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澳洲-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抵押出去,也没什么心疼。且这些矿产,最后都会落到大明手上。刚好让暹罗,又有了一份讨大明欢心的机会。

    而解除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早在暹罗的预料之中。尤其是在大南臣服大明,东边五国,就没少和大明眉·来眼·去。以暹罗的国力,就是有心阻力,也没什么有效的应对手段。

    何况被大明惦记的东西,就无异于烫手山芋。拿在手里,早晚会因此得罪大明。将其扔出去,还能增加大明对暹罗的好感,算是个比较划算的买卖。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只是和暹罗的国祚相比,就算不得什么了。

    设置二十里缓冲区,不设驻军,也在暹罗的接受范围内。反正有大明担着监察之责,短时间内,也不怕东边五国有小动作。并且西边的缅甸,才是暹罗的生死大敌。

    这东边安宁了,才让暹罗腾出手来,专心对付缅甸。

    因此这份和约,得到了大明、暹罗以及东边五国的一致认同。缅甸副使则很不满!因为缅甸是不希望大明、东边五国和缅甸达成和解意向的。签订和约,更是要尽力阻止。

    可这份和约,缅甸根本就没掺和在内。就是有话要说,也被夏冰一句‘不相干’打发了回去。

    于是在一片友好的气氛下,明暹与五国和约,正式签订。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战火暂熄(七)北马镇() 
像是赶时间一样,在七国和约一签订完。五国使者,就很有默契的告辞离开。缅甸副使倒很想留下来,但被夏冰毫不客气的‘请’了出去。

    等只剩下大明和暹罗代表在场后,早就协商好的和约,开始逐步摆上桌面。没多久,明暹双方谈判人员,走出会议室。明暹和约,也正式公布于众。

    和大明一开始要求的差不多,明暹和约,主要局限于割地与赔款。

    其中割地是大手笔!首先舍弃的,是巴蜀以南的半岛地区。那里都是马来人建立的苏丹国,世代受暹罗、缅甸的交替控制。宗·教信仰,也都是穆·斯·林。

    这和以佛教为主的泰人,有很大不同。

    而暹罗又没有大明这样的种·族融·合政策,宗教上,对穆·斯·林也只一味的打击、排挤。

    所以事实上,当地百姓与暹罗官方的关系比较紧张。尤其是随着大批泰人往南迁移,与原居民马来人,在土地、经商等各种利益上,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再加上穆·斯·林的教义,是非常排外的。使得暹罗虽统治了这一地区,但原居民,对暹罗的认同度不高。

    这就方便了大明消除暹罗留下的印记,打上大明的文化烙·印。毕竟大明的种族融·合政策,是有一系列的配套手段。无论有无宗教信仰,大明都会潜移默化的让当地人认同大明。

    澳洲土著融入的成功,就代表了大明种·族融·合政策的胜利。

    另外克拉地峡,是沟通曼谷湾和安达曼海的重要交通要道。对以后大明的海上贸易,有莫大的帮助。对这一地区,大明自然比较重视。

    而在后世,这里受暹罗掌控。中·国想做点什么,都束手束脚。为了敲打新加坡,还以开发克拉海峡做威胁。这里面,没少给暹罗好处。

    现在的话,则完全没必要。毕竟是自家的地方,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所以大明会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将克拉地峡打造成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

    当然,这不是开挖运河。

    毕竟挖运河是一个很久远的工程。克拉地峡,地理条件又相对复杂。其中不仅需要很重要的专业人员,还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以大明当下的发展,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给个二十年时间,可能都够呛。这还没算上人力与消耗的资源!如果加在一起,都要往后推迟五十年。

