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墨砚台什么的杨怀仁不敢兴趣,也不懂它们好在什么地方,反正他也用不上,所以打算直接转送给几个老婆,他们各有各的生意和账目要记录,倒是用的上。
那些成年湖宣,软的不像话,杨怀仁可是喜欢极了。
至于萧老倌儿送给姑爷的礼物,就更是贴心了,鹿筋加黑豆,明白人一看便知送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了。
鹿筋是萧老倌儿送给姑爷的,鹿筋嘛,补肾阳强筋骨,黑豆补钙,就是给黑牛治疗最近这段日子的腰酸背痛腿抽筋的。
黑牛哥哥的脸色黑里透红,非常的与众不同。杨怀仁也不用跟自家兄弟客气,直接告诉萧老倌儿把鹿筋什么的直接留在他府上就好了,他会亲自天天炖鹿筋鸡脚汤给黑牛哥哥喝的。
萧老倌儿笑得很暧昧,对杨怀仁这么懂得他的心意,很是赞赏。
当然,萧老倌儿此行的另一个目的,他表达的也很清晰,多谢杨怀仁帮忙,让他连升三级。
杨怀仁其实也没搞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就想明白了,这次官场大洗牌,很多人都得到了擢升,而且擢升的幅度也都很大。
一来是新党上位后终于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提拔自己人,另外也是拉拢了不少中立的官员支持他们的政策,而把原来的旧党官员逐渐排挤出朝廷的中枢。8
第1225章:大和尚抓人啦()
杨怀仁能有时间享受美好生活,跟他用了正确的人有很大的关系。
几乎他所有的买卖,掌控着的那些掌柜的们,都做的非常好,而杨怀仁,只需要把持着大方向不偏移出预定的轨道就可以了。
家里的仆子,就更是忠诚了,不得不说杨母调教的好,第二个原因,便是杨怀仁对他们真的好了。
福禄寿喜财源广进他们,是最早来给杨怀仁做工的,他们出身贫贱,但看看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了府上的管事,有的已经成了某个生意的掌柜。
他们的户籍也自然都换了良籍了,所以杨怀仁采用了聘用制,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员工,而不是家中的仆子。
不过在他们心里,这就有点不舒服了,所以出门在外,他们还是愿意自称是杨府的仆子,也觉得这样,他们才更加光彩。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自然很难理解他们这种奇特的思想,不过这样的忠诚,是杨怀仁喜欢的。
杨怀仁回家这么久,印象里好像就见了大丈母娘和归鸿两面,第一天回来的时候,何之韵就说她们去了学院里住去了。
杨怀仁有点搞不明白,丈母娘为啥要躲着他。后来听韵儿说,杨怀仁才知道,当初他作为辽使出使的时候,归鸿就不见了。
即便被丈母娘拦回来一次,可归鸿还是又偷跑了出去,借口替师姐看着姐夫,实则想偷偷跟着杨怀仁出去见见世面。
不过归鸿还是没有逃出师父的魔掌,又一次被抓了回来。
虞美人虽然性子轴了点,可感情方面的敏感,她还是有的,跟何之韵提起来这件事,韵儿倒是不以为然,说如果杨怀仁愿意,他不介意师妹当了自己的妹妹。
要不是虞美人一手把何之韵从出生带大,她都怀疑这个女儿是不是她亲生的,她这么善妒,为什么女儿这么没心没肺呢?
男人的女人多了,自然不可能把心思放在一个女人身上,女人越多,则分到的这个男人的疼爱就越少,这个道理,她必须要给女儿说明白。
可惜何之韵没空去听她的大道理,指着大官说,这孩子将来长大也要继承他爹的优良血统,将来也是要三妻四妾的,万一一个老婆不能生孩子,你又怎么说?
