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来海路上的事情本王处理完了,海上的贸易这一块,本王也会给留给你们庄家一份,还有,至于你本人嘛,你放心好了,本王一定会记得你是个人才的。”
庄士恒乐得差点跳起来,知道这是杨怀仁把准备提拔他的事情明着说出来了,赶忙要行个大礼,“多谢王爷对学生的栽培!”
杨怀仁扶了他一下示意礼仪,心中却觉得好笑,庄大人一直自称下官,他儿子庄文斌自称学生,这都是以他们的身份上来说,和杨怀仁交往时候的正常称谓。
如今四十多岁的庄士恒也学他儿子自称学生了,那意义就不同了。
庄文斌自称学生是按照功名和地位上的等级,普遍意义上都可以这么自称。
而庄士恒忽然也自称学生,就不是这个意义了,而是他向杨怀仁表明心迹,那意思是打算投入杨怀仁门下的意思了。
。
第1647章:月盈则亏()
在古代做生意确实是这样,除非你有独门买卖,否则很难做到一家独大。
商人也许唯利是图,有时候会因为暴利而放弃道德乃至违反法律,但商人和商人之间形成的默契或者说规矩,那还是必须遵守的。
否则,同行们便会孤立你,其他人也不会和你做买卖。
就比如说茶商,大的茶商之所以能坐大,大都是因为祖上的财富积累,但你做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便很难再往大处做了。
庄家是江南的大茶商,和他们庄家一样规模的应该还有一两个大户,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如果一家有难,或许其他两家还能帮忙。
但如果一家想摆脱另外两家想一家独大,那另外两家一定会联起手来对付那一家。
长时间以来,庄家的生意就已经遇到瓶颈了,只能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营业量也利润率,合理向外两家大茶商差不多的规模,谁也不会冒出头来。
这样的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存在,说好听的呢,这也是一种商业上的规矩,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某个行业发展相对稳定。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样的模式其实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就说茶农,茶叶每年的产量,其实跟当年的气候,比如降雨和日照时间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每年的茶叶产量都是恒定的。
有时候生产的少了,茶商不会提高收购价格,却会提高成品茶叶的销售价格,有的年份产量大了,茶商是一定会极力压低收购价格的。
这就让茶农期盼风调雨顺,让他们能得到好年景,但好年景也只是保证今年的收入能达到往年正常年份的收入水平,但若是遇上灾年,那收入水平会立即下降的。
这是不是极大的影响到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当茶农开拓了新的茶山的时候,他能从新的茶田得到的利益增长非常有限,导致所有的茶农几乎都在守成,不思进取。
同样的道理,这也是限制了茶叶在整个国家普及的一道枷锁。
商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保证自身利益,如果茶叶越来越多,茶叶的价格便不能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会变成浮动的,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种粮和种茶不同,中国人对种粮有一种自古以来的固执,不论是什么行业出类拔萃的人,都会先买地作为家业,然后才另外思考发展的道路和方式。
但茶不一样,对文人士子和有钱人家来说,茶叶的价格浮动对他们影响不大,受影响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茶叶涨价了,他们大不了少喝一些便是,怎么多不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杨怀仁有心改变这种现状,只不过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讲,强行把后世的经济理论或者经济发展方式运用到古代来,是不现实的。
就好比朝廷的变法,或许规矩制定的很有道理,但理论和现实是两码事,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现实情况。
这便导致了朝廷的变法在顺利施行一年之后,从第二年开始就受到了严重的阻滞了。
杨怀仁想起后世新中国的改革,也是循序渐进并分步骤和阶段缓缓进行的,十年一个变化,四十年后国家的新面貌,也是在不断的摸索和修正中不断造就的。
所以杨怀仁意识到一些事,他或许看透了其中的弊端和本质,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彻底改变它。
他也只能尽量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事情尽量往好处发展,至于结果如何,不如留给后人评判吧。
至于庄家怎么想的,杨怀仁可管不着了,如果他们庄家把握整体发展方向的老太爷也像庄士恒或者庄文斌一样开始盲目自大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杨怀仁这个靠山多么强大,也强大不过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因为经济崩溃而导致国家毁灭民族灭亡的例子,还少吗?
