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40-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难民们都知道,澳洲人的善良,澳洲人有一颗仁心,很多年轻人都希望移民到澳洲去做工,听说那里就是天堂。

    天堂这话是老华说出来的,有吃有喝,每餐都有肉,这就是他当初在澳洲的生活,即便是到了香港,伙食也同样没有改变多少。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华开始了想去内地看一看,实际走上一圈,一直在向周扬请示,不过周扬可没敢同意,这样的大事,自己必须请示执委会。

    这次吴正道到来,算是给了他一个提醒,其实不用请示完全也可以进行,只要利用好漏洞,用周比利布控情报网的机会,让老华跟着,执委会即便知道了也不好说什么。

    华佗听说自己能进入内地的消息之后,怎个人立马高兴了起来,他是真的想去看一看,看看内地的百姓到底生活有多艰苦。

    “老华,这次你前往内地考察,安全问题由周比利上尉负责,你一定要记住,听周比利的话,内地不是澳洲,你们经过的地方又太过复杂,所以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我个人给你个建议,带着一名或者两名你的学生一起,这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机会,路上你们可能会遇到非常多的疑难杂症需要处理,他跟在你身边正好可以学习。”

    华佗若有所思,看着身边的两名少年;“阿城,阿泰,你们俩是否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这次进入内地非常危险,除了会遇到叛军土匪之外,还有可能遇到各种传染性疾病。”

    华佗是一个好老师,他不能因为自己缘故而强加给自己的学生,所以他才会这么问,在加上他们二人本来就是来自于难民中,难免会有些其他想法。

    “学生愿意和老师一同前往,”阿城和阿泰同时应道。

    华佗缕着长须,欣慰的看着二人。

    这次前往内地的通关手续已经办的差不多,其实这个时候只要穿上大明百姓的衣服,就能直接进入大明,根本没有多少人会过问,只是头发有些问题。

    但为了安全起见,周比利还是让周扬帮着前往两广总督府,帮着要了一个合法的身份,这样一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了。

    当然周比利的身份是不可能被曝光的,他会在暗中进行保护华佗,还有一个就是他需要掩饰自己前往大明目的。

    要知道大明的情报系统也是非常强大的,锦衣卫,东厂,这两大权利部门在历史上留下的大名可是一点儿也不低。

    所以必须谨慎对待,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栽了跟头。

    老华前往内地的几个省,虽说名义上是考察,但其实还是去一些主要的药材交易基地,澳洲生产所需要的药材基本上都是从大明进购,如果掌握了他们具体交易价格,将会大大降低成本。

    虽然澳洲主要用的西医治病,但很多中药里的成分是制药的关键,更何况最近医疗研究小组的人似乎在研究一种养生用品,用来挣取大明士绅阶层钱。

    为了满足自己的研究需求,所以他们必须想办法弄到钱,而且必须自己解决大部分研究经费,于是他们想出了当初某个互联网大佬,用过的一招,养生用品是一个很挣钱的行业。

    华佗研究的主要方向也和这个有一定关系,他的中医学院能不能继续维持运行下去,有一半经费来自于医疗小组的拨款。

    不过据说船医老胡决定将中医学院搬到本土,与本土的医学院进行合并,组成一所专门的医医科大学,至于香港的学校就只能作为分校和实习工厂来用了,毕竟这里每天都有很多的难民,是一个不错的实习基地。

    “老华注意安全,这次你们的时间最多有两个月,两个月后就得调回国内组建一所专门的医科大学,到时候你这个中医学院院长是一定要参加的。”

    吴正道很郑重的告诉老华,执委会还有船医老胡已经决定了他的工作安排,希望他不要因为自己的仁心而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大事,培养出更多的医学人才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未完待续。)

第160章 两广总督的决策() 
香港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身为两广地界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沈犹龙是最为清楚的,以前那里不过是一座小渔村,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座具有三千人城镇,实际和间接依靠香港的澳洲工厂做工人群达到了五万人。