虞美人无语,女儿大了,胳膊肘往外拐啦,没救了。
所以杨怀仁这个姑爷一回家,她就领着归鸿这丫头去了学院,说是要找悟能大师讨教讨教武功。
杨怀仁没法不在脑海里是生成一副画面,丈母娘的寒冰绵掌对上悟能大和尚的弹指神通,这打起来指定好看。
不过结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寒冰绵掌总是没有逃脱出现实武功的范畴,可弹指神通,就有点黑科技的感觉了,要是悟能大和尚动了真格的,简直跟双枪老大爷一样的厉害,谁能近的了身?就更别说打了。
后来杨怀仁也想找悟能大师打听打听的,可悟能大师人格保证,他们根本没打起来,他就亮了一手,虞美人就认输了。
杨怀仁当时就惊呆了,心说如果你不是大和尚,我不介意你当我新任老丈人,将来要是我遇上什么麻烦,你这个当老丈人的自然也能护着我这个姑爷子。
大和尚从来没停过的笑容终于停住了,抬起手来也做了一个手势,结果就是杨怀仁跑的比丈母娘还快,被大和尚的大肥手弹一下子,会要命的,何况是他生了气的时候。
其实大和尚很忙,没空搭理杨怀仁的黄段子,好不容易等到龙武卫和虎贲卫的精英们回来了,他终于挑了几个骨骼惊奇的倒霉孩子,要把武艺传授给他们。
林冲也就算了,他本来就是龙武卫的人,被大和尚抓去也没什么可说的,可卢进义就倒霉了,任凭他大叫他只是来串门子的,大和尚总是不听,只说我本来就是你们的师叔祖,你们的师父教的不好,我亲自来教。
兄弟有难,杨怀仁自然不能不管,于是给他们写了一封信作为安慰,上书“大和尚抓了你们去强迫你们学武功,所以你们将来都是要成为这世界上最强者的男人,忍着吧,哈哈!”
写了这样坑兄弟的信,杨怀仁还是很愧疚的,然后就警告庄子里住着的兄弟们,最近千万别没事往学院里跑,因为学院里有个光脑袋怪兽,被他抓了去,有去无回的。
兄弟们自然知道光脑袋怪兽说的是谁,想起林冲和卢进义来,黑牛哥哥这个当师兄心里苦啊,所以之后再也没出过庄子,别说去后山谷里溜达了。
这也不难理解,黑牛哥哥刚娶了媳妇,总要让媳妇怀了小黑牛才算是孝敬老娘,若是他也被大和尚抓了去,恐怕没个十年八载的是回不来了。
不过虞美人和归鸿倒是因为在学院里待不下去,终于回了家。等她们见了蓝眼珠子大美女鬼姐,也没有表现出敌意,反倒觉得这妹子美的不像话,如果他们是男人,也没法抵御这样的诱惑。
但看杨怀仁的目光,就跟要把他千刀万剐了的似的了。归鸿的眼神里还带着些怨气,可杨怀仁也没办法,娶了韵儿再纳她的师妹为妾,总感觉丈母娘要和他不共戴天的,所以这个想法,打死也不能有。
鬼姐也是真的喜欢孩子,整天跟个小跟班似的跟着韵儿和莲儿,就为了能多抱抱大官或者小鱼儿。
两个孩子也跟她更熟了,也还是那么“么么么么”的叫着,每次都把鬼姐逗得开心的不得了。
杨怀仁亲眼看见鬼姐抱着大官的时候,下意识的摸自己的肚子,搞不明白这都快俩月了,为什么她的肚子还没有鼓起来。
杨怀仁有时候也纳闷,按说凭他百发百中的本事,和鬼姐那些日子夜夜战斗的那么疯狂激烈,应该没有掉靶。
后来才想到,这不才还不到俩月嘛,你急个屁啊。
但晚上去哪里睡觉,还是个很大的问题,总不能学官家翻牌子,真这样了,怕是要被家里的五个老婆把他打死。
不过不知怎的,后来庄子里就流传着这么一句吓唬小孩的话,“大和尚抓人啦!”