人天生都是贪婪的,庄家如果开始动了心思了,杨怀仁大不了再找其他茶商合作就是了,可绝对不会给他们陪葬。
不过有些事还是变相提醒他们一下的好,既然现在他们已经建立了商业合作,多说一句话,杨怀仁也不损失什么。
“庄大人,本王不得不提醒你们一下,未来你们庄家对茶叶的需求也好,还是将来的销售也好,都会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但你也要明白一件事,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适当的提高市场占有率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们庄家打算一家独大,甚至排挤别的同行,这就事极必反了。”
庄士恒忽然被泼了一盆冷水,细想了一下,还真是这样,庄家做大没问题,但不能一家独大,毕竟庄家不具备垄断整个市场的能力,万一招致同行的报复,他们也无力招架。
他一副谦逊的样子道,“王爷提醒的是,学生回去后一定和家中老太爷细细商议此事,也愿意和其他同行分一杯羹。”
杨怀仁心说庄士恒不愧是商业大家族出来的,加上官场上多年的摸爬滚打,果然能一点就透,这也省了杨怀仁很多口舌。
“嗯,你不错。将来提高的销售量,你们完全可以分摊给其他茶商一部分,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才是发财之道。
这样,你回去帮本王联络一下其他几家大的茶商,他们的外销茶叶,本王也一并全包了,至于中间你们庄家赚取的差价,本王一概不问。”
杨怀仁话说的大气,可听在庄士恒耳朵里,这就是人家把事情点透了,他哪里还敢赚杨怀仁的差价?
意思在两边,不论是表达的还是接受的,其实都已经很清晰了,庄士恒也心知肚明,杨怀仁能混到今天的地位和家业,那也绝对不是个糊涂人。
在做生意一道上,庄士恒自知不如杨怀仁,所以他更不敢有什么隐瞒,因为特定的时候和特定的人谈生意,摆在桌面上比私下里动小心眼相比,前者更有光明的前景。
他认真道,“王爷放心,王爷交代的事情,学生一定做到,而且一定让王爷满意。”
第1648章:兼听则明()
庄士恒是个聪明人,该谦卑的时候谦卑,他绝对也不会吃亏。
庄文斌其实也不是很蠢,只是人还年轻,有些放荡不羁而已。
实际上圆葱跟杨怀仁提到的关于庄家的一些信息里,让杨怀仁看到了他能用上庄家父子的地方,所以对于之前庄文斌的无礼,他在没有那么在意。
换另一句话说,就是璞玉不与顽石语光。
杨怀仁虽然自己不这么觉得,可实际上他已经是个大人物了,没必要和一个毛头小子睚眦必报,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不值当的。
何况如果庄家能给他的重要计划里帮上大忙,这才是他最在意的。
庄氏家族非常庞大,这也是在商业圈子里的地位而言,若论官场权势,他们庄家还差的很远。
杨怀仁给他们一根树枝,庄家也没有理由不顺着往上爬,这就是利益相关了。
杨怀仁还知道庄家长房无嗣,如今庄家老太爷年迈,整个家族的生意,恐怕也主持不了几年了。
那么像庄士恒一样的偏房子弟,便要争夺庄家的大权了。
庄士恒本身是有优势的,在众多出仕为官的庄家子弟之中,他如今算是官职和地位相对最高的一位。
庄士恒除了庄文斌这个长子之外,另外还有三个幼子,可谓人丁兴旺,现在再加上杨怀仁的关系,庄士恒便有了最得天独厚的机会。
谁能说庄士恒就没考虑到这些呢?
