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他和蒙古人以及女真人做生意,为的是扶植他们的实力,让他们和契丹人作对,好让大宋渔翁得利。
现在不同了,如果鬼姐将来有机会控制辽国的权力,那么就要打压蒙古人和女真人了。
杨怀仁从经济上断了他们的巨大援助,野蛮的契丹人去打压他们的生存空间,鬼姐还有其他的办法让他们内部不和,让原本他们内部趋于融合的态势减弱,甚至停滞下来。
方法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扶一打一,他们内部自然会产生猜忌和矛盾,剩下的事,不用任何人出手,他们自己就会反目成仇。
这方面杨怀仁能做的其实也不多,不过他相信鬼姐为了大羊,会给他打扫干净所有人生路途上的拦路石。
到后来杨怀仁才渐渐明白,当了父母的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是可以做出一切无法想象的事情的,就比如他和鬼姐,这都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本性和本能。
只是有一件事很奇怪,杨怀仁有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之后,就没有再有另外的孩子了。
杨怀仁自觉身体很棒,可就是没又让老婆再怀孕,也不是没请过郎中,郎中们都说杨怀仁身体健壮,并无任何疾病。
后来一个算命的老家伙说了一句话,唬的杨怀仁想揍他一顿都下不去手。
老家伙说,杨怀仁这是七星耀日的命格,一辈子就只能有七个孩子,而且,他说其中一个孩子并不是杨怀仁亲生。
杨怀仁当时就愣住了,一个从来没去过京城的老道士能算出这种事,看来应该不是知道什么内情。
但凭空都能算出来,想想这个老家伙又有点可怕。
或许杨怀仁可以暗中派人杀了他,以防事情外泄,但又总是觉得这个老家伙似乎将来还有用处,于是给了他好大一笔钱,让他留下来。
还单独送了他个院子让他住下来,还有仆子丫鬟伺候着,让他在西湖边享享清福。
老家伙也倒识抬举,真的住了下来,也几乎不出门,似乎也是算到了那个不是杨怀仁亲生的孩子是什么命数了,所以知道自己说了某些话之后,离开太远就容易丢了性命。
算卦批命这种事,杨怀仁以前就当是封建迷信瞎扯淡。
不过有些时候,他也觉得是因为他用他所知的知识体系实在解释不通,才强行给人家扣了个大帽子而已。
不是所有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就要打到封建迷信的那一堆里的,古人不理解的科技有很多,也是当做神灵或者神迹一样的看待的。
未来的人看现在的人,一样是当做古人来看待,而且是科学水平落后,似乎啥也不懂的见识短浅的古人来看待。
既然如此,那么杨怀仁对于他无法理解的事情,也用这种方式来思考,也就渐渐释怀了。
他是个现代人,不论他有没有穿越到大宋,现代的几百年之后,他照样会成为古人。
关于七星曜日的说法,杨怀人不得不去想那个被七星照耀的“日”究竟是谁,难道是他自己?
这想法并没有让杨怀仁沾沾自喜,而是觉得有点可怕。
原本的历史已经渐渐偏离的原来的轨道了,难道新的历史里,他会成为那个照耀万物的太阳?