第1226章:秀美食(一)()
中国人的美味,讲究色香味俱全。而食物发展到后世的直播时代,便又给美食多加了一样考究的标准,秀。
年轻人都爱秀,也喜欢看别人秀,像把美食的整个制作过程秀出来给食客们看,其实在宋代就已经有了。
夏日夜市上的小食摊,就是秀美食的最早雏形。
随园牛肉面诞生已经有些日子了,拉面的技艺早已经不是秘密,东京城里最大的舟桥夜市里,便有专门展示拉面技艺的面摊。
一团面,在拉面师傅的手里辗转腾挪,然后飞舞着变成拉面,这个过程本身就具备了吸引食客的效果。
即便表演拉面的面摊小贩没有味道绝佳的卤汤,食客们也是明白,夜市上的拉面,味道是没法跟随园的牛肉面相比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光顾这样的小食摊,因为逛夜市本身也不是单纯为了吃,走走看看,吃吃喝喝,是带有休闲娱乐的目的的。
食客们一边吃面,一边欣赏拉面师傅的表演,不仅仅是增加了食欲,也增加了不少的乐趣,而且这种小食摊的经营形式,也让夏日里每到了夜晚便无聊的大宋百姓们的夜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这年代有了直播,那么这个小摊贩一定会获得不少的粉丝们刷起来666。
王明远来庄子上看望女儿,就跟杨怀仁提了这件事,说的虽然很平淡,但那意思,是有些气不过的。
杨怀仁其实很理解这位老丈人的心情,不过也没法改变他这个小买卖人的思想局限性。
拉面虽然是杨怀仁发明的,但他一开始也没打算当做自家的传家手艺一般藏起来,从他和十三家城内大酒楼开始了合作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拉面的技艺早晚会传出去的。
何况杨怀仁本来的目的,也不是单纯用自己的手艺赚钱,因为他的厨艺比起当下的厨师们来说,范围和广度都是超前的,技艺太多,不需要都揽在自己怀里当宝贝。
适当的把这些技艺传出去,传到民间,让更多的大宋百姓享受到更多种类型的美食,才是他愿意看到的,要不然,他也不用费劲又费钱的去开设了庖厨学院了。
不过老丈人既然提醒了他,他还是要做出些表示的,耐心地解释了半天,王明远好像还是不明白。
杨怀仁有点为难了,总不能因为拉面的手法和技艺是从他这里传出去的,就不让别人也去用这门手艺吃饭,何况一个夜市里摆摊卖拉面的小贩,也完全不可能对他在厨艺界的地位造成任何的威胁。
“岳丈,难道你觉得你说的那个夜市小贩的拉面技艺已经超过了小婿了?”
王明远摇摇头,“其实我不懂分辨这个,不过听羊乐天说,小贩的拉面手艺虽好,但跟他比是比不过的,如果是这样,那应该就更没法跟你比了。”
杨怀仁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那你担心什么呢?咱们的买卖早就不指望拉面赚钱了啊,何必计较人家一个摆夜市讨生活的小贩呢?”
王明远如今早已不是以前病恹恹的样子,中气十足的答道,“我就是不爽嘛。”
这就让杨怀仁没办法了,老丈人不开心,总不能就这么打发了他。
“要不我有时间进城去看看?”
王明远欣喜的点点头。
杨怀仁却无奈地心中摇头,他真是多此一句,大热天的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和人家一个夜市小贩较的什么劲。
不过为了让老丈人满意,既然答应了下来,就抽时间进城一趟,就当去夜市里休闲游玩好了。
送走了王明远,杨怀仁回来就见院子里在冒烟了,可感觉上又不像是家里走了水,紧赶了几步,绕过前院来才知道,是母亲又想念老家的煎饼了。
山…东煎饼,简单实惠,主要是管饱。用大葱和其他青菜沾了大酱一卷,一大口咬下去,然后大口大口的嚼,香甜可口,又不失甜辣的脆爽。
也可以卷酱肉或者咸菜,亦或者是鸡蛋和香肠,但凡是能卷的东西,卷起来吃,又是主食又是菜,倒是快餐的百搭形式的美味。
杨母只用了几块大小相同又形状整齐的石块垒了一个简易的地灶,上边架上摊煎饼的鏊子,灶里用秸秆生了火,已经开始摊煎饼了。
一个小丫鬟在旁边,生怕秸秆燃烧后的浓烟呛了杨母,便一只手捂着鼻子,另一只手抓了大蒲扇给杨母扇风。
其他的丫鬟仆子们则站的远远的,看样子是想劝的,可杨母抬眼瞪过去,便没有人敢上前一步了。
杨母也是纯粹吓唬人,回过头来,又一脸笑眯眯地看着身边的丫鬟,佯嗔道,“别扇我,我不热,扇炉灶,火不够旺了。”
“哦,哦哦。”小丫鬟又去扇灶膛,看着秸秆燃烧的速度又去抓了一把秸秆塞了进去。
杨怀仁摇摇头,今天老人家排着队的给他添乱。
杨母的贴身丫鬟见杨怀仁走过来,忙上前行礼道,“老夫人又想念煎饼的味道了,所以……”
杨怀仁也没有责怪她们的意思,娘亲的脾气,他是知道的,想吃什么了,就自己动手,也不会刻意地去使唤丫鬟仆子们。
只是这样一来,像春儿一样的丫鬟们,心里就很愧疚了,让老夫人干这样的粗活,似乎总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