    别说这些做工的,就是外面的那些难民最起码也有不少于几万,不过澳洲人做的非常不错,在香港城外设立专门的救助点,专门对这些难民进行救助,有招募到香港本地做工,也有远到澳洲的。

    最起码他们在外面的难民营里住着,对于治下安全环境确实有了一个保障,只要有口吃的,没人愿意去造反。

    不管别说澳洲野心如何昭然若揭,但沈犹龙明白一点,那就是澳洲人给了这些难民一口饭吃,同时也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让他为此比较羡慕的是澳洲人能够快速的发展经济,这真是太神奇了。

    此时两广总督府内,沈犹龙亲自作陪招待了远道而来的吴正道,别看吴正道与他之间的年龄相差二十多岁,但两人的级别却是相差无几,这也是沈犹龙为什么愿意坐下来陪着吴正道说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广的地界上近几个月来的难民越来越多,这让沈犹龙有些担心,难民一多,官府的压力就越大,要知道这里面说不定就混杂着闯王的奸细,难免会生事端。

    吴正道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与他商讨加大移民的数量,以前每年的实际定额只有几千人,按照去年一年的移民总数来算的话,实际上不到五千人,其中还有一大半留在了香港和其他地方。

    本土接受的移民总数在两千四百人左右,这个数量对于希望快速发展本土的一众人来说还是太少了,除了各家工厂需要人员之外,还有军队研究机构都需要人员进行补充。

    刚刚收到的两份礼物,两座海外领的建设也必须加快速度,这是澳洲在东南亚存在标志,同时也可以是本国商船的补给基地。

    要想加大移民数量不和大明当地的官员商量是不行的,即便是难民,也必须与他们进行商量,沈犹龙虽然比较担忧这些难民会闹事,但是大规模的让他们移民到澳洲还是有些担心的。

    “吴部长,若是本国之民入了澳洲可就属澳洲之民了。”

    “这是自然,入澳洲极为澳洲之民,这也是为他们考虑,加入澳洲国籍才能享受到一些该有的政策照顾和福利,若是保持着大明之籍那最多只能算是外来务工人员,想要与本国之民享受同等待遇自然是不可。”

    入澳洲极为澳洲之民,这是澳洲移民部定下的法律条规定,相关的福利自然也只有本国之民享受。

    沈犹龙原本想要生气,努诉澳洲对大明之民有偏见,但一想到眼下的情况,即便是大明想要好好的管教一下澳洲也做不了,内忧外患之下,已经是有心无力,在说澳洲为海外番邦之国,大明也干涉不了人家的内政。

    算起来澳洲传承自前秦,比大明立国还要早,这里面的道道还真的很难说清楚,所以沈犹龙也就没有过多的在意。

    只是这次吴正道来的目的很简单,是为了加大移民速度与他进行商讨,每年的几千人往外流,他还可以不在意,但是现在他提出一年几万人的移民数量,这个就让沈犹龙有点儿吃不消了。

    几万人往外走,别说目标太大,会不会被人参上一本不说,就是这些难民愿意不愿意也不知道。

    当然沈犹龙的担心可以说是多余的,难民们自然是愿意走的,留在大明没有吃的穿的,又受到了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他们留在这里可以说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所以他担心别人会不会走就是多余的,更多应该是担心会不会被人上告一本,毕竟这事儿属于犯法。

    别说远的,就说近的郑芝龙会不会告他都很难说,老郑同样也往外运输移民,澳洲人开出的条件优厚了,谁还去他那。

    “大人,咱们都是为了给百姓一条活路,我等不忍看着同胞受苦所以才提出此等条件,若不是如此,澳洲国起要如此做。”

    吴正道劝说着沈犹龙,他知道老沈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不然也不可能放任那么多难民流入香港。

    “大人,这是香港城外的难民数量统计,最近每月增加的数量都在五千人左右,这样大批量的难民涌入,对地方治安是很不好,澳洲国即便在有善心,但也养不起几万数十万无所事事的百姓。”

