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9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状是好的,契丹人在不断的内耗中削弱了自身的实力,女真部也在能看得见的变化中不断的壮大,而杨怀仁,也在暗地里准备着他的大计划。

    完颜阿骨打也会考虑,是不是可以和杨怀仁达成更深层次意义上的联合,大家共同对付契丹人,如果能获胜,他们完全可以瓜分胜利果实。

    比如完颜阿骨打可以把大宋的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大宋,甚至可以多给一些辽国西部的土地。

    只要大部分北方的草原将来可以在女真人的统治之下,将来等他们实力强大了,也不是不能把归还给大宋的土地再重新抢夺回来。

    所以和杨怀仁的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他也认为杨怀仁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杨怀仁确实明白,只是他比完颜阿骨打想的更长远,辽国的势力,也并不仅限于契丹人和女真人,另一只强大的势力蒙古人,离他们的崛起也不远了。

    未来会从三方势力的对峙变成四方,甚至是更多的势力对峙,杨怀仁觉得这对大宋其实是最有利的。

    以前北方的游牧民族争夺北方草原的统治权,实际上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是他们在争夺对南方中原资源的掠夺权。

    也许很多时候北方的统治者很难直接侵犯南方,并成为统治者,但他们却可以从南方得到巨大的军事红利。

    常年的打草谷那都是小打小闹,岁币这样的事都渐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杨怀仁很庆幸他现在不是一个外部的观察者,或者说是一个待宰的羔羊,他是一只狼,和契丹人和女真人一样,大家都在觊觎着自己想要的猎物。

    只是和他们比起来,杨怀仁理想里的美好画面,可比耶律跋窝台或者完颜阿骨打们要宏大的多了。

    莲儿看着杨怀仁陷入沉思也不敢打扰,杨怀仁还是乐观的,也许很多事情也就不是他能掌控的了的,但他觉得事情的大方向,也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料。

    女真部的壮大,之后建国,成为契丹人统治的巨大威胁,这些事都是必然的趋势,他也许会有一些压力,但还不至于让他觉得太担心。

    所以他觉得眼下还可以支持一下女真人,而与此同时,也要提醒一下耶律跋窝台了,契丹人和女真人的争斗,来的早一点,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杨怀仁笑着对莲儿道,“准备笔墨,有些事要告诉鬼姐知道,我相信她一定会有她的办法去解决。

    另外,和完颜求德之间的生意,将来要交给那位闫公公处理,监视他的事情你不用管,但女真部未来所采购的货物,你帮我盯紧了。”

第1939章:包饺子() 
大年三十。

    今年的雪非常多,可三十这一天的雪,老百姓还是比较喜欢的。

    除了瑞雪兆丰年的好意头,这个时间的一场大雪,总是能把土地里蛰伏的一些害虫冻死,对庄户人家来说,这才是最好的事情。

    只是城里的气氛有些寂寥,街上没有什么人,往日的欢声笑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空空荡荡的街市。

    没有忙着往自家门前贴对联和挂桃符的人,更没有追逐打闹的孩童,偶尔有的,也只是那些巡街的不良人而已。

    杨怀仁站在家里最高处的楼台上,看着这座城市,有种说不出来的忧郁。

    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杨怀仁却忽然开怀的笑了起来,因为他看见了满城的炊烟,依旧袅袅升起,他甚至嗅到了这些人间烟火味。

    这也不是错觉,自家的厨房里忙碌了起来,没有厨子,忙活的几乎都是杨家自家人。

    过年了,杨家的仆子丫鬟里有不少是庄子上庄户们的子弟闺女,杨母自然给他们放了年假,让他们回家和家人过个团圆年。

    剩下的无家可归的,便和主人一起过年,何之韵很聪明,他和杨怀仁一样担心这个年少了喜庆的气氛,让官人和孩子们都过不好年。

    于是她提议今年过年大家一起准备年夜饭,包饺子,打年糕,攒汤圆,总之带着节日气氛的食物,都要试着做一遍。

    杨母很喜欢这个主意,孩子们也觉得既然没法想往年一样出门去放鞭炮,帮着母亲准备年夜饭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杨怀仁也加入其中,几个老婆的手艺还是可以的,何之韵一直就想学一些厨艺,但毕竟她练武出身,在厨艺方面并没有太高的天赋。