这让他很难接受。
他做的一切,虽然不能说一点儿也没为了他自己考虑,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这个人骨子里就是小老百姓的心态,赚足够的钱,多娶几个美女当老婆,过上没羞没臊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他就心满意足了。
对于超出这个范畴的东西,他从来不愿意,也从来没奢求过……
第1715章:兄终哪弟及?()
有一件事是杨怀仁时常想起来便感觉担忧的。
现在已经是元符二年秋天了,元符三年的大年初一,原本历史里赵煦就死于某种让人难以启齿的疾病。
大年初一死了的皇帝,历史上好像也就这么一位,赵煦也变成了那个无子继位的宋哲宗。
十天之后,他年仅十八岁的弟弟赵佶便登基为帝,成了那个历史上更加有名的亡国昏君宋徽宗。
杨怀仁其实也不确定现在是不是还会这么发展下去,但风神卫从东京城带回来的消息里,赵煦的身体是真的一天不如一天了。
一个只有二十三岁的青年,本来应该是大好的年华,可不知怎么搞的,就把身体搞成那副熊样,杨怀仁心中服气,也感到很难理解。
史书上的说法很简单,赵煦在元符二年得子,是刘清菁生的,但宫中的权谋争斗是如何就没人说得清楚了。
这个孩子也没活了几个月就夭折了,是自然死亡还是有其他原因,现在已经无籍可考了。
但杨怀仁觉得,朝堂上都斗的那么厉害了,后宫里的阴谋斗争,说不定会激烈肮脏成什么样子。
前边朝堂上斗的乌烟瘴气,指望和朝堂联系紧密的后宫一片清明,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古代婴儿存活率是不算很高,而宫中出生的孩子,那存活率就更是低的可怜,不用说大家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刘清菁虽然是所谓的“元符皇后”,可后宫里厉害的人物那可多了去了,还有两位太后在,刘皇后再有本事再有心计,恐怕也难以达到高太后那般只手遮天。
连高太后都没能保住自己,更别说一个民间出身的刘清菁了,当皇后的人又特别招人妒忌,当初刘清菁设计害了孟皇后的儿子,现在又有旁的女人设计害了她的儿子,这似乎就是一个轮回。
宫里嘛,这种轮回太多了,善恶有报,也是天命难违的事情。
而可怜的赵煦在这个儿子夭折之后,身子骨便忽然间不行了。
宋史说哲宗“积郁寡欢滑精而死”,听起来嘛,一个皇帝因为滑精这种事而去世似乎有点丢人又有些可笑。
但杨怀仁琢磨了一下,这里边有问题啊,一个男人既然因为自己的孩子夭折而积郁寡欢了,那他又如何会因为纵欲无度导致的滑精而死呢?
难不成是因为死了孩子太过郁闷,然后又多找了几个美女纵欲来悼念吗?这道理说不通啊。
男人伤心郁闷,他可以喝酒,他可以打架,或者有各种各样其他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郁闷,但找美女用那种方式发泄……唉,除非这个男人精神分裂了。
这史书嘛,也是矛盾的可笑,大概是元朝编辑宋史的时候,脱脱和阿鲁图两位元朝宰相故意用这种事来嘲弄宋朝皇帝的吧。
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杨怀仁都觉得不打紧,这是难以改变的事情,还是这个逻辑上说不通,让杨怀仁很是费解。
只是他身在江南,也无法近距离的去感受这个过程,只能自己胡思乱想。
至于后来兄终弟及,也是差点爆发出一场政变,这个就不详细去说了,赵佶最终还是登上了大宋的最高王座。
但是问题又来了,赵佶这小子,在杨怀仁心里,做朋友,这小子很仗义,当个艺术家,这小子可以说是很有才华,但当皇帝嘛,这小子从小就不是那块料。
赵佶简直好色的有点过分了,历史上能在皇宫的城墙根地下挖地洞,然后半夜三更偷偷溜出去和小情人小聚的皇帝,也找不出谁来了。
喜欢奇形怪状的石头搞得全国百姓都给他运花石纲的,这小子虽然不是第一个,但却是最过分的。
因为写字画画、蹴鞠捶丸出类拔萃就大肆提拔起来的官员,如果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好了,那才是真见了鬼了。
杨怀仁一想到这里就开始头疼,要是赵佶真继位成了原本历史里的那个徽宗皇帝,杨怀仁怕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功夫。
所以即便赵佶平时对杨怀仁很好,甚至像一个兄长一样尊敬,杨怀仁也决定到时候不论如何也要阻止他成为皇帝。
但问题还是没有结束,如果赵佶不继位,那么赵煦剩下的几个还在世的弟兄们,好像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赵煦虽然算不上什么明君,但在用人等方面,还是没有很离谱地,章惇等人虽然喜欢争斗,但在治国方面还是有些本事,就更不用说赵煦重用杨怀仁了。
