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所谓,众口难调!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余生,自然知道中国菜的数万菜品中,什么东西是美国人喜欢吃的,什么是美国人接受不了的。当然,这些东西是他故意保留在影片中的。余生知道,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的什么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有话题,而不是人人不得罪!只要有话题,这部电影就会自然而然的借助观众的嘴推广开来!
话说,当年美国人评选世界上最没法吃的食物中,就有松花蛋来着这曾经让后世包括余生在内的国人非常不爽。有了这个机会,余生怎能不趁机恶心一下这群老美,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当然,这种镜头毕竟是少数,还是唯美的镜头多。四个小时电影看完,电影院中所有的美国人没有一个人犯困。唯一有些不爽的就是口水流的有些多,肚子里的馋虫在翻来覆去的闹腾。
正当此时,电影屏幕上显现出几行大字:“青鱼中餐馆定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在全美开业。欢迎大家光临包括第五大道旗舰店在内,所有的青鱼中餐馆。大家放心,本餐馆绝不出售松花蛋和鸡脖子!”然后,电影屏幕上显示出美国的七家青鱼餐馆所在的位置。
这几行大字,戳中美国人的笑点。几个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美国人,笑过之后,对这个青鱼中餐馆的兴趣达到了顶点。记下餐馆位置,和开业时间,准备去尝一尝。
原本,对于华纳兄弟而言,给舌尖上的中国一个上映机会,只是给余生一个面子而已,对于不太讲人情关系的美国人,这叫做情感投资。毕竟,余生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和大闹天宫两部影片,曾经让华纳兄弟大赚一笔。
如果为了这么点事情,惹得余生不痛快而和其他几个巨头合作,那华纳兄弟就亏大了。
但出乎华纳兄弟预料的是,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居然就这么火爆了起来。第一天的上座率,还不到百分之二十,到了第四天,便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到了第七天,竟然爬到了百分之八十!
这个上座率在大部分美国人都要上班的时间段,简直就是奇迹!而且,这还是一部没有情节悬念的纪录片!
第一百三十六章 青鱼(一)第一更()
有此恐怖的上座率,华纳兄弟便将这部舌尖上的中国调整到美国人下班后的黄金时段上映!于是,上座率逆天的窜上了百分之九十!这简直就是有史以来,纪录片最高的上座率!而此时,华纳兄弟都还不知道这部纪录片到底为什么卖座!
调查之后才发现,原来,在美国人都上班的时候,能来电影院的,都是些有钱有闲,追求享受和生活质量的人。看到这部电影后,难免会见猎心喜,准备尝一尝中国菜。
而上层社会更是个浮华浓重,攀比成风的圈子。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都知道了中国菜的神奇之处,以及余生的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而在下班后来到电影院的,则大多是家庭主妇。这个时代的美国人,虽然已经有了女权主义,也有了职业女性。但是,很多家庭主妇还是很传统的,以能做好家务为荣。家务中最重要也是最拿得出手的一项,便是做一手好菜。
而中国菜基本上包含了所有能想得到的做菜方法。对这些家庭主妇的启发和冲击极大。而在女人这个圈子中,小道消息传递的速度,简直就是光速。在一个家庭主妇做的菜力压群芳后,不过三两日时间,女人们便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电影。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美食节目,这些家庭主妇们便都走进电影院,把舌尖上的中国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这一来,票房自然就上去了!而所有走进电影院的人也都记住了余生青鱼中餐馆的地址和开业时间。
如果说,到了这个程度,这部电影也不过只是和普通的大火电影没什么差别的话。那么一篇记者的报道,便立刻将这部电影的名望推向了顶峰。
这篇报道名为——中国菜偷袭美利坚!报道详尽的描述了余生的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并强调了松花蛋和鸡脖子的恶心程度。但是,也同时将美国主妇们的疯狂报道的淋漓尽致。
这个记者采访了一个主妇,这个主妇非常高兴的对记者说:“哦!原来中国也有意大利面,而且调料是如此的丰富。你知道么?自从我跟舌尖上的中国学会做炸酱意大利面后,汤姆每天都会回家吃饭!他办公室的那个小妖精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记者满头大汗。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一个美国快餐店的老板,这个老板十分愤怒的对记者说:“我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对美国菜的偷袭。昨天居然有个人跑来问我有没有鱼香肉丝这道菜!哦,上帝!谁知道鱼香肉丝是个什么鬼!我昨天按照电影里面的方法去做菜,结果切到手了!切到手了有木有!我强烈怀疑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这绝对是请杂技演员拍的!”
