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
耶律洪基点点头,“这个杨怀仁,确实是个难得的青年才俊,咱们契丹人的公主下嫁与他,倒不算是太屈尊降贵。”
说到这里,耶律洪基忽然话锋一转,摇了摇头道,“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杨怀仁也有点太狂妄了,听说在宋朝,他就仗着大宋官家的庇护,常常做些出格之事,在宋朝东京城里,上至王公下至百姓,都知道他是个大愣子。
呵呵,只是朕之前猜想,他来了咱们辽国,性情上应该有所收敛,事事小心谨慎才对。可万万没想到啊,来了中京城还没几天呢,就又狂妄了一把。”
萧皇后疑问道,“陛下,他……在中京做了什么出格之事?”
耶律洪基笑道,“不仅仅是出格,而是有点胡闹!他在宋朝号称是新一代的厨神,中京城里的大厨们自然不乐意了,便编排了些话来轻视他。
按照咱们对宋人的了解,一般他们都会隐忍下来,不会与这等流言蜚语一般见识,更不会去主动招惹这些本地人。
可这个杨怀仁则不同,想一出便做一出,竟然在万国寺门口设下了擂台。
名义上说是邀请中京城里的辽国大厨来跟他切磋厨艺,实际上是他太过自负,知道中京城里的那些名厨们厨艺不如他,便用这种方式来当众羞辱他们。”
鬼姐自从来到中京,便进了大辽皇宫,准备她被赐封公主一事,根本也没有工夫,更没有机会关系宫外发生了什么,这几日里早就惴惴不安了。
从耶律洪基口中听到此事,心中莫名一紧,怕杨怀仁太过招摇反而坏了他们的大事,便做出讶异状,“竟有此事?”
第1029章:掖庭夜话(下)()
耶律洪基以为耶律尺薅斤这么问是担心杨怀仁的性格太张扬不太容易能接受,便帮着杨怀仁辩解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就在刚刚,皇太孙派了太子府的人进宫传的话,说的就是这件事。
其实本来各行各业之间,有些技艺上的切磋,是一件好事,大家在一起通过这种比试的方式来促进相互之间的技艺增长,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只是听太孙派来的人说,杨怀仁的行为也有点太过嚣张了,还弄了几条横幅,语言和态度都十分张狂,完全没有把中京城内的同行看在眼里。
不过尺薅斤你并不用在意,这件事反过来想,杨怀仁性格上的放荡不羁,正说明他是有真本事的,没有本事的话,哪里敢行事说话如此高调?”
耶律洪基这么说,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他自己老谋深算,在他拉拢有实力之人的选择上,也是有一套他自己的标准。
比如说契丹人内部,他把本族中的侄女或甥女破格提拔为公主,便是用展示他的皇恩浩荡,同时用这种方法稳固了这些原本就支持他的势力和他的紧密联系。
然后把这些新晋的公主们赐婚给另一批原本处于中立态度的势力,便是把这些将来在皇位争夺中可能会摇摆不定的势力,以联姻的方式,进一步拉拢到支持自己孙子的队伍中来。
而外部的话,则是对一些辽国境内的较大的部族施以恩惠,减免他们的部分赋税,放宽对他们的限制,让他们对耶律洪基感恩戴德,从而起到稳住他们,有一天辽国朝堂内讧,他们不会站出来渔利,就算是达到了目的。
当然除了不能让辽国内部的这些部族作乱之外,一些外国也要稳住,不能他们从辽国可能的内乱中得利。
周边的一些诸如高丽的小国,耶律洪基其实倒不是很担心,他最担心的还是宋朝。
宋朝虽然看上去羸弱,但若是辽国内乱,难言宋朝皇帝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收复燕云之地的大好机会。
所以耶律洪基要在宋朝找一个代言人,可以稳住宋朝的皇帝。原先有个濮王,向来跟辽国交好,可后来此人被贬去了边地。
而把濮王赶下台之时,正是杨怀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之后耶律洪基听说杨怀仁的一些事情之后,便觉的此人有见识又有本事,对宋朝政事又不太关心,却对赚钱和美女非常有兴趣之后,便决定拉拢他了。
耶律洪基拉拢杨怀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杨怀仁在他眼里,名为郡公,实际上更像一个贪婪的商人。
既然是商人,就更好说了,大家坐下来谈一笔买卖,耶律洪基觉得他可以满足杨怀仁对赚钱和美女的Y望,而从杨怀仁那里得到一些他想要的东西,对双方来说,似乎都很易于接受。
而且杨怀仁年少轻狂,在耶律洪基眼里也是他性格上的缺陷,越是这样的人,其实越容易操控,你给他他想要的东西,满足他内心的需求,便能让他帮你做事。
耶律洪基正琢磨着,鬼姐问道,“那……结果如何?”