    于是她转而去学习制作糕点,从杨怀仁这里学一点,从杨母那里学一点,也从家里厨子那里学一点。

    学来学去,虽然不能说学成了一位真正的糕点师傅,但她制作出来的糕点,也算是不错了,有几样也确实有了专业水准。

    莲儿本身就是厨子出身,几个老婆之中他的手艺最好,把斋菜做出肉菜的味道来,稍微给她一些指点,她就能做得很好。

    铁香玉是最让杨怀仁没想到的,她同样是学武出身,可她制作面食的手艺却非常精湛,杨怀仁猜想,大概制作面试对一个汉中女子来说,是天生的技艺。

    兰若心的厨艺就不敢恭维了,她也算是江湖豪门出身的大小姐,厨艺这种事,不是她会学的事情。

    嫁入杨家之后,她也不是没尝试过,可惜她性子急,领会不了厨艺中慢工出细活的精髓,后来也就渐渐放弃了。

    厨艺天赋这东西,杨怀仁也觉得是一件很难说的事,他的几个孩子也很奇怪,基本上儿子都没有多少厨艺天赋,倒是三个女儿在这方面超出了他的预期。

    就说包饺子,三个女儿包出来的饺子造型各异,也许个头上小了点,那也是因为她们的手小,还拿不住太大的饺子皮的缘故。

    但最终效果来看,饺子的外形还是非常优美的,有肚子也有褶,就像是包裹了花边的银元宝。

    两个儿子的手艺就没法看了,大官虽然很努力,但包出来的模样还是奇形怪状的,好在他态度认真,起码没有漏了馅儿。

    大牛包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之后,便放弃了,他可能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很快便转而想到了另一个主意。

    包饺子对他来说有点困难,但如果整一块面团,把里边包裹上一块糖块,然后再把面团的外形捏成一个人物或者动物的模样,这个他在行。

    没多少工夫,大牛的面前已经摆了好几只动物,有老虎,也有小狗,不过小燕儿指着三哥捏的小狗笑话道,“三哥,你捏的小狗怎么和老虎是一个模样的?”

    大牛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来,“嘿嘿,你不懂了吧?你再仔细看看,老虎的脑袋是大的,小狗的脑袋是小的。”

    小燕儿不服气,“脑袋大和脑袋小,能区分老虎和小狗?”

    大牛很肯定的点点头,不过后来也发觉似乎这样说服不了妹妹,又皱起了眉头来。

    杨怀仁带着一手面粉摸了摸大牛的脑袋,然后随手从扫面板的小扫帚上挑了一根刺条下来,然后用刺条在老虎的头上刻了一个小小的“王”字。

    然后他笑着对孩子们道,“现在好区分了,老虎头上写着王字,小狗可没有。”

    孩子们其实已经不关注这个了,而是捂着嘴冲着大牛哈哈大笑,大牛见兄弟姐们都笑得欢畅,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过他这么一笑,孩子们便笑得更大声了,等他们的几位母亲瞅过来,也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这才引起了大牛的怀疑。

    还是小鱼儿心疼弟弟,指着他的脑袋道,“大牛,爹爹把你脑袋抹的白乎乎的,你看上去就像是个矮个子的白发老爷爷,哈哈……”

    大牛下意识的往脑袋上一摸,果然摸了一手面粉,这才想起来刚才爹爹拍他的脑袋,是故意往他脑袋上拍面粉呢。

    大牛不服气,见小虾米笑的最厉害,便偷偷攥了一把面粉走到她身边,趁他不注意,把一把面粉又抹在了小虾米的头上和脸上。

    孩子们很快就打闹了起来,顷刻间便面粉飞扬,孩子们的小脸蛋上,也很快都模糊的白乎乎的,像是雪人儿一般。

    杨母轻咳了几声,孩子们才停下来,他们知道祖母大概是怪他们这样拿面粉打闹,是浪费了粮食了。

    杨母佯作生气板起脸来,教育道,“先生平时教育你们要节约粮食,是怎么说的?”