记者接着满头大汗。只能在报道的篇末赌咒发誓道:“等这个青鱼中餐馆开业,我一定要尝尝这个餐馆里面卖的都是些什么鬼!”
有此一篇报道在,“中国菜偷袭美利坚”便晋级为一种社会现象!一部现象级的电影,即便电影票的性价比再高,收入又会低到哪里去?
而且,当时华纳兄弟因为觉得这部电影赚不了几个钱,甚至会赔一些,所以,对于利润的划分很是大方。余生当然是占了大头。这一来,光舌尖上的中国一部电影的利润,就让余生对于青鱼中餐馆的前期投资回本了!
华纳兄弟几个肠子都悔青了。阿尔伯特华纳也不停对其他几个兄弟抱怨:“我就说中国菜好吃吧!你们非说我是吃货我可是名正言顺的美食家!”
在舌尖上的中国上映最火爆的时候,余生的中餐馆也开业了。中餐馆被余生命名为——青鱼!按照中国传统取名的习俗,一个名字,总会有好几个含义。
青鱼这个名字自然也不会例外。除了应和青小艺的“青”字和余生的“余”字,表明这是夫妻店之外,青鱼本身就是一种颜色发青的淡水鱼。在地靠江南的上海滩,青小艺没少做给余生吃。而且,青鱼也算是中国人的家常菜品之一,深得中国吃货们的喜爱。
青小艺听余生给饭店取了这个名字,便即联想到这两层。已然觉得寓意不错。可是对于余生这个从后世来的人,青鱼这个名字可不仅仅只有这两层意思。在后世,中国鲤鱼漂洋过海,将美国人所有淡水水域全部占满,将美国的本土鱼类挤压的没有丝毫生存空间。大大的给中国吃货们长了脸。
其实,在后世称霸美国的中国鲤鱼,并非仅仅是鲤鱼一种。其中包括草鱼、鲤鱼、白鲢、青鱼和黑鱼等等,由中国引入的鱼类。一开始,美国人是因为南方的水产养殖场中,浮游植物和微生物泛滥成灾,所以才引入了喜欢吃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的中国鲤鱼和一系列鱼类。
谁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美国人对于江河湖泊中水质的控制和要求,标准远远比后世的中国人高。而来自中国的鱼类,在经历过国内的各种严酷水质的考验后,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适应能力超级强悍。在美国各种水质优良的水域中,开始大面积繁殖。
并且,这些以鲤鱼为代表的中国鱼类,充分继承了吃货的本质和超生游击队的能力。普通的亚洲鲤鱼,每次产卵可达三百万枚。每天要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的食物。轻轻松松就能长到一米多长。
后世的余生在网上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看着图片中美国人钓起来的一两米长,快要成了精的鲤鱼、青鱼、黑鱼,哈喇子都会留半尺长。毕竟,在中国,这些鱼早就被中国的吃货们给吃光了。
而在美国,即便由政府出面,斥资数千万美元,用尽电击、投毒、悬赏种种手段,也对这些繁衍茂盛的中国鱼类毫无办法。在俄亥俄州,当地政府对于青鱼,甚至给出过一百美元一条的天价悬赏!
第一百三十六章 青鱼(二)第二更()
于是乎,中国的吃货们再次大笑,且不说投毒这件事情对于已经适应了后世中国水质的鱼类管不管用,光是一百美元一条的悬赏,就足够中国的吃货们赚到爆!
所以,青鱼这个名字,还包含了余生的一点点野心。既然中国的鲤鱼都能让美国的本土鱼类剩不下多少生存空间,那么中国人积淀数千年的饮食文化为何不能在这异国他乡大行其道呢?