萧皇后笑道,“尺薅斤你可还没嫁给他呢,就这么担心他了?”
鬼姐也不用刻意去装,内心里好像就对杨怀仁有了一种又担忧又关心的情绪似的,脸忽然就变得红扑扑的,看在耶律洪基眼里,倒是让他原先的担忧不存在了,这才放下心来。
“结果呢……”
耶律洪基故意卖了个关子,等耶律尺薅斤眼巴巴望着他等着他说下去的时候,才笑着缓缓道来,“他赢了,而且赢得让在场的所有人心服口服。
他开了擂台,听说一开始也没有人真的上台去挑战他,也许是被他厨神的名头给吓住了罢。
后来中京城最大的威远楼的两位名厨看不过去了,便一先一后上台挑战,徒弟很快就败下阵来,可师父再上去,还是败给了杨怀仁。
朕没有亲眼所见,听了皇太孙派人来回报的事情,还真是有点不相信,他说杨怀仁先是用刻刀在一根萝卜上作了一幅草原少女牧羊图打败了威远楼的二厨。
接着跟二厨的师父,也就是威远楼的大厨比试切豆腐,又赢了师父。
你们信不信?杨怀仁能在萝卜上作画,还能把一块豆腐切成一堆细丝,呵呵……”
“啊?”
萧皇后讶道,“在萝卜上作画也就算了,可把豆腐切成丝,这是怎么做到的?那豆腐那么软嫩,一碰就碎,用刀切,如何切成丝?恐怕咱们宫中的御厨也做不到吧?”
耶律洪基道,“说的是啊,朕一开始也不太相信,寻思这是不是皇太孙他们看错了?可这还没有完,杨怀仁切完了豆腐丝,又用豆腐雕刻了一朵花。
听他的描述,他雕刻出来的是一个豆腐球,然后他用清水浇在了豆腐球上,那个豆腐球忽然就像花朵一般开放了,朕听着心中便开始好奇,让豆腐开花,他是如何做到的,呵呵……”
鬼姐心中又喜又恼,听到杨怀仁获胜,心中有些话欢喜,可想起他不安安分分做他的宋使,偏要出风头树敌人,又有些恼他太过胡闹。
至于杨怀仁的厨艺,鬼姐其实不太关心,管他能不能让豆腐开花呢,就是让豆腐结出果来她也不在乎。
耶律洪基见耶律尺薅斤的表情复杂,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来,便安慰道,“尺薅斤,伯父让你下嫁一个宋朝郡公,也确实委屈你了,你要知道,杨怀仁在宋朝,已经有了两房妻妾,而且听说……他最近又纳了两房妾室。”
萧皇后深知耶律洪基心中所想,便帮腔道,“有本事的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你下嫁到他们杨家,其实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
他原来那些妻妾不过都是些民女而已,而你却是辽国的安国公主,到了杨家他们谁也不敢轻视了你。”
鬼姐其实早就知道杨怀仁已有了四房妻妾,而且也没想那么遥远的事情,便顺着耶律洪基的意思答道,“尺薅斤并不介意,而且尺薅斤有把握,将来下嫁给杨怀仁,一定能控制的了他!”
