢,所以小子得反抗,得让他们知道,我杨怀仁也不是个皮影子小人,那么容易被他们操控的。”
老和尚听他一套一套的,好似说的他是个大好人,别人都没事光想着阴谋算计他一样,实在是脸皮厚的紧。
不过转念一想,正是因为他脸皮厚,才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事情来,随意便又摇着头笑了出来。
第635章:炼药()
悟能大师答应了帮忙,让杨怀仁心安了不少。
老和尚和叶公公谁的武功更高,杨怀仁也说不准,因为他本也不懂这个,更没见过高手过招,心里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却衡量。
不过在他的想象里,两大高手要是出手对决,一定是火星撞地球,非常激烈精彩又好看的,就像决战紫禁城之巅似的。
呃……紫禁城如今还没建呢,那不如说是九阴真经大战弹指神通,不管他们的武功是不是叫这么好听的名字,不过两个人比划起来,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
叶公公有他的计划,杨怀仁则要准备他自个儿的完美计划。计划里的前半部分,自然要让叶公公的计划顺利进行,就等着他给高太后吃那个什么龟息散,等待着老太婆变成活死人。
等宫里太医认为高太后宾天之时,赵煦差不多就会下旨传召杨怀仁进宫去,令他在葬礼之后,率军押送高太后的“尸体”出京。
高太后的“尸体”运出宫城之后,杨怀仁就立即跟叶公公索要内卫的花名册,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拿到手里,算是第一步。
而出了京城之后,估计出殡的队伍行进到了人烟稀少的山林里,叶公公就会让杨怀仁给他行个方便,让他施展什么移花接木、偷天换日的大法了。
就在他以为他计划就要成功的时候,杨怀仁便开始动手,最好的办法是挟持住高太后的“尸体”,逼迫叶公公就范。
他若是肯听话老老实实束手就擒那还好,若果他不肯,那就关门放八戒……啊不对,是关门放悟能大师和他去决斗。
为防不测,除了要手下将士们准备好强弓硬弩之外,杨怀仁也要准备点好吃的,给叶公公和高太后先尝尝。
天进入了七月,充足的阳光让万物生长得都很快,好似静下来仔细听,都能听见了它们在茁壮成长一样。
杨家庄子里麦子收了,才种上新育种的玉米,感觉上也没多少日子,玉米就抽芽了。
涡河里鱼儿也多了起来,又肥又美,庄户们在河边荒滩上挖个小湾子,水流在湾子了回旋,便引得鱼儿游了进来,这会儿再在湾口那里拦个坝,便可以轻松抓鱼了。
菜畦里的番茄一天大一圈,一个月就能采摘一茬,继续留出育种的部分,剩下的杨怀仁便让庄户们分了拿回家吃。
番茄和土豆产量实在太大了,工地上不管怎么努力帮着吃,可还是连三分之一都吃不了,杨怀仁只好再往山谷深处的龙武卫和虎贲卫大营里送。
那些禁军的将士们此时才刚刚迁移到此处驻扎,杨世虎也还并没有开始对她们进行边军一样的训练,也许还在考虑如何让这些心情郁闷的禁军将士们接受他的训练方式。
禁军的大锅饭,想来也不怎么好吃,虽然是朝廷发军饷养着,但也说不上天天都能吃上肉,萝卜白菜吃的多了,乍一吃上番茄土豆,倒也是新鲜了不少日子。
杨怀仁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