*********
对于素来喜欢热闹的美国人而言,一家以现象级电影作为宣传片的饭馆,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而舌尖上的中国中,除了松花蛋和鸡脖子,其余的菜品,也值得期待。
所以,到了五月十日,青鱼中餐馆开业的那天。包括第五大道在内的所有青鱼中餐馆都是人满为患。准备在青鱼中餐馆尝一尝纯正中国菜的美国人,一直从餐馆里排队排到街上。并一连排出好几十米去!
而青鱼中餐馆中的大多数陈设和管理方法,都让美国人觉得惊奇。余生从后世学来的那一套中式快餐店的管理方式,被全然用在了青鱼中餐馆中。
青鱼中餐馆中所有的店员都是穿着统一的制服,余生想了半天,还是决定用唐装。毕竟,这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比较精干的一种了。前清的服饰有些不合时宜,很容易让这些老美产生中国人还都留着辫子的印象。而汉服的袖子则实在是太长了。用来交际礼仪还可,要是被用在饭馆中,就很容易弄脏,或者将盘子碗之类的挂翻,实在不方便。
而且,青鱼中餐馆中没有菜单。有的只是安装了电灯的玻璃箱柜,其中的菜品清晰可见。只需要端起用餐的盘子,告诉服务员想吃什么,服务员就会帮忙盛好。这样的规制,与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其他此时美国的快餐店有很大不同。在美国人看来,便觉得新鲜。
当然,一个饭店无论管理制度如何,留住顾客的都是菜品的种类、味道和质量。
余生为了尽可能的留住顾客,将玻璃橱柜分为排,一排售卖米饭类,一排售卖面食类。
在后世,最流行的中式快餐,便是菜加主食加汤的搭配。无论是排骨米饭、黄焖鸡米饭、鸡公煲还是各种盖浇饭,甚至是盒饭,都脱离不了这个范围。
所以,贩卖饭菜的那一行玻璃橱柜中,不但有和白菜粉丝一起煮炖的大块排骨,还有用香菇、木耳和鸡腿肉一起焖出来的黄焖鸡。虽然与后世土砂锅形制的黄焖鸡米饭有些不同,但还算是保留了**成味道。
这个黄焖鸡米饭,自从一九二七年被济南鲁菜名店吉玲园研制出来后,便一直深受好评。至少,连尝过各种山珍海味的韩复渠都非常喜欢。在后世,其百味黄焖鸡简化成了三味黄焖鸡,却仍旧是上班族午餐或者加班晚饭的首选。
除了排骨和黄焖鸡之外,玻璃橱柜中,还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红烧狮子头等诸多后世快餐店的杀手锏。有了这些菜,即便厨师的水平一般,搭配出来的快餐也不会太难吃。
而售卖面食的那一排玻璃橱柜中,则有包子、水饺、锅贴、热干面等种种选择。
有句话叫做好吃不过饺子。饺子这种食物,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中国菜的精华所在。其对面的掌控和对馅料的搭配、味道的调和、火候的运用,都有要求。学会了包饺子,基本上,便是学会了中国菜一半的基础技法。至少是中国家常菜一半以上的基础技法。
而其他包裹馅料的面食,有很多,不过是饺子的变种而已。例如,锅贴,不过是把拉长了的饺子过油,煎一下;馄饨,不过是把饺子的馅料减少,而把饺子皮换一个形状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而对于不会用筷子的美国人而言,兰州拉面和炸酱面之类的就先别想了。倒是武汉热干面和意大利面有相似之处,都可以用叉子卷着吃。
余生选择的菜品,都是从后世在美国和欧洲留学的同学口中听来的。中国菜固然是花样繁多,但是并非每一个菜品都会受老外的喜欢。但余生选择的这些菜品,却是在不同国家留学的不同同学共同提到过的。
所以,准备充分的青鱼中餐馆和余生立刻就体会到了美国吃货们的威力。虽然,由于美国人并不种植大米,种植的蔬菜也不多,余生所需要的大米和蔬菜都是进口的,价格不低,相应的菜品价格也高。但是,吃货发起疯来是根本不会顾及到钱包的。
第五大道青鱼中餐馆旗舰店开业不过十分钟,店员便对余生道:“老板,干炸里脊已经被抢光了!”
“嗯?怎么可能?咱们准备了一百多斤干炸里脊啊!”
“没错,可是美国人好像对其他中国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