    所以大明的当务之急,是将这地盘消化。居住在这土地上的马来人,自然要迁走。不然大明以后花大力气建造的运河,就便宜了别人。

    只是第一步,却是给这里改名。之前在暹罗,这里被划为南部地区。到了大明手上,这块新纳入的土地,被改为北马镇。界限在克拉地峡以北,首府设在边界上的巴蜀。

    它最初兴建于大城王国年间,但在1767年,缅甸军攻陷大城国都阿育他耶后,该城就被废置。此后暹罗拉马一世剥夺郑王的王位,统治暹罗。历经数次大战,终于夺回此地。

    只是过于靠近缅甸,容易受战火威胁。所以巴蜀城,一直都没恢复往日的繁荣。如今大明得手,看重了巴蜀的重要地理位置,便将其设为首府。

    与其一起割让的,还有原属缅甸的南丹那沙林地区。那里发展比较落后,直接并入了北马镇。

    这还是上次缅甸战败,将其割让给了暹罗。只是这里没受到暹罗的重视,自然也没怎么认真经营。就算当地的缅人,要不撤回缅甸,要不移居大明。暹罗的泰人,自己的田地都耕不完,当然没心思迁居陌生的南丹那沙林。

    暹罗官方,也没心思迁入百姓。使得这地方,比割让之初,更加荒凉。

    当然,这不是暹罗故意不重视。而是暹罗认为,依缅甸的脾性,早晚会进攻这里。到时候战火连绵,暹罗投入的心血,也都打了水漂。所以到手后,暹罗只在椰城、土瓦等城,布置少量兵力,防备缅甸。若是万一守不住了,还可以及时撤回比劳山脉以东。

    那里是暹罗经营日久的南部地区,和刚入手的南丹那沙林,不可同日而语。

    却不想,此次暹缅大战,由于兵力不足,缅甸的进攻焦点,都放在极具战略价值的萨尔温江东岸。所以南丹那沙林,倒没受什么影响。直到现在停战谈判,这块地界,还一直名义上掌控在暹罗手中。

    而大明当初,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北上,占领巴蜀以南。对于西边的南丹那沙林,也没空顾忌。还是当地的暹罗守军,被大明的攻势吓到了。

    又有北边缅甸进攻的压力,使得当地的守军,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就带着不多的暹军,撤回暹罗。只是大明的精力都放在曼谷湾沿岸,对于近在咫尺的南丹那沙林,也没心思顾忌。

    缅甸的兵力,则全都牵制在萨尔温江东岸。

    使得南丹那沙林,一时间成了无主之地。

    好在当地的人口不多,椰城、土瓦,也都是稍大一点的小镇。因此在成为无主之地后,当地人依然打渔的打渔,种田的种田。什么兴风作乱,倒是没发生过。

    直到过了大半个月,大明才得到当地暹军撤离的消息。派出一小部分军队,将其掌控。缅甸后来知晓时,已被挡在椰城之外。

    如今暹罗让出来,也没什么心疼。到底是准备舍弃的地方,让给大明,还能无意间,分化明缅关系,增进明暹友谊。算起来,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臣服于暹罗的吉打、丁加奴等苏丹国,也在这次割让协议中。早些时候,他们就单方面解除与暹罗朝贡关系。只是暹罗不仅没承认,还派兵过来兴师问罪。

    这样乱了好一阵子,不服暹罗的苏丹皇室,都被屠·戮。等扶持亲近暹罗的傀儡苏丹王时,大明又强势介入。将这些亲近暹罗的苏丹皇室,一网打尽。

    使得短短数月间,四个苏丹国就步了柔佛与彭亨的后尘,国祚不存。

第四百六十五章 战火暂熄(八)南马镇() 
暹罗也心知肚明!

    反正这些小国,都已被大明掌控。无论承不承认,都没那个必要了。便顺水推舟,主动解除与四个苏丹国的朝贡关系,算是给大明锦上添花。

    有时候,主动总比被动好,割让总比霸·占强。大明向来自誉为文明之国,肯定也在意这法理上的正统性。所以暹罗这样做,算是让大明有了合情合理的吞·并借口。对明暹关系,也有莫大的好处。

    这么一来,暹罗算是大放血了。一下子,将马来半岛全都赠予了大明。即使大明还有其它心思,但在这诱人的蛋糕下,也不免对暹罗改观了不少。

    而且这还没完!暹罗在和约中,首次阐明,自己以大明为宗主国,确立了官面上的朝贡关系。要知道,以前暹罗虽慑于大明的实力,但官方层面,一直都将自己与大明的地位摆在一起。

    当时大明为了对付英国,也刻意拉拢,放下姿态。这就使得,暹罗官方对大明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和混乱。