答案是肯定的,升官对庄士恒的吸引力很大,但以庄士恒的自知之明,他应该清楚他有几斤几两。
从眼下五品官的品秩更进一步,他还是觉得他大有机会的,但要说升到更高的官位,甚至入京为官,他自己都不相信他有那样的能力。
钻营是一回事,会钻营也确实能给他带来一些好处,但不论哪个时代,真正能在官场上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还是最有本事的一群人。
所以庄士恒必须爱财,起码应该从庄家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现在有一个大好机会让他们这一房有机会继承庄家茶叶生意的大统,他肯定不会错过。
之前庄家老太爷肯把几个番邦来的大客户交给庄文斌来接待,从侧面已经说明庄家老太爷对庄士恒这一房还是很看重的,要不然也不会明着抬举一个纨绔子弟庄文斌。
只不过这样的待遇还不足以让庄士恒继承庄家家族当家人的地位。
现在情况便不同了,庄士恒能通过杨怀仁让庄家的茶叶生意更上一层楼,那么他在争夺庄家当家人的斗争中,便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
庄文斌也清醒了许多,不管他爹以前教育他的东西他有没有听进去,听进去又有没有真正去理解,但今天经历了这些之后,他也有了一种忽然开窍了的感觉。
男人嘛,总是要有所追求的,而男人追求的东西也并不复杂,无非是财色权势。
庄公子以前只在意财色,现在才明白权势对他,以及对他们整个庄家的作者在哪里。
面前的杨怀仁其实和他是差不多的年纪,可人家现在是什么地位?人家的一句话又有多么重的分量?
以前蠢不明白,也没有心思去想,可现在他懂了,而且懂得很彻底。
庄公子其实还有些后怕,后怕如果杨怀仁骨子里如果不是个生意人,他们庄家又不是江南的大茶商,杨怀仁会不会给他机会。
说不定他现在已经被整治的没有人样了,丢掉小命都是有可能的,想起刚才他手下四五十人被人家两个人打的屁滚尿流满地找牙,想想就觉得自己太蠢了。
其实到现在,父子二人也没搞清楚杨怀仁为什么突然对茶叶生意来了兴趣,还偏偏只做外贸茶叶的生意。
庄士恒心中有个理由,可又不是那么太有说服力,但他知道有些事他这种层次的人没有必要去知道,更明白知道的越多不见得都是好事的道理。
所以他极力劝慰自己,有理由就好了,大人物的事情,从来都是不好理解的,所以他笃定了心思,一定要把杨怀仁交代的事情做好,其余什么原因和代价,他一律不想继续琢磨下去了。
杨怀仁也喜欢他们这样的性格,事情能做好了才是有用的人,想太多想太透彻的,反而容易被事情所反噬。
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许就是这么个意思。
庄士恒和庄文斌见事情有了结果,便告退了,杨怀仁站起身来,就算是用很高的礼遇送了他们。
再坐下来,莲儿、王明远和羊父也坐不住了,特别是王明远,他知道有些事女儿能看明白,他却看不明白,不明白对他来说其实是好事,所以也跟着女儿告退。
杨怀仁也知道有些事不需要让别人一起跟着他操心,也便让莲儿继续领着岳父和亲家公继续游湖。
圆葱领着两位侍卫把门从外边一关,雅间里只剩下杨怀仁、老和尚和老道士三人。
杨怀仁也早看出来老道士眼睛里的疑惑,拿起酒壶帮他斟了一盏酒,笑问道,“真人可是有什么问题要问我?”
笑天老道笑得很奇怪,不过他还是开口了,“听刚才的王爷的意思,是想用这种方法来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杨怀仁很佩服老道士,这种事一般人还真很难领会到事情的本质,老道士虽然没有全部猜到,也起码猜对了大方向。
杨怀仁并不觉得老道士知道了他的计划会怎么样,甚至冥冥之中他感觉凭老道士的智慧,他或许能提出一些不同,但对他来说是有益的意见来。
毕竟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很多事情他都是一个人在想,在尝试,至于能不能起到他预想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