    孩子们立即站定,大官答道,“先生教育我们说,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还有一首唐诗,是专门讲这个的。”

    杨母点着头,“那你们一齐背来听听。”

    孩子们立刻摇头晃脑地把唐朝诗人李绅的《锄禾》背诵了出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杨母这才笑着回身继续去忙活了,孩子们面面相觑,随即莞尔一笑,可他们却忽然发现,那个玩面粉的罪魁祸首却不见了。

    

第1940章:怪味的饺子() 
杨怀仁当然知道玩面粉是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只是在现在的特殊情况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像以往一样快乐起来,浪费一点点的粮食也就不算什么了。

    他惹起了孩子们之间的面粉战争,却偷偷地躲到了厨房门口,看到孩子们开心起来,他也就满足了。

    当杨母教训孩子们的时候,当孩子们背诵《锄禾》的时候,他更觉得他能有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母亲和子女感到很幸福,更感到他是幸运的。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不同的经历,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令人高兴的,也有令人悲痛的。

    当然也有离奇的,比如杨怀仁来到大宋,就属于这一种,至今为止,杨怀仁依然没有搞清楚他是如何来到大宋的。

    每当过年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杨怀仁总是会总结这一年以来,在他身上所发生的的事情。

    他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什么地方做的好,什么地方做的不好,都很值得他总结,通过思考,总结这些人生经验,让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倒也不能说是计较得失,但必要的得失,也会经过这种思考然后发酵,成为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然后便是忍不住去想念一些人,比如他的老爹,距离离开原来的世界已经十年了,杨怀仁也并不是在怀旧,只是他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执念,想知道老爹这十年来过的好不好,身体是否依然康健。

    时空是复杂的,杨怀仁也无法区分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在轮回里是否有所差异,这里的十年是否是另一个世界的十年,也或许,只是转瞬之间?

    太复杂了,想不明白,所以不如只凭借记忆里那些美好的瞬间去单纯的想念。

    夜空里飘着雪花,此情此景的确很容易让人变得文艺起来,畅想着过去和未来,然后有些淡淡的忧愁。

    杨怀仁摊开手,手掌里多了一个面人,哦,应该说是大牛捏的那个老虎,虽然样子和实际老虎的样子还有很大的差别,可杨怀仁看着面老虎,便想起臭蛋和毛球这两个家伙了。

    想想和两只老虎也是多年未见了,他们俩在秦岭的山林里过的好不好?

    按说他们回到虎群里,在野生的环境下,身心会得到自由,可野生的环境同样对他们的生存来说是一种考验,他们每天能吃得饱吗?

    至今杳无音讯,也许对杨怀仁来说,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如果从秦岭一代传来什么武松打虎之类的消息,他一定会伤心欲绝,担心臭蛋和毛球被武松这种老虎克星给捶死,那可就太可怜了。

    想到武松,杨怀仁倒觉得除了他喝醉了酒打虎之外,还是个不错的人才,按时间算的话,也就是在今年,还只有七八岁的武松会来东京城,然后遇上了周侗。

    武松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却也跟着周侗学了大半年腿脚上的功夫,算是周侗的半个徒弟。

    杨怀仁想到他,也并不是现在就打算拉拢他,毕竟武松这时候还是个孩子,也还用不上他。

    只是到时候周侗一定会来家里拜访他的师叔悟能大和尚,杨怀仁可以趁机通过胖和尚转告周侗,让他提醒一下那个叫武松的孩子。

    告诉将来他回到老家之后一定记得提醒他的兄长武大郎,几年后不论那个叫潘金莲的女子是如何的美貌,又是如何的可怜人儿,也不要娶她,否则,祸患无穷。

    杨怀仁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好人,而是他觉得武大郎这个卖炊饼的,算起来也是他的同行,一想到这个矮个子同行会被一个恶妇给毒死,心里就堵得慌。

    胡思乱想之间,兰若心已经悄悄出现在杨怀仁身边,杨怀仁扭头看着她,两人会心一笑。

    杨怀仁笑道,“每当到了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感觉被家里其他人给孤立了?”

    兰若心自然知道这个孤立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