不论是灭西夏还是收回交趾,在开疆拓土方面,赵煦通过知人善用而得到的功绩也是可圈可点的。
变法虽然到如今也进行的磕磕绊绊,没有解决北宋根深蒂固的弊端,但也起到一定的成效,让整个大宋的经济文化在这个时期同样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他的几个兄弟和他比起来,恐怕连这点东西也拿不出手了。
另外两个很有机会继位的皇族兄弟是二十一岁的申王赵佖和十七岁的简王赵似,其他几个皇子,如今还未成年。
赵佖是赵煦最年长的兄弟,以前也提过,可惜在他是一个独眼,又因为这种特殊的眼疾导致他脸歪,长得有点丑陋,所以向太后以及朝中重臣都不太待见他。
赵佖其实暗中经营多年,结交禁军将领也将门勋戚等人,实际掌握了一定的军方的力量。
但是这个人因为样貌丑陋从小就性情暴戾,如果他当了新皇,怕是史上又要多出一个暴君出来。
简王赵似是赵煦的同母弟弟,他倒是深居简出,从来不掺和朝堂事物,也不喜欢结交朝臣,虽然杨怀仁和他接触不多,但知道赵似起码性情上倒是温和谦恭。
可正因为这样,说明赵似也不是个当皇帝的材料,他太软弱了,但是指望一个赵煦同母弟的地位,似乎并不能让朝中众人信服。
说白了就是他背景不够,实力不行。和赵佖和赵佶比起来,他背后只有一个没有实权的朱太后,让他当皇帝,那就是等着被他两位兄长推翻的命。
杨怀仁本无意去管这些皇帝家里的破事,但这些事却无时无刻地让他开始担心了。
第1716章:皇帝的密旨(上)()
这一天是中秋佳节。
或许是因为感觉到离那个特殊的日子越来越近,杨怀仁也越来越感觉到他留在杭州的日子不多了。
于是今年的中秋,杨怀仁把兄弟们和武德军中的主要将领,以及他们的家眷都叫到家里来,大家一起过个热热闹闹的团圆节。
这下可了不得了,二十几个将军,带来的孩子们就好几十个,杨家院子里很快便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杨母倒是很喜欢孩子,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乐得合不拢嘴。
大官算是这些孩子里边最大的,自然而然的成了孩子头,其他孩子也很敬佩他,所以也很听他的话。
只是也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孩子起的头,让大家称呼大官为大哥,一群孩子们喊出“大哥”这个名字来,别看听起来还有点奶声奶气的,倒也有几分派头。
可惜杨怀仁听了觉得好笑,大官这个大哥当的,可是一点儿没有江湖大佬的气势,更像是个替大人们看孩子的男保姆。
其实大官这一点很让杨怀仁喜欢,身上有傲骨,可并没有傲气,对待弟弟妹妹们也是非常细心,谁若是摔倒了,他都第一时间跑过去察看,颇有大哥风范。
院子里早就被装饰一新,天色刚黯淡下来,一轮皓月当空而照,让整个院子里都充满了圆满和谐的气息。
美食、美酒和美景,众人开怀畅饮把酒言欢之时,杨府的护卫忽然凑近了杨怀仁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杨怀仁脸色忽然有些紧张起来,众人见状也表情严肃,又不好直接问,只得望着杨怀仁,等待他的说明。
杨怀仁立即站起身来,做了一个双手下压的动作,示意大家稍后片刻,他随着那名报信的护卫离席出门而去。
众人讶异,不知发生了什么,黑牛哥哥道,“诸位稍待,大帅一会儿定会告知大家的。”
另一间偏房里,杨怀仁急匆匆地走进去,看见来人的时候,便知道京城出事了。
黄公公本来神情慌张,见了杨怀仁,忽然鼻子一酸,竟哭了出来,身子也瘫软了一般,眼看就要给杨怀仁跪下。
杨怀仁紧赶了两步,上手扶住了黄公公,“黄阁领这是怎么了?可是京城出事了?”
来人正是之前的武德军监军黄泉,虽然黄泉地位上没法和杨怀仁相比,但毕竟他也是赵煦身边的伺候公公,杨怀仁也不好让他轻易给自己行如此大礼。
黄公公颤颤巍巍被扶了起来,带着哭腔道,“咱家见了王爷身体康健,可算是心中有了依靠了。”
这话说的杨怀仁浑身不自在,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而是又问了一遍,“黄公公客气了,不知黄公公中秋佳节忽然造访杨府,可是京中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
杨怀仁急于询问,也是因为黄泉出现的太突然,也太不合时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