    这次一顿猛揍,倒是让暹罗看清了大明的实力,心甘情愿的臣服。于是正式承认大明的宗主国地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曾经的宗主国大清,则被暹罗斥为愚·昧不堪,不屑为伍。到底是火枪大炮的威力大,让曾经对大清恭敬如宾的暹罗,都敢跳出来指责大清的无用。

    也是此次暹缅之战,让暹罗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什么叫孤立无援。之前承诺好会帮衬暹罗的大清,从战争的开始到结束,一直都像不存在一样,根本没派一兵一卒,入缅、入越作战。

    就是口头上的警告,也从未听闻。不声不响的,让暹罗恨得直咬牙。

    最后无奈之下,暹罗只能以一国之力,硬抗大明、缅甸以及东边五国的联合进攻。压力之大,形势之危险,让暹罗惊惧不已。

    因此抱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对大清极为不满与不信任。曾经清国册封的印章、依仗、华服,也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暹罗烧为灰烬。这宗主国的身份,也被暹罗丢弃到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当下暹罗主动解除与清国的朝贡关系,还特意大肆指责。算是表明自己全面倒向大明的态度。

    对此,大明自然是欣然接受的。暹罗对大明朝贡关系,也正式确立下来。

    曾经的彭亨、吉打等苏丹国,则与克拉地峡以南的洛坤府、宋卡府,合并成南马镇。首府设于宋卡。作为一座靠海的小城,宋卡的海贸,很早就非常发达。上次虽被大明炮轰一通,但现在,重建工作已被列入计划。

    估计要不了多久,这里的港口,就会修复完毕。大明的军舰,也会将其当成补给点之一。

    除此以外,就是赔款。五千万华元的赔偿,暹罗是一分都没少。虽然折算成了粮食,也都是足量的。

    也是暹罗是传统的农业国,一年三收,粮食的产量很高。又因暹罗境内相对安定,虽然和缅甸大战小战交手了无数次,但无一例外,都局限在边境。

    广大的内陆平原、沿河冲积平原,都保持了较高的耕种水平。所以国库里,囤积了很多粮食。一时间用来赔款,也都拿得出手。不然让缅甸、越南这些战乱不休,土地荒芜的国家赔款,还真有些捉襟见肘。

    于是许多装载了粮食的商船,从曼谷湾沿岸的罗勇、佛丕、春武里等城启航。经新山、勿里洞岛、爪哇省、安西省层层中转,流入明京。再到各省各市,缓解了越发紧张的粮食危机。

    这还不够!大明又用大批量的火枪、炮弹等火器,从暹罗官方那里,低价买来近万吨粮食。使得本就粮价虚高的暹罗,一夜之间,全线暴涨。大肆购粮风潮,也从暹罗刮到周边国家。

    真腊、万象等国,也跟着粮食飞涨。许多勉强糊口的贫民,也都恐慌的购买粮食。缅甸因连年战乱,粮食产出,一直呈递减趋势。这次购粮风潮,也一下子引得缅甸国内,民心不稳。

    与此相比,大明的境况要好上太多。这也是发行粮票的原因!以致购粮额度,受到牢牢限制。所以无论怎样抢,都无法引发大规模的购粮风潮。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当下暹罗、缅甸、真腊等国,已经因大明的大肆购粮,而出现粮价持续走高的现象。但碍于大明的威慑,这些国家的官员,都不敢对粮食出口进行限制。

    以致爆发了抢粮潮后,这些国家都追悔莫及。

    在以上两个条件之外,还有第三个补充条件,那就是庄他武里租借区。

    和暹罗使臣们之前商议出的底线差不多,租借区三十里,由大明治理。明确的租借期限,则是三十年。等时间一到,租期问题,由大明和暹罗共同商量决定。

    其中暹罗有权决定是否延续租期,有权收回租借区。

    通过这个条款,可以明确的看出,暹罗很大几率,会收回租借。大明何尝不知道,但还是让步了。

    当然,这不是大明仁慈!

    而是大明认为,暹罗的国祚,可能延续不了三十年。所以这租借的条款,不过是迷糊暹罗的权宜之计罢了。

    军事上,租借区内不准有军队存在。但是一定的治安警察,则是允许的。只不过人数,不能超过一千。火枪,则不能超过五百。各种弹药武器,也要在运抵租借区前,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