第1030章:使节觐见(上)()
已是四月,天渐渐转暖,中京城中也有了些春意。
天还没有亮,辽国皇宫的南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一辆又一辆的车驾在拒马台前停下,从车厢里走出来一个又一个穿着华贵朝服的辽国大官们。
杨怀仁今天也难得穿了正装的宋使官袍,帽子上的一堆翅儿显得格外显眼,他身后则跟着同样正装打扮捧着宋朝国书的萧老倌儿。
今日的大朝会上,耶律洪基要接见外国使节和周边一些较大部族的首领或代表,只允许带一名随从入宫觐见契丹皇帝,所以杨怀仁也只能带着萧老倌儿进宫。
原因也很简单,等会儿见了耶律洪基,杨怀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一些官话套话需要这老头儿在旁提点,另外他还可以随时充当翻译。
万国寺的官员给他们引路,把杨怀仁带到了正门前的一条队伍中等候,宋朝作为辽国最重要的邻国,所以杨怀仁理所当然的排在了使节队伍的队首位置。
其他的参加朝会的辽国官员,单看他们的样子的话,杨怀仁感觉他们好像也没什么文化,但他们还是很遵守规矩的,在宫门外也都按照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站好,并没有和前后左右的同僚交头接耳。
忽然间所有官员好像听到了什么,忽然转身面向后方,几个衣着格外庄重华丽的男人走上前来,那些辽国的官员们便同时躬身行礼。
那几个人,走在最前边的便是耶律延禧了,如今他贵为皇太孙,在名义上可以说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所以得到了所有官员的尊敬。
而他的身后,还有几个人,看装扮应该是辽国的重臣了,杨怀仁认识其中两个,一个是走在耶律延禧身后的南院大王耶律跋窝台,另一个是站的更靠后的萧达布合。
萧达布合站在另一个和耶律跋窝台装束差不多的人身后,杨怀仁猜来,这人应该就是北苑大王萧撒弼了。
而他们身后还有几个人,有老有少,有契丹人也有汉人,装扮各式各样。
让杨怀仁最关注也是最好奇的,应该是萧撒弼父子俩了,萧达布合健壮,身高却一般,若是仔细比一比,杨怀仁都比他高一些。
但搞笑的是萧撒弼的身高,杨怀仁大致比较了一下,应该和黑牛哥哥差不多,比萧达布合整整高了一头,而身材却瘦削了些,看样子和萧达布合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杨怀仁忍不住心中窃笑,要么是萧撒弼被隔壁老王带了绿帽子,要么是萧达布合是捡回来的——这爷俩的长相和体型完全不符合遗传学。
耶律延禧走在最前头,一路走到宫门前并没有对其他辽国官员还礼,可走过杨怀仁身边时,却微微颔首示意了一下,杨怀仁也微微一笑,颔首还礼。
耶律跋窝台最是欢喜,一路笑着走过来,甚至不断的和他熟识的官员打招呼,大家也都知道今天他宝贝女儿要被赐封公主,便也客气的满口恭喜之词。
比起两位姓耶律的如此热情,倒是姓萧的爷俩一脸冷峻,走过杨怀仁身边时,还斜着眼冷冷的瞅了一眼杨怀仁,让人极其不舒服。
杨怀仁只是撇嘴一笑,心里却在暗骂,你们爷俩长的差距这么大,不用我瞎寻思啊,只要是人不瞎,都能看得出来你们家关系十分混乱,你头上油油的冒着绿光,也不是我干的,干吗斜楞我啊?切!
东方的天空只是微微露出了些白光,宫门便缓缓打开,一众参加朝会的官员和各国使节们跟在耶律延禧身后鱼贯而入,走过了一条长长的白玉石大道,面前便是辽国皇宫的大庆殿了。
杨怀仁早知道辽国的中京城和皇宫都是仿照大宋来建设的,只是连皇宫大殿的名字都来模仿,实在是让人觉得可笑。
辽国皇宫的大庆殿也算是比较宏伟,不过走进去,却发觉内部的装饰和大宋有了很大的区别,穹顶设计成了蓝色的圆顶,站在殿中,仿佛抬头就是蓝天一般。
杨怀仁其实很喜欢这样的设计,虽然少了些贵气,但感觉上人站在这样的穹顶之下,心中似乎也宽广舒服了些。
辽国的官员分文武左右站立,杨怀仁这些各国使节们便站在了大殿中间。
他身旁和身后的各路使节和代表,杨怀仁倒是认识几个,大家同样住在万国寺,这几天也是相互拜访了一下。
杨怀仁表情轻松,忽然间便看见了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完颜阿骨打,此时完颜阿骨打也在看他,杨怀仁便微笑着示意了一下,却不料完颜阿骨打竟忽然把眼光移开,并没有理会。
杨怀仁其实倒也不太介意,只是觉得这个人太骄傲了,疑心又太重,倒是符合他们这类人的性格特点。
一个宦官高唱了一声“皇上驾到!”朝堂上一众大小官员便恭敬的伏身行礼,山呼“圣上万岁”,杨怀仁只是欠了欠身子叉手行了礼,便抬头去看走上龙椅前的耶律洪基。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