    大批量的难民涌入香港,已经让香港海外领政府的压力倍增,不说别的,就说每天救助难民的粮食都是以上网万斤消耗,这个数量可是非常吓人的,不说别的,光是一年的粮食进购所消耗的钱财就不少。

    沈犹龙陷入了思考之中,此事太大,他必须经过慎重决定,所以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需要考虑为由,希望给他一点儿时间。

    当然吴正道也给了他时间限制,最多一周,并且将澳洲国内的政府文件给了他看,将会减少救助的资金,所以留给他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执委会为了减少对难民救助资金的投入,已经下发文件,从今年二月开始将会逐渐减少,资金投入将用移民上,这项新政策对于大明难民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不走,想要继续留在这里领救济粮的日子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沈犹龙也犯难了,吴正道说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别说澳洲小国承担不起,就是大明也承受不起数十万无所事事的人。

    往年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边给这些人发放救济粮,一边重新恢复耕地,澳洲人的意思是让这些人前往澳洲国开荒,一来换口饭吃,二是开垦种植出新的粮食,还能对大明的难民进行救助,这样两全其美的方法不用怎么行。(未完待续。)

第161章 难民新政() 
针对大明难民新政策是澳洲执委会最新指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加大移民的数量,执委会给了香港海外领政府下发了文件,救助的人数和对象上将有一定的限制。

    为了限制这个数量,每年数量最多救助对象被缩减到了一万人,最高不超过两万的名额,以目前的实际数量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够的,每月新增加的人数都在五千人上下。

    如果按照五千人来算一年就是六万人,其中至少有四万人是得不到救助的,这些人需要大明当地官府进行救助,沈犹龙的压力同样会很大,江南虽说富庶,但士绅们可也不会拿出那么多钱财来进行救助。

    对于士绅们来说钱财粮食就是根本,甚至因为澳洲人到来他们把粮食看得更重,因为澳洲需要救助的人多,所需要消耗的粮食也就越多他们完全可以将粮食卖给澳洲人。

    香港外海领政府已经察觉到了这种情况,乱世之中挣着黑心钱的不少,目前大明的粮价涨的很高,这对澳洲政府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即便是沈犹龙知道这种情况也无法让那些商人降价。

    为了应对粮食价格的上涨,李梦诗给出两条件建议,一是控制难民数量控制粮食消耗,二是对大明的粮价进行打压,具体的打压法就是对大明进行倾销粮食,让囤积粮食奸商把粮食都砸在手上。

    其实香港进购粮食的渠道有很多,完全可以从安南和暹罗这些地方进行采购,而且价格要比大明的低的多,只是为了方便,在加上当时的价格并不是相差很大,所以就没有在乎那一点儿小钱。

    现在不同了,价格相差巨大,香港海外领政府决定启动这两地粮食采购计划,对于那些涨价的粮食商人来说将会是一场不小的打击。

    为了准备这次的粮食价格战,李梦诗已经专门从国内出发,前往香港亲自坐镇,准备发动对大明粮食的战争。

    当然沈犹龙也是知道粮食价格上涨的,可是这些商人背后的势力他却是无法动摇,别说他是两广总督,就是朝中的大员也得考虑考虑。

    也难怪人家澳洲人会减少救助数量,这价格上涨,别说人家钱多受不了,心里上肯定也不能接受啊,来做好事,居然被你本国的商人给坑了,这让人怎么想。

    “费师爷,你说此事如何是好啊,澳洲人要减少救助的难民数量,我等应该拿出一个章程出来啊,若是不同意他们加大移民的数量,两广地界上的难民不用想肯定会很多,到时必然生出事端。”

    一头白发白须的费师爷,此时正摇着一把折扇思考着,吴正道与沈犹龙之间的谈话内容他是听到的,澳洲人减少数量也和大明本地粮食上涨也有很多关系。

    别说这些奸商对澳洲人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